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不死神医-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俪点了点头,俏脸微红,将整个身子都埋在了杨帆的怀里。。。。。。
第91章()
第二天,杨帆醒来之时,天色已经大亮。看着怀中还在熟睡的秋俪,杨帆脸上温柔的笑了。秋俪是属于那种有事不会主动说,只会在心里默默承受的那种女孩,所以想来秋俪这两天没少替自己担心吗,现在难得秋俪睡得这么熟,杨帆自然不愿将其叫醒。
辰时时分,秋俪才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早就已经醒了的杨帆,轻声询问道:“公子,你早就醒了吗?为什么不叫醒我。”
杨帆温柔的笑了笑,“我看你睡得那么香,就没有叫醒你,而且我也喜欢看你熟睡的样子。”
秋俪朝杨帆靠了靠,见头贴在杨帆的胸口处听了一会儿,“嗯,心跳没有加快,公子你果然没有骗我。”
“傻丫头。”杨帆点了点秋俪的额头,“好了,既然你醒了,那就起床吧,今天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
“嗯,”好,说罢秋俪便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物后,又替杨帆更衣,然后简单的梳洗了一下,便于杨帆一同走出了房门。
一来到医馆,却发现今天医馆之中并不是很忙碌,对此,杨帆倒是乐得清闲,坐在一旁之后,找来纸笔,将石碑上梦织写的诗句,重新写了一份,继续专研起来。通过昨天对梦织的经理有过一定的了解之后,杨帆再读这这首诗时,心中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千里平湖霜满天,北辰星下影相连。白皎当空舞翩现,告白心扉话衷肠。林海无影雁南飞,夕阳何时知人心。?断无由曲终散,只羡鸳鸯不羡仙。”
前四句,充分表达了梦织堕入爱河后的幸福满足之情,而后四句,则体现了梦织心灰意冷,对爱情的渴望。无奈的轻叹一声,杨帆将手中的诗句放下,一时间内心十分的感慨。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捕快火急火燎的来到医馆,找到杨帆,“杨大夫,小姐有请。”
“哦?”杨帆站起身来,“发生什么事了吗?”
这名捕快朝杨帆拱了拱手,“今天我们接到报案,镜贤书院的宿舍之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小姐见其死的蹊跷,所以特让我前来请杨大夫前往。”
杨帆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说着杨帆与汐儿准备了一下,带上一个药箱,便与这名捕快一同前往镜贤书院。
镜贤书院,是汴京城内唯一一家成人书院,凡是汴京人士,年龄达到十六岁时,无论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进入学院学习,而且一视同仁。之前在千里湖死去的公孙明,就是这所书院的学生。
杨帆跟随者带路的捕快,进入镜贤书院,绕过几条小路后,便来到学生宿舍。在捕快的带领下,穿过围观的众学子,杨帆和汐儿来到了案发现场。
“杨大夫,汐儿姐姐,你们来了。”石兰一见到杨帆,便连忙上前迎接。
“嗯,”杨帆点了点头,“石兰,现在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石兰指了指床榻上躺着的一具尸体,“死者名叫孟良,是这所书院的学生,今天早上早课时,先生见孟良迟迟未到,于是便让一名学生前来叫孟良,可是当这名学生来到孟良门前时,却发现孟良的房门是反锁着的。敲了几次门后,见无人应答,该学生便回去禀报先生去了。先生有些不放心,便带着几名学生前来,将门撞开,然后却发现孟良已经死了。”
杨帆结果汐儿递给自己的白布手套戴好,然后来到床榻边缘,细细的看了看孟良的尸体,开口说道:“汐儿,镊子。”
“好,”汐儿从药箱内拿出一个竹制的镊子,递给了杨帆。
杨帆接过镊子,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杯子,然后用镊子将死者脸上一记鼻孔中的水藻取了下来,放在杯子中。杨帆将镊子和杯子递交给汐儿,然后撩开死者湿漉漉的头发,开始验尸。
“死者全身发白,嘴唇青紫,为窒息而死。从死者身体的僵硬程度来看,死亡时间应该是在昨夜子时。”
说着杨帆伸手用力挤压死者的胸部,直到死者的口鼻有水渍涌出,杨帆才停止动作。“死者的肺部有积水,说明死者是溺水身亡。”
接着杨帆解开死者的上衣,继续说道:“死者体表没有明显的伤痕,说明生前没有与人打斗的痕迹,但死者的脖子处却又一圈浅浅的勒痕,相信是死者生前造成的。”
杨帆脱下手套,在床榻周围轻轻的摸了摸,“奇怪,从死者脸上还有鼻腔中沾有的水藻来看,死者应该是在某处溺水身亡之后被移尸于此,可是死者全身上下,就只有头部是湿的,其他地方却一点水渍都没有,就这种情况而言,凶手应该是将死者的头部按入水中,直至其窒息而死。可是从死者的情况来看,死者身前并没有挣扎过的痕迹,除非死者再被杀之前,就已经失去了意识,所以当凶手行凶的时候,死者才没有挣扎。等到死者时候,凶手再见死者移尸于此。”
