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之上-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电商:去做慈善前,请先把自己商人的本分做好;
对买家:如果没有技术和耐心,不要购买只剩下两、三件的商品。
第67章 生活日常(九)()
第二城市,拆迁安置小区附近,甲快递公司业务点,室外。白天。
一瓢和十六在拆迁安置小区附近看到两家快递公司的收发业务点。
快递是现在这个网购时代经常使用和见到的服务。
每个小区都能看到多家快递员的身影。
路上也经常看到他们骑着三轮车、摩托车去派送、揽收。
很多小区都安装设置了电子取件箱,也有物管、门卫收发室作为投递接收选择。
快递公司们也根据自身条件和选择,在城市不同地段、位置布下营业网点。
一瓢和十六经过一家快递公司在一条小街门面上的收发业务点。
是个很小的业务点,只有十平方左右。
里面两张办公桌,地上放了些收件包裹。
门外地上堆了一堆卸下的派件包裹,自由散乱。
不远处有座臭臭的小垃圾堆。
一个快递员在一趟一趟地派件。
一瓢和十六对视、摇头。
对顾客的物品太随意了。
买家买的、卖家卖的都是他们自己眼里最好的东西,可能还很诗意、浪漫。
可是这样随地散乱堆放,离散发臭味、不雅不美的垃圾堆那样近,一点诗意、浪漫都没有,比普通、中性的礼遇还差。
即使场地、空间小,堆在外面也可以有几件事情做。
一是地面铺上防潮雨布;
二是包裹码放整齐;
三是包裹上面盖上遮风挡雨的保护雨布。
事情从“做”到“做好”,有几个细节要动脑、看到。
对客户的物品有没有尊重,反映、折射出对客户、对自己所提供服务的尊重感。
当然折射出的还有对劳动者自己的尊重。
细节没做好,公司有责任。
第二城市,拆迁安置小区附近,乙快递公司业务点,室外。白天。
一瓢和十六走过另外一家规模最大的快递公司,距离大路不远,在小区边缘的营业点。
两个人站住看了一分钟。
营业点有两百平方左右,几张办公桌有文员在操作;
几排宽大的操作台可以打包、封装;
中间空地,水泥地上直接堆了几堆小山似的包裹,胡乱堆放,也呈小山形状。
七、八个快递员派件回来,在整理下次派件的工作;
有人进来交寄包裹、文件,快递员也放下手上的工作来收取。
一瓢和十六判断,包裹胡乱堆放在地上,不是因为场地不大、空间不够;
而是因为快递公司头脑里、工作制度里没有尊重和整洁、秩序。
快递公司们对自己的形象没有清醒的意识。
对顾客的尊严、服务的质量也没有清醒的认识。
两家公司的头顶,也是红色的思想光环在旋转。
一瓢和十六没有看到包裹装上、卸下运输车的情景。
但是根据已经看到的,两个人可以推断出,情况应该和网上视频曝光的机场行李工野蛮装卸旅客行李箱的场面差不多。
如果猜错了,就实地再看看。
一瓢说:“如果我们的公司做快递业务,这些错误我们不能犯;
对待顾客的物品要像对待顾客本人一样,一定要恭敬尊重、认真严谨、整洁有序。”
十六说:“快递员派件使用的车子我们也要做得更漂亮、更环保;
让他们成为小区和道路上的一道风景。”
第68章 生活日常(十)()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丙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十六和一瓢来到银行。
这是几家全国性的大行中的一个。
门口有取号机。顾客进门取号,然后在等候区的椅子上休息排队。
办理业务有排队叫号系统。
柜台上方有走马灯提示正在办理的业务序号,还有语音提醒顾客将要办理的序号。
第二城市,早先,繁华地段住宅区,丙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十六告诉一瓢,听爸爸说,这种排队系统是十年前才引进的。
那之前的排队,是顾客本尊站在柜台窗口外排队,也没有给顾客休息的椅子。
柜台窗口外甚至也没有一米黄线;
黄线是规范尚在排队的顾客要和正在办理业务的顾客之间保持距离。
排队中经常也有人加塞,来银行办业务不是十分愉快的事。
