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碧海洗心录 >

第103章

碧海洗心录-第103章

小说: 碧海洗心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后山还别说,可谓是山连山,峰连峰,山峰连山峰。云生云,雾生雾,云雾生云雾。真有一些花花草草,长在这么恶劣的峭礕上,很多还真结有果实,个个长得也不错,没一个时辰众人都回来了,各自把果实拿出来,让李正挑选。

    李正一看,有自己曾经吃过的,还有自己没吃过的,就先把自己吃过的挑了出来,再把没吃过的放在一边,然后众人分食了,继续看这些道诗道词。因为李正从这此道诗道词中看出杀心剑气,不知自己能不能看出什么玩意来。

    天大亮。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相传汝河有个瘟魔出世,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糟蹋。同时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家人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终在东方找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不过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在剑下。

    这是有关九九重阳节的仙道传说。而峨嵋派也是一千年前的今日创峨嵋道派,无巧不巧。李正问过萧尘,萧尘也说不出这九九重阳与峨嵋派创建有何关系。

    既然都上峨嵋山了,怎么不去看看峨嵋派的千年王八庆典呢?于是几人慢慢走出反省谷,朝初元殿前的广场走去。

    一行十二人走到广场前时,已将是正午。李正看了一眼,初元殿广场上站满了不少人。大大小小少说也有一千多人,个个穿着道袍仙衣,精神抖擞的正等着峨嵋派千年盛典。

    李正一行人就在初元殿右侧下面台阶旁,找到一个宽敞角落,这里相对地势较高,原先是一个花台,所以视野开阔,能看得极远。

    李正在仔细一看,这广场也是张灯结彩,明灯丽霄,彩云匝地,琼槛瑶阶,金门翠栋,雕云镂月,气象庄严,奇丽无涛。再看陈设,无不穷极艳丽,妙夺鬼工。锦墩文几,玉案晶床,尽管华贵异常,却又不是富贵人家气象,于珠光宝气之中,现出古色古香,别有雍穆清雅之致。四面碧玉栏杆,嵌空玲珑,更是奇绝一时。

    此时见了这等富丽华贵之景,李正也是佩服,暗自砸舌不已,不愧是千年大派,其底韵就是不同啊,拿出来的东西也是世间少见,也许只有这峨嵋这千年盛典,才舍得如此投入,花费巨大心血打扮。

    萧尘识宽广博,就给众人一一讲起这些东西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这时,从初元殿跑出一个人来,穿着一身新道服,羽衣星冠,云肩鹤中,显得特别精神。这人东找西看,好像要找什么人。

    找了几圈好像没有找到人,晃眼看到李正几人,忙跑了过来。李正一看,这不是汤清味吗?汤清味走到李正面前,急急对李正问道:“小师弟,你看到德静师叔没有?”

    “德静?没有,我们才从后山回来,刚走到这里,怎么了?”

    “哎,刚才都管德贤与德静发生争执吵闹,德静师叔一气之下,跑出太元殿后,就没见了。所以就派人出来找,找了半天没找到!”

    “哦,原来是这样,我们真没看到,不晓得去了哪里。你们再找找吧!”

    “好吧,你如是见到德静师叔,叫她回太元殿,马上就要举行大典了。这事,哎!闹的。”

    说完汤清味就撒腿跑,跑了七八步又转过身来,看着李正几人,如看怪物是的。李正问汤清味你看什么,汤清味说道:“几位师弟怎么不换新衣服,怎么不去太元殿呢?”

    “换新衣服,换什么新衣服?难道我们是乞丐?”

    “小师弟,你不知道吗?”

    “我知道个屁啊!”

    “今天是峨嵋派千年盛典,掌教给每个人赐发了一套仙衣道袍,包括与峨嵋派有关的人,都一一赐发了,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仙衣道礼袍的新衣服?就是你身上穿这种?没有,我们不晓得,也没人告诉我们。呵呵,就算发了我们也不穿,这个事你不用管了,你自己忙你的去吧,我们只是来看热闹的!”

    汤清味不可思议的看了李正几人一眼,匆匆跑去。

    李正想了想,手摸着下颌,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武清流就问李正,你笑什么啊。李正说到:“你刚才没听到汤清味说的话吗?德静与德贤吵了起来。这事名堂多啊!呵呵,有趣有趣哦。”

    顾清流接到:“这有什么有趣的,有什么好奇怪的,两个人争个嘴,吵个架,还能有趣?不过德贤那人一向强势,得理不饶人,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李正笑道:“你们知道德静是谁吗?”

