清歌荀令-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一屋子的人在背后盯着,就算忽然明白过来,袁公路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他们这儿可不只有清风霁月的光彩人儿,更多的还是一肚子坏水儿的家伙。
袁绍和公孙瓒正打的激烈,这时候可能分不出太多心思到南边,刘表最大的可能就是观望,这种时候以他的性子不太可能冲到最前面,至于其他人,离得太远,就算有心也没那个实力来管。
反观兖州,虽说刚经过一场大战,但是一来离得不远,而来兵马众多,怎么看都是最合适出力的一方。
朝廷这时候还和长安的乱军纠缠着,与其指望他们自己,还不如指望袁术自己将自己扒干净了送到京城。
再说了,曹孟德怎么可能放着这个大好的机会不去利用?
对主公的性子都了解的很,所以底下的人每一个要劝他好好守着兖州徐州休养生息,反而各自出着注意怎么将袁公路的地盘拿下一些。
他们如今占领的徐州只是陶谦手下的那些,还有一部分在袁术兵马的覆盖之下,陶谦和袁术从开始的盟友到最后的反目成仇一共也没过多少时间,所以趁乱拿下一些地盘对袁公路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当然,曹操顺便吞下一些原本属于袁术的地盘也是毫无负罪感可言,如今这形势,只能说是能者多得,全靠自己本事了。
出身江东的孙坚孙策父子俩当然没有被忽略掉,留在兖州不过是锦上添花,江才是真正能显示
出猛虎本色的地方。
荀彧对孙坚不算太了解,但也不是一无所知,总之以最近他们俩打的交道来看,孙坚并没有自成一家的打算,即便他身边的将领和士兵们对他忠心耿耿一心不二。
至于未来那扫平江东的小霸王孙伯符,现在还是个半大孩子,整天只想着怎么躲过老爹的铁拳跑出去和新认识的兄弟们出去耍。
称霸天下?
不好意思,他还小,这事儿找别人去吧。
一屋子人讨论了半晌,曹操一早就不说话了,只看着下面唇枪舌战的众谋士,心中对之后的安排也有了计较。
直到夜色深了下来,屋中灯花也剪了几次,底下还是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荀彧郭嘉等人主张让孙氏父子带兵回江东,好歹是他们自己的地盘,打起来也有些底气,扬州多水,不管是兖州还是徐州的兵马大多都是旱鸭子,到江东还不是送上去让人打吗?
但是程昱荀攸等其他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孙文台并非寻常武将,若是让他做大,以后对他们又是一个威胁,养虎为患这种事情做不得。
荀彧对自己看人的水平有信心,郭奉孝那一双能看透一切事情的眼睛更是直接挖掘出了孙坚骨子里的随遇而安,曹孟德现在正合他心意,何必要撕破脸面兵戎相见?
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曹操指了一下外面,“今日天色已晚,诸位先生暂且回去休息,此事明日再谈也不迟。”
那几个天使在驿馆好吃好喝这么多天,应该不介意再多待两天。
曹孟德宿醉之后犯了头风,只怕近两日不能见客了,劳烦诸位天使再等几日。。。。。。
知道曹操心中已经有了考量,众人各自行了礼褪去,只留下贾诩起的慢走在后面,不等离开便被曹操留了下来。
府中不缺一个房间,外面客栈哪儿比得上州牧府邸,正好今日他还有些精神,便和文和先生促膝而谈如何?
惯常早睡早起的贾文和这几日都不曾早睡过,如今看曹操的意思依旧不欲让他回去休息,叹了一口气之后,贾诩看着自己失了光泽的头发,觉得这几日的折腾只怕要几个月才能补回来了。
第91章 第91章()
中平元年;袁术于寿春称帝,设置百官公卿;依天子之礼祭祀土地,自称“仲家”。
袁公路动作太快,不等曹操的人到达淮南,称帝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朝廷更是震怒不已要给这无法无天的人一个教训。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了,洛阳淮南相距太远;朝廷自身尚且难保,又哪儿来的兵力去讨伐一个乱臣贼子?
所以,刚离开没两天的天使便再次带着诏书来了昌邑。
和上次长安乱军进犯中原不同,这一回袁术光明正大到直接称帝;弃礼法规矩于无物,朝廷要各州出兵也名正言顺。
若是不肯,那就是袁公路的同谋,一方是朝廷;一方是乱臣,就算实力相差悬殊;该选哪一个也是显而易见。
一通本事没来得及施展,昌邑的一众谋士武将们唉声叹气了好一会儿,仿佛接下来要遭难的不是他们一般。
这袁公路实在是沉不住气,好歹再撑个几天再昭告天下啊。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袁术要干什么他们也无话可说;左右对他们没什么坏处,人家自己走歪路他们还能拦着不成?
