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生-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在院中喂鸡,见李仙缘出来打了声招呼。
李仙缘回礼,拖动使不上力气的双腿走到井边,打了盆水低头看向盆中。
水波荡漾,反射粼粼阳光。盆中倒影随波晃动,那张澄澈面庞除了眉间墨印再无其他痕迹。
墨痕李仙缘觉得有趣,便没隐掉。反正平头百姓也认不出这为何物。认得出的,还会提供些便利,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他心中好奇,继续下去墨痕会有何变化。
孙悟空来的突兀,李仙缘猜测与西游记一书有关。可惜离得太远,不知武侯县情形如何。
脑海没来由浮现司徒嫣然与温如玉倩影,李仙缘心中一愧,转眼重新恢复冷漠。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孙悟空将功德收走,换为香火,很耐人寻味。不过也可以理解。让曾大闹天宫,闲不下来的猴子整日虔心坐禅,无异于杀了它。
如今问题是,无论是功德亦或是香火,李仙缘皆不知如何去用。此物又不可能问他人——
李仙缘心生一策,问不远处村长老人:“您可知这附近哪里有土地山神庙。”
老人抓了把谷粒洒在地上,鸡禽纷抢食,站直身子道:“小公子,距此十几里的北斗山有一山神庙。”
“北斗山……”李仙缘想那里邻北斗派,土地公整日与修士厮混,定见识颇高,不好欺负。又问:“除此以外呢?”
老人想了想:“大道往北走四十里就是武南县,那里肯定有土地庙。”
大道指的便是官道。
武南县……
地图上有这一处,正好是途经之地。
李仙缘道了谢,收拾行李备好马车,欲给村长些银两。老人拒绝。他看出李仙缘腰系玉牌,身份不凡,又怎会收钱。
再次道了谢,李仙缘坐上马车,一拉缰绳,在村长夫妻相送下出村口,上了官道。
与此同时,远在武侯县。
中年人与老妇方发现雕塑异样,院外便传来敲门声。
前去开了门,一对年轻男女站在门外。手捧净布所盖雕塑。
中年不由道:“胡老弟,你家雕塑难不成也变了?”
二人进了院中,中年人反身将房中雕塑取出,两块木雕一同放在院落案上。
“今早在下起床,见李大人木雕变了样子便和王娘忙赶来。孰料柴大哥家也是同样……”胡姓童生说话咬文嚼字,一副穷酸书生模样。
所刻木雕,李仙缘仍笔直站立,神情未变长衫翩翩。可脑后一轮佛光却是不见,一同消失的还有眉间朱砂、脚下佛莲。
取而代之的是身后所背负的一把无柄宽剑。
先前那悯世菩萨不见,转而成为潇洒翩翩仗剑少年。
老妇紧张道:“儿啊,是不是我们拜错了。这李大人是神仙,不是菩萨啊。他不会怪罪我们吧?”
中年人安慰老母:“娘莫慌。李大人既然只是换了木雕,想来没怪罪我等的意思……”
“是啊伯母。”胡姓童生点头附和。“不过昨夜想的尊号是不能用了。但既然李大人是神仙,还曾亲身相助,不如就叫他显圣……书剑真君好了。
他们不识李仙缘身后竹筒来历,将之当作了剑。
“显圣书剑真君……”老太太呢喃几句,激动喊道:“这个好这个好!”
她跪于蒲团,对案桌木塑深叩首。中年人也忙跪在一旁。
“大慈大悲显圣书剑真君,愿一切诸佛……诸神仙人加持于我,让我相续当中无数世来伤害我、令我在种种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及人、天、阿修罗等六道轮回中不断流转的因缘,即贪、嗔、痴、慢、疑等一切烦恼悉皆消除……”
老夫人信佛,整日诵佛那段说辞一时转不过来。
老人家为人实诚,拜了一辈子佛,临重病未有佛出手相助。若非李仙缘相助,老命便搁在这里了。
且对平头百姓而言,自然是哪个灵验拜哪个。
胡姓童生与王娘对视一眼,青年一掀衣袍,与女子一同跪下。
“小生胡适,得真君所助,与王娘结为夫妇。此大恩大德小生没齿难忘。愿从此追随真君,甘愿做牛做马。”
话落,他重重叩首。
他们不疑有他。之前本是向佛祷告祈求,无第二人得知。偏偏李仙缘不仅知道,还替他们摆平麻烦,不是神仙真君又是什么。
一介凡人,哪懂得仙家奥秘。自然是怎么叫来好听怎么叫。显圣书剑真君。即好听又气派。殊不知真君岂能乱叫。普天之下,也仅有灌江口那位二郎显圣真君用得起这名。
叩拜之后,四人站起。
胡适叹道:“可惜小生是个穷酸书生,身无分文之前物。不然定为李公子修建一观,日夜供奉。”
中年人开口欲言,忽听门外敲门声。前去开门,门外是一名着布衣的妇人。
“听说你们在找李公子,我也在找他。”
“你是?”