    “是谁?”连王清冰也忍不住问了起来。

    李正笑了笑道:“这德静可是秦清幽的师父啊!难道你们忘了?我可不敢忘啊,要不是秦清幽,我们几人会成变成这个样子?不过这样也好,免得跟峨嵋派打交道。”

    三人哦了一声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哈哈哈!果然有趣得很啊。

    顾清泉想了想,对李正道:“你说我们现在还算不算峨嵋派弟子?怎么没人通知我们去领新衣服啊?”

    李正白了顾清泉一眼,说道:“怎么?你还想领这峨嵋派新衣服啊?我说你能不能长点记性,打昨天起从我们上山,麻烦连绵不断,不是这里有麻烦,就是那里有麻烦。你还想领衣服?就算有,也没人会告诉你!昨天我们也遇到峨嵋派其它人吧?怎么就没有人给我们点一句,或者告诉我们一声,说今天我们要做什么。

    结果怎么样,连我们住的地方也没有,你还想会有人给你送衣服?你想得倒美啊。你看,连我师父也没出来告诉我一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根本就没把我们当回事。师父也是,怎么也不见个面呢?这事怪得很啊,有意思。”

    众人一想,也是啊,昨天那么多峨嵋派弟子,谁也没谁自动上前来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哪怕明知李正不会这样做,也没人告知一下。所以众人心里对峨嵋派的观感又下降了一大截。

    正说话间,忽听撞钟击磐,金声玉振,远远自后府来路传来。琼管瑶笙,云萧锦瑟,交相互奏,钟磐声振,隐闻仙乐之声,起自当中仙府以内。又过了一会,只见初元殿大开,这时见峨嵋门下众男女弟子,各持仙乐仪仗,提炉捧花,分作两行,正由殿中端肃款步走出,排列在平台两旁。

    原来峨嵋派选徒招生,也是选相貌出众之人,本来个个也是仙根道骨,资禀深厚。因值峨嵋派千年盛典,又各赐了一身仙衣,冰绡雾毅,霓裳霞裙,羽衣星冠,云肩鹤中,交相辉映,越衬得容光照人,仪态万方,丰神俊逸,英姿出尘。

    李正一看,出来的清字辈弟子还真不少,怎么看也有三百余人。武清流就说到:“何时峨嵋派有了这么多弟子啊?”

    李正回答道:“我们算清字辈第一批吧,总共有一百二十人。五年后第一批全下了山,第二年又招了一批上来,有七十多人的样子。估计这二十来年,又招了至少二批人,不然没有这么多。”

    武清流点了点头,再接着看后续。第一批清字辈的出来了,下面应是德字辈的吧?

第146章 观祭天大礼 听惊世传闻() 
果然后面走出来的是德字辈,李正清点人数一共走来四十八人。

    李正说到:“我记得德字辈的有五十六位吧?怎么少了几位呢?”

    正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叫起:“峨嵋派掌教到,恭请掌教师尊!”只听到仙乐再起,声声曼妙,奇香阵阵。再往后看,当先走出八个童子,这八个童子每人手中,捧着一个大玉盘,在玉盘里分别放着剑、书、香、纸等等其它东西。八个童子个个长得粉妆、可爱,走到初元殿平台上,在一纺大玉案桌前,一边四人分别站好,桌前还有一个铜鼎。

    再看,就见德贤、德育、德正、德明,陪着峨嵋派掌教德鸿走了出来。德鸿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紫色道服仙衣,头戴紫阳法冠,手持一柄拂尘,满脸庄重的神情。

    德贤应为司仪,亲身前导,引着掌教德鸿来到台中央玉案前站定。仍由德鸿居中,德育、德正、德明居后,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四十八名德字辈,一排十二人分成四排站好。

    最后是三百多人清字辈,按入门先后,每排三十六人站了有九排的样子,依次雁行排列。最后就是虚字辈弟子,有四五十人。

    德贤随即喊道:“峨嵋掌教德鸿,亲身祭天祭祖大典开始!”同时仙乐再起。

    这时德鸿向前三步,走到玉案前站好,左手一个童子走了上向,手里的玉盘里,是一个玉盆,德鸿把手伸了进去反复洗了洗后,这童子随即退下;刚好右边上来一个童子,手里的玉盘放着一条七彩丝巾,德鸿取过来擦了干净后递了下去,由童子接过退下。

    左手第二个童子走了上来,玉盘里装有三支神仙香。德鸿左手接过香,右手再一挥,三支神仙香平空自燃,德鸿再走向玉案,把三支神仙香插在写有“峨嵋”的神位牌前的神龛里。

    右手第二个童子走了上来,玉盘里放着一牒绿章敬天文书,德鸿接了过来,跪在玉案下面的锦垫上,先行三跪九拜大礼,接着打开文书就开始念:

