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教母:食色生香-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梅觉得这个方法甚好。
已经去过一次县太爷的后院了,也没什么可怕的。能帮助海棠姐做点什么,腊梅心里才舒坦。
腊梅这就去了。
白海棠一个人山洞附近继续染布。
一个时辰后,腊梅回来了。神情有些怪异。
“一切还顺利么?”白海棠问。这可是腊梅第一次第一个人出去办事,而且还办这么大的事。
“哎,别提了……”腊梅愁眉苦脸,一脸要哭的模样。
白海棠立马放下手中的伙计,“怎么了,腊梅?”焦急的问道。
“姐姐你看。”腊梅把篮子推到白海棠面前。
白海棠拿起来,沉甸甸的,上面是自己那件样衣,下面嘛……
白海棠掀开样衣,看到下面竟然是一大堆的铜板!!
“腊梅,这?”白海棠抬起头,正看着腊梅坏坏的朝着她笑呢!
“你这死丫头,竟然敢愚弄姐姐了!”白海棠笑着追逐了腊梅。哪里会真的用力打,都是姐妹间的嬉戏罢了。
“好啦,我的好姐姐,腊梅办事,你就放心吧。你看,这里有六十个铜板,三个太太一共染了十件衣服。而且不是定金哦,是全额付款。”腊梅自豪的说。
“那应该是五十个啊,怎么多了十个。”白海棠问。
“人家把价格长到六个铜板一件了,妹妹我也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嘛。”腊梅说。
“鬼精灵……”腊梅笑道。
腊梅决定把自己那份钱和海棠姐的放到一起,因为有可能海棠会用到,因为这毕竟是创业之初,用钱的地方会很多呢。
海棠也同意了,有了这样越来越开窍的好帮手,海棠感到十分欣慰。
剩下的时间,海棠和腊梅一起把这匹布给处理了。
第二天,腊梅取了太太的衣服,当天就和海棠一起染好送回去了。
下午的时间,她们自然要到集市上去销售这匹布了。
这集市有点远,在一个交通要道兴建的专门集市,来这里赶集的人有附近各个村镇的居民,还有附近城里来的人呢。
可以说,这里云集了三教九流,是个藏龙卧虎大杂烩的地方。
海棠和腊梅随便吃了点东西,就把布匹抬到了集市,虽然有一定重量,可两人心里充满了干劲。
不在这古代闯出一个天地来,白海棠死也不甘心。何况要找到回家的路,必须自己首先强大,发达起来,然后才能人脉广,关系多,打听到玉蝉的下落。
集市上人来人往,白海棠注意到这些人穿的衣服都是原木色,也就是织布机织出来的本色,少有人穿的才是有色彩的,颜色虽然不正,可看得出,算是土豪阶层的人了。
白海棠和腊梅找到管理处交了摊位费,也开始摆了起来。
“好美的石头。”腊梅惊叹的看着旁边玉石雕刻成的那精美摆件。
第29章 和玉蝉擦肩而过()
白海棠扫了一眼,在那么多精美的摆件之中,她一样就看到中间躺着一枚安静的玉蝉……
和自己穿越之前在古董市场把玩的那枚一模一样!
白海棠痴痴的看着它,仿佛看到了回家的路……
“这布多少钱一尺?”
“这布新鲜啊,好颜色啊。”
……
集市上人来人往,白海棠染的布很快吸引了路人的注意,没一会功夫,不少人已经把她的摊位前围的水泄不通了。
白海棠透过人群之间的缝隙已经看不到那枚玉蝉了。
只好和腊梅先招呼着眼前的客人。
本来心里也没有价格,十个铜板一尺,白海棠参考了其它布料的价格就这么定了。
有钱人买三尺无尺,回去做衣服,一般的人买一尺半尺,做个围巾,腰带什么的,也新鲜着。
还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白海棠和腊梅的染布已经卖光了。
“海棠姐,我们染少了。”腊梅第一次看到挣了这么多钱,在白海棠的提醒下,这才没有心急如焚的去数钱。
倒是白海棠,心思一直在玉蝉了。
她走到卖玉石的摊位前,可怎么也找不到那枚玉蝉了。
“大叔,刚才这里明明有一枚玉禅。”白海棠问。
“哦,刚才被一位姑娘买走了。”卖家笑道。
“在哪?”白海棠四处张望,集市上的人摩肩接踵,根本不知道是哪个姑娘。
“看打扮像大户人家的丫头,这一转眼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卖家四处看了看,无能为力了。
“那玉蝉是大叔您雕刻的么?”白海棠问。