“侥幸被李公子所救,不过一乞讨乞丐罢了。”那妇人款款说道,举止有礼,不似普通人。
讲明前因后果,女乞丐被四人吸纳入李仙缘信徒之中。
在他们看来,李仙缘是神仙毋庸置疑。身为童生的胡适更是比谁都确信这点。不过少年就做出两首气象诗,又怎能是凡人。
王娘对此生疑,可毕竟是因李仙缘,她才能与情郎一起,自然不会开口反驳什么。
当几人得知自己很可能是李仙缘首批信徒,更为激动。相互间跃跃欲试,欲为李仙缘发展信徒。
身为显圣书剑真君,只有寥寥几个信徒成何体统。
暂且不谈他们。另一边,刚过了正午,李仙缘乘坐马车赶到武南县城外。
章八十七。又见她()
等着进城的队伍蜿蜒,排出近一里地。李仙缘遥遥只能望见城墙。
此地离顺天府不远,理应热闹。可队伍排得如此长便引人生疑了。尤其是队伍隐隐传来消息,不仅南门,东、西、北门同样如此。好似武南县因何原因,城门处搜查变严。
队伍延绵,不时有后来者排在后面,抱怨阵阵。排队之人各异。既有担着粮食的庄稼汉,手捧诗书的书生,又有坐于马车,焦急探头眺望的商人与,还有坐于轿子,随队伍缓慢前进的官员。
官员也不例外?李仙缘眉头微挑。
武南县是发生何事了么。
龟爬般前挪半个时辰,李仙缘将将来到城下,城墙斑驳,爬满青藤。自从大商立国,而武侯县又位于大商腹地,城墙便没了什么作用。总不能用来防山贼攻城吧?
前面只剩寥寥几人,李仙缘看去。见城门处除了检查官兵,还有一席道袍,身后负长剑的两名青年。
武林人士哪里会与官府厮混,想来这二人是修士无疑。
很快轮到李仙缘,那站边上观看的两名修士相互对视一眼,制止走上前欲搜查官兵,一人上前拱手:“不知这位师兄何门何派,来武南县可有目的?”
眼神掠过,见后方青年一手暗剑柄,一手掐剑诀,时刻准备发信号,便知武南县果然出了事。
李仙缘性情淡然,如何看去也不像普通人。令人不能小觑。
嫌解释麻烦,李仙缘一语未发,拿出怀中马掌柜所赠玉牌,递去让其看。
“这位前辈,请进!”青年扫了玉牌一眼,神情一变,连称呼都发生变化。
北斗派顺天府有名,能拿客卿之位,少说也是辟谷期修士,对于修真界,外表向来是个幌子。闲的没事装嫩的老妖怪到处都是。
李仙缘点头接过,沉吟半晌看向城门内道:“你们是何派之人。”
不仅进城,出城的依然需要搜查。对面拍了百丈长队伍,陆续出城。他亦是看出青年所想,没有点破。
青年语气恭敬,正气凛然:“在下为清长门弟子,有魔教中人在武南城内作祟。吾等正派闻之,前来伏魔!”
“魔教……是赵教中人?”
“正是曌教。”
“纯阳派之人可在城内。”
“在,需要晚辈为您指引吗。”
“不必。”李仙缘摇头,他只是随口一问。毕竟身份是真,修为是假。被戳破便没趣了。
“赵教……”李仙缘想了想,一拉缰绳,径直进城。
人有时便是如此矛盾。李仙缘到处觅长生,求不死。可偏偏又进有仇敌的城中。
清长派李仙缘知晓,同样在此行必经之路。
穿过城门处热闹喧嚣人流,李仙缘找了数人问了土地庙所处之地,都是不知。
街道上民众路人闲逛,对他们而言修士一层太过遥远,自然一无所知。而且哪怕是魔道,大部分也都不会滥杀无辜。天地业力不是闹着玩的。
半晌后终于找到一认路居民,按照他所指,前方右拐,往前两三里有一豆腐摊,再左转便是土地庙所在,位置略偏。。
这样更好,表明此地土地人气不佳,鲜有供奉之人,更好糊弄欺负。
李仙缘心道。毕竟土地无论如何也算小仙,自己一凡人与之打交道,自然挑软柿子捏。
接下来只需一路向前便好。
李仙缘钻入车厢,取了纸笔,静坐厢内。若能不碰上赵教之人,自是极好。若碰上了,也无所畏惧。
身怀诗词无数,他怎会怕了他们。
正想这时,惊变突起!
木质车厢一壁突然炸开,木屑四溅乱飞,咻咻破空。一片利痕脸颊划过,擦出血痕!
