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洗心录-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里很简陋,除了一张大桌子外,就是正北处有五把大交椅。
此时这张大桌子上摆满了丰盛食物,放着碗筷、酒杯。姬老大请李正坐主席,李正推让说我只是来做客的,不是来抢你位置的。
一番推让,还是姬老大做在主位,李正次之,再下就是姚二、牛奔、严三、关照、蔡四、苏卫、杨五、商安。
姬老大就叫喽啰提酒来,说今天必须大醉一场不可,这架式可是要把几年来的郁气愤懑一吐为快吗?李正马上制止说到:“姬老大,今天你的酒我就不喝了,喝我的,我的好,包你们没喝过。”
姬老大一听李正这样说就看着他,看他怎么拿出酒来,没见他空着手吗?酒,哪有酒呢?其它几人也想到这个问题,李正也不慌,笑笑从腰后扯过一个袋子来,袋子也大不,能装一本书的样子,但薄薄的瘪瘪的哪有什么酒啊?
不过李正现在是道家之人,道家之人没点玄幻本事还叫屁的道家啊?李正把这袋子取下来放在桌上立好,笑到:“告诉你们啊,我这几瓶酒世间还真找不到,这酒也有百多年了。嗯,今天不错,日子也好,正好我们十人,都是我最好的九位朋友。姬老大,今天借你的场地借花献佛,请各位兄弟好好喝一顿。”
说完看着那个翩翩欲倒的布袋子,吹了一口气。
就见这袋子如充气一样,慢慢的膨胀起来,没一会这干瘪的布袋就变得圆大成来。李正又一笑,解开布袋上面的绳子,从包里提了一瓶可以装十斤的酒缸出来。
再把这干瘪的布袋取了下一来继续挂在腰上后,才打开上面的酒封,一股暗香,醇馥、幽郁、清爽、香醇、淡雅的酒香飘来。
李正又笑说:“你们不妨闭着眼睛再好好闻闻看。”
姬老大决定听李正的,闭着眼睛狠狠的深吸了一口含有酒香的空气,嗯!真好闻啊,真香,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让人感到舒服畅快。
过了一会,李正又大叫道:“别闻了,再闻也只是酒香,来,我们先尝一口,看看这酒如何?包你们喝了这种酒,以后再喝别的酒,那都是泔水味道了。”说完李正站起来跟每人的酒碗里倒个满杯后,才做了一个请,让他们品尝。
这时就看出一个人的酒品啊,只见关照、商安、严三和杨五,在闻了半天空气后早忍不住,端起过来放在嘴边,就咕噜咕噜几口喝得点滴没有了。
而姬大、姚二、蔡四、牛奔和苏卫,都先把酒放在鼻下前,先好好闻了闻,再小口慢慢品,喝一小口点一下头,非常陶醉。
其它喝完了的几个人看着这五人慢慢悠悠的喝,眼睛都直了,恨不得他们都喝不了,直接抢过来灌进自己的嘴巴里一样。等这五人好不容易慢慢品完时,李正看他们四人口水都流了一大堆。
李正心里好笑,这几个太可爱,这不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吗?
李天问这四人,味道如何啊?你们哪个跟我讲讲啊?四人都是一阵不好意思,最后还是商安老实道:“不知道什么味道,反正就好是喝。”
惹得其它五人一阵大笑啊,都说你们慢慢喝嘛,李兄弟来了肯定让你们喝个饱。
姬老大亮爽的笑着,对李正道:“李兄弟啊,你这酒是怎么来的,这酒淡而不寡,醇而不浊,自有一番风骨在其中,好像是梅花什么的味道啊。”
李正点了点头,说这就是冬天寒梅盛开时,采集的梅花冰雪,然后秘制酿造出来的。我这还有一种是梅花果实酿制出来的,你们再品尝一下。
说完李正又从那个布袋子里取出一瓶酒来,想了想又取出三瓶来。对姬老大说,这酒不能多喝,本来我只带了五瓶,是想给你们一人一瓶的。现在不够分了,你们九人分着喝吧,下次再给你们带几瓶了。
说着打开一瓶梅果酒出来让众人品尝了。等每人都各喝了一杯后,把这两缸酒重新封好,跟其它三瓶放在一起。关照几人喝了这酒后,眼睛就如长了钩子一样盯着酒缸,几人的眼光都吸住了。
李正又是一阵好笑道:“此酒你们确实不能多喝了,就算我每次想喝也只喝一酒杯的。”李正看他们不信,包括姬老大都很好奇,问道为什么不能多喝。
李正只能说,这酒也不知是哪个道家前辈留下来的,应是道家的一个高人前辈留下来的,其实这酒也有道性,不是凡世所见所闻的。
此酒只能做为养生饮用,不能当真正的酒喝,如关照这样的喝法,那还有什么意思啊,简直就是浪费了。
说完众人也是一笑,不过也听明白了,也感觉到自己身体里,有一股气息在腹中升腾,说不出来的舒服,也就放过此酒了,改成世间酒来。
开始吃饭,李正每道菜都尝了尝。
吃饭喝酒间,李正问起姬老大为什么现在叫江老大呢?
