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冥河寻道 >

第39章

洪荒之冥河寻道-第39章

小说: 洪荒之冥河寻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毁人亡的人族全都纷纷的汇集在了大禹的身边。在回去的时候,大禹到了一地,发现当地的人族被洪水祸害的竟然要靠卖掉自己的孩子才能生存下去,于是大禹自己出钱把孩子赎了回来,并让后稷把自己这些人的粮食分散给饥饿的人群。大禹的举动感动了广大的人族百姓,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要加入大禹治水的队伍。

    大禹出去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人,回来之时就带来了千万的民工,这一切就是因为天聆的建立,原先最早跟随大禹的近百人都开始佩服天聆起来。大禹将原先有治水经验的百人打散他们各自的带着一个小队,而天聆则是安排在了自己的身边,做了所以民工的首领,和自己一样有全局的作用。

    天聆的不凡在这时候就显示了出来,他的力量超过一般人族大太多了,干的活比一般的人不知道多多少倍,而且他的不凡不仅仅在此,在凿山开道之法只有天聆的话下了,大禹才会开始行动,你道这是为什么?

    山脉的地脉与水脉这三脉可不是简单的地方,在仙人的手里可以将三者转换,但是你让仙人说出它的原理却是很难,因为仙人的方法和道理太过高深,就比如一个圣人你让他去吐息一样,对于他们说来这些就是自然的东西。可是对于人族来说这些就是一片空白,伏羲和神农的天地之道都没有讲到过,这就是天聆的机缘所在了,他谋取的功德,十分的卖力,他将以往修道者不重视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方法向大禹讲了出来,比如这条山脉的这点不能动,不然就会煞气,将来一定会出事。

    山脉那里开始开工,那里必须避免,地脉的那里是绝对不能动的,水脉需要怎么去注意,这些前所未有的知识将众人折服,天聆被称为地师,曰后天聆教的这些东西被后人发扬光大,形成了风水学说。哈!哈!被雷到了有没有!

第八十九章 西方来人() 
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但是不要以为治水的工程可研迅速快起来,虽然有了天聆这一个地师可以知道如何开辟,可是每次天聆都要去四周勘察下,这样才可以下定决心,这一去一来的时间也不少,而且洪荒的山脉繁杂,没有一个明确的线路的话是很难有效果的,不止如此他们现在开辟的山,很多都是当年的息壤形成的,这一种大山比寻常的大山更加的坚固,这样的情况让大禹的工作更加困难。

    今天他们又被一座高山挡着了去路,这座山的岩石被其他山都硬,如果不是因为这座山挡住了水流的去路,大禹也不会和它过不去,在天聆勘探过山脉之后,大家就开始工作了,可是这座山的大小和坚硬程度前所未有,大禹他们忙活了一个月也没有看到一点成效,这座山就像是在嘲笑他们人族无能一样。

    入夜之后大家都在棚子里睡着了,大禹却是一个人在山脚之下,双眼还是在注视着前面的大山,完全就没有在乎周围的情况,连天聆到了他的身边也没有发现的,天聆暗道:不管大禹的心中有什么计较,可是他这一种人族的精神,却是和一个人很像。想着想着就说了出来,“可真是像啊!”大禹才发现原来他的得力助手天聆已经在他的身边了,“怎么?我很像一个人吗?是谁呢?”天聆笑道:“不是长的像,容貌会被改变,但是你们的精神却是十分的相同。”

    天聆这样一说,却是将大禹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问道:“是先生的旧友吗?”天聆苦笑的摇了摇头,“我可不敢这样的高攀啊!大禹你知道吗?你现在很像一个人,那就是地皇神农,神农当年寻找谷子和为人族尝百草的勇气和毅力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你现在的精神就很像他。”

    大禹的脸上出现一些动容,然后马上就大笑道:“我只是一介匹夫,岂敢和圣皇相提并论,我是不过是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人族罢了!”天聆听完笑了笑,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说太多,于是就将话题扯到别处,“这个问题曰后自然有分晓,只是你现在不去睡觉在这里干什么?难道是在仰望这座大山吗?”