就见破开大洞,一娇小人影窜进落入厢中,还未见清人影,熟悉轻笑耳畔响起。
“小李子,又见……”
李仙缘眸子平静如水,左手持纸右手持笔,倏然落于纸上,散开墨迹。
“你……!”武怡见李仙缘落笔,面色一变,身形急退,轻如雏燕落于民居院墙,远远避开。
她先前乔装出城,不料见到李仙缘进城,于是悄悄跟来。见李仙缘钻入车厢便突然袭击,可谁料到李仙缘好似早有防备,竟是拿着纸笔,做足准备。
她虽不信李仙缘还能做出何诗来,却如惊弓之鸟,不敢上前。先前那首《侠客行》剑气滔天,莫说是她,就连辟谷期修士都不敢硬抗。
此街道所发之事虽不明显,但也足够被满城搜寻的正派修士发现。就见几道虹光冲天,直奔此处而来。
一抹黑雾飘来,落到武怡身边,显现为一名黑袍人。
它嗓音怪异,分不出男女:“圣女,我们该走了。一个凡人?需要我帮您除掉他么。”
“这是我的事,用不着你插手。”武怡轻哼一声,见虹光用不了几息就会赶来,瞪着李仙缘:“算你走运,下次来必取你小命。我们走!”
黑袍人化为黑雾,速度极快飘走。武怡脚尖轻点,如轻功般掠出。
“连跑两次,哪来底气说这番话。”
李仙缘淡淡语气忽传入耳中,武怡运气不稳,险些栽下,愤恨转头怒视李仙缘一眼,快速离开。
武怡前脚方消失视野,那速度最快的一道青光飞掠而来,骤停于李仙缘身前。
这是个中年人,身材魁梧一脸络腮胡,脚下细长飞剑。很难想如此轻薄长剑能承得住他。
“多谢少……师弟出手相助,你受伤可还严重?”
他本欲叫少年,见李仙缘气质不凡不似普通人,连忙改口。
李仙缘落下纸笔,淡淡点头:“只是破皮,不必理会。倒是你,再不去就追不上了。”
中年修士一怔,忙怡抱拳:“后会有期!”
说罢身形如飞鸿,破空追去。
接连几道虹光皆是落下,问询李仙缘伤势可否严重,方才追去。他们来自各门各派,但皆是正派。正派之人性情可见一斑。
脸颊只是划破了皮,用不了几天便好。低头看了看,身上没有什么血洞。
那些如利箭般木屑没造成更多伤势,实属万幸。
不过李仙缘的确遇到一麻烦——车厢毁成如此,是不能要了。
章八十八。土地公()
向呆若木鸡路人问询官府位置,李仙缘面色如常,驾马车拖着破烂车厢直奔官府。
马匹长嘶,迈着步子嗒嗒前进。先前重重也只是让它惊动。也就是官府马匹,换若普通之马,早便惊得乱跑了。
穿过辕门,来至县衙前。门前几名官差哗啦冲上前团团围住。车身破洞着实显眼,想不被发现都难。
为首一人拔刀喝令:“何人!”
李仙缘掏出身份玉牌扔过去,官差头子看了眼,面色一变,恭敬跪地:“小民叩见关内侯!”
后面官差也跟着跪下。
李仙缘让他们起身,趴下马车对那头子道:“帮我换辆马车。”
官差头子喏声,双手呈上玉牌,反身快速跑进县衙。
不多时,一身官府补子知县迈过高高门槛,下了台阶快步走到李仙缘面前,一掀下摆,不顾年龄,跪地叩拜。
“下官拜见关内侯!”
李仙缘向一侧迈出,躲过这一跪。
知县一怔,苦笑起身:“李大人这是作何。”
李仙缘平静道:“在下不习惯这些繁文缛节,还请知县当我是平民便好。”
“那……下官却之不恭了。”知县伸手邀请他入内:“李大人里面请,只是不知李大人不是在武侯县吗,怎地来了下官这里?”
李仙缘摇头拒绝:“进就免了,只是路过,换了马车便走。”
知县又一苦笑,不再勉强。
片刻,官差头子牵着马车而来。李仙缘取出包袱,将破厢与马一同交给他,爬上新换马车。
“不必远送。”李仙缘留下一句,一荡缰绳,马蹄清脆踏青砖,驶离县衙大门。
门前众人相顾无言。
有几人心生羡慕,何等惬意悠闲。
原路返回,一炷香后,李仙缘终于是来到先前路人所指,一豆腐摊处。
来往人流,李仙缘的确看到一条左拐之路,可那是条胡同,而非街道。
胡同不宽,仅能容马车艰难穿过罢了。李仙缘下了车,迈步走入胡同。
房檐遮挡阳光,胡同几许昏暗,前些日子连绵细雨让地面有些潮湿,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