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莫笑农门妃 >

第14章

莫笑农门妃-第14章

小说: 莫笑农门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大姐守上半夜,娘守下半夜,二姐带着两个小的在家里睡,并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和早饭准备好。

    第二天,也是天蒙蒙亮就起来了,吃完饭,各就各位,上午娘和爹犁自家的二亩田,大姐带着小弟在晒谷场脱粒,二姐和莫自己在石坪里脱粒。

    摔摔自己疼痛的胳膊,莫悠悠郁闷极了,脱粒就是把稻子放在一块木板上不停地敲打使谷子脱落,莫悠悠此刻无比的怀念现在脱谷机和打谷机。一上午也才那么点,这得到何年马月。下午娘和大姐交换了工作,脱粒的稻谷清出一块毯子单独晒一块儿。

    第三天的傍晚,莫悠悠家的二亩稻田插上秧苗了,只剩下六亩族田了。当晚爹就去找族里借牛了,爹回来后说明天都脱粒吧。莫悠悠觉着还轮不到咱们家,族里就只有两头牛,莫悠悠悄悄的问大姐什么时候才会有牛,大姐说爷爷在的时候还能轮上自己家使用半天。当晚还得守夜。

    第四天和第五天全家人都脱粒,大家已经累得瘦了一圈,尤其是莫悠悠,好想借个人给自己喘气,吃完晚饭和小弟倒床上就睡了,连洗漱都顾不上。

    第六天,莫悠悠被二姐叫醒了,睁开眼就看见二姐拿着毛巾给自己洗脸,小弟还在睡着。然后二姐抱着莫悠来到石坪,大姐就往村口奔去了。二姐放下莫悠悠:“乖啊,再坚持两天就好,舅舅们来了,家里的农忙很快就会弄完的。呆会儿给你送饭过来,我先去叫小弟了,晒谷场也离不开人的。”

    莫悠悠迷迷糊糊的想着二姐的话,下意识的挥舞着杆子赶鸡。突然笑了,舅舅们来了,那也就意味着自己马上就可以休息了。

    “快看,傻姑傻笑了。”突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刺破宁静的早晨。接着是一群哄笑,莫悠悠转头看去,堂屋门口一群小屁孩指着自己嘲笑,莫悠悠迅速的扭头不看,脱下外套包住自己的手开始脱粒,实在没办法,手酸疼酸疼的,只能用这个笨办法。脱一粒是一粒,这可都是米,以后用来饱肚子的,想着白米饭莫悠悠就开始流口水了。

    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莫悠悠见到了自己的六个舅舅,舅舅们都很高,起码都有一米八以上。莫悠悠上前给各位舅舅们问好,然后也吃饭了。今天的菜格外的丰盛,本来为了农忙,家里就买了肉、骨头、猪场子和猪肚子,今儿个二姐还去捞了鱼。晚饭后爹和大舅舅去守夜了,娘和二姐去守夜了,大姐带着两个小的在楼上睡觉,三个舅舅睡床上,两个舅舅和衣而睡打地铺。听大姐说舅舅们家里田少山地多,农忙两三天就搞好了,每年都会在第四天或者第五天来给自己家帮忙,而且要赶一天的路程才能到我们这里。莫悠悠忽然觉得娘其实也很幸福的。

    紧张而又忙碌的农忙慢慢接近尾声,第七天傍晚,莫悠悠就发现自己家的田已经插上了禾苗,谷也脱好粒,甚至最先脱好的粒已经收仓了,每天太阳十分毒辣,但所有人都很欢喜它的毒辣。

    第八天,天未亮家里就吃早饭了,娘和姐姐们给舅舅们做了饭团在路上吃,给每个舅舅准备了一担糙米,用粗麻袋装着,系上绳子,用粗竹竿做成的扁担挑着。这是娘和爹商量好事先准备的。舅舅们说什么也不肯收,娘哭着说:“今年卖豆腐鸡蛋和鱼已经存了五两多银子了,我们做了个双肩布袋叫族里相中了,今年族田的六亩田的秋收粮就不用上缴给族里了。这十五年来,你们年年来给我们农忙,特别是婆婆去世后的几年还是带着粮食来帮忙的。收下吧,你们家里今年冬天就好过了。“娘哭着看着爹。