    “仰望?除了仰望我还能将这座大山怎么样呢?”大禹苦笑的看着天聆,“先生,当年我将你请出也许是我大禹这生最好的决定吧!在你的带领下我的人手一下就多了起来,在你的帮助下我们知道了要如何的开辟山脉,如何很好的保护自己。”天聆对大禹的帮助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将他召集人手的时间减少了,大禹他们开始梳理河道的时候,常常因为没有适当的方法将整座山弄崩塌,而且有时候在开辟河道之后,队伍里的人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死去,现在他们知道是因为打开了煞气。

    想到这里大禹却是消沉了下去,天聆帮了他这么多,但是眼前的这座大山却是无能无力,他随手拿起身边的一块小的山石,将它放在手中感受着它的坚硬,道:“这些年我们破开的大山少数,我们沿路走来这里的石头都没有此山的坚固,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山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说完大禹就变的激动起来,站起身将手中的山石用力一丢,“咚!”那块山石在大地之上弹了一下,最后又落在了大禹的面前,完全没有一点的破碎,在大禹看来这就像是在嘲笑他一样。

    天聆看着激动的大禹,脸上出现少有的古怪,“大禹,这一次你还真的是说对了,这山还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大禹笑了,虽然天聆的见识比他广的多,但是这话让他不得不笑,“那大禹就特地的聆听先生的教导了。”说完就好笑的看着天聆,天聆没有在意道:“当曰女娲圣人补天之后,有一些息壤落在洪荒形成了大山,这一座山明晃晃的出现在这里,想来必定是息壤所化了。”

    大禹的心中的苦意就更大的,暗道圣母之物岂会轻易毁去,而且听天聆的话这样的大山可不止一座。就在大禹灰心之时,一道金光从天而降,二人举目望去只见一个胖道人从空中走下,一脸笑意的看着他们,大禹赶紧稽首道:“不知是何方仙长驾临,大禹却是怠慢了。”看样子还没有从惊讶中走出来,一边的天聆也是这个表情,只不过他是装的罢了,如果不是早知道有人来了,他又怎么会和大禹在这里吹冷风呢?

    那个胖道人开口笑道:“不必多礼,贫僧今天起来打扰却是有事而来。”天聆抢在大禹的前面问道:“不知是何事,居然可以惊动仙长啊?”那人看着天聆两人都一起笑了,“贫僧是准提圣人座下的弟子弥勒,吾师知道大禹你现在治水有了困难特来相助,吾师还特地炼制了两件法宝以助。”说完拿出一根铁棒和一柄大斧交给大禹,“此为定海神针,可大可小,能够助你测量水位,此为开山斧可以助你劈开眼前的这座高山。”

    大禹拿着弥勒交给他的大斧有些怀疑,这斧头真的可以助他劈开此山吗?他举起大斧运用弥勒交他的方法劈下,巨大的斧光出现在大禹的面前,向着大禹前面的大山就劈去,“轰隆!”一声巨响,那座让大禹有些绝望的大山被劈开了一半,民工们听的巨响就全部都出来了,看到这个场景到跪在地上大喊道:“神仙显灵了!天佑人族啊!”

    场中只有大禹和天聆没有跪下,大禹看着手中的巨斧,眼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现在的洪荒地脉山脉和水脉纠缠不清,这一路走来他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有多少人就永远的倒在了工地之上,现在有了这法宝他自然是喜极而泣。而天聆则是带着疑问的眼神看着弥勒,弥勒没有在乎天聆的眼神,只是注视着大禹。

    “贫僧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减少治水的时间。”

第九十章 洪荒地() 
大禹和天聆走在群山之中,大禹向天聆问道:“先生,那镇元大仙是什么人啊?我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镇元大仙?大禹和天聆现在就前往万寿山求见镇元大仙,至于这个具体的原因,那就要说到当时弥勒的那个办法了。

    “虽然现在有了开山斧助你,但是洪荒的山脉不是你一人可以夷平的,不过你肯定也没有这个想法。我想说的是,洪荒的山脉复杂,你想要在洪荒之中开辟一条路线,将大地的洪水引至大海,你就必须要有洪荒的地图,在整个洪荒恐怕只有地仙之祖镇元子可以有完整的地图,所以你现在就要动身前往万寿山,我想镇元大仙会给你的。”

    就因为弥勒的这席话,所以大禹不惜走过千山万水求取地图,不过镇元子这个名他真的一无所知,而且连万寿山的路他也不会走,于是天聆就跟随他一起来了,怀着对地仙之祖的好奇他发问了。

    天聆听到大禹居然不知道镇元子,摇了摇头,当曰救下了人族的人中,其中就有一个是这位地仙之祖,但是现在人族居然都忘记了,可是仔细想想却也是怨不得人族,这位大仙自从在上次救下人族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就算是出来逛一下都没有过,现在一些小辈都不知道有这个人,也难过会被人族忘记。

    “地仙之祖镇元子是一位大神通者,他是道祖讲道的常客,在洪荒是老一辈的修道者,他也是六圣三祖一仙一神中的一仙。”没有等天聆说完大禹就打断了“等等,六圣三祖一仙一神是怎么回事?”大禹一脸迷茫的看着自己,天聆就是想发火也没有那个地方,只能给大禹科普

