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心计心机全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能更好地避及他人的“痛处”,应该了解以下几点:
(1)避免提及别人的弱点
被击中弱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令人不愉快的事。当着矮子,不说矮话,尤其是肉体上的缺陷。如果遇到一个体形又矮又胖的人,就不能说“矮子”“胖子”,否则会挫伤人家的自尊心。千万别用任何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残缺。
(2)最好不要问到人的隐私
见到青年女子,一般不应问对方年龄、婚否。径直询问别人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易使人反感。
(3)切莫对心情惆怅的人说得意话、得意事
若对方曾犯过错误或有某种缺陷,言谈时要避免刺激性的话语。对别人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要刨根问底,如果一旦触及,应立即表示歉意,巧妙地转移话题。
(4)言谈中,淫词秽语、不健康的口头禅更应禁忌
为使交谈顺畅、融洽,办事顺利,千万要注意对方的禁忌,否则就会给办事增添周折。
智慧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在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语言上尊重别人,千万不要涉及别人所忌讳的问题,不能说到别人的痛处,否则人际关系会恶化,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都是有害而无一利的。
第45章 为对方保密()
据一位朋友说,美国人交朋友有不少准则,而交友的第一准则是“为对方保密”。乍听之下,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别的,偏偏把“为对方保密”定为第一准则呢?
秘密是任何人都有的,一个孩子,长到13岁,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秘密。就是对最亲近的父母,也得“保”那么点“密”。可是,对自己的好友却可以敞开胸怀,交出自己的秘密。但是,有一个条件,他把秘密告诉了你,你就得为他保密,不然,以后他就再也不会把秘密告诉你了。这种要求朋友保密的愿望,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强烈。
每个人总有一些纯属个人私事的东西,这些“隐私”只能在自己与挚友之间“你知、我知”。对自己的有些“伤心事”,比如涉及家庭纠纷、生理缺陷、个人恩怨之类,这些个人的“隐私”,一个人闷在心中实在难耐,于是,一般会向自己的知心好友倾诉,目的是为了赢得朋友的同情、爱怜,及时帮助自己出点子、想办法。
青年男女有了异性朋友,最先知道的往往是他们最要好的朋友,而父母未必知道;工作中有什么走运的事,父母可能很快就知道了,而同事,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朋友也未必知晓。什么时候敞开自己的胸怀,交出自己的“秘密”,要视情况变化而定。
想要让有的女人守住一个秘密,简直比杀了她还难,有的女人一转身,便忘了自己曾说过要替对方保密的话,一个不留神,一分钟前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有的女人对结交的密友。时而会和她好得同穿一条裤子,同用一块毛巾,时而又会像死对头一样咬紧牙根,恨不得将对方撕成碎片。越是亲密的女人,越是容易翻脸,将先前对方所有的隐私暴露于众。这样的女人拥有好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本性,很多时候扼杀了自己的友情。
有人说,如果突然间两个女人好得形影不离,那就意味着第三个人要同时失去两个朋友。为了一个共同的喜恶,女人们容易结成统一战线,但更容易内讧翻脸。
智慧人生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你的人气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假如你在人前信誓旦旦,承诺保守秘密,但背后却说三道四,到处宣扬,这会引起别人的鄙视,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引起朋友间的矛盾。
第46章 看准对象说话()
多说话,别人未必当你是能干,少说话,也未必当你是呆子。关键是看准菩萨烧好香,看准对象说好话。
同样一句话,你对甲说,甲肯全神贯注地听,你对乙说,乙却环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候对甲说,甲乐于接受,那个时候对甲说,甲觉得不耐烦。这除了表示甲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也表示甲前后的心情不一样。
当年赵高要陷害李斯,对李斯说秦二世的行为不对,劝李斯进谏,并约定秦二世空闲时候,代为通知李斯。有一天李斯应约进宫,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心中很不高兴,而李斯却茫然无所知,正言进谏,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一下。等李斯一退出,二世便开始发牢骚,说丞相瞧不起他,什么时候不好说,偏在这个时候来啰嗦!