排队系统虽然看似平常,但这也是实在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人们如果能不断发现眼下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方向跟空间;
甚至发现自己为何原先会存在那样的局限,那就意味着不断进步的动力。
经营公司和企业的人,这样不断进步、超越过去,就能提供越来越好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城市,早先,繁华地段住宅区,丙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以前在银行柜台办业务,几乎没有什么业务有关的礼仪规范。
职员在生活中什么样,就把个性原汁原味地搬进柜员窗口。
发生在办理业务中,柜员接过、递还顾客的存折、卡片或是身份证时;
柜员态度很随意,甚至不恭敬。
比如,眼睛不看顾客;
嫌顾客动作慢而猛地夺过去;
表露出厌烦的神情;
把顾客的物品随手扔出窗口。
仪态、举止不尊重、不专业。
有些头脑清醒又有改变现状的责任感的顾客,会指出柜员态度、礼貌的不当之处。
但是粗心的柜员会觉得莫名其妙,认为顾客是过于敏感了;
对顾客的责备冷眼相对,无动于衷。
柜员和营业点经理都没有对这种事故进行积极解决处理;
没有道歉发生,而是最后让顾客愤愤离去。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多个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现在各大行都认识到这些礼仪规范的问题,虽然比小行、地方性银行认识到的晚。
各大行的培训部门开始培训、提高员工的礼仪修养,作为业务考核的组成内容。
然而,即使这样,以细致的标准来评判,员工的业务礼仪做的还欠些火候。
不够亲切,不够真诚,远不自然、完美。
原因在外面,同时在里面。
员工都是来自生活、来自社会;
而生活、社会的低平均礼仪水准影响着员工的表现。
员工的表现受生活和社会的制约。
生活和社会的低水准,是由于人们的心。
心的感知,心的觉醒,程度太低。
人人都是佛菩萨,只因沉睡不能醒。
这里说的社会指的是别人、他人。
但是不能把责任推向“社会”。
因为没有人不是社会,没有人不是他人。
你是你,不是别人;
但是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他们的别人、他们的社会。
所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社会就是每个人;
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人。
所以,责无旁贷,不能推卸给“别人”。
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丙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一瓢和十六看银行里的员工——
大堂的顾问、经理,柜台里的柜员、业务经理,门口和大堂的保安。
感觉他们不够开心、安然,似乎被生活的压力压迫,被工作压迫;
而不在工作里发现是快乐。
好像有心事,焦虑;
所以他们的眼神、神色,给顾客的感觉并不亲切、自然。
好像在其他领域工作的人们也都是这个样子。
他们自身难保,也谈不上给顾客尊重和开心的体验。
虽然,生活压力也是一个幻象,真实的情况是被愚昧所迫,被昏睡所迫。
这是礼仪以上的事情,或者是更高层礼仪的事情。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丙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一个中年男子顾客从自动柜员机取了一沓钞票。
他从柜员机旁边找到柜台窗口旁边的广告架。
刚好一个中年男子业务经理从柜台窗口旁边的小门里走出来。
业务经理问顾客:“你找什么?”
顾客问:“有没有信封?装钱。”
业务经理指指广告架边上的小桌子;桌子上有装着橡皮筋的小纸盒。
顾客问:“只有橡皮筋?”
业务经理回答:“橡皮筋比信封好。”
一瓢和十六听了,偷偷发笑。
老老实实道歉就行了;诚实面对,说什么谁比谁好!
