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平安是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主任把这个村的队长大骂了一顿,气呼呼的拉着麦子回去了。
梁福爷办事牢靠,麦子都是一袋袋验过的,一点问题也没有,粮站顺利就收完了。村主任买了一条烟,给每个来交公粮的发了一包。李爸拿出来让李奶奶她们看,还是过滤嘴的呢,过滤嘴的一盒得五毛,平时村里可没人舍得买,看来昨天村主任心情很好,大出血了呢。
现在公粮是一个人头一百斤,李乐家户口上五个人,得交五百斤,今年粮食收的多,交了公粮家,给了章家五百斤麦子还有差不多两千斤粮食呢,一家四口吃也吃不完。1983年,粮食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东西,除了交公粮基本上没有人卖粮食的,一家家都希望自己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这样日子才能过得安心。李乐姥姥家粮食堆的更多,都沾满了两间房呢。
交完公粮,大舅又过来了一趟,给李乐家拿了一小袋芝麻,还拎来了两条鱼。说是让李妈后天回家一趟,家里有事。李妈问他什么事,他脸一下就红了,李乐笑嘻嘻的问是要找大舅妈了吗,结果大舅脸直接变得通红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呵呵笑起来。李奶奶去称了两斤豆腐,把鱼用油煎了煎,然后放上葱姜蒜和豆腐一起炖了一锅鱼肉豆腐汤,焖了一大锅米饭,炒了盘青菜配着吃。豆腐是磨豆腐家自己做的,豆味足的很,和鱼一炖,吸饱了鱼汤,嫩嫩的,一口咬下去香极了。用石磨磨的豆子做的豆腐很嫩,炒的时候要铲多了就会弄成碎的不成块了。就算炖鱼放的豆腐也不能炖的时间太长,会把豆腐炖老就不嫩了。李乐印象后来的豆腐没有豆腐味了,吃着都不香,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做的,豆腐那么结实,怎么炒都不会碎了,吃着也不嫩了,还是现在的豆腐好吃啊。
“姐,乐乐这么爱吃鱼,长大了肯定聪明,”大舅边说边把鱼刺挑干净的鱼肉放到李乐碗里,
“呵呵,这点随我,我也爱吃鱼,”李爸笑着说,
“啥好的都随你了,你这是夸乐乐还是夸你啊!”李妈白了李爸一眼,
“我闺女可不就随我了呗,你是不是看着眼气啊(方言,表示羡慕嫉妒等)?”李爸瞟了眼李妈,
“乐乐就不是我闺女了,看,出门,谁不说乐乐长得随了我,你说说,乐乐这这这是哪点随你了啊?”李妈用手指着李乐的脸说,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李爸把家里零碎的活干干,吃了中午饭,拿了换洗衣服和家里做的辣椒酱、咸菜什么的,就又要副业队了。下次回来估计就到快过年了,家里人都有些舍不得,不过还好李爸已经当了副业队会计了,不用像刚开始一样每天扛东西那么辛苦了。
到了说好的回娘家的日子,李妈给李乐穿上姥姥做的新裙子,自己也梳妆打扮了一番,李奶奶抓了只鸡让李妈带回娘家去。李乐和李妈到时,姥姥一家都在家里等着媒人带着姑娘过来相看呢。要说,大舅这事,可真是好事多磨啊!
前些时候,地里活忙完了,村里一个常给人做媒的张婶给大牛舅舅介绍了个姑娘,家是孙庄大队的,她爸是在村里小学教书的,还是个正式老师,家里两个孩子,还有个哥哥已经结婚了。姑娘十九了,高中毕业,据说长得还很标致,人也勤快,家里地里活都干的好,说媒的把门槛都快踩破了。姥姥一听姑娘家里条件不错,人还这么好,就有些担心人家看不上大牛,大牛老实本分,长得耐看,但是又黑又高壮,猛一下看上去有些凶,也不知道人家姑娘能相中吗?张婶说是跟人家姑娘家里说了,人家觉得还行,就是要先想看想看,再说小伙子不怕人相看,看中了是缘分看不中咱也不丢啥人。姥姥一想也是,就带着大舅和张婶一起去了一趟姑娘家,结果人家姑娘还真就相中大舅了。
姥姥一下感觉就跟天上掉馅饼了,美的不行了,回了家就和姥爷商量准备去提亲啥的,还是姥爷想的细,琢磨着事情有些不太对头,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是个能干活踏实的老实孩子,可那姑娘家里条件不错,人还那么出色,咋就看上自己家孩子了呢,是不是有啥隐情呢。跟姥姥说了这些顾虑,姥姥埋怨姥爷看低自己家孩子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托了人打听打听。等了几天,托人打听详细了,姥姥不愿意了。
原来这个姑娘叫孙晓梅,高中毕业没考成大学,心气也高,一心想找个城里人,回来有人给介绍了个市里的小伙,是棉纺厂的正式工,家里就这一个儿子,市里有房子,父母都是工人也有工资,两人相看了,也都愿意,今年年初就定亲了,说好了端午节前结婚的,谁知道这男的是个花心的,据说最开始是在防爆厂里上班的,和厂里好几个女工不清不楚的,后来还把一个姑娘肚子都弄大了,他又不愿意娶,名声都臭了。他家里花了钱把他调到了棉纺厂,赶紧找个农村媳妇成家算了。孙晓梅刚开始还以为自己找上好人家了,可一次和这个男的逛街买东西时碰上他以前招惹的女工了,结果可想而知。知道自己订婚的居然是这么个人,一下子把孙晓梅打击坏了,躺倒床上不吃不喝好几天,家里人一看这样可不行,拼着不要名声了跟这家把亲退了。孙晓梅的事在孙庄那块都传开了,大家都说她要不是心气高的一心想嫁个城里人,那会成这样,现在退亲了,也没什么人再去提亲了,都说她心气高看不上农村人。姥姥知道事情原委后,把张婶骂了一顿,给自己儿子说了这么个心气高还退亲的人,可把姥姥气坏了!