    “大舅子们,收下吧,家里日子好过了,我们家平时也吃干糙米饭了。”爹爹真诚的说道。

    舅舅们也哽咽的连忙道谢。送走远去的舅舅们,莫悠悠和小弟分别替换了大姐和二姐,娘带着二姐去思涵叔家帮忙了,爹带着大姐去贤霖叔家帮忙了。晚上,莫悠悠家的稻子全部收入了谷仓,自家在晒谷场的毯子就给思涵叔家用了,在石坪的就给贤霖叔家用了。晚上终于不用守夜了,大家都如释重负的睡了个好觉。

    第九天,爹去思涵叔家帮忙,娘去贤霖叔家,二姐去了隔壁三奶奶家,大姐去了另外一个婶子家。大家走后莫悠悠胆子大的带着弟弟去捞鱼,不想让弟弟呆在石坪怕和别的小孩子吵架。结果却格外的让人惊喜,上午往上游走,就已经捞到了很多鱼,除了桶满了,连竹筛都是满的,还有很多半斤左右的鲫鱼,下午可就更不得了,大鱼很多,特别是兰桥附近和磨坊下面,莫悠悠和小弟避开堂屋、村口和晒谷场,往家里运了四趟。估计都农忙去了,没人捞鱼也就多了。连姐姐们平时洗澡的木盆都拿出来养鱼了。

    晚上大家回来的时候也是惊喜,接着又担心捞鱼的安全问题,勒令明天不许再去了。大家都很累了,也没有时间做鱼干,莫悠悠就建议送礼,大鱼送给族长、族老、村长、老人,还有的话送给相处好的人家,小鱼在送给邻居和家里穷的,大家都不容易,都脱了层皮。大家立马行动,大鱼当然是爹和娘负责送的。

    第十天,天还没有亮,莫悠悠就被吵醒了,只见娘慈祥的抱着自己:“悠儿,现在天还没有亮,娘和你大姐要去你二姑家帮忙,你爹要去你大姑家帮忙,我们要明晚才能回啊,你得带着弟弟在家里守着谷仓,不要跑出门啊,还有不许去捞鱼了,太危险了。”

    莫悠悠重重的点了点头,娘笑着摸了模莫悠悠的头就出去了,莫悠悠穿上鞋出来,只见娘举着火把走在前面,大姐挑着一担和舅舅们一样的糙米,跨过厨房门槛往左边去了;二姐举着火把,爹爹也挑着一担糙米走在后面,出了门槛往右边去了。

    当看不见火光时,莫悠悠叹了口气,关上大门,拴上门栓就去睡了。一觉睡到大中午,才和小弟起床吃早中饭,告知爹娘的去向后就和小弟写大字看书,晚上讲故事。第二天上午就和小弟在阁楼里捉迷藏,寻宝,写字,念书等等。

第29章 十两银子() 
农忙过大家开始休养生息,莫悠悠被强迫在家里呆了几天,小弟从学堂回来后也是不让做事,连挖蚯蚓的活都变成了二姐的,大姐和二姐也是一个上午去捞鱼带野菜猪草回来,一个则是下午,分别休息半天。娘每天就去学堂前卖豆腐,下午和爹一起扯草喂鱼,去田边转悠看看有没有要补苗的。有时候接替大姐或二姐捞鱼。

    过了几天,老天爷下了一场大雨,凉快了很多。爹娘很欣喜,说这是一场及时雨。爹戴上竹片编织的斗笠就去田边了,得把田里的水放了些,顺便补苗。

    村里的汉子们又三五成群的出去做短工了,家里也恢复农忙前的作息。这段时间活少娘又舍得给孩子们补,大家都不在那么廋弱,虽然一个个还是很黑。莫悠悠在想,怎么个鼓捣一个美容养颜的法子来把自己的皮肤和姐姐们的皮肤改善改善,对了,还有娘。