一下子就暴露出职业礼仪的欠缺。
这家银行就是十六查询手机退款的那一家。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丁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一瓢和十六又去看了另外一家大行。
这家银行的员工礼仪比刚才那家的要周到些,给顾客的感觉更自然、亲切。
但是这家银行的保安不如刚才那家的亲切。
一瓢和十六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暂且存疑。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戊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十六和一瓢来到一家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
这家银行的口碑很好,客户称赞他们的服务最好。
这家银行的营业点比几家大行少,但是他们注意扬长避短。
现在很多业务都通过网上银行办理;
这家银行发挥线下线上的服务优势,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排队和休息座椅上没有几个顾客。
这处营业点的大堂显得很宽。
十六有这家银行的卡,他取了些现金。
再去取号机取了排队号。
然后坐下等候。
很快叫到十六的号。
十六站起来,寻找广播里说的那个编号的窗口。
一个窗口后面的年轻女柜员站起来,微笑举手示意“在这边!”
十六忙走过去,尽量问得准确些。
年轻女柜员看起来很小,就是个女孩子,可能是工作第一年。
女柜员问十六:“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十六拿出一张百元钞票,问:“能不能帮我换成一元面值的纸币?”
年轻女柜员略显诧异,扭头看看隔壁窗口座位上的女同事,问:“有没有?”。
女同事从座位侧后地面上的钱箱里取出一沓一元面值的钞票,递给女柜员。
十六都看在眼里。
女柜员接过十六手里的大钞,把一沓一元钞票递给十六。
很顺利。
十六微微鞠躬,又举手表示感谢,嘴里也说:“非常感谢!”
女柜员很甜地微笑,问十六还有没有要办的业务。
十六说没有了。
两人微笑挥手再见。
第二城市,繁华地段住宅区,戊银行营业厅,室内。白天。
走出银行的时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独自一人走进银行大门。
小男孩和十六、一瓢擦肩而过。
十六和一瓢奇怪地停下,回头张望。
小男孩有些羞怯地走到最近的一个女职员面前,小声说:“姐姐,我妈妈丢了。”
银行女职员微笑着拉起小男孩的手:“来,姐姐带你找妈妈。”
两个人走到大厅一角的“走失儿童庇护所”安全岛;
小男孩坐到座位上,女职员开始在触屏电脑上录入孩子的信息、影像,提交给报警系统。
一瓢恍然大悟:“哦,是最近新开设的公益服务!”
原来是乾国境内的一个新举措。
所有城市的任何一家银行营业厅,都可以作为走失儿童的庇护所。
银行的场地是相对更安全、洁净的营业场所,尤其对孩子来说,没有餐饮等行业水、火等因素的可能伤害,保安工作也最严格。
现在银行的实体营业厅里顾客流量被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分流而减少,正好物尽其用;
增加有益社会的新用途,顿时也给社会增添无限正能量。
社会头顶的光环闪烁出更多蓝色色调。
十六说:“不过感觉孩子走进这家银行更合适。”
十六对一瓢说这家银行的印象:“感觉很亲切、自然。比前面两家好。”
一瓢问还有没有。
十六说,有两处不够细致。
一是取号时自己一时没找到屏幕上的点击位置,旁边值班的客户女经理帮忙取的;
但是她好像不开心,表情严肃、心不在焉,也可能是当时正忙着接待另一位顾客。
二是女同事递给女柜员那一沓小钞时,动作更像扔到桌面上,而且眼神里有冷淡的色彩。
一瓢说十六:“你很细心!”
十六说:“只有粗心的人才说我细心。”比如酒店式公寓的那位新新店长。
一瓢说:“不,他们发现不了你的细心。”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十六后来不再使用那家“橡皮筋比信封好”的银行;把钱转空了,零余额。
原因有好几个,也跨越了很长的时间段。
那家公司的网上银行最开始时用起来很方便,网页上功能内容集中,一目了然,省时间。
打开和响应速度也可以。
他们的浏览器支持一直有问题,没解决;
但是十六还是一直不怕麻烦,网上办理业务时临时更换一下浏览器,凑合使用着。
十六习惯使用的那款浏览器,银行网银提示需要升级到某个版本。
但是十六使用的版本远比银行网银要求的高。
可见银行的技术系统后来一直没有更新。
不过近来银行网银改版,十六的第一印象是恶心。
首先是页面卡通设计的极低水准,仅达到业余、幼稚,但不是童心、童稚。
其次原先的功能分组打乱,字号也大了许多,找东西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