后来还是姥爷劝姥姥说是年轻女孩心气高是难免的,孙晓梅也是不幸碰上了不好的家,她现在能相上咱儿子,说明她看明白了,愿意找个农村的踏踏实实过日子了。和姥姥商量后,提出要相看相看女方了再做决定,这不,今天孙晓梅就第一天上门了。
九点多钟,张婶带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和一个婶子来姥姥家了,一家人热情的招待客人,李乐仗着年纪小,一个劲地盯着未来大舅妈看。孙晓梅长得确实挺标致的,白面粉唇,笑起来还有个小酒窝,看着很是清丽。说话也是大大方方的,李乐看着姥姥笑的也比刚开始亲热了。姥爷带着小舅去外面转转,张婶、姥姥和李妈去厨房忙活,留下大牛和孙晓梅坐在正屋里聊天,李乐也坐在小板凳上磕着瓜子看戏。
李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大舅脸红红的低着头搓手,孙晓梅也不大好意思开口,李乐看着这两人心里直乐。想了想,李乐抓了把瓜子给大舅说:“大舅,你帮我剥瓜子,我剥不开,”大舅把瓜子接过来,也不吭气,就开始剥瓜子;李乐笑着看看孙晓梅,孙晓梅也看了看李乐,笑了笑,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李乐乖乖的回答:“叫李乐,五岁了,”又看了看大舅,说:“姨,你给我剥瓜子吧,你看我大舅笨的,都给我剥碎了。”
大舅不好意思的看看自己拨出来碎碎的瓜子,又看了看孙晓梅,嘿嘿笑了笑。
孙晓梅抓了把瓜子给李乐剥着喂她吃,一边和李乐聊着天,李乐又拉着大舅说话,终于两人算是说上话了,李乐暗暗的抹了抹汗,太不容易了!
俩人聊了会儿天,饭好了,姥爷他们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吃了饭。等人走了,一家人在一起说说话,大家都对孙晓梅印象挺好的,人长得漂亮也知书达理的,虽然之前退亲了弄得不好听,但姥爷家条件也不错,房子也是青砖大瓦房,看她今天对家里的情况也是满意的。姥爷问大舅的意思,大舅红着脸笑笑点点头,姥姥高兴的去找张婶商量好过几天去提亲,这婚事算是说定了。
第9章()
没过两天就姥姥就托人捎信回来,说是婚事定下了,六月初九订婚,让李妈到时候回去。
大舅的婚事定下了,李乐心里最开心。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乐重生带来的蝴蝶效应,上辈子的大舅妈可不是孙晓梅。上辈子的大舅妈是个有些刻薄的人,虽然人长得挺好看,嘴甜,但是特别喜欢占便宜,因为姥姥姥爷给李妈东西,生了不少气,后来李妈和周强认识还是因为她,李乐最讨厌的人就是她了。
李乐不知道上辈子大舅娶的为什么不是孙晓梅,总之现在大舅妈是换人了,李乐最开心。
最近家里没什么活,麦子收了,没下雨地太干也没法犁地,李奶奶闲不住,和李妈一天收拾菜园。李乐家的菜园在房子后面,李奶奶收拾了有三分地,种的番茄、豆角、辣椒,还有韭菜、香菜、葱什么的,基本上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了。现在番茄收的多,吃不了了,厨房里攒下几十个番茄了,菜园里还有不少都红了,再不摘就要坏掉了。李奶奶从卫生所找了十几个空的输液瓶,和李妈把瓶子用热水煮了,准备做些番茄酱。
李乐都忘了这种土法保存番茄是怎么弄得了,只记得小时候冬天的时候奶奶就会把这个拿出来,做西红柿鸡蛋汤,味道特别好。
李奶奶先把输液瓶都洗干净,放到水里煮上一会儿,然后捞出来晾干。然把西红柿用刀切成小块,再把切好的番茄往瓶子里装,快装满时候用胶皮塞子把瓶子塞紧,让后用输液针头在塞子上扎个小洞,到时候蒸的时候用来排气;忙活半天,装了十几瓶番茄,然后像蒸馒头一样把装好的十几瓶番茄放到蒸笼上蒸十几分钟,等出锅了再用蜡把瓶口封好,放凉了放到仓库阴凉的地方保存起来,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夏天豆角长得也特别多,豆角还放不住,放两天就老掉了不好吃,李奶奶每次摘豆角都会给左邻右舍拿一些,就那菜园里还有很多,最近天天豆角吃的李乐也吃腻了。奶奶看豆角大家都不爱吃了,干脆把豆角煮熟了,一根根铺到大篦子上放到太阳底下晒干,就成了干豆角了,等冬天了用热水泡开,炒着吃炖菜都很好吃。
