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笔录-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赫连双随口吟出陶渊明的一句诗。
廖光明点点头:“没错,有一种说法,陶渊明所指的南山,就应该是终南山。而且终南山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不是有句俗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那里面的南山,说法很多,其中也有一个说法说那个南山就是指秦岭主峰终南山。”
“那我们就去那里,没准我还能碰上全真七子呢?”我对终南山的了解,更多的还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两个人齐齐斜了我一眼,不过很快就达成共识,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去终南山寻找盘龙岗。
确定了方向,我们又查阅了一些关于终南山的资料。
秦岭主峰终南山,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圣地,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这和金庸大师笔下描述的很是吻合。终南山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终南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
还有介绍说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发愁。
我们只知道盘龙岗位于终南山中,但是这连绵数百里,叫我们去找一道小山梁,那跟大海捞针也差不了多少。
赫连双说也许档案里没有记载,但是当地人会知道。提议先到了地方,再跟当地人打听。
于是我们确定了当天准备行装,约定第二天出发去终南山。
我看了看廖光明准备的东西,发现这家伙真的很有经验,不但吃穿用得一应俱全,居然还有全套的野外露营的装备。
我们俩每人背了一个大登山包,里面还有折叠的简易帐篷。
一切准备就绪。终南山我们来了……
我充满期待,却不知正是这一个决定,让自己步入一个更大的危险之中……
第116章 指路灯()
我们这次同样采用陆路交通。
我们刚出门准备去车站,就发现赫连双靠着一辆丰田吉普车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我看着赫连双,又看了看那车,问道:“你这是……”
赫连双拍着那车,问我:“会开车吗?”
我点点头:“倒是学过。”
赫连双把后备箱打开,让我们把装备放进去。我发现后备箱里面,赫连双已经塞了不少东西,等我们把两个大登山包塞进去,里面就差不多满了。
赫连双说道:“咱们拿这么多东西,而且还是去山区。你们不会是每天背着这些东西,一辆一辆地换车吧?这车是我借的,这次咱们开车去。”
我心说看来这次带赫连双去还带对了,起码我们不用舟车劳顿了。
廖光明也挺高兴,不过一直嘟囔着:“可惜了,可惜了……”
我不解,问他什么可惜了。
廖光明说:“早知道开车去,我就再多准备些东西了。”
我赶紧摆手:“行了,再拿你就把家都搬走算了。”
廖光明摇摇头:“你啊,还是缺经验啊,出门在外,什么都要想到。出门万事难啊……”
说话间,我们都上了车。我坐在副驾驶,廖光明坐到了后排,赫连双发动了汽车,吉普车发出一阵引擎的轰鸣,窜了出去。
我和廖光明毫无准备,紧紧贴到了靠背上。
这丫头,开车也这么猛。
车上有一本全国地图,我和赫连双轮换着开车,每天天黑下来就找地方住宿,第二天一大早再启程。
就这样连续开了三天,终于接近了秦岭一脉。从地图上看,再通过一段盘山路,我们就应该会进入终南山地界了。
而随着我们开进了山区,周边的风景也越来越美,但是同时我们也告别了都市的繁华,人声、汽笛声像时骤然消失了一样,周围变得十分寂静。
我们开上了一条山路,周围都是陡峭的山体,开出去很久才偶尔看到有一辆车从对面开过来。天渐渐黑了,我们不免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市镇里留宿了。这样开下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能住宿的地方。
山区里似乎天黑的更早些,刚才还能看到天边的一缕残阳,可是转瞬就不见了。
可能是群山遮挡了残阳,四周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吉普车在山路上,只有前面两道车灯照明。
我掏出手机,发现早就没了信号。
赫连双眼睛紧紧盯着山路,我也不敢打扰她。我们的车子已经驶上了盘山道,搞不好就摔下悬崖了。
这时候别说是赫连双了,坐车的我都是一手心的汗。
车子里的我们谁都没有说话,静得只能听到汽车引擎发出的声音。
车子一直在行驶,可是这条路上,像是就只有我们一辆车一样。原来还时不时有车经过,现在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连一辆车都没碰见。
更让人恐惧的是,四周都被黑暗笼罩,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方向感,只能顺着山路一直朝前开。
这时,赫连双突然说道:“不对劲啊,我怎么感觉一直在绕着圈子开?”