“嗨,姑娘过奖了,我哪有本事雕刻呢,那是我在山里捡到的,想不到还卖出去了。”卖家憨厚的笑道。
山里捡到的,浑然天成的玉蝉。
这让白海棠更加的懊悔刚才的失之交臂了。
被买走,又不知道会流转到谁的手里了。
再遇到恐怕就难了。
布料的生意已经超出了白海棠的预计,想不到如此畅销,而且城里来的客人出手大方。
白海棠和腊梅在集市又买了五匹布,买了一个小推车,两人一路推回去了。
去了买布的钱,足足还有八百个铜板,路上经过钱庄的时候换成了八两碎银子。这样带着方便,不会叮当响的招摇。
先前给染衣服的六十的铜板就当成了零花钱。
带着腊梅做的大饼,两人在路边吃了一口,就推着车子回到山洞里了。
这是腊梅第一次看到银子,拿牙齿咬,硬硬的,小姑娘满脸乐开了花。白海棠看着腊梅,欣慰的笑着。
“我们买布也要成本,要是织布的话会不会降低成本呢。”白海棠和腊梅商量着。
“我家还有闲着的纺车呢。只不过这些年都忙着农活,很少有人织布卖了。”腊梅说。
这五匹布,白海棠教腊梅怎么染,然后两人用了几天的时间一起染完晒干了。
白天又怕太招摇,只好晚上多出来干干活了。
五天后,两人彻底干完了。腰都累的快直不起来了。腊梅回家倒头就睡,白海棠却想着其它事情。
第30章 重归于好()
白海棠回到家里没闲着,拿出纸笔,按照记忆中的模样划出了耕地用的犁,同时改进了一下,招呼了田二同和腊梅哥,多少都是会点木匠活的。
两人按照图纸打造出来一把犁。
前面由牛牵引,人力就解放出来了,只要赶牛,扶犁就行了。这样人力就解放出来了,家里的男子干这事就行了,女人嘛,则可以闲下来,织布赚些外快。
“海棠姐,你的脑袋里都装着什么,怎么想出来的?”腊梅哥现在也乖了,一口一个海棠姐,这玩意可真是节省了不少劳动力。
试着翻了一块地,白海棠又改进了一下,根据垄沟的宽窄,做出了双犁头,这样一下子可以犁两拢地了,效率又翻了一倍。
白海棠笑而不语,田二同可就不是了。
“那是当然了,我的嫂嫂可是什么都懂。”田二同脸上挂着没边的骄傲。
“海棠姐,我现在看你倒像是读书识字的大家闺秀,不像咱么村里的丫鬟。”腊梅哥听腊梅也说了些海棠姐的事,对白海棠更加的崇拜了。
犁的事算是搞定了,白海棠家里的地由田二同一个人负责就够了。田妞和婆婆两个人把仍在后院的织布机翻了出来,女人们当然更喜欢做这些活了。
腊梅也说服了父母。哥哥和爸爸负责农活,妈妈则负责织布。腊梅拿回来的铜板和腊梅那亩地的长势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
两家人一起吃了顿饭,在白海棠和腊梅的说服下,以前的种种误会算是彻底消除了。
两家人重归于好。
早知道媳妇这么能干,早让她生孩子就好了,海棠婆婆心里这么想的。
同时,白海棠和腊梅有联系了左邻右舍的家庭妇女,不管是阿婆还是媳妇,或者是未出阁的大姑娘,只要家里有男丁的,都可以借犁去耕地,也可以自己打造,闲时还能织布赚铜板,大家都乐呵呵的答应了。
大家都夸海棠婆婆找到了一个好儿媳妇,婆婆也脸上有光彩,也乐的心里开了花。
腊梅和白海棠又把染好的布推到集市去卖了。腊梅这丫头,力气大,心肠好,人也机灵,主要是肯吃苦耐劳,是白海棠的最得力助手了。
大集市没了,剩下的小集,有钱人来的少了,两人卖了三天,才把五匹布都卖出去了。经过钱庄的时候这次换成了银票,足足五十两银子。
加上先前的,一共五十八两银子,六十个铜板,这是目前白海棠集团的全部资本了。
“真不敢相信,咱们有五十八两银子。这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了。”腊梅激动的说。
“这只是个开始,也许到了城里,连一个像样的大房子都买不到呢。”白海棠说。
在腊梅眼中,这五十八两银子,跟现代人中了五百万差不多。
回到家里,白海棠教女人们怎么从树皮,植物中提取纤维织布用。她的方法可比传统的方法快捷多了。
既充分利用了闲置劳动力,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又充分利用了原始社会的植物。
第31章 宁愿给他做小()
趁着纤维晾晒的过程,还有点空闲,白海棠和腊梅用了四两银子,把两家的房屋上都添加了瓦片,房子内外也都翻新了一遍。
