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奸妃-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杜雪巧并没想过到京城后还依附着谁过生活,可初来乍到,还是先在大将军府落脚,待休整一番之后再想开作坊的事。
十年前的京城和十年后没有多大变化,除了一些被拆除改建过的商铺之外,一切看着都还是那般眼熟,杜雪巧透过马车的窗子都看的仔细,心里对在哪里选址开作坊也早就想好了。
至于燕福生,杜雪巧想他肯定得到彭大将军回京的消息,而且有冷婶一家在他也该得知自己进京了,既然他没有先找过来,她自然也不会自己送上去。
虽然前段时间跟燕福生在一起感情有些升温,可真分开了,还有很多事都像根刺似的梗着她,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说起来,她其实也不过是个没安全感的女子罢了,又不是那种自小被教的贤良淑德,还会主动给自家男人纳妾的女人,真送上去跟一群女人争一个男人的宠爱,她宁愿嫁个简简单单,没钱没势的老实男人。
彭大将军府热闹非凡,府是皇上御赐的,府里的仆人也是大将军临回永和府之前让手下人去张罗的,就是这府他都没进来过。
好在,虽然时间仓促,府里上上下下打点的还是挺有气势,别的府里该有的大将军府里也都有,很难让人相信收拾这样一座府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
从进府门开始,小厮、丫头站了两溜,一个个低垂着头,没一个敢抬头多看一眼的,彭大将军别看官不小,可一直都在边关打仗,这样的阵势也只在别人家里见过,更别提见都没见过的彭夫人和他们的三个儿子,哪里被人侍候过啊。
就是这段时间被冷婶一家当成公子哥一样养着的杜春都有些傻眼,早知道干爹这个大将军是很大的官,也没想到会大到什么程度,站在府门前这么一看,光是侍候的仆人就不下四五十人吧?这实在是太富贵了。
唯一还算镇定的就是杜雪巧了,前世她没少来大将军府,对这里也是熟的不能再熟,除了彭大将军和公子们所在的前院,彭夫人所管的后宅她可以说是闭着眼睛都走不丢,再来一次还要装成第一次来,也怪辛苦的。
由小丫头引着彭夫人和杜雪巧去后宅歇息,杜春则跟着彭家几个爷们到了前院,彭家人本来就不多,加上杜春也还是显得院子太大,每人一个院子还剩下好几个呢。
而最让杜春几个孩子喜欢的就是那个超大的练武场了,练武场的边上摆了两排兵器架子,虽然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在阳光之下也闪闪耀眼。
彭家几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习过武,就是杜春这段时间也没少跟冷啸玉学,拿着兵器挥舞倒不必怕伤了自己。
一进京城,冷家几人就提出告辞,他们身为五皇子的人,这时候去彭家就有些不好,为免将军被彭大将军猜忌,只能在进彭府之前先离开,反正杜姑娘都进了京城,也不怕有人敢在彭大将军眼皮子底下对杜姑娘不利。
杜雪巧之前也有意无意跟彭夫人提过燕福生的身份,并把他们如何相遇、又如何共度过一段时光的事也挑着说了,好在彭夫人也没多想,真的就只当是巧合了。
只是对杜雪巧和燕福生的感情多了些忧虑,若是燕福生只是个普通富贵人家的孩子,以杜雪巧彭家义女的身份,嫁过去做正妻,人家还求之不得,可这事扯上皇家就不一样了。
五皇子不同于其他母族势微的皇子,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天子,他的正妃就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后,不是彭夫人贬低自己的义女,杜雪巧无论是出身还是样貌,又或者说是气质都不像是能成为皇后的人,到时她就算是彭家的亲闺女想成为人家的正妃也难。
而且,燕福生毕竟年纪小,谁知道他又有几分真情在里面,说不准回了京城就把杜雪巧给忘了呢,就算不想,彭夫人也不希望她的义女嫁过去给人当妾,再被一堆的女人欺负。
这样一想,彭夫人也就装着不知道燕福生是五皇子,对杜雪巧好的同时,也不在她面前提起燕福生,就当他这人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反正他不来找人,彭夫人是不会主动把杜雪巧送上门就是了。
