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唐仙魔传 >

第83章

大唐仙魔传-第83章

小说: 大唐仙魔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棍击中了李道玄的脑袋,发出砰的一声,棍子反弹回去,呼啸声中将持棍者狠狠打晕了过去。

    李道玄沉声再问:“常随在哪儿?”

    一个领头的差人止住了手下,迈步上前,威声道:“常随已被收押在衙门里,正在过审,你这贼子好大的胆,竟敢拒捕伤人!”

    李道玄想了一下,点头道:“那我就随你们走一趟!”

    官差们互相望了一眼,不做声的叫醒了倒地之人,再分出两人抬起了那断臂男子。

    胡娘此时已经穿好了衣衫,急步奔了出来,将李道玄的外袍小心的披了上去,低声道:“秦烨大少来过!”

    李道玄对胡娘点点头,跟着这群官差走了出去。

    此时,西市人还不多,但街上行人也不少了,注目而视,暗暗交头道:“怎么这位又被抓了?”

    人群中分出四五道影子,消失在坊间。

    李道玄跟着这群官差,一路走向了京兆尹衙门。

    京兆府衙门在在长安城西部的光德坊东南隅,京兆尹守护长安,是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历来都是精明臣子坐临,尽管如此,这个最容易得罪人,又最容易出事的位子,官员替换十分频繁,承玄二十年来,京兆尹换了不下四十位,这个三品官秩的长安治安官儿,其实是个火炕头。

    李道玄跟着官差来到衙门时,刚刚上任不久的京兆尹温博生正在内府批理公文。

    得到报告后,这位温大人皱起了眉头:“此人在金水桥一战名震京都,是条好汉,为何出了这样的事情?”

    那报告之人自怀里掏出一张名帖,给这位大人看了一眼。

    温大人低头一看,却是秦国公府名帖,便有些明白了,摇头苦笑道:“此事不好办啊。”

    门下低声笑道:“常随是他的门下奴才,这几日揣着大把金子,乱交游侠儿,吃喝嫖赌不干好事,咱们是依大唐疏律办事,又什么不好办的。这位李公子本来是确实是不好办,但现在他伤了官差,也是犯了律法啦。”

    温博生冷哼一声:“这些事我能不知道,但听说这李道玄和洛大少来往密切,你难道不知这京兆尹的火炕头,是两边都烧着么。”

    那门下咳嗽一声:“大人,小的其实知道您的心思,这位子不好做,听说秦国公和吏部黄尚书是生死之交,您要是办了这事,挪一下位子还不简单!”

    温博生被说得有些心动,却咳嗽一声:“多嘴!如何办理,本令心中自有道理。“

    那门下诺诺而退!

    温大人挥手道:“慢着,你将常随提出来,把那位李公子也一起带到府中后园里。”

    那门人一愣:“大人您要在后园审案?”

    温大人怒视一眼,那门人不敢再说,慢慢去了。

    温大人低头再想了一下,叫来一个亲随,低声道:“你去后园备一桌酒席,先用屏风罩住,看我指示,我若跺脚就撤了去,我若拍手,便撤了屏风。”

    那随从愕然去了。

    温大人再走了两步,还是有些不放心,找来笔墨,细细写了几句话,又招来一个随从,吩咐道:“你现在速去秦府,持我的名帖,将这条子递给国公大人。”

    那随从也去了。

    温博生办完这些,细想了一下,这番布置无论如何也是滴水不漏,得意的笑了一声,走向了府中后花园。

第123章 四方云集府() 
温博生进士出身,曾在国子监坐了十多年冷板凳,好不容易得了个缺,奈何又被放到了京兆尹的位子上。他自认做不了一代名臣,只想找个好山好水的地方儿,为一方牧守,逍遥自在。

    正是这种心态下,他做事极为谨慎,不愿得罪任何一方权贵,此时走进府中后园里,便看到一个身披云衫,傲然而立的年轻人。

    李道玄也看到了这位京兆尹大人,目睹了长安公差的恶行,李道玄对这位京兆尹也是没抱有什么好感,见他出来,只点了点头。

    围在他身边的公差见大人出来了,本应叫李道玄跪下,但又畏惧此人身上的邪门功法,只哼哼了几句。

    温博生坐在了已经设好的大座上,看看后园那已经布置好的屏风,对还站着的李道玄道:“尔是何人,所犯何事,为何见到本令还不跪下。”

    李道玄昂然而立,抱拳道:“大人,小的不能跪。”

    温大人手抚案上京兆大印,沉声问道:“为何不能跪?”

    李道玄叹了一口气:“大人在这后园设座,不像公堂,倒像宴友。”

    温博生有些尴尬,转头看了几眼,对那几个还在发呆的官差怒道:“为何不见犯人常随!”

