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刀无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之涣也哈哈大笑,想起李大小姐高额塌鼻的丑模样。他丢出一小锭银子,说道:“老弟快给我备一盒饭菜。”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他大摇大摆走到门口立柱旁坐下。却发现巷子里有两三个黑衣人朝他窥视,一模一样的装束!
小二拿来饭盒,他提起便冲出酒店,巷子外走去。几个黑衣人果然紧跟其后!
王之涣想起草庐边遇到的两次袭击,都是这般的黑衣人。他加快脚步,后面的黑衣人也加快脚步。
王之涣往最大的牛脊街走去,不,他开始小跑。后面的黑衣人也小跑,还越跟越多,十余黑衣人。
大街两旁又跳出几个黑衣人在前面,要拦截他!
王之涣撒开大腿冲过去,一直朝城北跑去。后面二十多个黑衣人知道他要逃跑,也不管路人,拔出腰间短刀、匕首,奋力追来。
王之涣跑出城,绕着西城墙疾奔,后面的黑衣人竟然跟不上他的速度,渐渐消失了踪影。而他却一点不气喘!
绛州城只有南北二门,他一直跑到南门溜回城。蹿进小巷里跑回家,喊道:“李大小姐,我们快离开这里。”
李大小姐诧异听他说完,急道:“嗯,我们躲进郡府去。”
王之涣失笑道:“你我一介平民,郡府哪容我等留住!”
李大小姐拿起包袱,也不解释,说道:“叫你去就去!后花园里有间柴房,平日无人前往。”
第8章后花园()
第8章后花园
绛州郡府在牛脊街中段,二人摸进小巷,跳过高墙。后花园果然是个好地方,幽静,柴房就在一池碧水旁。
门前两株垂柳已然吐出绿丝,房后一株老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正是杏花盛开未谢时节,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
“亏李大小姐想得出来,此处藏身,果真是安全又写意!”王之涣负手四处张望,说道:“就怕郡府的人来此。”
李大小姐说道:“不怕,我自会买通郡府的仆从。饭菜也让他们送来,不劳你大驾。”
王之涣扶额叹道:“晕,那我偷闲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大小姐笑道:“你方才说,那些黑衣人都给你甩脱了?”
“嘿嘿,那当然!”王之涣自负地点头。
李大小姐说道:“恭喜恭喜,看来你已经掌握内景功调息之法,通过了第二关!”
王之涣喜道:“第三重功力呢?”
李大小姐指着柴房前的石凳,说道:“倘若你能自如控制体内真气,劈断长石,就算达到第三重。”
“这有何难!”王之涣哈哈笑道:“保准十日内练成。”
他坐在石凳上,怀抱龙珠,盘腿打坐。王之涣天资聪敏,此时已经知道低级内景功的要领:第一重是学会储气于三丹田三黄庭,第二重则是学会将丹田黄庭内的真气运转全身,第三重则是要求习练者能自如运转到手脚诸处,达到技击的效果。
李大小姐则取出一张蒲垫,在柴房门前打坐。二人静心习练,每日傍晚王之涣便挥掌劈石凳,却哪里劈得动。
到了第十日,王之涣又在体内运功,却不妨屁股下石凳忽然断裂。亏他反应奇快,跳了起来!
面对断裂的石凳,王之涣瞪大眼睛,搔后脑。李大小姐扑哧笑道:“王大侠,你果真本事,让你运功于手脚,你却练到屁股上!”
王之涣傻笑道:“呵呵,看来我的屁股比脑袋聪明。”
李大小姐更是笑得腰肢摇晃。王之涣心想:若是她面相稍好,只怕会迷死不少男子。嘿嘿。
南出绛州卧牛城,便是哗哗流过的汾河。越过汾河,就是峨嵋岭。卧牛城就夹在吕梁山与峨嵋岭之间,仿佛一头探头在汾河饮水的老牛。
如此静谧、优雅的城,峨嵋岭又像是牵牛的农夫。但它此时更是一片杏花迎风的花海!
杏花本是清丽而浪漫。但这片花海之中,却站着一个黑衣人,他的身边五十丈内,已经隐藏下一百个黑衣人。
因为他站在峨嵋岭上,轻易地看到两个人朝山上打马而来。一对三旬有余的男女,女子身材曼妙,却奇丑无比。男子骨骼宽大,宽衣豪放之气尽显无遗,一杆长剑歪歪斜斜挂马前。
尤其是女子身负一杆黑色蟒蛇皮鞘的弯刀!
黑衣人将腰上大刀扶至身前,沉脸站在一片杏花丛里,等待二人到来。
这对男女果然没有没有令他失望,很快看到黑衣人。
阳光很明媚,当女子抽出弯刀,满山杏花为之失色!它清湛的光亮纯正,胜过杏花酒!它的光泽柔和,却绝对不会锋利。
据说,这把刀可以切断黑夜,割断清风,正是黑衣人寻找二十年余的清风明月刀!