    一天申时后,隐约听见村里想起了锣鼓声,大家都觉得很诧异,莫悠悠看着大姐,大姐说没什么大事,有大事会敲钟的。说完就继续低头快速地割茅草,莫悠悠也不闲着,这野菜再不多摘点可就老了不好吃了。

    忽然听见有呼喊自己大姐的声音,开始还以为是错觉,抬头一看,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娃子,“晓红姐姐,县里有官差来找你们家爹和弟弟了,还有书院的夫子和族长他们,都在堂屋,你们快回去吧。”

    莫悠悠听后立马大喜,和大姐提起东西就往家里赶去。赶到堂屋的时候已经围着很多很多的人了,爹娘、小弟和二姐都在。官差们和族长夫子们都坐在堂屋的二进坪里,族人们都围在堂屋外面,没有进去。

    见人都到齐了,族长站起来一抬手,人群自动自发的下到堂屋外的石阶之下,莫悠悠一家人站在了最前面。官差和村长走了出来。

    “诸位族人,农忙时大家使用的独轮车就是贤广家娃子鼓捣出来的,贤广对其加以改良就成了大家使用的独轮车了。书院的夫子将其画了图纸由山长呈递给了县令,县令呈递给了工部。此次官差大哥是特意带着县太爷的旨意来表彰贤广家和族里的。”

    莫悠悠隐约听见后面有些微的窃窃私语声。只见一名官差上前,打开一卷纸,对着众人念到;“兹有布衣莫氏贤广及其子莫氏晓昭忧思民生,制独轮车,造福百姓,特此嘉奖。。。。。。

    一大堆话之后,就看见爹和小弟上去领了那个纸卷,小弟领了一个盘子,里面是十两银子和八亩田的地契。给族里的奖赏就是一座不高不矮的山头,在官道旁祠堂后方,自己第一次踩野菜的地方。

    官差一走,村里就沸腾了,不停地有人前来道喜,莫悠悠看爹娘和小弟快被族人淹没了,立刻护犊子搬的接过小弟手里的木盘子,一把将地契塞里衣里面。然后端着盘子往家里奔去。

    一家人仿佛脚踩在云端,轻飘飘的,到了第二天才想起要找银子和地契。莫悠悠只能无奈的翻白眼,还好自己收着了,不过心情也十分的好,只要不出天灾人祸,家里是不愁吃饭了。白米饭是不远的。

    家里人现在都穿新衣服了,夏衣,是得表彰后的几天娘又给家里人做的,而且是每人两套。终于有衣服替换了,不用白天穿晚上洗,也不用天天穿打补丁的衣服。家里人现在出门也不用避开族人,族人们看见了会主动过来打招呼。家里一跃成为村里殷实的人家了,可以在阳光下畅快的呼吸了,不用擦黑在出来活动了。连来买豆腐的人都多了许多,说是来蹭喜气的,小弟成了萝卜头们的头头了,村里但凡教训娃子,就会说‘你怎么不学学人家晓昭鼓捣鼓捣个有用的东西来光宗耀祖啊’。

    时光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日子中慢慢度过。一天,村里响起了铜锣声,爹去了堂屋,回来说族里从明天开始要办白事了,这可把莫悠悠吓到了。当天下午爹和娘就去堂屋领事做了。娘一回来就高兴的对着大家说,“这次你们爹安排的差事是接待附近村子里的来客,并将物品登记。这是以前都不敢想的,以前都是背桌凳,挖坟眼的。咱们家真的不同了,连我都是安排带着晓红晓东做豆腐豆浆和把豆腐切好,生煎好给大厨备用。连磨豆子都不用我们三动手,还专门安排了其他人。”娘越说越感慨。