在彭府住了两日,杜雪巧就带着杜春在京城里逛了起来,好在康兴国民风比较彪悍,对女子的束缚也不多,只要不做的出格,上街走走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不过,为了不引来麻烦,杜雪巧还是穿上一袭男装,扮做家丁模样,跟杜春走在一起,还真像一位小公子带着小厮闲逛。
杜雪巧按着记忆来到心目中理想的作坊位置,这里原来就是一间染布作坊,只是后来经营不善才会想到将作坊盘出去。
那时就是杜雪巧跟二表叔过来看的作坊,对于二表叔多少银子拿下铺子她心里相当有数,而且,二表叔盘下作坊后,染的就是湖蓝色的布,在紫兰花染布还没风靡之时,湖蓝色染布着实为他赚了一笔。
如今再想想,那时应该就是杜木田被害了,二表叔才得到这个秘方,既然重来一次,二表叔没拿到湖蓝色染布的秘方,这时也未必会来盘作坊,她这也算是捷足先登了吧。
见到作坊的主人,还是那个很胖的中年人,姓方。
杜春全程都按姐姐的吩咐很少说话,说一句也是那种高傲的让人想扁,又因不知他的深浅不敢动手的话,看起来倒真像是个骄傲的富家公子。
杜雪巧就按着上一世二表叔的套路开始忽悠方作坊主,只说这作坊买下来也不过是看在地方够大,家里来些穷亲戚也好安排,像作坊里的东西呢,只是看作坊主运来运去不便才给几两银子留下的,不然就这破破烂烂的几口大缸,还有一些看着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家伙,她的主子才不稀得要呢。
把方作坊主忽悠的头上直冒汗,这作坊还真如杜雪巧所说的这样,也就是地方大,那些他用来吃饭的家伙事,除了染布真就一点用都不顶,更别提那些熬、放染料的工具,哪个看起来都被染的惨不忍睹,扔都是费力气的事。
最后,方作坊主叹口气,算是把作坊卖给杜雪巧了,杜雪巧只用了八百两银子就在京城买了一座比永和府的宅子还要大上近两倍的作坊,虽说里面的景致无法相比吧,好在地方够大,她想怎么建都是她的事。
毕竟比起永和府,京城的物价贵得多,这房价也不是一倍两倍的差价,若不是她刚好也是要用来染布,就这间作坊一般人也不会买,相比于买下作坊的价钱,重新收拾要花的更多,更不要说这里的位置比较偏僻,除了用来做作坊,也就只能自家住了。
杜雪巧自然没有这个顾虑,她买下这间作坊就是要用来染布,之前作坊里的东西虽然旧了些,对于她来说却是再好用不过。
而且,别人不知道,她却记得很清楚,这间作坊的水也与别处有些不同,里面不知多了些什么,染出的布较之在别处用同样颜色染出的布颜色更鲜亮,而且还不易脱色,若不是方作坊主手上实在没有拿的出手的染布秘方,光是靠着这口水井,他家也得发达了。
当然除了那口染布很好,喝起来却又咸又涩的水,作坊里还有一口水井,也是同样的地下水,喝起来却甘美清凉,只隔了几十米远差距却不是一般的大。
作坊里下水井则是直接连通到城外的护城河,最终流到江河之中,用着也方便。
跟方作坊主去了衙门将房契改了名,名字写的是杜春,作为杜家未来的一家之主,杜雪巧认为她如今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弟弟,只要弟弟不再像前世那样就行,对于金钱她还真不怎么在乎了。
揣着属于她和弟弟的房产后,杜雪巧又带着杜春在京城里大吃一顿,像燕福生时常挂在嘴边的食锦轩肯定不能少,吃完还带了不少回彭家。
如今房子也找好了,她是时候跟彭家人提出搬出来的话了,虽然彭家人不介意她和弟弟一直吃住在府上,但杜雪巧却不愿意一直这样寄人篱下。
怎么说杜春也是杜家顶门立户的男人,总这样住在别人家里,就算这个别人是干爹干娘也有很多不便。
如今彭家几个兄弟还未成亲,事情没那么麻烦,可一旦成了亲,有了自己的小家,他们在彭家的地位就尴尬了,与其到后来都起了隔阂,还不如趁早先搬出来呢。
彭夫人和彭将军劝了又劝,虽然明白杜雪巧的担忧,可他们还是不舍得这样两个孩子自己分出去,可耐不住杜雪巧也是个性子拗的,最终也只能应下。
彭夫人抹着眼泪埋怨道:“你这孩子,心也是大的,既然在干娘这住着不惯,想搬就搬吧,可你要记着,彭家到什么时候都是你们俩的家,若是受了欺负可要回来和干娘说。”
杜雪巧和杜春哪里会不应,彭夫人又道:“就是没受欺负也要常回来,不然别怪干娘跟你们翻脸!”