该添砖的地方添砖,该加瓦的地方加瓦。门前的篱笆也都换成了漂亮的木桩,看上去竟然多了几分小资的格调。
同时,屋里的家具也重新打造了一番,衣柜,床,桌椅板凳,都是用崭新的木料请雕刻师傅精心雕琢的。
腊梅房里的衣柜当然是雕刻出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腊梅枝了。同时海棠还让木工师傅做了床头柜,置物架,放东西方便。
白海棠喜欢海棠花,自己房间的柜子雕刻的一树树的海棠花,这也是大同的房子,他是个文雅的人,白海棠特意给他做了一间书房,里面雕刻了兰花和莲花。
文人雅士,都喜欢这样吧。白海棠期待着他考试之后,早些回家,看到这些的惊喜心情。
给宝贝女儿田田也准备了一个婴儿房,她长的越来越快了,都是按照白海棠的意思雕刻了不少积木,木马,人偶,玩具什么的。
小姑子田妞则喜欢大红大紫的牡丹,国色天香。而婆婆喜欢芙蓉花。小叔子喜欢竹子。
按照大家各自的的喜好,忙活了七八天的时间,总算是收官了。
家里的整个气氛立刻变了。
四两银子买的人人欢喜,婆婆口口声声,真是有钱用到了刀刃上。
白海棠和腊梅相视一笑。
看着家人幸福,自己流再多的汗,吃再多的苦,仿佛也值得,也欣慰。
这也是白海棠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有钱的感觉真好,自己能赚大钱的感觉真好,钱真重要。
两家人的房子成了整个村里最显眼的,乍一看上去以为是大户人家呢。虽然没有雕梁画栋,可这小桥流水倒是别有一番风情。
房子整理好没几天,就有媒婆找上来了。
可聪明的婆婆谢绝了,她知道白海棠不能就这点本事。村里的姑娘婆婆已经看不上眼了,她呀,要给儿子找城里的姑娘。
田妞倒也不着急选夫婿了,媒婆介绍来的,都是村里村外种地的,她要,要找有技术含量的。
要是海棠姐是个男人,自己宁愿给他做小。
腊梅一家也是如此,有了钱,反倒不那么着急了。尽管来说媒的都要踏破门槛了。
纤维提取晾晒的差不多了,这织布白海棠可是外行,只知道有横着的还有竖着的。至于多少,怎么交叉她更是一窍不通了。
小姑子,婆婆,还有腊梅妈和各位邻居已经开始织布了。
唧唧复唧唧,织布机发出木头和木头之间相互撞击的微弱声音,清脆悦耳,节律简单。
女人们在阳光下有说有笑,白海棠坐在门口晒太阳,看着她们心里就高兴。
本来白海棠还担心光靠邻里织出来的布不够用,可整个村里一听说织布有铜板赚,农耕时候还能借用犁来犁地,整个村的妇人们都往海棠家赶了。
争先恐后说自己也懂得织布,生怕名额满了。
第32章 婆婆变乖了()
白海棠照单全收,让田妞教她们晾晒原始材料的方法,并且叮嘱田妞丝毫不能马虎。
田妞这个从前嫁不出的大龄妹子,如今成了妇女们的小工头,妇女们唯她马首是瞻,这把田妞心里美的屁颠屁颠的,一切都按照嫂子的吩咐,一丝不苟的教习和管教织布女工们。
时不时还能拽出几句听上去蛮有学问的词语。
妇女们也时不时做点好吃的送给田妞,田妞每次都是拿回家先给嫂嫂品尝。这点孝心,白海棠看在眼里。
就连婆婆都有点妒忌了,暗地里感叹,闺女,果真都是给别人家生的,这还没出嫁呢,孝敬嫂子比孝敬亲妈还勤快。
白海棠也没闲着,一方面扩展了后院的园子,附近山上有的能用于染料提色的植物都移植一些悉心培养,怕晒的植物,她还专门把藤蔓架在竹子上,做了凉棚。
每天浇水,除草,配营养液都是自己亲自操刀。
等植物根深蒂固的时候,白海棠就捉摸着嫁接。
“来家书了,来家书了!”村里送信的大伯笑呵呵的跑过来了,白海棠掐了些菊花瓣放在茶碗里,在过滤掉,亲自给大伯送上一碗茶。
大伯把家书交给海棠婆婆。
海棠婆婆再也不想背着海棠到村里找人念信去了,而是直接交给了海棠。
“你家的水有股清香味,比我家的好喝。”大伯哪里知道什么是菊花茶,以为是白开水。
“都是我家媳妇弄的。”婆婆听得脸上忍不住眉开眼笑。
如今村里人对田家都多了几分尊重。
白海棠拿着家书来到书房,拆开书信。
竟然发觉此刻心跳加速了。
鸿雁传书,一封家信来的不易。也不知道大同现在怎么样了。
在打开家书的瞬间,白海棠竟然产生一种打开情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