姬老大也是一阵大笑把原因给说了,李正听得脸红耳赤,大不好意思,还不是那官府给自己取个名字,叫江洋大盗凌汉给害的。又问起牛奔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牛奔几人也讲起了过去几年在山东的经历,一时人人感怀不已,气氛就有点沉默。
因李正现在不吃荤食,姬老大命人做了一点清淡素食来。感伤感过了,感情渲泻了,接下来就是谈天聊地说未来了。十人就在这里边吃边聊,气氛又热闹起来。姬老大问李正,当初八月在宁海分手,怎么两年多将满三年才来看我们呢?
李正说我在那个岛上过得不知天日啊,成天就在那个洞里教教四个徒弟,写写字,画画图,再说洞中无岁月,哪知世上已三年了啊?说得众人也是一阵开怀大笑。
李正又说到:“就前几天,我偶然出了洞,心中似有感觉,吸引着我前来。我一想肯定是姬老大在背后骂我,肯定找到了立足之点,才敢骂我啊!我一算日子,有两年多了吧,想来也应找到一个地方了。
所以就装了这五瓶酒,我飞进了浙东,又过武义和永康打听,居然在这牛头山上,有五个姓江的土匪。我当时还在想,五个人数倒好刚能对上,但五个姓江的,也不知是哪个女人,才有这本事一口气就生出五个来哦。”
结果跑到这一看,在天上一看,嘿,不就是姬老大五人嘛,这才降下身来。只是没想到牛奔几人也在这里,哈哈,难怪啊,我说怎么回事呢,原来你们还把我那龙泉枪也给带来了,难怪有一种气息吸引我呢。”
众人也是一阵大笑啊,特别是说这五人都姓江,不知哪个女人才能一口气生得出来,惹得众人又是哄堂大笑。反正这顿饭吃得太久了,桌子的菜冷了就热,酒没了就提,饭没了就上。
李正没事,自己可以不吃不喝的,但他们几人不行啊,一会喝醉醒过来再喝,再喝醉了就在旁边接着睡。特别是商安,喝醉了就抱着李正哭,诉说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是怎么想李正的,惹得其它几个也是泪眼直飙。
李正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但不住这牛头峰里,而是住在天师峰里。
以前这里有一家道观,后来让土匪占山后给毁了,又让官军给烧了。尽管这样,这里还是有一丝道意流动。
传说唐时有一个得道的道士在这里羽化飞升。但这里现在只有断垣残壁,淹没在杂草山花丛中,早已看不出这里曾经是,辉煌无比的一个道家道场。
在天师峰也能看到牛头山的动静,特别是牛头峰大寨里的情况,那里正在挑选精锐。李正通过观察发现,这汉军里面居然有东平卫的模样啊,心中大奇。一看到牛奔几人也就明白了,肯定是姬老大借用牛奔等人,直接把东平卫的经验套上了。
不这支军队还有一点军气。
又暗中观察姬老大几人,没想二年多没见,经历了战争与拼杀,身上的气质又有了变化,变得从容大气,胸怀宽广起来,特别是姬老大身上,有一种天下英雄出吾辈,机缘相济上青云的龙虎之象来。
李正又想,难道真的是要天下大乱吗,姬老大几人也趁运而起吗?听牛奔苏卫等人讲,山东都全乱了,波及整个天下,惹他其它地方也跟着都乱了。别说远了,就江浙一带,不也是蜂拥而起的各种反抗吗?