李斯的杀身之祸也就是因此而来。可见你要向对方说话,也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最适宜。对方正在紧张工作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焦急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盛怒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放浪形骸的时候,也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悲伤的时候,更不要去说话。只要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你去说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那样,不但说话的目的达不到,反而遭冷遇,受申诉也是意料中的事。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应该和失意的人谈。和失意的人谈你得意的事,你不但不知趣,简直是挖苦、讥讽他,你们的关系只会更坏,不会变好的。和得意的人谈你失意的事,他最多与你作表面的应付,绝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以为你是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你无法久谈。所以你要诉苦,应找同情形的人去诉,同病自会相怜,不但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而且可稍叙胸中不平之气。你要谈得意事,应该向得意的人去谈,志同道合。年轻人涵养功夫不够,稍有得意的事,便逢人就说且自鸣得意,结果招人骂你器小易盈,笑你沾沾自喜,无意中还会惹起别人的妒忌。偶有不如意使你觉得满腹牢骚,如有骨鲠在喉,不免逢人就诉,结果惹人讨厌,说你毫无耐性,甚至笑你活该。
智慧人生
在说话前首先要看准对象,看是不是说话的时候。如果所遇非人,还是不说为好。说话的成功与失败,与你的说话技巧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看准对象说话,也与你说话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第47章 善用迂回的说话方式()
与人交往,难免有意见与他人不一致的时候,你是怎样面对这种情况的呢?是虚伪地迎合他人的观点,还是直言否定别人的意见。其实,有心眼、会说话的人知道,只有带有转折地提出自己的否定意见,才是让对方接受的最佳方法。
转折,就是在提出否定意见之前先对他人的观点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可,接着话锋一转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既顾及了别人的面子,又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可谓一举两得。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迂回地批评领导,表达反对意见,并被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很明显,晏子反对景公重鸟轻人的做法,但他看到景公正处于气头上,直谏反而不妙,于是就采取了以退为进、以迂为直的方法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齐景公得以领悟其中的利害关系和是非曲直,达到了既救烛邹之命,又得以说服景公的目的。而且,也避免了直接触犯景公,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就提出,每个人都有与他人意见不相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面子观念。所以,当你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反对别人时,无论你的口气和神态怎样,对方都会觉得你没有给他面子,伤了他的自尊,这样会使你在无形中多了一个不必要的麻烦。相反,通过先扬后抑的转折句间接地提出你的想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下属与领导交流的时候,就更应该注意提出反对意见的方式。许多现实例子表明,越是有社会地位的人,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如果你直接反对领导的意见,他会觉得这是不尊重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那么狭隘。有些领导还是有一定心胸的,不会褊狭地受情绪左右,意气用事。但是,其心中的不快却是不能自控的,而且由于领导处于指挥全局的岗位上,又加入了权力的因素,领导是很难避免出现愤怒情绪的。
下属过于直接的批评方式,会使领导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你的直言不讳,往往会使领导觉得脸上无光,威信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看重这些东西。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面对面地站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
“闻过则喜”的人毕竟不多,所以,当你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时,不妨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
智慧人生
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适合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说话,这时就要采用迂回的战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间接的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对方的敌意。
第48章 “马屁精”该做时还要做()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将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之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多么不耻于和人们相提并论似的。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这种方式是多种多样而已。就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好事。
在现代交际中,几句适度的赞美对成功做人来说必不可少。一个人总想客观地了解自己,又想得到他人的认同,如果为他人所赞美,他往往会有种成就感,也往往对赞美他的人产生好感。
在这个社会上,说赞美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赞美话说的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当然,赞美别人也要有技巧,因为千人千面,没有谁会喜欢千篇一律的赞扬话。赞美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为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要赞美别人时,也不可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且表情呆滞的小孩时,你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赞美的话,却变成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看起来好像很健康。”是不是好多了?
所以,赞美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赞美话,会超过一般赞美的效果,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的赞美不同。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无论如何,在人的心中,总是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赞美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赞美话时,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是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所以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可使人振奋和鼓舞,使人得到自信和不断进取的力量。
某校有一位同学,在一次命题作文中,抄袭了一期杂志上的一篇散文。极为巧合的是,语文老师恰恰手里有这一期杂志。多年的从教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要鼓励和赞扬,这比用挖苦和指责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给学生的是正面的引导和促进。所以,他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把这位同学私下叫到房间里,称赞这篇散文写得很好,并帮助他分析了文章结构和起承转合,嘱咐他向更高的写作目标奋斗。结果,这一次保护面子的赞许行动,在这位同学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真的爱上了写作,靠着自己的执著和勤奋,终于成为了知名的业余作家。赞赏的力量有时的确是十分惊人的,它简直到了点石成金的程度。
马斯洛层次理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而荣誉和成就的取得,还需得到社会的认可。赞扬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拱手相送到对方手里。当对方的行为得到你真心实意的赞许时,他看到的是别人对自己努力的认同和肯定,从而使自己渴望别人赞许的愿望在荣誉感和成就感接踵而来时得到满足,并在心理上得到强化和鼓舞。他能更有力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善于赞扬别人优点的人,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同时他也会得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