把家里的菜收拾完了,又去红薯地里翻秧,红薯秧子长得很长了,需要掐掐顶,翻翻秧,要不就光着叶子不结红薯了。红薯秆是小孩的好玩具,因为里面有筋,轻轻折了不会断,可以折成一小截一小截的,做成手链和项链带着玩。李奶奶掐了一大把嫩嫩的红薯尖叶回家炒菜吃,其实红薯叶吃着有点涩的味道,不过这时候用猪油炒菜,炒出来还是很香,菜也是刚掐的,新鲜的很。还熬了香喷喷的玉米糊糊,里面放了红薯干,吃着甜甜的,还顶饱。听李奶奶说过去人们都拿红薯当主食呢,顿顿都是红薯,还舍不得用油,都是煮着吃蒸着吃,好多人吃红薯吃多了,一看红薯就胃酸,现在人生活好了,才稀罕吃个红薯啥的。
天热,李奶奶把西瓜放到井水中泡着,泡了井水的西瓜吃着凉凉的,但又不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那么凉。把西瓜一分为二,用勺子挖着吃最舒服了,西瓜是姥姥家自己种的,个头不大,但是特别甜,李乐自己都能吃掉半个西瓜。
订婚的日子到了,李妈带着李乐回姥姥家。姥姥家今天收拾的特别干净,大舅还穿了身新的中山装,看着很精神,姥爷的几个兄弟也都过来帮着招待女方客人。十点多钟,孙家人终于来了,孙晓梅也穿了身新衣服,梳着油亮的大辫子,看上去特别漂亮,一起来的还有孙晓梅的大姨和舅舅,招呼着坐到了正屋,茶几上摆放了糖、瓜子、花生和一些小点心,倒上茶水,一群人坐着一起聊天。
等中午了,姥姥和李妈做了两桌席,男的一桌坐到了正屋,女的一桌坐到了东屋。席面有凉菜热菜共八个,还做了红烧鱼,炖了鸡汤,看的出来女方的人很满意。吃了饭,两家商量着把婚期定下来了,就定到两个月后,到时候地里没什么活,天也不冷,正好办事。定了婚期,商量好了彩礼和嫁妆,饭也吃完了,开始今天最重要的事:改口认亲。
只见男女双方亲友都坐好,大舅和孙晓梅站中间,先认是双方父母,孙晓梅羞红了脸冲着姥爷叫到:“爸,”姥爷高兴的合不拢嘴,掏出来个红包递过去,接着是姥姥,姥姥掏出来个盒子,里面装着定亲的信物,是一块女式手表,算是很厚重的礼了,表示对未来媳妇的重视。接着是大姥爷、三姥爷等长辈,一个个轮下来,轮到李妈时,李妈高高兴兴的掏出红包放到孙晓梅手里,李乐可是知道,李妈包了个大红包,里面足足装了五十块呢,这时候改口大部分给的都是十块的红包,李妈现在手里宽裕,加上是大弟弟结婚,直接给了个大红包。一圈认亲下来,孙晓梅手里全是红包了;接着是大舅认亲,就比较简单了,挨着改口叫人,不过没红包拿。
改口认亲完,订婚就结束了,男女双方就成了未婚夫妻,有了婚约了。村里人一般认为订婚很重要,没什么极特殊的情况,婚事一般是不会变了。
又过了几天,天终于下雨了,淅淅沥沥下了两三天,地湿透了,等天放晴晒了两天,能开始犁地种玉米了。李奶奶通知了章家过来种地,准备好种子和农具,跟裴大妮的奶奶商量到时候用她家牛犁地。村里很少说你用我什么东西给我钱什么的,大部分都是用了东西等还的时候给点吃的用的当回礼就行了。章家父子忙活了两天把所有地都犁了一遍,用笆子把土过的匀匀的,李奶奶和李妈带着玉米种子去地里点玉米。章家父子用锄头在犁好的行里挨着锄坑,李奶奶和李妈跟着点玉米种子,点好了用锄头盖好,点玉米的活慢,一上午也就点上一亩地,人弯腰弯的还受不了。李奶奶年纪大了,干了半天,李妈说什么也不让她跟着干了,让她在家里做饭看孩子,自己跟着去地里干活了。种地真是很累人的活,看李妈每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李乐心疼坏了,郁闷自己为什么重生成这么小的时候,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看着家人劳累,太无奈了。
忙活了十来天,终于把玉米也种到地里了,李乐看着李妈他们不那么辛苦了心里才算好受点。
这天,天比较凉快,李奶奶把家里几床被子褥子都拆了,还有一些衣服什么的准备一起洗,李妈一看要洗的东西挺多的,就用个大袋子把要洗的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