“杨大夫你说的这些我也注意到了,”石兰开口说道,“可是据我探查,这里的门窗全都是从内部反锁的,无论是移尸还是就在此处作案,那凶手又是怎么离开这个房间的呢?房顶上虽然有天窗,可是天窗太小,常人根本出不去。而且周围的学生昨晚似乎并没有听到其他动静。”
杨帆的抬头看了看天窗,然后又重新检查了一下门窗,确认石兰说的并没有任何问题。
“对了,这里除了孟良之外,另外一铺床榻,睡的是何人?”杨帆指着对面的一张床榻询问道。
石兰苦笑一声,“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这一铺床榻睡的不是他人,正是前两天死去的公孙明。”
“公孙明吗?”杨帆细细的想了想,“应该不是巧合这么简单,我想这两件案子,必然会有某种联系。”
石兰赞同的点了点头,“不知杨大夫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杨帆看了看孟良的尸体,又看了看杯子中的水藻,“现在我认为应该首先查明这些水藻的来处,不过不知道为何,我有种预感,这种水藻应该是来自千里湖,待会我会去亲自验证一番。”
“那就有劳杨大夫了。”石兰转身看向孟良的尸体,“那既然杨大夫已经验完了,那我就现将尸体先带走了。”
“好,”杨帆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房间内陈列的摆设,陷入了沉思。
第92章()
当石兰安排妥当再次回到孟良的房中时,杨帆还在苦思当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根本就是一起不可能完成的杀人事件,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杀人事件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杀完人后移尸于此,另一种则是在这个封闭的房间内作案,可是无论是哪一种,那凶手作案后,又是怎么逃离这个房间的呢?
“杨大夫,”石兰将坐在房中沉思中的杨帆叫醒,“杨大夫,刚才我询问过了,学院中有学生看见孟良昨晚下晚课之后,就回到了房间,期间并没有出去过。而且直到昨夜戌时时分,孟良房间内的烛火才熄灭的。”
“哦?”杨帆站起身来,“那也就是说这是一起密室杀人案咯。”
“嗯,”石兰点了点头,“我询问过很多学生,应该是不会错的。”
杨帆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就现在而言,疑点甚多,首先,死者孟良脖子上的勒痕从何而来,是何物所致;其次,如果是密室作案,那凶手是如何离开这个房间的;再者,就是死者鼻腔和脸颊上的水藻,自觉告诉杨帆,这些水藻肯定来自千里湖,可是千里湖的水藻,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些疑点不解开的话,怕是很难查明真相。
看到杨帆又陷入沉思,石兰有些尴尬,但又不好意思叫醒杨帆,只能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不过这一切都逃不过汐儿的眼睛,似乎看出了石兰的想法,汐儿走到杨帆身边,轻轻的呼唤着:“公子,公子。”
“啊,怎么了。”杨帆看着汐儿,询问道。
汐儿笑了笑,“公子,有什么事情我们会去再想吧,出了命案这么大的事,想必石兰妹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
杨帆看了看石兰,又看了看周围,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石兰,我们走吧。”
石兰笑了笑,感激的看了一眼汐儿,便一同朝屋外走去。
不过才刚出房门,一名身着朝服,顶戴花翎,约莫二十七八岁左右的俊美男子,急急忙忙的朝这边走来,堵住三人的去路。
俊美男子看了看石兰,朝石兰拱了拱手,“想必这位就是大宋第一女捕快,石兰石小姐吧。”
石兰疑惑的看了看俊美男子,“正是,不知您是?”
“哦,我是内阁大学士蒋乘皓,同时也是镜贤书院的副院长。”男子客气的说道。
石兰连忙朝蒋乘皓拱了拱手,“参加蒋大人。”
蒋乘皓摆了摆手,“石小姐不必多礼,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
“现在疑点颇多,一时间还不知道凶手是何人。”石兰有些失落的回答道。
“唉,”蒋乘皓轻叹一声,“我身为学院的副院长,几天之内接连两名学生遇害,我这个做院长的责无旁贷,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地方,石小姐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配合。”
石兰再次朝蒋乘皓拱了拱手,“那就多谢蒋大人了。”
蒋乘皓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杨帆,“不知这两位是?”