“啊?不会吧,这里的山路都是差不多的,这不是一直在朝前走吗?咱别自己吓自己。”我被赫连双的话,吓了一跳。
“是啊。现在的时间还没到午夜,即便是有什么状况,也不应该出现的这么早。”廖光明也说道。
赫连双点点头:“但愿吧……”
就这样我们又开了一个小时左右,这路像是没有尽头一样。无边的黑暗,无边的恐惧,让我的内心接近了崩溃。
而赫连双的一句话,让我的心情雪上加霜。
她说,车子快没油了……
赫连双显得很懊恼,说自己明明看过地图,这条路穿过这片山区,就有一个镇子,叫酒井镇。(在这里说明一下,本文中对于终南山的描写,除了终南山,其他的地名都是化名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还能开多久?”听到车子没油,我有些着急。
“放心,再开三十公里没问题,而且后备箱还有备用汽油。不过那是应急用的,这么开下去不是办法。”赫连双说道。
“那停下来吧,实在不行我们就在车上过夜。明天天亮了再说。”廖光明说道。
眼下只有这样了,赫连双放慢了车速,准备找个稍微空旷点的地方停下车。
就在车子拐过了一个山角,我突然发现在斜前方有一道亮光出现。
我赶紧提醒赫连双停下车,指着那片亮光让他们看。
“那里有人家。”我们在发现了亮光的同时,也发现在这条山路旁边,有一个慢坡,那是一条山间土路,看着延伸到远处的亮光。而那些亮光看着像是从一户人家那里发出来哦。
我们俩同时看向廖光明,这个时候,廖光明不知不觉就成了我们拿主意的那个人。
“下去看看。这里靠近公路,虽然路过的车子少,但是也是属于人路。在这附近即便是有邪秽,也不至于敢明目张胆地害人。”廖光明判断道。
其实这下,也正合我们的心意。在黑暗中行进了这么久,而且还遭遇了汽油告急的危机,这个时候看到有民居的灯光,无疑让我们心里顿生温暖。
赫连双方向盘一打,吉普车就拐下了那道慢坡。
但是车子行进了一段距离之后,前面的路逐渐变窄了。而且那土路也逐渐崎岖坑洼起来,我们不得不把车子停靠在了路边。
我们把一些必要的东西各自装了小背包背在身上,顺着那条窄窄的山路,往亮光的方向走去。
我看到赫连双随身带着一把警用匕首,而我和廖光明各自带着一把铜钱剑。
沿着那山路往前走,我生怕走在这小路上再出现什么意外。比如遇到鬼打墙,或者是前面的亮光突然消失什么的。
但是可喜的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我们打着手电走着,而前面的那道亮光,方位很高,就像是指路灯一样,始终就在前方。
走了十几分钟,我们就看到了前面出现了几间木屋。而我们从盘山路上看到的那光亮,居然是架在一个旗杆上的一个白灯笼。
那旗杆是自制的一根木杆,埋在木屋的前面。上面的灯笼不知道是烧了什么东西,发出昏白的光。看着这旗杆,让我心里一暖。这显然是这里的人家故意架起来给迷路路过的人指路的。看来这里真是民风淳朴啊。
这让我原本心里的那份警戒放松了许多。
我们来到木屋的前面,发现屋里同样有亮光,我上前刚想要敲门。
突然从木屋的一个角落传来一声:“是木生回来了吗?”
这一下,把我们三个都吓了一跳。我们各自一把手电,同时照向那个方向。
手电光汇聚过去,照到一个人脸。
原来这里坐着一个人,由于那里比较阴暗,我们谁都没有注意到。
那是一张苍老的脸,脸上很多皱纹,是一个老太太,坐在屋角。老太太的脸被三个强光手电照着,居然没有躲避。
我这时才发现,这老太太的眼神浑浊,没有神采。应该是一个瞎眼的老妈妈。
“老妈妈,我们是路过的,这里是你家吗?”
赫连双对那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显得很失望:“不是木生啊,唉,木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孩子,总是让人担心。屋子里有吃的,你们别客气。我要在这里等木生回来……”
老太太心地还很善良,招呼让我们进屋去。
不过我们车上有干粮,我们不是很饿,倒是对这老太太很感兴趣。
赫连双来到老太太的身边,蹲下身问道:“老妈妈,木生是你的儿子吗?他去哪啦?”
