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财富天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父哎了一声,舒服的躺在床上,“咱们年纪大了,你也就能管管我了”。
李母笑着拍了一下丈夫,“那你还想被谁管啊”。
李父打开电视,不跟女人讨论这个话题。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帆就开始了完全放松的日子。
早上起来洗漱过后,李母会准备好早餐。
等李帆吃了,李母才出门,中午李母偶尔不会回来,李帆自己做饭吃。
下午两人回来后,李母又会忙着做好吃的。
李帆除了吃饭和睡觉外,便是出去溜达。
有时候会和村子里一些老人聊聊天,或者知道谁家要做什么,去帮个忙。
算是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只是时间一长,难免有些无聊。
这天早上,随处溜达的李帆突然看到了几个人,穿着一身的工人制服。
路边还停着几辆车,李帆定眼一看,顿时有些意外,车身上印着四山华安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油气公司。
等到这些人开车走远,李帆才朝着那家村民门前走去。
“王大爷,这些人做什么?”李帆问了问门前坐着正在抽烟的老人。
老人取下烟杆在旁边的石头上磕了一下,笑道:“听说是来勘探油气的,我年轻那会儿国家大力搞这东西,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这些年倒是难得看到了”。
王大爷七十多岁,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国家搞石油会战,当时四山也是属于重点勘探地区。
勘探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热闹了几年,后来没发现什么大油田,于是就没人再来了。
油田没发现什么大油田,不过大型气田倒是发现了好几个,其中著名的就是川气东输工程。
石油?
李帆顿时一拍大腿,他想到了一个事情。
四山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发现大型油田的地方,和这里的地质构造分不开,虽然四山很多地方有生成油气的条件,但是因为断层多,储备结构复杂,一度导致这边的石油产量十分有限。
有数据表示这边的石油储量应该是在四亿吨以上,但是直到2005年,实际探明的储量还不到一亿吨。
虽然如此,四山依然有好几个二级构造带,这些都是这几十年来陆陆续续发现的一些油田构造带。
虽然储量不大,但有几个在已探明的储量里还是不错的。
其中最近的一个二级构造带距离李帆老家就只有不到两百公里,李帆的大姑就是在那附近。
那个地方叫做八里山。
八十年代那会儿,八里山大大小小的油井有一百多口,那个时候不是看谁的油田探明的储量多,而是谁的产量大,产能足,谁就有底气。
八里山作为一个中等油田,那些年在不算太广的范围内,油井密布,日夜开采。
没有人去关心什么石油储量,根本没有这些数据,唯一知道的就是能产出多少,假如这里能钻出石油,那要不了多久,方圆几里范围内就会全是油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八里山油尽灯枯,成为了一个被废弃的油田。
现在听说还有一些私人公司在上面开采,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
只是谁也不知道,2008年的一场大地震,彻底改变了八里山的油田储量。
李帆当时听说过这件事,好像是大地震导致地下断层出现移动,其中多口油井出现了井喷的情况。
这个事当年不是什么新闻,但李帆他们听说过,因为这件事,当年又有一些勘探队来到李帆他们这里。
万一有发现呢?
