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身家:农家小商女-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有了胡莱这句保证后,胡老太太便知道自己和老闺女的那一份跑不了了,但还是不满足地又添了一句:“哟,布头也不少呢!这两块绸子颜色不错,给你老姑做双鞋面吧,她都好几年没穿上新鞋了。”
“嗯。”
见胡莱应允,胡老太太连忙拿走那两块绸子揣进怀里就走,面上喜滋滋的。看来以后要多来这房里走动,既能拉近感情,又能占些便宜,傻子才不来!
胡莱早就清楚胡老太太的心性,所以一开始摆在外面的布头都只是一小部分不太好的,清水绵压根就没拿出来,不怕被惦记上。
衣鞋做出来就是要穿的,小妹将来迟早要穿上新衣新鞋,与其被到时候质疑忽然糟蹋东西,倒不如先给她过一过眼,拿一点无关紧要的部分走,到时候她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第47章 地头蛇()
胡莱日夜赶制,总算在落霜之前给胡桃做好了三套小衣,两件单褂单裤,两身夹袄夹裤和一件大罩衣。
罩衣褂子之类用的都是土细棉布,最要紧的是夹袄和夹裤,外表看着很朴实无华,实际上内里大有机关。
乡下娃娃穿的夹袄夹裤大多是双层或者三层细棉布紧紧地缝制在一起,条件好点儿的疼娃娃的会在里面塞些棉花,而胡莱给胡桃塞的却是清水绵!
清水绵是上好的丝绵,价格不菲,只有富贵人家才会制成袄袍被褥,普通人家只能望而生叹。有诗歌曾经赞美过丝绵的好处: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大意就是指这玩意儿非常暖和,冬天穿着还浑身发热,像春天一样。
胖老头给了胡莱三十两清水绵,一般来说做一身大人穿的绵袍用十两就绰绰有余,像胡桃这样的小东西用个三分之一就行了,可胡莱却给她每一身都用了结结实实的八两,效果非同反响。
胡桃一穿上身就觉得热气从脚底直冲到天灵盖,好像躺在汤婆子火炉之类的东西旁边,浑身暖洋洋的,关键是衣物还轻便,贴身保暖又好看,几乎没有缺点。
胡莱细心地给夹袄夹裤做了双面细棉布的外层,不但看起来更有质感,更提高了安全性——要是哪天夹袄不小心被划破了露出里面的清水绵,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有十几两我先留着,等冬天给你做个大袄子厚裤子。”胡莱笑着咬断最后一根线头:“这几件衣服好看吗?”
“好看!”胡桃响亮地回答道,这句话是发自内心,不是偏爱自家大姐。
细棉布就不说了,胡莱的剪裁和针脚真的是有功夫,像缝纫机踩出来的一般整齐细密,想要扯出一点儿线头来都不容易。在袖口和领口处胡莱还绣了几朵小花,乍一看并不显眼,仔细看则精细又别致。
“大姐,热!”在炕上玩了一会儿后,胡桃觉得自己要被热气给冲糊涂了,不由得皱起小脸,扯了扯身上的夹袄。
“热就脱下来,等天冷了再穿。”胡莱笑着把新做的衣服都叠好收起,给胡桃换上了之前的旧衣服。
说是旧衣服,实际上浆洗得非常干净硬挺,也没有什么破的地方,完全可以做一些乡下人家孩子过年的新衣。看到这个,胡莱就又忍不住暗自为自家小妹自豪,别人家的同龄孩子哪个不是像泥猪崽子一样?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也就只有她的小妹才这样乖巧懂事爱干净,一天到晚文文静静的,不是吃东西就是睡觉,偶尔下炕活动活动也小心翼翼的不弄脏自己。
也只有胡莱和胡硕这么认为,胡桃的行为落在胡老太太眼里,那就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和猪一样,赔钱货!
“大姐,再买这个!”胡桃尽量表现得像个三四岁小孩,手脚并用地比划着:“给大姐,二哥做,你们也暖和!”
胡莱摸了摸胡桃,欣慰不已:“好,我们都穿!”
就在这个时候,胡老太太又来了。
“三丫头,下次你们什么时候去县里呀?”胡老太太温柔地笑着问道。
胡莱顿了顿:“还不知道呢,怎么了?”
“是这么着,你老姑她也想要一面你们这样的铜镜,还想要些脂粉,玫瑰香胰子,手帕”胡老太太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东西:“我这里有一斤玉米面,你替我拿去县里换了回来。”
胡老太太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把装玉米面的袋子攒得紧紧的,手也在微微颤抖,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极其害怕胡莱不懂事真的夺了去。
胡莱沉默了一下,没有去接胡老太太的玉米面,也没答应她:“奶奶,一斤玉米面换不来这些东西。”
“什么?”胡老太太不相信:“可你们不是用两斤玉米面换回了这些东西吗?”