    一个官差嬉笑着走上来:“大人,那常随被胡参军带出去了。”

    温博生没有说话,又指着地上的那断臂男子问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李道玄听到常随不在这里,也不想再耽误时间,便拱手道:“大人,这位差爷的手臂是我砍的。”

    他不等这位温大人发话,接着说道:“李某出手是因为在光天化日之下,目睹长安官差亵渎良家女子,敢问大人,京兆府下辖长安二十三县,乃是大唐第一衙门,为何纵容手下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温博生目光如水,沉声问几个官差:“怎么回事?!”

    一个官差低声笑道:“大人,咱们可是依律办事,有乡邻通报那胡娘与常随名为母子,暗地里有私通之事,咱们胡头儿是在办案,查探那胡娘是否有私通男子事!”

    温博生大怒:“放屁!大唐疏律有哪条许你们动手查探女子之躯了?”

    那官差咽了一口唾沫:“是胡参军许我们这样做的。”

    温博生这口气便被硬生生吞了回去,官差所说的胡参军乃是京兆府的司法参军,也是这位断臂胡头儿的亲叔叔,此人乃是户部侍郎方玉伯的门人,一向不把自己这个新任京兆尹放在眼里。

    李道玄将这位温大人的神情一一看在眼里,忽然笑道:“温大人,你要是怕了,就随便给在下定个罪名,在下认了罪,立刻夺门而逃,这样您两边都不得罪,如何?“

    温博生以一种惊异的目光望着李道玄,不知为什么,在李道玄这个潇洒自如的年轻人面前,他有一种深深的惭愧,心中涌动着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那国子监十年冷板凳积郁的不满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他提起京兆府大印,奋力落下,厉声道:“叼嘴!本令为京兆令尹,持京畿长安牧守之责,你这个刁民不要以为本官会怕你,来啊,拉下去,杖三百再来回话!“

    李道玄脚下一动,身子转了一个圈,那周边的官差哎呀叫了一声,一个个滚倒在地上。

    李道玄踏步而上,目视温博生:“大人,你手中的大印,怕是早脏透了,说的如此冠冕。“

    温博生当此之时,反而放开了,挺身道:“他们所犯之事我自然会查会审,但你咆哮公堂,伤残官差,见官不拜,犯的都是大唐律,我杖你有何不对?“

    李道玄手掌一伸,那九品道门弟子的木牌露了出来:‘这个行不行?“

    温博生冷笑:“修士如何,不过是以武犯禁之人!”

    李道玄眉头一皱,从大唐律上来说,这个官儿说的这些是不错的,他一时还真拿此人没办法了,心中着急常随的事情,正要再逼一下,就听到砰然一声,京兆府后院的西面大墙尘土飞扬,竟然被人生生推倒了。

    两人侧目望去,秦国公大踏步走了进来,他背后翻着两车,却是以马车直接撞到了大墙。

    温博生目瞪口呆,秦国公已经走到了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放人!”

    李道玄也是吃了一惊,但这位红发老人对他好像一直都很好,奈何是秦烨的父亲。

    温博生听到秦国公的话,一时踌躇起来。

    秦国公手掌用力,再次低声道:“放人?“

    温博生肩膀都要断了,只得憋着气狠狠点头。

    秦国公便转身,大踏步而回,走到翻倒的车边,双臂用力,嘿然一声,竟然硬生生将歪倒的马车掀了过来,他跳上马车,低声道:“快走!“

    马车绝尘而去。

    秦国公如山而来,如风而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看李道玄一眼,但温博生却糊涂起来,这老狮子到底是怎么的想的,这事儿归根结底还不是他那宝贝儿子闹出来的,现在又要放人?

    他正沉吟,忽听感到了一阵地面震动之声,继而砰然之声大做,只见东墙破了一个人形大洞,一个黑塔般的昆仑奴撞破东墙走了进来,这黑神一般的昆仑奴肩上却坐着一名红绸少女。

    面裹轻纱的红绸少女跳下昆仑奴肩膀,望了李道玄一眼,然后对温博生福身一礼:“温大人,奴婢曲红绡,奉玉真公主命,请大人网开一面,放了李公子。“她说得客气,但语气中却带着命令语气,手中握着一门玉牌,正是大唐公主的御行长安令!