    “是啊,娘,今年年初的红白喜事我和二妹从早到晚的洗碗,娘您有洗不完的菜,都没有热水的。”大姐也跟着感叹。

    “是三妹的功劳。”二姐忽然说道。

    “对,我们悠儿的功劳最大。老头子,你说你要是当初把独轮车直接给了族里,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听说村长家的大娃子青红让安排到南边的军队里当了小旗长了,如果我们的背包没有赚大钱,举人老爷们舍得给他谋官。还不知道族长家得了多少好处的,据说他家的小闺女也是安排嫁了个千户,年底就出嫁。你还为着这个和我闹了多大的意见,几天不搭理我。“娘对着爹幽怨的说道。

    爹爹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略微有点尴尬,估计也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布袋子会有这么可观的前景。

    “什么,真可恶。”大姐说道。

    “娘亲,您看我们家现在也越来越好了啊,我和小弟会继续鼓捣鼓捣,万一又鼓捣出好东西了呢。所以你可不能把我的姐姐们随便嫁人啊。是吧,小弟。”莫悠悠撒娇的说道。

    “是的,娘亲,不要生气。昭儿会在鼓捣鼓捣的。”小弟立马起来抱住娘。

    “傻孩子,东西哪是那么好孤岛的。”娘抱着弟弟温柔地说道。

    从县令给的奖赏来看,还是很不错的,说明还是很重视农具和农业生产。这次的奖励不仅让家里人以后彻底的不饿肚子,而且真正的在族里站稳了脚跟,这比赚银子快很多。家里自从卖豆腐后条件就好很多了,尤其是农忙时送给族里的鱼和送给亲戚家的糙米,那是很多族里人都看到的,毕竟村里能送出八百斤糙米的人家也不是特别多,但是也只有少数族人对家里的态度有所改观。莫悠悠下意识的认识到由于民对官的敬畏,被官府认可的,就容易被所有人认可。

第30章 溺水少年() 
虽然明天才开始做事,但是爹娘还是很厚道的去帮忙了。莫悠悠牵着小弟的手,来到石坪里玩。石坪里已经摆了很多的桌子,大家或坐或站,不停地忙活着。有扎纸花的,有写对联的,有磨墨汁的,有清洗桌凳的,有刷洗木盘子的。。。。。。

    石阶之上的两个大木柱子已经围了一圈细竹竿和竹叶,两根柱子之间是用细竹枝竹叶做成的圆拱,并且在上面扎满了白色的花,正中间的白纸是个大大的哀字。

    走过柱子,两边也各摆了两个大桌子,有人坐在那里写写算算,有人站在那里听后吩咐。再往前走,堂屋的大门上边也贴了,左右两边还贴了对联,不过上面的字自己和小弟都还认不全。

    进了堂屋,左右两边的坪里的最角落正在砌灶台,大大小小的灶台好多个。沿着天井边来到了第二个坪里,这里以前堆积的农具和杂物都被清理干净了,摆放着四方桌,大部分和自家里间的一样,有的甚至更精致,有许多的汉子正背着桌凳从四面八方的小巷子来到堂屋里。

    再穿过天井来到第三个坪里,依然有很多的桌子,坐着许多的老人在聊天。看着莫悠悠身边的小弟都很热情的夸奖着小弟。小弟上前行完礼,就拉着莫悠悠跑了,所以没看到第四个坪里是什么。

    第二天早上,锣鼓喧天,伴随着悲哀的乐声,莫悠悠站在看见了几十个穿统一服装的汉子抬着一个巨大的棺木向堂屋走来,棺木上放着锦缎。随着人群的走进,族人们自动的退入两边的巷子,在大的背棺木后还有一个小的棺木。这让莫悠悠特别的奇怪。

    当人群走近时莫悠悠看着一群穿着白衣服的人,其中一个美丽的妇人和姑娘哭得撕心裂肺,他们身边的人扶着的人也是不停地掉眼泪。当所有的人都进了堂屋后,族人才从两边的巷子里钻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