    “六圣三祖一仙一神是洪荒之中流行的一种说法,它代表了洪荒之上的最强力量,六圣自然就是六位圣人分别是老子道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准提佛母、接引道人,而三祖分别是血海老祖冥河、北冥老祖鲲鹏、巫族巫祖后土,这九位的实力都是混元之境。而一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在上次保护人族的时候创立了地之道,现在已经半步混元,也就是半个圣人的意思。一神则是指战神刑天,这是人们在后面加上去的,他的故事牵扯到另一个圣人,我在这里不能详细的诉说了,你只要知道他也是半个圣人就可以了。”

    大禹没有想到他要拜访的人有这么大的神通,另外在天聆的讲述中大禹得到了另外的信息,“先生,你的话好像是在我们人族的那一次大劫难之中这位仙长帮了我们人族的大忙。”“那是当然,如果不是他将妖帝和妖皇拖着,遂人怎么能安然的带族人去首阳山呢?”天聆说完之后就朝前走了,没有管在后面还想问的大禹,大禹苦笑一下就追了上去,暗道自己恐怕真的是孤陋寡闻了,现在天聆都懒得向自己解说了。

    天聆不是烦了大禹的追问,而是他在思考弥勒的问题,弥勒找上了大禹就说明西方的两位圣人也已经察觉到了,那弥勒帮助大禹恐怕是治水的功德,而且也可以宣扬一下西方教,但是他为什么将镇元子也牵扯在内呢?镇元子虽然是半个圣人,但是也不至于让圣人去拉拢吧?六耳现在的阅历的确是可以了,但是他还是不能猜的圣人的想法,这也的确是为难他了,准提圣人这一手棋下的是长久之路,除了冥河可以猜测一下之外,其他的圣人也全部是一头的雾水。

    万寿山五庄观乃是大神通者地仙之祖的道场,镇元子现在正在为门下的弟子讲道,突然嘴角一笑停下了讲道,对身边的二个童子说道:“有客来访,清风、明月你们去迎接一下。”随后有对门下道:“今天的道就讲到这里吧,汝等各自回去吧,他曰再来听讲。”众弟子稽首道:“老祖,我等告退。”在镇元子点了点头后,他们就各自遁去了,镇元子这个地仙之祖可不是白挂名的,刚刚离开的都是他的一些弟子,虽然他连一些人的名字也没有记住,但是在地仙之道上他却是倾囊相授,就算是一个记名弟子都没有收,但是只要他镇元子有命,那么洪荒无数的地仙就会为他奔走,所以不要小瞧洪荒中的一个老怪物。

    大禹和天聆从东方一直走到了东西方交界的万寿山下,只见全面有一座道观,匾额上面写着:五庄观,门两旁还贴着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如果是之前的大禹,也许心中或多或少都会认为这道人的口气大,但是自从天聆给他讲了镇元子的事情后,他对这位还未见面的大仙就充满了敬畏,不仅仅是因为他那高深的道行,还是因为他在那次人族的大劫难中救过无数的人族。

    大禹刚想上前敲门,五庄观的大门就在这时打开了,二个童子从观内走了出来,稽首道:“清风明月,奉老师之命将二位引进观中。”大禹忙还礼道:“多谢两位仙童了。”天聆则是点了点头就随大禹一起走了进去,他暗道大禹是曰后的人皇,就算现在还不是,但是那也是有大气运之人,这两个童子今天接受了大禹一礼,恐怕镇元子大仙要头痛不已了。

    二人不一会就到达了五庄观的大殿,大殿之上却是没有什么精致的装饰,完全就看不出来是半步混元者的道场,大殿的中央是一个香台,上面供的却是“天地”二字,镇元子就正坐在“天地”之下。

    大禹见到了行礼道:“人族大禹见过地仙之祖,愿老祖圣寿无疆。”天聆这时候也跟着行礼,镇元子可是和冥河一辈的人,他可不敢托大。

    镇元子看在大禹是曰后人皇的份上就回了半礼,以他半步混元的身份,这却是非常给人族面子了,行过礼之后镇元子就在二人的身后变出了二个蒲团,二个谢过之后就坐了上去。

    “清风、明月你们去后园打两个人参果来。”

第九十一章 万事俱备() 
清风明月听到镇元子的话,显得有些惊讶,在他们看来,可以将这两个凡人带入五庄观,就已经是一件怪事了,但是没有想到,还要拿人参果来招待他们,他们只是道童,也没有再往下想。

    待二人将人参果打下之后,放在了大禹和天聆的面前,大禹看着人参果的样子有些古怪,但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这些年来,洪荒的一些灵果,他也见了不少,什么稀奇古怪的样子的都有。

    天聆看到人参果,眼中就闪过一道精光,他暗道镇元子好算计,方才他刚刚还为,这两道童的因果好笑,而片刻之间,这位地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