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东西有多可怕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人可千万别想不开自己过去,否则等主公回来他们没办法交代。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荀彧的确准备自己亲自前去,有华佗在身边,他自己又不是什么弱不禁风之人,他去最合适不过了。
昌邑城中留这几人在他非常放心,如果处理得当,不过一月,疫病便能被掐灭的苗头兴起之时,为了避免造成更多伤亡,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消磨。
这时的疫病似乎被称之为“伤寒”,医圣张仲景也是这个时候出来的,如果可以,将张仲景找过来胜算会更大。
毕竟医圣编出了伤寒杂病论,对如何治疗伤寒更为上手。
然而张仲景现在不知道在哪里,荀彧只知道这人大致可能出现的地方,这时候去找人显然已经来不及,他也只能先派人寻着。
好在他知道的东西也不少,大唐的医术比之现在已经精进了不少,对待疫病之上他和华佗商量着来总能先将事态稳住。
只看荀彧的神色就知道这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在大事上郭嘉从来不会因为私情而耽搁,因此也只是在下面听这人安排他离开之后的事情。
文若有仙人一般的手段,疫病应该伤不到他。
这般安慰着自己,郭嘉的脸色并没有半分放松,万一那让这人非常放心的大夫找不出如何治疗疫病该如何是好,就这么让文若去那危险的地方吗?
之前不是没有兴起过疫病,但是没有几人能挡得了那来势汹汹的病情,那华佗真的行吗?
看旁边几人脸色都不怎么好,荀彧顿了一下,而后略微安抚道,“诸位不必担心,疫病并非无解之症,到是彧每隔三日会传信回来,对自身安危吾还是顾得住的。”
可那是瘟疫,不是普通的头疼发热!
在心里喊了一声,沮授知道劝不住荀彧,所以只能保持了沉默,而后才开口问道,“主公可知晓此事?”
“得到消息之后彧便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至主公营中,如今战事正要紧,不能因为一场疫病毁于一旦。”这么说着,荀彧扣了扣桌子,将他仓促间赶出来的注意事项交给沮授,“上面所写对疫病有防范作用,还请公与尽快将之散发到城中,这昌邑可经不起疫病的肆虐。”
原意是问荀彧去疫病发生的地方一事曹操知道吗,没想到这人会这么回答,沮授叹了一口气,文若如此一心为民,这让他们这些人情何以堪?
外面一声惊雷炸起,议事厅中众人皆皱了皱眉头,总觉得连老天都在和他们开玩笑。
这个时候下雨,怕是之前没有瘟疫的地方也会滋生不少脏东西,没有半点防范意识的百姓怎么躲得过这天降大灾?
左右正事已经说完,接下来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趁现在雨还没有下起来,荀彧派人将之前准备好的伞拿出来,然后就让离得远的几位先离开了。
悄无声息走到皱眉看着外面雨水的吕布身边,荀彧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后拍了拍这人的后背,“奉先将军可愿随彧一同前往?”
身体好的武将对这些疫病抵抗能力强,有他在旁边看着,吕布应该没有机会染病,因此荀彧也放心将人带走。
“先生何时启程?”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吕布挠了挠头直接问道,“布有的是力气,先生尽管使唤。”
“到时少不了奉先将军出力的地方,将军先回去准备一番,我们明日便启程。”笑着后退了一步,荀彧微微摇了摇头,感觉还是将这人放在身边比较放心。
塞了一把伞到吕布手中,荀彧转头看向郭嘉,示意他们也该回去准备了,夏日的雨来的急,但是也停的快,如果他们脚步快,可能到府中时这雨便停了。
当然,如今也不排除会一连下许多天的可能性,只是这么一来,兖州便危险了。
第77章 第77章()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在黄巾起义之前;中原一带便已经纷争不断,张角起义之后,各州之间的战乱更是直接摆在了明面上。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期大疫三次,灵帝时期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更甚,几乎每年都有无数百姓死于疫病。
十室九空的状况不是因为打仗;而是因为这些随着战争而来的可怕天灾。