第97章 爬别人家窗台()
姐弟俩嘿嘿地笑,“干娘,你放心吧,我们一定常回来,到时你可别嫌我们烦了。”
“这孩子,瞧你说的啥话?干娘还会嫌你烦吗?唉,好不容易有了个闺女,怎么还没捂热乎就急巴巴地要分开呢。”
杜雪巧原本想说‘姑娘会有的’,可一想到后来彭夫人又生了两个孩子,还都是男孩,这话也就没说出来,就怕彭夫人多了期待,结果再失望了。
她是真看出来了,彭夫人和彭大将军是真心稀罕姑娘。
从彭家搬出来,东西带的不少,都是彭夫人怕他们姐弟俩在外面受委屈,什么东西好就给装什么,如今彭大将军就是什么都不做,只靠着皇上当初的赏赐都一辈子不愁花用,更别提彭大将军每月的俸禄也不少,给干闺女干儿子准备些东西还是花得起的。
还有几个使唤的丫头小厮也都给送了过来,既然杜雪巧是要开作坊,用工也是肯定的,彭府如今的丫头都是些细致的,这些粗活肯定做不惯,又不能让自家干闺女做那种活,就等着打听哪里有粗使的丫头买几个,到时把卖身契拿在手里,也不怕她们生了外心。
至于小厮还是不要再送了,只有两个跟着杜春就好,毕竟只有姐弟两个主子,男仆太多也不好。
躺在自己新家的床上,杜雪巧有些茫然,这才多久的时间她就从永和府住到了京城,还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作坊,前一世,她在这个作坊待的比哪里都长,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很,只是那时的作坊不是她的,她在这里也是给二表叔卖命,一颗心总好像浮萍一样扎不下根。
如今作坊是她的了,这颗心终于算是踏实了,只要她肯努力,别看只是个小作坊,总有一天她会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富商。
不论她重生时是如何想的,既然如今跟燕福生扯上关系,她的人生也注定不会平凡,又何必还要憋憋屈屈地让自己守着一亩三分地低调地过呢?
当然,作坊开起来之前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送杜春去读书,这个还真不用她操心,就算没有燕福生管这件事,单就彭大将军也能把杜春给送到太学去,一起去的当然还有彭家的彭成元和彭成海,三个人同去还有个伴,也不怕在太学里被欺负了。
至于彭成宇,本身就十七岁了,再去读书也晚了,再说他也不是读书的料,与其去荒废光阴,彭成宇更愿意跟着他爹到军营里历练,每日再把武技学的扎实些,跟士兵们对练一下,杜雪巧脑中不由得就浮现前世那个硬朗又英武的少年将军模样。
转过天,冷婶一家主动找上门,果然在京城里,她的一举一动是瞒不过燕福生的,至于为何他能忍着没来找她,杜雪巧想想也没太放心上。
京城不比永和府,燕福生的一举一动同样也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甚至冷婶一家到她这里来也有很多双眼睛盯着,只要不是燕福生亲自来,让别人认为她在燕福生眼里的地位,杜雪巧就不会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
很多事在没摆在明面上之前,谁也不愿意把五皇子得罪的狠了,何况如今的杜雪巧不再是无依无靠的乡下姑娘,她的干爹可是京城炙手可热的彭大将军,就冲这一层,那些想要把杜雪巧置之死地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杜雪巧不是那个单纯的什么都不懂的姑娘了,这一层她比谁想的都清楚,既然燕福生不来见她,她也乐得在一片虎视眈眈的注目之下过自己的小日子。
当然,最要防范的那位三皇子,她是一点都不会松懈,虽说三皇子府总是闹老鼠有些夸张,像麻雀喜鹊这样的小东西还是不会让人起疑,何况喜鹊入宅,那可是等同于好事进门,谁会驱赶呢?
这样一来,三皇子府的一举一动可就都在杜雪巧的监视之下了,若是哪一天发现或许会危害到燕福生,杜雪巧自然是会状似无意地跟冷婶叨叨下,相信很快就会传到燕福生那里吧。
反正冷婶是知道她是兽语者的事,藏也没什么好藏的了。
当然,最郁闷的就是三皇子了,近期无论做什么事都很不顺,不说每次都像是被五弟牵着鼻子走吧,也总有种事事被洞察的懊恼,还有几次直接在父皇那里出丑,虽然不知道原因,可这样的感觉真是让人憋屈。
偏偏他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要说是他手下的人,也都是肃查了一次又一次,剩下的都是忠心的啊,怎么就把消息都走漏了?闹的最近这段时间父皇对他诸多满,没少训斥,连他最后那点虚伪的温和都要挂不住了。
杜春如杜雪巧所愿那般入了太学,每日依旧由冷啸玉接送,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没人将话说破,明面上杜春还是京城新贵彭家的义子,跟他一起入学的是彭家两位小公子。
不管心里是怎么看待这三个新学子,总之明面上都是相安无事,大家见了面还会生疏礼貌地打着招呼。
日子就在平和之中一日滑过一日,转眼杜雪巧的作坊也开了起来,所用的人也都是冷啸玉亲自去买来的下人,将契约捏在手上,再对他们恩威并施,真就没谁敢动小心思。
至于染出的布,这一次也没找人合作,杜雪巧直接又在城里买了间铺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