情况有变,之前派去淮南的人就要赶紧召回来,免得泄露什么痕迹让人以为他们和袁术有什么关系。
之前是为了转移目标,现在却没有那个必要了,因为他们紧接着有了其他的安排。
——迎皇帝到许!
现在这个局面,洛阳四周危机四伏,乱军紧盯着京都不放,皇帝在洛阳已然不安全。
这时候没有几个敢将这尊大佛请到自家地盘上,所以曹操也没有着急,在昌邑将事情安排好才带着兵马前去洛阳。
到底是去接皇帝,许地已经安排了下去,他这儿也不能出什么乱子。
天下是刘氏的天下,他曹孟德没有袁公路那般胆色直接称帝,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许昌离昌邑不算太远,他们如今的重心并没有如史上那般放在许昌,所以,这个时候将朝廷安置在那里也没有什么不妥。
比起昌邑,许昌的地理位置确实好上不少,但是他们已经在这里经营了几年,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这时候再将重心换到许昌可能会两头都顾不来。
他们现在没有太多时间经营民生,战乱四起的情况下,最要紧的是怎么活下来,而后才是活的更好。
孙坚父子接下来要回江东,袁术称帝,就算只明面上过得去,其他诸侯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
皇命已经下来了,他们就是再不情愿也要出些兵马。
如此正好,因为袁术势大不敢在明面上和他起冲突的人现在对孙坚也造不成什么威胁,这么一来,他们就能放开手脚打回江东了。
荀彧不担心这父子俩的能耐,他们不是孤身奋战,背后还有兖州这百万军民的支撑,就是败了也无妨,他担心的是江南一带可能会发生的饥荒。
这真的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既然袁术能称帝,那就说明现在那边的百姓还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袁术奢华的生活是靠争抢当地豪强才得以维持,他能过的好,那就意味着百姓还过得去,否则,袁公路去哪儿去抢金银供他享受?
但是这只是现在,对于那在后世几百年依旧让人心有余悸的灾荒,荀彧就是想忽略都做不到。
该来的总会来,**还能阻挡,但是天灾,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这些年来,中原的局势和史书的记载相差了不知几何,但是疫病饥荒之类的天灾却一个也没有拉下的挨个到来。
若不是贾诩到来袁术称帝,他也想不到这些。
荀彧自认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记得不少不该知道的事情,但也不是无所不知,如果什么都知道,为了能早日让天下平定,他也不用当谋士,只去扮成深山里出来的神仙就行了。
百姓最易愚弄,一旦认定了什么就是说朝廷再做些什么也是白搭,到时候,还愁定不了民心吗?
可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先生,带这么多粮草于行军并无益处,为何还要另带一队人?”士兵已经出城,孙坚看着比原定计划多出来的不少人,挠着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酸枣联盟时袁术在粮草上欺负他们孙文台记得清楚,这次回江东和袁公路正面对上,他特意和曹孟德说了,其他不说,粮草绝对不能出问题,要不然,他们俩的感情就到此结束。
打仗没粮,饿着肚子和敌人干架这种事情一次就够了,再来几次,他孙文台估计就直接带着兄弟回老家了。
不过,这一下给这么多他还真没有想到,看着那一排排装着辎重木车,孙坚着实惊的不轻。
粮草够吃就行了,虽然先生厚爱不在粮草上苛待他们是好事儿,但是也不能一下子给这么多吧。
虽说那些兵蛋子们能吃,但是也不至于带这么多粮草,万一路上被抢了怎么办?
虽然他们兵强马壮没几个会想不开来抢他们。
但是,万一士兵们吃多了拿不动兵器,这也是个问题啊。
看着孙坚傻不愣登的样子,旁边站着的吕大将军扯了扯嘴角,坚决维护荀先生的命令,“先生自有用意,乌程侯到时便知。”
——先生说什么都是对的,让你带这么多少粮草你就带着,万一到地方正好遇上饥荒呢?
——奉先将军莫要说笑,江东虽不若中原富庶,但也轻易不会发生饥荒。
——自己想喽
顶着吕布看白痴一样的眼神,孙坚也没有生气,只是转身想从荀彧那儿得来答案。
他才不相信荀先生这么做回去吕奉先那荒唐的原因。
吕布耸了耸肩膀,白了一眼也没有再说话。
他们荀先生要做什么肯定是有理由的,这孙文台还在这儿怀疑来怀疑去,实在是有些不识好歹。
他还想让先生到他们军中去,不说其他,肯定不会让人累着就是了。
仙人一般的荀先生,只要时不时给他们说出些仙人的点子,没事儿弹弹琴喝喝茶就行了,他们在一旁看着也是身心舒畅啊!