将昌邑城中的事情安排好,荀彧和华佗便带人去了最先报出疫病的地方,时间紧急,他们片刻都耽误不得。
当然;即便身边有一个神医华佗,荀彧也没忘了派人去找张仲景。
药王孙思邈研究过汉末的疫病,他虽然不是杏林弟子,但是对这些也是了解过一些;这时的疫病不是什么鼠疫之类,而是伤寒。
医圣张仲景之所以被称之为医圣;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编出了伤寒杂病论。
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1,后世的评价已经足以说明在治疗伤寒之上张仲景的贡献有多大。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2。
以张仲景的仁心,能有更好的条件行医定然也不会拘泥于一个地方。
孙坚未死,原本就真假难辨的长沙太守更是没了成真的可能,荀彧不知道能不能太长沙找到人,因此只能试试看,万一找到了呢。
徐州,一路将陶谦逼到只有一城之地的曹操收到昌邑的信件时也是一阵忙乱,好在现在病情还没有蔓延到军中,希望文若的这些法子真的有用。
下邳郡中大部分地方已经不在陶谦的控制中,能让他喘息片刻的也只有那个一直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下邳城。
在下邳城中,就算是徐州的那些世族也不能对他的决定有什么干扰,兵权在他手上,谁说话都没用。
陶谦城门紧闭,无论他们在外面怎么喊都不应战,只盼着他们能粮草耗尽退兵,如今两方耗的就是粮草。
戏志才坐在帐中,眉头紧皱看着面前的竹简,心里莫名有些不踏实。
“华佗医术超凡,有他跟着,疫病或许有治愈的可能。”拍了拍戏志才的肩膀,程昱在旁边坐下,难得干起了安慰人的活计,“文若做事向来稳重,既然敢和华佗一同出去那就一定有护住自己的法子,志才这是关心则乱啊!”
嘴角扯了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戏志才也知道自己是关心则乱,但是心思已经飞了回去,他就是想不关心也做不到。
再说了,他担心的不只是荀彧,还有如今在被困在城中的众多百姓。
“仲德是否觉得。。。。。。这城中现在太过安静了?”慢吞吞的转头看向程昱,戏志才眼中明显有些焦虑。
之前还没想这么多,但是现在看到从昌邑传来的消息,他心里忽然有种可怕的想法,陶谦不敢出兵不只是惧怕他们的兵马,极有可能是城中也出现了疫症。
藏着掖着这么多天,如果城中和兖州疫病出现的时间差不多,现在只怕已经发展成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戏志才此话一出,程昱明显愣了一下,“志才是说。。。。。。”
猛地站起身来,程昱明显也想到了这件事,半刻也待不住,只匆忙留下一句这人便急急朝着曹操所在的营帐而去。
揉了揉眉头,戏志才低声叹了一口气,紧接着也起身走了过去,只希望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样。
曹操帐中,孙坚正坐在那里和他商量着事情,如果没有孙坚在后方猝不及防的进攻,陶谦也不会这么快都撑不住,最后只能守在城中不敢出来。
赵云早就说明了来意,曹操想招揽这人也是想了很久,现在人自己过来了,没道理再将人往外送,于是二话不说先让人去曹洪身边交流感情去了。
年轻人更能说到一起,现在没办法给赵子龙分配兵马,先在军中做个副将,等徐州的事情结束再正式封官拜将。
以赵子龙的本事,要拿军功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程昱过来的时候,曹操刚和孙坚说完如何在营中防止疫病发生,正准备讨论下一次攻城放在什么时候。
“主公,战事不能再拖下去,吾等必须赶紧将下邳拿下。”粗声喊了一声,程昱也顾不得虚礼,直接上前将之前的猜测说了出来。
他们不知道陶谦究竟是什么目的,但是最后受罪的只是城中的百姓,他们的粮草撑不了多久,陶谦城中一样没有多少粮草。
只靠着城中的存粮,外面的粮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士兵到最后去抢的绝对是百姓的存粮。
如若只是这样还好,陶谦就是再不作为,也不能看着士兵们将百姓往死里逼,但是疫病就不一定了,再这么下去,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就是一座死城。
跟在后面的戏志才和帐中诸人打了招呼,然后站在旁边等有些激动的程昱说完,然后接了一句,“若是情况允许,今夜营中留元让守候,吾等全部尝试入城,主公以为如何?”