    温博生揉起了脑袋,一片茫然。

    李道玄咳嗽一声,急忙对那红绸女子行礼道:“多承殿下关照啦。“

    温博生此时忽然轻松下来,不管如何,此事算是了了。

    他正要顺个台阶,放了李道玄,又听到马蹄声急,便看到一匹健马自南墙后奔腾起来,落到了后园里,马上骑士黑衣黑甲,勒马高声道:“某奉大理寺卿萧狄大人命来,李公子是大理寺的人,此事乃是误会一场。请尹令大人先放了人。“

    温博生还未答话,那仅存的后园南墙泥石抖动,似乎一团热水浇软了泥墙,一道梯子搭了上来,两个青衣女子蒙着轻纱爬上了泥墙,隔墙对着李道玄齐声娇呼道:“李公子您没事吧,云裳院的莺哥,燕语来看您啦。”

    三方汇聚,互视都是一愣。

    那代表玉真公主的曲红绡微微一笑,再次跳上昆仑奴的肩膀,对李道玄挥挥手:“多谢温大人啦,奴婢还要回报公主殿下,李公子既然没事,我先走啦。”

    黑甲千牛卫也是拱手一笑,掉转马头,自西墙破口奔驰而去。

    只剩下两个青衣女子嬉笑齐声道:“李公子哟,您还愣着干什么,咱们走吧。”两个女子声音一致,语声若叠,十分清脆。

    正在此时,一个官差自北门公府跑了进来,跪地大声道:“大人,胡参军命小人来报,那常随原为方府之奴,如今被方公子提走了。“

    温博生没有反应过来,李道玄已经跳到了官差身边,伸手捏住他的肩膀,用力问道:“方世麟现在哪里?“

    那官差吃痛,又摸不清李道玄的来历,下意识回道:“方,方公子正和秦大少在离川河边赏杏。”

    李道玄放下官差,转身对那莺哥燕语双珠喊道:“咱们去离川,你们在前带路,快,快!”说罢身形一转,跃上了南墙,牵着两个青衣女子,自去了。

    泥尘乱飞之中,京兆尹三面破墙轰然倒下,孤伶伶的留下了这位温大人对着三面破墙,兀自发呆。

    李道玄牵着莺哥燕语,坐上了云裳小筑的马车,一路急驰向长安灞桥,离川河边。

    双珠娇声细语,叽叽喳喳的跟李道玄说个不停,都是喜悦无限。

    李道玄定下了心,常随虽然跟他时间不长,但毕竟是来到长安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况且对李道玄来说,常随还是他现在比较信任的一个心腹之人。

    不论如何,就算看在胡娘面上,也不能让常随出了事。

    马车疾速奔驰,穿过六坊,渐渐的已经快看到灞桥了。

    那灞桥一侧,有川名离川,河边遍植长安杏花,每到初春时分,若下一场小雨,便有些风月之士,携二三知己,去那离川河边,看千株杏花笼罩在一川烟雨中,这便是长安闻名天下的美景“一川烟雨杏花寒“了。

    今日初晴,但那离川河边已经笼起了一层细雾,虽然不如雨后之烟,但这样看来也别有一番妙趣。

    莺哥和燕语一左一右,陪在李道玄身边,见这位公子眉头紧皱也不说话,都是嘟起了嘴,忽然对视一笑,一左一右贴到了李道玄的身边,对着他的耳朵娇呼道:“公子哟,回魂兮!“

    李道玄两耳发痒,无奈道:“别闹,我那朋友如今生死不知,回来再陪你们玩儿。”

    莺哥燕语咯咯笑了起来,却再次齐声道:“公子,咱们都听胡娘姐姐说啦,有您这座大山,常公子不会有事的。”

    李道玄也是一笑。

    但他们都不知道,此时的常随,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第124章 游侠男儿气() 
灞桥离川,今日人烟却是稀少,只因这座石桥已经被秦烨等人的随从围住了一半。

    这灞桥靠近长安东城郊外,设有驿站,长安亲友送别多在这里分手。离人别客更喜欢在这里折杏枝互赠,是为长安胜景之地。

    离川自灞桥下缓缓流过,也流过了秦烨的心,他不是多愁善感之辈,但这些日子来却多了个爱叹息的毛病儿。

    那日回府,他再三试探老爷子,奈何父亲什么也不说。虽然未曾打骂,但还是关了几天禁闭,并放下了狠话:“对李道玄公子,只能结交不得冲突,若有违抗,回家打死!“

    秦烨从未见过父亲那么在乎过一个人,在他内心深处,对李道玄竟然有了几分惧意。但更多的还是愤恨,以及一种难以解释的嫉妒。

    他长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着跪在面前的常随,忽然怒气难以抑制,抬脚就踢了过去。

    常随被他踢的翻了一个筋斗,一声不吭的爬了起来,这次却挣扎着要站起来。

    一旁的方世麟正折着一枝杏花想事儿,见状走上前去,一脚将常随踢翻,对身边随从招手道:“来,给爷尿他!“

    两个随从笑嘻嘻的走上前来,拉开裤子对着常随就尿了起来。

    常随愤怒的扭动身子,奈何腿上缠着铁链子,双手又被一块鬼木夹卡得死死的,不多时身上已经湿淋淋的一片燥气。

    方世麟嘻嘻笑着对秦烨道:“这个常随以前曾在我手下做过随从,我算是他的旧主,握有生杀大权,不如就在这年年伤别之处送他一程,给李道玄那小子一点儿教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