第117章 血肉汤()
老太太由于眼睛不好,听到赫连双说话的时候,干脆也不转头,只是眼神空洞地看着前面。
“木生啊,是我的儿子。我眼睛不好,木生进山去给我采药去啦。你们从山里来吗?看到了木生没有?”老太太看起来很老,但是声音听起来却不是很大,逻辑思维也很清晰。
赫连双摇摇头:“没有啊,我们没看到木生。老妈妈,我们迷路了,能在这住一晚吗?”
老太太点点头,用手里的拐杖拿起来,一指那木屋:“可以的。我这个木屋就是给来往迷路的人准备的,你们自己进去吧,里面有熬好的汤,你们尽管喝。我要等我儿子,就不进去招待你们啦。”
见老太太如此执拗,我们也只好自行走进了木屋里。
木屋里的摆设很简单,有一张木桌,几把木椅,还有两张木床。在屋子的一角有一个地炉,上面有个砂锅,像是在炖着什么东西。想必老太太所说的熬汤,指的就是这个吧。
木桌上点着一盏油灯,油灯里面的火苗发着昏黄的光,此外还有几副碗筷。
走进这木屋,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酸味。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自己的嗅觉出了问题,不过我看到赫连双和廖光明也不时吸着鼻子,便知道不止是我闻到了这股怪味。
赫连双比较好奇,她来到那砂锅那里,一下子掀开了锅盖,往里面看了一眼。
结果掀开了盖子,一股热气升腾起来,满屋子飘着肉香。把我闻到的酸味也盖了下去。
赫连双往那锅里看了一眼,就猛地把盖子盖上了。
我发现赫连双的脸色很不好,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惨白。
我赶忙走过去低声问她怎么了?锅里是什么东西?
“是肉汤。”
“肉汤?肉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抓起锅盖,一下子掀开来,往那锅里看了一眼。却发现那锅里正在咕噜咕噜冒泡,上面漂浮着一些草木的碎屑,下面不时有肉块冒上来。在香味之中,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
一路上我们也没怎么正经吃饭,闻到这肉香大大刺激了我的味蕾。我拿起碗筷,舀了一勺汤吹了吹就准备送到嘴里。
结果赫连双一把拉住我:“你疯啦?不明不白的东西你也敢喝?”
“不明不白?怎么不明不白了?”我一愣。
“这老太太有问题,这锅里可能是人血。”赫连双压低了声音说道。
“什么?”我提高了声调。
赫连双赶紧示意我小点声,别让老太太听见。
廖光明也走过来,往那锅里看。可是那锅里明明是熬煮得有些发白的汤汁,哪有什么血?
赫连双拿了勺子,往那锅里搅了搅,这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锅里泛起一片血红,同时一股浓烈的酸味扑鼻而来。
“这……怎么回事?”我大吃一惊,问道。
廖光明也问:“你说这是人血?不会搞错吧?”
赫连双也用勺子舀出一勺,往桌子上泼了一勺。
等到那泼上去的红色的汤水冷却下来,赫连双凑上去闻了闻。
随后她点了点头:“应该是人血没错?”
廖光明问道:“你怎么这么肯定?为什么不是什么猪血鸡血?”
赫连双摇摇头:“我们学过刑侦专业,能够初步判断血的来源。羊血膻,猪血臭,鸡血骚,新鲜的人血有一股咸腥味,时间长了会转变成一股铁锈味。但是如果加以烹煮,就会变成这股酸味。按照这个理论,这就应该是人血。”
“这么说,这锅里的汤……是人肉汤?”我惊愕不已,感觉浑身的鸡皮疙瘩起了一层。
刚才如果不是赫连双阻止,我就已经喝了一勺人肉汤了。虽然没喝下去,但是现在想起来还阵阵反胃。
“难道这是家黑店?专门等迷路的客人到这里来,然后……”我越想越怕,不过转念一想,这黑店就只看到老太太一个人,似乎又不太可能。
“你们误会了。那是一种药草熬制的补汤,不是人血。”突然老太太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随后门一开,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我们的谈话,虽然尽量压低了声音,还是被老太太听到了。
即便她如此说,我们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赫连双握紧了带着的那把警用匕首,警惕地盯着老太太。
“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