如果城中疫病严重,只一座城墙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大军,如果不是,趁夜攻城成功的几率也极大,只看他们愿不愿意冒这个险了。
他们想趁着夜晚出动,没道理陶谦想不到,虽然夏侯惇带兵老练,但是如果两方真的同时打起攻打对方后方的主意,他们也只能赶紧撤回来。
曹操面色深沉坐在上方,考虑了一番之后即刻吩咐下去,今晚攻城。
“志才同元让一同留在营中,周边郡县让军中医者关照几分,一旦发现疫病即可上报。”
深吸了一口气,戏志才拱手听命,环视了一眼帐中诸人,发现原本还有些兴奋的人此刻脸色都不怎么好,想来也都知道接下来可能是什么情况了。
前几年的疫病也是发生在中原一带,那时便已经让中原元气大伤,如果再来几次,不用他们费心再费心折腾,这天下也依旧会混乱一片。
各自沉默着回去点兵,戏志才留在帐中没有出去,只是站在旁边低头想着些什么。
“兖州的情况尚未可知,等城中情况明了,吾等便直接回昌邑。”捶了捶拳头将话说出来,曹操一手放在膝盖上,眼中和戏志才如出一辙的焦灼。
能让曹操这幅神情的事情不多,显然现在这紧急的情况算得上一个。
桓帝年间洛阳大疫,他当时就在洛阳城中,京都尚且是满地枯骨,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天灾,永远比**来的更加可怕。
“大灾大难,百姓何辜?”,幽幽吐出一句话,戏志才定定的看着曹操,“主公觉得,我等要耗费多少年,才能让这天下重归时和岁丰?”
偌大一个天下,明明很是平常的愿望在现在看来也是天方夜谭,四时和顺,五谷丰登,说来不过简单八个字,想要见到实在太难。
握紧拳头看着戏志才,曹操眼中闪烁着光芒,“事在人为!”
如果他们等不到那一天,接下来也会有人接着他打下的基业继续奋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总会又太平盛世的那一天。
现在虽然举步维艰,但是他曹孟德从来不是会轻易认输之人,他身边还有这些忠心耿耿的谋士武将,就算是天灾他们也一定能挨得过去。
将脑海中纷杂的念头甩出去,戏志才转过身,再次恢复了那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淡定如初的天才谋士。
朝着上座的曹操拱了拱手,戏志才朗声道,“既然如此,忠便先去同元让商议周边的事情,望主公今晚顺利,大胜而归。”
军令一层一层传下去,到了晚上,几万兵马已经整装待发,只等着主将下令。
和戏志才猜的相差无几,下邳城中的确出现了疫病,因为处理不及时,军中也有不少士兵染病,因为士兵们吃住皆在一起,疫病传播的速度比城中百姓还要迅速。
知道城中出现疫病的时候陶谦便急的吐血,现在更是躺在床上用汤药吊着,不管如何,他绝对不会让曹孟德将下邳也拿到手中。
陈登已经失去了陶谦的重用,现在即便说些什么,陶恭祖也只是听听,转眼便抛之脑后了,次数一多,陈元龙也自觉的不说话了。
身边还有糜竺糜芳两兄弟出谋划策,对于这两个家资丰厚却不像陈氏一般咄咄逼人的兄弟,陶恭祖难免更偏向几分。
以前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外面强敌环伺,城中主事人卧病在床,粮草即将耗尽,更是有恐怖的瘟疫肆虐,糜氏兄弟对抵抗曹军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如果不是陶谦死守着不让开城门,他们只怕会直接投降,那样的话还能少些损失。
城外的兵马在太阳落山之后便发起了进攻,城中士兵没有什么誓死抵抗的决心,不过几个时辰城门便被轰开了。
百姓们各自藏在家里不敢出来,士兵们也大都面色僵硬,丝毫不像刚刚打过一场硬仗之人。
只看被制服的那些士兵,曹操也猜到了下邳城是什么情况,将身边的人派去将城中的情况控制住。
眼里被明显的阴霾充斥着,曹孟德挥了挥马鞭,带着人便朝着陶谦居住之地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一了水连、燕千代、喵节操小可耐的雷,眨巴着卡姿兰大眼睛(并没有)卖萌
ps。1清代医者的评价。
第78章 第78章()
城门大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然而上面没有命令,自身也没了什么抵抗的意识;曹军轻易便将城中兵马控制了起来。
陈元龙早早便在府上守着,下邳城守不住,就算拖了这么多天,该守不住还是会守不住,曹操该来也依旧会来。
曹孟德不是会中途而废的人;这一点陈元龙很清楚,已经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怎么可能停的下来。
低声叹了一口气,看着外面的火光茫茫,陈登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只等着待会儿曹操率兵前来。
曹孟德比陶恭祖更合适在这乱世称雄。
城中街道上不似以往破城那般混乱;反而带着一番死气沉沉的味道,所以即便进了城,曹操心里也没有太多激动的意思。
陶恭祖耽搁了这么多天,这城中百姓无药可医要白白死掉多少人?
糜竺糜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