第9章清风明月刀()
第9章清风明月刀
“你可以拿这把刀,换走两个侍女。”黑衣人静静地说道,他压住内心对这把弯刀的渴望。
蓝衣女子说道:“为什么呢?这把刀本就不属于你。”
黑衣人说道:“这把刀是二十多年前,一位老朋友离开时留下的。我怎么没有权利留下他?!”
蓝衣女子说道:“呵呵,这是昔年叶大侠离开时,亲手交给我师傅。怎么会与你有关系!”
黑衣人眼里闪过一丝恐惧,颤声道:“你师傅是谁?!”
蓝衣女子喝道:“不论我师傅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快交出我的两个侍女。”
黑衣人咬牙笑道:“嘿嘿,李大小姐。”
蓝衣女子一愣,反诘道:“你还知道我是谁,倘若不交出侍女,绛州官兵就会踏平峨嵋岭!”
黑衣人又盯住男子,说道:“这位就是诗词名震四方的绛州世家子弟王之涣。难怪你的师傅会选定你们二人传承他的绝技。”
王之涣也是一愣,根本听不明白黑衣人的话。他喝道:“快交出二女!”
“哈哈,命该如此!”黑衣人的笑声震落一片杏花。他却还沉浸在往事里,说道:“我的主子与你的师傅苦斗数年,而今轮到老夫与他的弟子争斗!哈哈!”
李大小姐和王之涣越听越糊涂,二人一对眼神,王之涣仗剑喝道:“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
李大小姐手中弯刀已经泛出幽蓝之光,黑衣人冷笑道:“年纪轻轻,内景功练到这地步,不容易。但与我的朱砂火球、霹雳内力相比,只怕还差甚远。我就想不通,你怎么能抵住我的内力!”
他抽出大刀,手掌翻开之际,一片赤红!他说道:“但我现在明白了,你身上穿了龙鳞软甲。”
话音未落,他左掌推出,一个火球呼地迫空飞向李大小姐!右手大刀劈出一道红色闪电!
李大小姐来不及示警,跳到王之涣面前,挥刀劈向闪电!那火球落空之后,击中身后一株杏花,咔嚓声中,杏树未折,杏花却霎时枯如秋叶!
好厉害的朱砂掌毒!
李大小姐急道:“快去找贼窝!”她挥刀一招,刀尖也飞出一道闪电!蓝色的闪电!
黑衣人挺刀挡去,口中狂笑道:“好,你师傅把金系神功也交给你了!”手腕一转,大刀又回击一道红色光球!
李大小姐显然知道黑衣人武功高于自己,不时左右前后跳跃,躲开黑衣人的攻击。
王之涣提剑绕过杏树,向前奔去。但他很快停下脚步——杏花丛内闪出数十黑衣人!每人手里一杆大刀,装束一模一样。
王之涣大吼道:“老子杀干净你们这群黑蚂蚁!”他的剑法很简单,只有劈和刺两招,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招式。
数名黑衣人围住,大刀纷纷招呼上来。王之涣不要命的剑法,加上他已经练到第三重内景功的内力,连挑十余黑衣人。自己却也中了黑衣人数刀。
这就是吓倒黑衣人的原因,大刀劈上王之涣身上,居然一滑,根本无法伤人!待他再砍倒十余黑衣人,剩下的尽皆胆寒,围而不敢上前。
王之涣也不纠缠,跳上杏花枝头,远处果然有一村落。他连点杏树,人已经飞向小村。
村口也有数名黑衣人,叫他一阵乱剑猛砍,纷纷败走。
他便冲入小村,更多黑衣人从村子各处的房屋内围来。饶是王之涣生性不羁,也有些发怵。他一拳击倒身边的黑衣人,抓起来问道:“两个侍女在哪里?!”
那黑衣人指着村内一间木屋,王之涣劈杀过去。屋内果然听见二女喊道:“王大哥快救我们!”
王之涣弹腿一跳三丈,劈开门锁。二女奔出,拣起大刀随王之涣杀出小村。
第10章李家大小姐()
第10章李家大小姐
李大小姐与黑衣人的打斗,却不是肉搏。二人御气相击,每一招都凶险十分。亏得李大小姐步伐灵动,屡屡闪开黑衣人的攻击。
王之涣望小村杀去,剩下的数十黑衣人渐渐围逼上来。李大小姐弹腿跳上杏树,将一片杏树林当作梅花桩,自然躲开小喽罗的围攻之势。
黑衣人也跳上杏树,朱砂火球紧逼不舍。每一个火球被李大小姐躲开,便击中脚下杏树,杏花顿时枯萎!
斗不多时,一片杏花尽数失色,被朱砂火球毒杀。
李大小姐却不能退,依仗明月刀抵御黑衣人的攻击。一面眺望小村路口,终于盼到三人杀出重围!