不过也就是热闹了那一阵,没多久就恢复了平静。
只是从那之后,八里山变得不再平静了。
第81章 川东石油局()
石油,这可是个日进斗金的玩意儿。
李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能够有一口产能充足的油井,不说太多,按照一口油井平均产能十吨来计算,一个月那也有超过一百万的毛利润。
不过废井的话也就一两吨的产能,有些甚至还没有,大部分废井是不行的,也有一些运气好的,也能产出五六吨。
既然想到了这件事,李帆的心思就开始活了起来。
八里山里面的采油设备和炼油设备一应俱全,他真要投资也花不了太多钱,无非就是有时间限制。
但是那么多的油井,他并不知道到底当年那片断层位于哪个地段。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国内的体制问题,一旦他打出了富油井,那到时候的麻烦也不少。
这个事得从长计议,不过这也不妨碍李帆先做个了解。
这天晚上,李帆给父母说自己要去县城玩两天。
李父李母也没觉得奇怪,毕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交际圈,李母只是问李帆身上有没有钱。
李帆当然有钱,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是坐上了镇上的客车前往县城。
这年头很多地方高速路都还没通,尤其是一些乡镇,客车颠簸了半个小时,临近县城了才上了高速。
上午九点多,李帆来到潾州县城,直奔汽车租赁公司。
他的目的很明确,既然要去八里山,那就要有个车才行。
不过县城的租赁公司也没多少车,李帆没什么好选的。
在租赁公司花了半个小时,李帆最后租了一辆奥迪a4,这已经算是不错的车了。
开着车,李帆前往了八里山。
八里山距离潾州距离两百公里的样子,不过他只能开着车到宣城,到了宣城再前往八里山。
差不多花了三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两点多李帆才来到宣城县。
肚子已经饿得是前胸贴后背了,将车停在宣城的一条街上,李帆进了一家餐馆。
看见李帆开着车来的,而且穿的也这么好看,一看就是城里来的,店老板很是热情的招呼起来。
“这位老板要吃点什么?”两点多店里面没什么客人了,老板亲自递上来菜单,笑容满面。
这年头开什么样的车不重要,你只要开着车就感觉很牛逼,别人就喊你一声老板。
这和年龄没关系,你老子有钱和你有钱在这些人看来都属于有钱人。
李帆点了一荤一素,然后一个荤菜汤。
“叔,问你点事”,李帆递上菜单,朝着店老板说道。
“这位老板说的什么话,尽管问”,店老板笑着说道。
“八里山离这么远吗?”
“不远,从这里开车过去也就不到一个小时,老板是奔着油田去的?”老板笑道。
李帆有些诧异,“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板呵呵一笑,“问八里山,十有八九就是奔着油田去的,这些年少了,那几年人才多,为了那些废油井还闹出不少事情呢”。
李帆点点头,没说什么了。
店老板进去做菜了。
没多会儿便是烧好了菜。
“叔要是没事坐下来喝点”,李帆邀请道。
店老板四十左右,看上去人老实本分。
或许知道李帆想问什么,店老板也没犹豫,拿着两瓶啤酒放在桌子上笑道:“老板既然有兴致,那我就陪着喝点”。
李帆顿时笑了,“叔小本经营,我不缺这点钱,另外我姓李,叔贵姓?”
“李老板,我叫王贵生”,王贵生嘿嘿一笑,将啤酒打开。
这个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个稍显富态的女人,围着围裙,手里用托盘端着一些碗筷。
看到王贵生和李帆喝上了,女人瞪了王贵生一眼。
王贵生有些小小的尴尬,朝着女人说道:“这是潾州过来的李老板,找我问点事”。
王贵生一边说一边朝着门口那辆车打着眼色。
女人顿时明白了,没说什么,进了后面厨房。
李帆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没多问,等到王贵生重新坐下来才说道:“现在八里山上的废油井承包的人多吗?”
王贵生喝了杯酒,说道:“也不算太多,上个世纪开始对私人开放那会儿才多,为了一口井能死上几个人,后来政府打压了一批,加上这些年油基本上没了,承包的人少了很多”。
“承包的价格叔知道吗?”李帆问道。
王贵生想了想说道:“价格不是很了解,不过我这里偶尔也有从山上下来的工人在吃饭,听他们说反正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都有”。
李帆又问了几句,心里大概有数了。
“李老板下午这是要上山?”王贵生问道。
李帆点了点头。
王贵生说道:“李老板,你要是缺个人带路我可以帮你”。
李帆笑道:“不用了”。
王贵生有些尴尬的点点头,不说什么了。
结账的时候,李帆拿了一张一百的递给王贵生。
“多的算是我谢谢叔那些话”,李帆说着出了餐馆。
开着车要出县城,李帆买了一把可以伸缩的匕首放在兜里,然后朝着八里山开去。
人生地不熟,李帆肯定要多留个心眼。
王贵生提出要带路李帆没答应,他不能确保这些人不会见财起意。
毕竟人家知道你是外地人,弄的就是你。
前往八里山的路其实很不错,虽然不是柏油路,但全是四车道的水泥路。
这让李帆有些意外,看来那些年这个油田的发现至少还是造福了一方群众的。
不过越往里走,李帆发现山脚下全是黑色的油渍,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刺鼻的气味,给人感觉非常糟糕。
进入八宝山,李帆发现山里的情况和他想象的不大一样。
这里也有两条街,就像是那种隐藏在山里的小镇一样。
全是那种板房,有一两百间,路很宽大很宽敞,远远望去,众多油井矗立在整片山上。
八宝山地势相对较缓,坡度不大,比较有利于设备进山和采油。
水泥路就在街道尽头截止了,其他地方便是四通八达的石板路,全是那些运油车在跑。
虽然这里已经是日暮西山,但从留下来的规模还是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的。
除了两条很长的街道,在不远处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还有一个炼油厂和加工厂,专门负责对原油进行加工生产,此刻正冒着滚滚的黑烟。
或许是数十年的采油,导致这里给李帆的第一眼就是很油腻,不管是街道还是板房,亦或者是路上的人,都像是被油给裹了一层一样。
李帆开着车在街道上慢慢走着,然后朝着路过的一个女人问道:“大姐,问一下这里谁负责?”