“那是刚好碰到急的,哪能天天这么凑巧遇到倾家荡产也要吃一口玉米面的人家。”胡莱说的很有理有据:“老姑要的这些都是铺子货,平常人家全都用的少,县里的铺子都关门了。”
胡老太太失望无比:“那那你先拿着,能换几样是几样。”
胡莱看了胡老太太关节泛白的手指一眼,淡淡道:“不必了,一斤玉米面的东我还做得起,就当是给老姑添点嫁妆吧。”
胡老太太转悲为喜,感动地说:“不愧是我的三丫头,这么阔气,仁义!等你老姑嫁了好人家,一定提携着让你也嫁个更好的,奶奶给你打包票,你等着啊!”
胡莱和胡桃都在心里吐槽不已。
就胡娇儿那个性,怎么可能会给胡莱介绍更好的人家?巴不得把她推到火坑里去,然后每天在胡莱的痛苦中获得极度的优越感。
是个人都会自私,可胡娇儿的自私早就进化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狠毒又霸蛮,见不得别人一丁点好。哪怕全家就她一个人吃肉,别人都喝汤她也不会满足,她最喜欢的就是自己一个人把肉啃完,汤喝完,骨头喂狗都不给其他人!馋死他们!气死他们!
胡桃深深地记得,有一次她正在院子里一边嘎嘣嘎嘣地吃二哥给她炒的黄豆,一边看蚂蚁搬家,胡娇儿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窜出来狠狠地盯着她:“你在吃什么?”
胡桃把自己的黄豆分了胡娇儿一半,胡娇儿却不满足地盯着她剩下的一半,见她不肯给后越发恶狠狠地瞪她,那眼神毒到令人心惊。
“怎么不早点死,只要你死了,三丫头的东西就全是我的了。”
这是胡娇儿走开后喃喃自语的话,却被耳力极度灵敏的胡桃听得一清二楚,记忆犹新。
如果可以,胡桃其实挺愿意找个月黑风高的日子把胡娇儿套在麻袋里痛揍一顿,因为她实在是太欠揍了。不过胡桃目前也只能想想而已,一个人幻想着出口气。
胡莱并不乐意给胡娇儿换那些东西,她记挂着胡硕的冬衣冬鞋,便挑了个和煦日子带着胡桃又去了县里,熟门熟路直接到了胖老头的家门口。
“丫头,你怎么才来!这些天叫我没日没夜地记挂你!”胖老头非常会说话,热情得像是客栈的老牌店小二:“快,屋里头请!你来得巧,今天咱家吃锅子,平常吃的东西都见不得人,不好意思请你上桌。今天都带了些什么来?”
胡莱也没多废话,直接打开了自己挑来的几个大竹篓让胖老头自己看,胖老头不看还好,这一看恨不得整个人都钻进篓子里去!
几十个西红柿,两条三斤重的活蹦乱跳大草鱼,六只鸭子,一篓子新鲜鸭蛋,还有半篓子水灵灵刚摘下来的蔬菜。
胡莱早就注意到,胖老头能在这个特殊环境下继续保持他一身膘,说明他们家不缺硬粮,所以才没傻呵呵真的扛了玉米面过来。
也就是说,上次他看中的无非是鸭子们的鲜和活,所以才投其所好弄了这些东西过来。
“丫头,你是个能人啊!”胖老头激动不已地挥舞着大手:“眼下到处都是干,地也开了缝儿,你是打哪弄来这么大的鱼?这么水汪汪的小菜儿和果子?”
胡莱笑笑,没有直接回答:“废了心思弄来的,您看可用得上?”
“用得上,当然用得上!”胖老头一把拉住胡莱的手:“来来来,先进房上炕喝酒,别的什么都不要提!”
尽管胖老头口上拼命自谦说是粗茶淡饭,可他们家的客饭还算是拿得出手的:一个腊干锅,四碟热菜,四碟凉菜,算是丰盛。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胡莱知道胖老头肯定没醉,但是他还是借着酒劲盖脸,和她说了许多半真半假的心里话。
原来,这个胖老头叫邓老三,可以算得上是县城里地头蛇一般的人物。
他有钱,手里除了一个杂货铺外还有个布庄,府城有宅子,乡下也有好几百亩地;他的朋友多,三道九流,官面儿黑面儿,都有他过命交情的兄弟。
知道这一点后,胡莱更加确信了自己内心的那个想法。
上次他那么高兴地想尽办法都要花大代价留下那几只鸭子,她就猜到肯定是有别的用处,不可能是自家吃,太浪费了。做生意的人,怎么会做亏本生意呢?大概是送去了哪个达官贵人家吧。
邓老三喝了差不多三壶酒,看出胡莱的确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费尽心思套她的话,她也是有问必答,让他一点儿都挑不出错,礼数也在,可就是没问出一点儿有用的东西。
邓老三放下了酒杯,彻底服了。
“好吧,小友,真有你的!”邓老三哈哈一笑:“我也不问啦,这是你吃饭的本事,自家守好就行,别让人偷了去!”