李正觉得还要留下来看看,虽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但还是觉得这姬老大有气运在身,想当初自己一阵胡言乱语,什么丰卦,什么雷电,什么六六大顺,居然真的引出这么大一段风云际会的故事来。
不过自己现在是道家之人,不能用道法出来扰乱天下的嘛,前次的天罚之鉴不能不警醒起来。李正又看了看那些正在接受挑选的汉军,心里一动叫道有了。
李正叫来商安,去取一些笔墨来,说我自己要写一些东西。
商定和苏卫这两天就跟着李正,在这天师峰里住着,一起说说过去的故事,也说说自己这几年来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当初三人一起救下来的唐煜和唐萱,现在都很好,跟自己一起学道,大有进步,也能飞,但飞不到好远,因没有法宝。
第45章 废墟怀古 繁华难继()
李正住在天师峰天师殿废墟里,花了五天时间写出一本书来:兴平治乱策。
此书是袁大人治民政略,并结合他治政治军等经验,编写出来的治民策书为基础。
袁大人在书中主要讲如何济世治民的道理和方式,以儒家仁政善治思想为主。里面共分五部分,分别是治军、治吏、治农、治商、治工五个大策。按李正的说法就是:以仁治天下,以德化育天下,使各行各业各回本份,各归各位各举各业。
李正以自己从小流浪天涯的切身体会,在山东东平卫几年的亲身磨砺,加上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再结合这几年的不断反思总结,修修改改。删除了一些假仁假义、道貌岸然的腐儒思想,增加了一些法家治世思想。
如法家的:“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好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又如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以及道家因势利导、顺天自然等思想,再根据天下大事走向合理推测:不久的将来,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草野龙蛇,逐鹿争霸的局面
李正心想,当初袁大人用此书此道始治天下,反而天下更乱,自己也让朝廷给害死了。如果我现在将此书转传给姬老大几人,也不知他们能不能用此书此理此道闯出一片天下来?也不知天下会不会更乱,就算更乱,也比现在朝廷无道,官府无道,天下无道的局面好吧?也许能让天下安宁也说不定呢。
如果姬老大真有本事、真有气运就去闯出一片天地来吧。
李正叫商安和苏卫捧着此书,给牛头峰的姬老大几人送去,叫他们根据自己的喜爱或品性研读。包括苏卫和商安都可以读读,给他们十天时间考虑研究,十天后自己就下天师峰,给他们每人解答三个问题,然后自己就回东海。
话说天师峰乃是大唐道士叶法善叶天师,一直在牛头山修炼,105岁鹤龄之时,在牛头山羽化而登仙。世人为了表达对叶天师的爱戴和纪念,于是便建殿崇祀。
可惜这里兵连祸结,受土匪和官军的轮番蹂躏,天师殿已化为灰烬,早就残破坏了。
但这里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一丝道韵在流动周转。
李正就在原来的天师殿大堂的废墟上打坐。
是夜,天无明月,暗无星光,徐徐凉风吹拂,叫人心爽。
李正打坐进入忘我境界、身无羁绊、放浪形骸,任由自己的心神,在这空旷无际的夜色中自由飘荡。
一阵清风飘来,一道神秘的气息如影似幻、幽深渺淡,慢慢地附在李正身边周围,有意无意的牵引着李正心神。
只见这道神秘气息引导着李正心神,在天师殿里东游西逛,是在找什么吗?
李正的心神在这寂静无声的气息吸引下,随风飘荡,迷迷茫茫很好奇,这里是什么地方啊?自己怎么到一个荒无人烟、死气深沉的旷野里来了?再一看这不是天师殿吗?本来这天师殿被人拆毁和焚烧后,只有满地的烂砖破瓦,还有那坚固的屋基条石隐藏在荒草杂花中。
今天自己也是感慨一番,说道家讲究虚极静笃、长生久视,虽生前创名,生后留名,最终博名,但也难阻荒丘满地、沧海桑田、人心变化。昨天的荣华富贵,也难保今天的始兴终废。
这气息引导着李正心神,恍惚中大堂废墟里一阵神光闪过,忽闻满鼻清香,氤氲雍容,仙声妙乐、天花乱坠。
隐隐约约中看到一个神奇大殿,里面供着三清神像,一个台阶上端坐着一个慈祥长者,衣着一身道袍仙服,满身的仙风道骨,点头对自己微笑,李正的心神虽好奇,但也慢慢走了过去。
这长者见李正走了过来,和蔼笑道:“你来了?”
李正行礼道:“嗯,我是来了,这是哪里啊?我怎么会来这里呢?”
那长者说:“这是天师殿。”
李正不解:“天师殿?名字很熟啊,但记不得是在哪里了哦。”
那长者呵呵一笑:“今日有缘,才有此聚。坐吧!”李正听话坐在这长者脚下一个坐垫上,抬头望着这长者,但看不清,什么都看不清,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这老者笑着把那支枯干的手伸了出来,放在李正头上百会穴处,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说什么,李正一句话也没听清楚,只觉头顶百会穴处传来一阵清凉,慢慢的向四肢浸漫开来,说不出的一种感觉,只是觉得身轻体泰,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李正是天亮后商安叫醒的,也不知自己睡了好久。
李正站起身来,就问商安有什么事吗?商安说:“大人,你不是说今天下峰去给姬老大每人回答三个问题吗?今天时间到了。”
李正哦了一声,说这不刚过几天的嘛,怎么这么快?商安笑道说:“大人啊,你都在这里打坐打了十天了,前几天你还睡会就醒来,后来这三天你就直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