后知后觉也发觉了荀彧琴音中的奥妙,吕奉先恨不得带着他手下的那些兵马直接常驻荀彧府上,只可惜他一个人待的时间长了还会被人赶出来,更不用说带着手下兵马了。
明明戏先生他们都能天天在荀先生府上不着家,凭什么他们武将不行?
这是担心他们将人欺负了去吗?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敢给荀先生不痛快?
觉得委屈的吕奉先无师自通学会了曲线救国,反正他们即将出征,就让荀先生跟着他们如何。
有他吕奉先在旁边护着,绝对不会让荀先生受半点伤。
可惜,主公将人看的太紧,宁可让郭奉孝跟着他们也不肯让荀先生离开。
吕大将军曲线救国没能成功,反而给自己请来了一位祖宗,这两天被郭嘉上下左右看不顺眼怼了个遍儿,也难怪现在对着孙坚没有好脸色。
知道这两天吕大将军都处于糟心的状态,一种武将们在旁边看着,笑过之后也只能躲着了。
他们可不想过去挨打!
无奈扫了一眼站在一边儿的吕奉先,荀彧摇了摇头,拍了拍孙坚示意他不要介意。
吕大将军这性子,估计这辈子也改不了了。
没法直接说江南可能会发生饥荒,但是多准备些总是没有错的,即便会多费些人力。
如果能在饥荒的时候将百姓救下来,就算袁术有再多能耐,民心也绝对不会在他那一边儿。
若非如此,曹操也不会分出来这些兵力跟着孙坚离开。
除了孙坚,荀彧还特意叮嘱了旁边的程普,一旦真出了什么事情千万不要强撑着。
待孙坚出城,荀彧才终于将注意力放回那有些垂头丧气的高大武将身上。
他知道郭嘉是个嘴上不留情面的,这心思直白的武将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不知道这俩人为什么一见面就互相看不顺眼,荀彧开始还担心着,后来发现这俩人只是在斗嘴也就不管了。
吕奉先这性子让奉孝去磨磨也行,现在多吃着亏,以后遇上事情也该知道动脑筋的重要性了。
“先生,回城吗?”
等到看不见孙文台那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家伙,吕大将军转头看着荀彧,想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
手中的活计都交给了高顺,吕奉先只需要等着曹操的命令,难得成为城中闲的没事儿干的武将。
直接将张辽赶去和高顺作伴,吕大将军这几天就带着几个亲兵跟着荀彧,殷勤的就差直接将自己打包塞进荀彧府邸了。
也知道这武将头脑简单没什么其他的想法,这些天他也需要去军营,荀彧也就和吕大将军说了一下,只这几天跟在他身边就好。
几人转身回城,却并没有闲下来的意思,让吕布自便,荀彧让人将郭嘉找来,现在可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
听到郭奉孝的名字,吕布撇了撇嘴,也不含糊直接转身去了军营。
他可没有在这儿挨骂的想法。
要不是郭奉孝那小身材板儿打不得,骂有骂不过,他才不会这么憋屈,上一个敢让吕大将军这么吃亏的人坟头草都三尺高了知道吗?
不过,这话吕布也只敢在心里念叨了,郭奉孝那张嘴他是见识过了,也不知道荀先生怎么就受得了的。
整天酒不离手,衣衫不整没个正形,怎么想也和荀先生想不到一块儿去,那小子一定是占了同乡的缘故所以才能和荀先生如此亲近。
小声嘀咕着的吕布大步朝着大门而去,他已经好多天没听过先生抚琴了。
室内,荀彧将一早看过的竹简再次拿出来翻看,神色也正经了许多。
曹操如今前往洛阳迎皇帝到许昌,但是许昌却不像昌邑一般无懈可击,张绣拥兵占据宛城,如果要趁机做些什么几乎没什么阻力,为了让皇帝不至于一离开洛阳就落入其他人手中,南阳一带绝对不能出现差池。
宛城啊,这对曹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抱着满怀的竹简来到荀彧这儿,郭嘉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不等荀彧开口便直接将竹简推了过去。
“主公已经到了洛阳,如今京都正乱,朝中百官对迁都没了抵触,竟是恨不得立刻让陛下离开那个四战之地。”
揉了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