“哦,这位是长生医馆的杨大夫和汐儿。”石兰连忙介绍道。
“原来是杨大夫,久仰久仰。”蒋乘皓朝杨大夫客气的拱了拱手。
杨大夫与汐儿拱手点头回礼,“见过蒋大人了。”
蒋乘皓笑了笑,将目光重新投到石兰伸手,“石小姐,还有十天就到了三年一度的秋试了,如果可以的话,还望石小姐能够尽快查出凶手,安抚学员,让这一次的秋试能够顺利完整的进行。”
石兰郑重的点了点头,“蒋大人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查明真凶的。”
“好,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请。”说着蒋乘皓往旁边站了站,将前方的道路让了出来。
石兰看了看杨帆和汐儿,再次朝蒋乘皓拱了拱手,便与二人一同离开了书院。
离开书院之后,石兰由于要回衙门备案,所以便先行离开了。杨帆和汐儿,则带着从孟良身上取下的水藻,朝千里湖走去。
来到千里湖,杨帆来到千里湖畔将手伸入水中,随意的一捞,就捞了一把水藻上来,简单的对比之后,杨帆可以肯定,孟良脸上和鼻腔内的水藻,就是千里湖的水藻。
杨帆将手中的水藻从新放回水中,晃了晃,让黏在手中的水藻完全回到水中,才将手拿了出来。轻轻的拍了拍手,杨帆看向千里亭,转身对汐儿说道:“过去坐坐?”
“嗯。”汐儿点了点头,与杨帆来到千里湖中的千里亭,坐了下来。
杨帆坐在千里亭中,又一次陷入了沉思,在脑海之中不断的回忆着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
看到杨帆这样,汐儿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了,安安静静的坐在一盘,等待着。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杨帆才回过神来,看了看汐儿,开口问道:“汐儿,你对这些案件,有什么看法?”
“我吗?”汐儿愣了愣,继续说道:“我觉得这一切的关键应该是梦织的死,公孙明的死,是因为公孙明解开了诗句之谜,从中得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孟良的死,很可能是因为公孙明曾将自己从诗句中获悉的秘密告诉了他,而这个秘密又关联到某人的利益,所以就被灭口了。”
杨帆点了点头,“汐儿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一点,我也曾经考虑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也是最有可能的结果。只不过现在的疑点太多,白衣女子从何而来,又到哪去了?杀害孟良的凶手是怎么离开房间的?还有孟良的身上有什么会有千里湖的水藻,孟良脖子上的勒痕,又是怎么来的?这些种种,都是破案的关键。”
“公子你别着急。”汐儿轻轻握住杨帆的手,“疑点虽然多,但是这些疑点肯定是有关联的,只要能够找到贯穿整个事件的线索,相信离破案就不远了。”
杨帆感受着汐儿手中传来的温度,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我明白,我只是太想找到蝶衣了。”
“我知道的。”汐儿笑了笑,“公子放心,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的。”
“嗯。”杨帆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好了,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我想她们还在等我们会去吃午饭呢。”
“好。”汐儿也站了起来,跟着杨帆,朝湖畔走去。
临走之前,杨帆转身看了看石碑,又看了看千里亭,仿佛之间,杨帆好像看到了一个白衣女子在千里亭中哭泣。
第93章()
听完杨帆的话,杨霖一脸的质疑与震惊,如果杨帆说的是真的,那这个杨帆岂不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就算不是与自己同辈,那至少也应该是自己叔叔一辈的。
不过既然杨帆都已经将话讲明,杨霖也就没有再做隐瞒。
“先祖杨蝶,并不是伏石村人士,当时她怀着身孕,孤身一人云游各地,最终由于产期将至,便在邻近的伏石村暂时安定下来。一个月之后,孩子顺利的降生了。之后先祖杨蝶在伏石村待了几年之后,也渐渐地爱上了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于是便决定留下了,教当地的村民们读书习字,而当地的村民对先祖杨蝶也十分的尊敬。后来,先祖杨蝶老去,她的孩子也长大成人,我们杨家,也就这样世世代代在伏石村定居了下来。到了我这一代,我爹见我资质不错,便在我加冠之年,让我走出伏石村,到外地云游学习,同时也希望我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没想到,现在却落得这般下场。”
听完杨霖的述说,杨帆激动不已,这下他几乎可以完全肯定,杨霖口中的杨蝶,就是蝶衣,而这个杨霖,就是自己的后人。
“没想法啊,经过了这么久,终于让我找到了,杨霖,按照辈分,你应该叫我一声叔叔。”杨帆平复完自己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