女人指了远处的一栋四层小楼。
李帆这才注意到,这栋楼竟然也有水泥路延伸到这边。
车开到小楼前面的地坝上,李帆下了车。
川东石油局。
这是楼上的几个金灿灿的字,不过此时只能看出一点点的金色了。
李帆下了车,站在前面看了一会儿,最终朝着旁边的保安走了过去。
(两岁多的侄子生病了,今天带他去医院,忙活了一天,刚坐下来就开始码字,晚点还有一更,另外明天要回老家呆几天,更新上暂时保证每天两章)
第82章 两千块的价值()
李帆改了想法,他决定从外围做个了解。
保安是个看上去六十来岁的老头,算是个老头吧,因为看上去确实很老了。
李帆摸出烟递了一根上去。
他现在抽的烟那也是四五十一包的,他不经常抽烟,但偶尔想起来会点上一根。
老头接了过去,他其实早就注意到李帆了。
“第一次来”,老头问道。
李帆笑着点点头,“大爷贵姓?”
“姓李”,老头说道。
李帆笑道:“那感情好,我们是本家”。
老头斜着眼看了一眼李帆,笑着把烟点上。
李帆一看这老头的态度,就知道这人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好打发的。
想想也是,这人估计也不是做一两年了,就是混那也混成个老油条了。
而且也不搭话,李帆就明白了。
李帆坐进保安室,直接从带着的皮包里面摸出了一沓钱,数了两千,拍在老头面前。
老头顿时愣住了,两千的现金,他看到李帆数的,说给就给,他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
虽然他明白李帆找他是想问些事情,这种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无非就是要点好处。
这年头给他点烟钱很常见,但一次给两千,还真的是头一次。
两千块钱可不算少了,他在这里做保安一个月不才几百块钱吗。
“大爷,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这些钱就是你的”,李帆笑着说道。
老头一手掐着眼,另一首拿着钱,睁大着燕京看着李帆问道:“当真?”
李帆再次确认。
老头嘿嘿一笑,将钱放进里面兜里,拍了拍,笑道:“李总客气了,你放心,拿钱办事,想问什么随便我,只要是我老李头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诳你”。
李帆在保安室做了半个小时,最后走出了保安室。
坐在车上,李帆直接开车出了地坝。
这两千花得值。
老李头告诉李帆,这栋楼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鼎盛时期这栋楼办公的人都有一百多个。
不过现在还在里面办公的就剩下不到十个人,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不想走的,要么是对这里有了感情,要么就是没什么作为混吃等死的那种。
川东石油局属于四山石油总局的分公司,当年这片油田就是他们在负责。
现在这里名义上依然是他们在开采,但是下面已经分别承包给了几个下属公司。
这些公司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属于当地政府和一些企业联合起来的公司,他们从川东石油局这里拿到了开采权,然后将油井再承包给其他私人承包商。
这一共近两百口油井,目前隶属于三家公司。
老李头告诉李帆,如果他想要承包油井,其实很容易,不需要和这三家公司接触,只需要找这里的地头蛇就行了。
这三家公司其实就是个转手的买卖,他们既不参与管理,也不参与开采。
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