胡莱笑笑,没说什么。
“明人不说暗话,丫头你这么聪明,肯定看出来上次那鸭子我是用来送人的。”邓老三低声说:“你这些东西是真好!那贵人家的太太和小姐们赞不绝口,说鸭子又肥又美,一点儿膻味都没有。以后你有什么就都送到我这来,银钱上不会亏你,以后遇到了什么事儿我也保你,把你当自家亲热的后辈看!”
第48章 廉价水粉()
邓老三说银钱的时候,胡莱并没有多大感觉;可当他提到以后会在人情方面照顾之时,胡莱不由得心里一动。
胡莱曾经向郭地主打听过分家的事情,郭地主告诉她这种事还是要关系亲切的人去跑办较好,如果有朋友和管户簿的官员有些来往顶方便不过。沈天霸是大乡绅,他说的话县里会给面子,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井水和河水两条道上的人。
综合种种考量,胡莱觉得这个邓老三还是可以结交的。虽然在他这边得到的银钱不如沈家堡那边多,可将来需要麻烦他的地方不少,多一个熟人多一条路。
想到这个,胡莱便点了点头:“我这些地里东西也就这两年能卖上价钱,能够结识三爷这样一个人物,就是白送也心甘情愿的。”
邓老三大喜,同时也深觉胡莱很会说话,对她的欢喜顿时更多几分。
解决了最关键的事情后,两个人喝起酒来也更加痛快欢畅了,言谈起来也真诚实在得多。得知胡莱父母双亡独自拉扯大两个弟妹后,邓老三对她十分怜悯:“是个苦命孩子啊!听你三叔一句话,趁这几年攒点钱,以后在婆家尽你横着走!我小女儿家的婆婆年轻的时候可厉害着呢,看了我们家的陪送后,到现在屁都不敢放一个。你想想,她全家吃我小女儿的,用我小女儿的,女婿在外头出了什么事还得靠着我摆平,她还敢对我小女儿摆脸色吗?三四年了没个孩子也不敢有什么眉高眼低,想纳妾?我小女儿一口啐在他们脸上!改天你拜我一杯茶,我拿你当个干女儿看,手里有钱,上头有人,还怕什么呢?”
胡莱沉默了一下,苦笑道:“多谢三爷好意,只是我暂时没想着成亲嫁人的事情。娘临死前丢给我两个小冤家,不看着他们好好成家立业,我放不下心撒手不管。”
邓老三有些诧异:“难道你爷爷奶奶他们不管?”
“还不如不管。”
胡莱大概的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下,邓老三是个见多人情冷暖的人,瞬间就明白了三个孩子处于一个怎样的境地,不由得替他们为难起来。
“这倒是有点难办!爹娘死了就是爷奶最大,偏偏你爹娘死前又没分家,只要他们占着个长辈的名分,你们就算是做牛做马也是应当的,最后闹起来也是你们吃亏。”邓老三说了实话。
“所以我打算等这几年熬过去了,就分家。”胡莱诚恳地说:“三爷你是交情场上的人,见多识广手眼通天,可否给指一条明路?不瞒您说,这半年靠倒卖鲜货手里也攒下了一点银子,几百两还是拿得出来的。”
邓老三沉吟了许久,掏心掏肺地分析给胡莱听:“几百两不算少,然而这事儿不难在银子,难的是情面!照咱们这边的规矩,想分家没那么简单,尤其是老的不愿意的话,那就越发难上加难。除非你的爷爷奶奶有什么大过错,你们闹到了族长里正那边去,顶好再有个乡绅出面替你们调和,实在调和不过了再写了状子呈到县里,最后还要画押按印,这中间的门道多着哩!哪一环出了事都行不通。不过嘛,你若是真铁了心想分出来,我这儿倒不是没有现成的主意。”
胡莱先开始还有点失望,听到最后几句话,瞬时明白邓老三其实是有办法的,忙恭恭敬敬地给他倒了一杯酒:“还请三爷和我说说这个主意,不管成不成,先谢过了。”
邓老三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眯起眼,舒舒服服地哈了一声。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分家分得迅速又妥当,关键还在老的身上。你们家的爷爷奶奶不肯放你们出去,为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因为你太能干,放了你是一笔大损失!只要你让他们觉得你们是个大麻烦,瞧着吧,不消你自己开口,他们就屁颠儿地跑到族长那边去要赶你们出门了!只要水到渠成,不过是几桌酒席的钱,破天了满使他一百多两银子,还有多的呢。你什么时候想动手,尽管来找我便是,我这里有的是现成兄弟。”
胡莱宛如醍醐灌顶,在旁边竖着耳朵听的胡桃也恍然大悟。
不愧是地头蛇,这对付人的主意一套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