    “峨嵋派第六代掌教弟子德鸿,敬告吾峨嵋列祖列宗:德鸿不才,敬承大命,遵奉师命,谬承道统,谨畏施行,掌执百年,不胜惶恐。连日斋戒通诚,虔修绛牒,焚燎告天,拜表通诚,拜谢师恩。

    吾峨嵋派历经磨难,劈荆斩棘,排出万险,茹毛饮血,创我峨嵋,千年基业。今率同门长幼三辈门人,永拜嘉惠,感谢言喻。惟有督率门人,勉力潜修,修功积德,以身证道,以符厚期。

    今拜绿章,通诚默祷,区区愚诚,敬乞垂鉴。恩师天命,不曾敢忘。不避责重,不惧事繁,胜此重任,敬请列祖列宗,随时匡益,同完大业,发扬光大。百拜闻上,伏乞慈恩鉴察,不胜受命,惶悚感激之至!”

    说罢,德鸿站了起来,将手一招,文告越过前面的玉案,落到神鼎里。德贤随命奏乐焚燎,德鸿再率众门人弟子百拜。拜罢,仙乐重又奏起。

    此时峨嵋山上青翠浮空,繁霞匝地,香光百里,灿若锦云。再加仙馆银灯,玉石虹桥,飞阁流丹,彩虹凝紫,祥光万道,瑞霭千重,汇成亘古未有之奇。尤妙是境地壮阔,尽管花光宝气,光怪陆离,依旧水碧山青,全境光明,了不相混,全不带一毫人间富贵之气。

    休说凡人到此,便是这一班老少群道置身其中,也禁不住踌躇满志,神采飞扬,仙家富贵,叹为观止。

    等祭天大典完毕,德鸿站了起来,由德贤、德育、德正、德明陪同,漫步走到下面广场,与来客嘉宾致意和打招呼。身后的其它四十八名德字辈和清字辈,纷纷后退钻进初元殿里。估计是去准备筵席吧,李正这样想着。

    广场上来客众多,佛道儒侠丐,三山五岳,百川千江,各行百业,俊杰齐聚。名景胜地,海外福址,四面八方,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聚一堂,众声喧哗,人气鼎沸,吵闹纷扰,莫是一衷。

    峨嵋派不愧是千年道派,执掌道家之牛耳。光看这些来客嘉宾,足见峨嵋势大名重。李正顺着德鸿的身影远远看去,只见德鸿先走向少林住持圆智大师,两人就站在广场之上行礼致敬,互相寒暄起来,互相说着什么。

    其它的人李正就认不得了,萧尘指点说这五台山的,这是龙虎山的,这是终南山的,这是嵩山的,这是泰山的,这是什么什么派的,那是哪家哪户道观的,这又是哪些名门大派的。

    文星也指了指自己的父亲,李正一看,长得跟文星差不多,身材魁梧,相貌常常,身背一把巨剑,一身白色道家礼服,仙气道骨,不同凡俗。

    李正还在人群发现有熟人,就是华山派的朝阳、石楼,陪着一个五十来岁的道人,一身紫服道装,看打扮是华山派重要客人。李正又看到几个熟悉的服装袍子,仔细分辨,说到:“呵呵,天台派、天目派、九华派的也有脸跑来?你们看,他们好像在给德鸿告状啊!有意思有意思。对了,武清流,你们的仇家来了没?”

    武清流、顾清泉、王清冰也在人群中找了找,说来了是云南的白巫教主亲自来了。李正顺着三人的指点看了看,果然是个好人才啊,长得熊腰虎背,气宇轩昂,头戴一个混元巾,纯白色法衣,站在人群中也是鹤立于众,显得特别。

    李正回头看了看三人一眼:“你们这个仇家倒也不错,这样的敌人,才值得为敌啊!”

    萧尘也开口说:“李正说的不错,这白巫教主确也是云南一带豪杰,你们三人能在他手中活了下来,还活得非常不错,你们三人也真不错!”

    李正估计这德鸿与众人见面,怎么也得费些时间,接下来除了喝酒吃饭就没什么看头,就问萧尘道:“师叔!这峨嵋派千年大典,就这么完了?”

    萧尘道:“按正礼今日是峨嵋派开山立派千年大典,这第一步祭天祭祖仪式是完了。一会还有峨嵋派各弟子拜见掌门仪式,奉献礼物。当然掌教还会赐法宝、法礼。这也算是峨嵋派第一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吧。后面还有,今天晚上招待来宾的晚宴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