王之涣喊道:“不辱使命,快撤呼走啦!”二女也说道:“小姐快走。”
黑衣人恼羞成怒,忽然一掌火球推向王之涣背后!王之涣中招趔趄,狼狈趴倒,竟被打得满嘴鲜血。
他咬牙爬起来,提气不让自己倒下,竟然不顾三女狂奔下山。
李大小姐击出一刀闪电,迫黑衣人防御,且战且退,掩护两个侍女渐渐退出杏林。
前面就是汾河,黑衣人举起左手,吼道:“停,不要惹动官兵!”身后的喽啰停下脚步,一起撤回峨嵋岭。
王之涣跑过汾河,再也把持不住,又是一口狂吐,倒在河边。
李大小姐三人奔过汾河,侍女将他抬起,忍不住说道:“小姐,我看他很不地道,只顾自己逃跑。”
李大小姐摇头道:“小杏,这正是他聪敏之处。他身负重伤,还强自逃出,就是为了不给我们增添负担,让我们可以轻松撤出包围。”
另一个侍女小桃说道:“小姐说的对。只怕王大哥如此重伤,还提气奔跑,会伤的更重。”她翻开王之涣后背,那一击朱砂火球将衣服烧了个大窟隆,露出里面的龙鳞甲。
李大小姐低低应了声:“嗯。”言语里竟有些不知所措,只盼龙鳞甲能抵御黑衣人的毒掌。
三人叫辆马车,将王之涣悄悄运回郡府后花园柴房。
安顿好王之涣,小桃说道:“小姐,我们许久没在郡府露面,只怕老爷怪醉下来。”
李大小姐点头说道:“管家前日也带话给我,老爷也急着找寻我们。”
小杏接口道:“这次我们离开老爷前后一个月,确实会急坏了府里的人。”
“你们回来了就好,明日我们就去拜见老爷。”李大小姐说道:“看我这打扮怪模怪样,赶紧替我划去乔装吧。”
小桃赶紧去后花园的井里打来一桶水,让李大小姐洗去脸上伪装。
第11章李大人发脾气了()
第11章李大人发脾气了
“你老实交代,你们这些日子跑到哪里去了!”李狄大法雷霆,坐在堂前太师椅上。
他决心教训一番李翠翠,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以往离家数日,屡屡让李狄和夫人王秀青担心不已。这次倒好,一去将近一个月!
若是传扬出去,不教部属和他人笑话么!堂堂雄郡刺史,领朝廷七县管辖的重任,居然管教不好自己唯一的千金小姐李翠翠!
堂前三人低头不敢说话,谁都不是笨蛋,谁都知道李大人这次恼怒非常。
李狄又拍拍桌案,说道:“小桃、小杏,你们两个老实交待!”
小桃支吾道:“老爷,我们根本没有离开卧牛城。”
“胡说,卧牛城不过十余里大小,你们为何不回府禀报于我!”李狄追问道。
小杏说道:“只是在城内,小姐也十分安全,所以没有禀报老爷。这是婢女的错。”
李狄点头说道:“那好,这一个多月你们做了什么事?!”
小桃和小杏不敢回答。李翠翠只好撒谎说道:“我们在池庵寺听师傅们念经修性,一时忘记时日,让父亲牵挂了。”
李狄脸色放缓,念经修身倒是好事。他说道:“以后千万记住回复禀报,不要让我们担心。”
三人终于松了口气,却看见母亲王夫人从院子里走进来。李翠翠乖巧地唤道:“母亲,孩儿给母亲请安。”
王秀青却满脸肃然,附在李狄耳边说了几句。李狄马上板下脸孔,冷笑道:“好啊好啊,李翠翠,你还不到十八岁,就能骗得父亲团团转了。”
李翠翠一惊,也不知道母亲说了什么,赶紧低下头。只听见李狄说道:“你还不交代这些日子都去干了什么,后花园里那个男子的来历,我非我非”
李翠翠才知道王之涣被母亲发现了,她急道:“那个人是本地人,绝对是好人。”
王夫人正色道:“好好一个女儿家,居然窝藏陌生男人,传出去丢尽我们的颜面呀!”
李翠翠心一横,说道:“父亲、母亲若是知道此人来历,一定不会责怪孩儿将他带回府上。”
李狄冷哼道:“你说吧,我看你怎么狡辩,如何在池庵寺念经,居然念出一个大男人。”
李翠翠皱眉,脑子里急转,吞吞吐吐说道:“我们在池庵寺念经时,遇到几个黑衣人纠缠,是这位王大哥出手相救,孩儿三人方才脱险。”
“噢?”李狄倒是听说最近卧牛城里有一伙来历不明黑衣人活动,倒是信了几分,说道:“他是何人?”
李翠翠抬起头,看见堂中那副宽大的诗墨,眼睛一亮,说道:“父亲一定知道这首从军行的作者。”
李狄不回头也知道这副飞龙走凤的诗墨,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里的第四首,描述了边塞的军旅场景,在朝野间广为传唱。
诗句云:青海长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