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 >

第98章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98章

小说: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清晨,一如既往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想起观音菩萨点化时所言,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

    你道抚养金蝉子的是何人?

    乃是金禅寺下,两株菩提树幻化的老夫妇,这两棵菩提树得观世音菩萨点化,有了几分佛性,幻化成的人形,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这两位老夫妇说是抚养金蝉子,实乃将金蝉子禁足在金山寺下,不让他离开半步,两株菩提树之外,设下极厉害的佛门禁法,寻常人等无法近身。

    观世音菩萨这般安排,一来怕金蝉子被人暗算,绝了后路。

    二来怕金蝉子离开金山寺,无处去寻。

    三来防止金蝉子修习强大的神通,脱力控制。

    四来担忧金蝉子食肉破戒,长生之体再无用处,要知道,为了让金蝉子达到胎里素,满堂娇怀孕之后,再不曾吃一口荤腥。

    金蝉子被放入菩提树之下,每日以灵水喂养,不使他受饿。

    法明和尚每日清晨必然到此,打坐参禅,宣读佛经,金蝉子听进耳中便忘,完全不记在心中,只一心修习自己这一千年所悟。

第一百六十六章 《寻根》() 
九世因果,参不透九世轮回。

    菩提树下,悟不了神佛真谛。

    金蝉子站在菩提院中,静看风起云停,坐看花开花谢,他总是看向很远的地方,没有焦距,没有目标,如同看一片虚无。

    金山寺的和尚都知道,寺下面有个禅院,名唤“菩提院”,院中住着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少年,三人都不曾出过远门,不见怎么打扫,小院却总是一尘不染。

    院**奉着佛祖菩萨,院中人却从不念经,从不参禅,从不说一句阿弥陀佛,更不见烧香拜佛。

    院中人没出去过,也没人进过,院中人是出不去,院外人不是不能进,也不是进不去,而是没人想过要进小院。

    凡人不想来,神佛却未必。

    这一日,夕阳正好,金蝉子煮了一壶茶,斟了两杯在石案之上,两杯茶刚刚放定,柴扉被叩响。

    菩提树幻化的两夫妇大惊,此处阵法乃观世音菩萨亲自设立,要想破开幻境叩响柴扉,绝非一般等闲,二人忙走出小屋,却见一个道士,相貌稀奇,仪容秀丽,正要要去问话,却见道人佛尘一挥,两夫妇被钉在当场,动弹不得。

    道士看了一眼石案上的清茶,眼中微微有讶色,随即隐藏下去,道:“小道来的似乎正是时候。”

    金蝉子道:“等了十八年,今日才来,是你晚到了,请坐。”

    道士看了看眼前十八岁的少年,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

    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果真好相貌。

    道士也不多话,在石案前坐下,道:“你知我是何人?”

    金蝉子抬头看了看天空,道:“、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何处不见君上踪迹?”

    道士闻言,大是讶然,道:“你既然识得我,怎可以一盏清茶相待?未免太过怠慢。”

    道士这句话说得不重,一阵威压压下,菩提树两夫妇只觉耳前雷声阵阵,久久不息。

    金蝉子似乎聋了一般,风轻云淡地道:“还请尝上一尝,如果还觉怠慢,甘愿领罚。”

    道士很好奇眼前的少年哪来的自信,端起茶盏的瞬间,脸色突然一变,迫不及待地喝上了一口,似乎是不信,又细细的品尝了一口,而后微微一笑,将茶盏放下道:“此茶的确了得。”

    金蝉子不置可否:“了得不了得小僧不知道,独一无二却是一定的。三界之内,也只有小僧这里能有此茶。”

    不是出家人,以小僧自居,丝毫不显得突兀。

    道士有趣地看着金蝉子:“你将此事泄露给我,不怕我告知三界,让神佛尽知?”

    金蝉子笑道:“神佛难道不知?九世轮回,我就像一只被圈养的羊,一次次养肥,一次次被宰杀,哪一次不是被神佛分而食之?神佛尽知又如何能够?要让三界尽知。”

    道士沉吟了一下,叹息了一声:“果真是金蝉子,这份算计能力,端的可怖。”按耐不住,小小饮了口茶,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而后自嘲一笑,一饮而尽。

    金蝉子端起自己身前的茶盏:“这茶与灵山的不同。”这话说得明白,道士也听得明白。

    道士有一些尴尬,:“你知道我会来?”

    “道门会来的不过六个人,有一个不会亲自来,另一个在地府,其他两个去往了传说中的妖界。能来的只有两个,不过,这两个人中,一个不愿意来,一个不屑来。”

    金蝉子为倒是斟茶,手法一气呵成,浑然不似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不管两个人当中谁来,这杯茶都足于待客,不是吗?”

    道士哈哈一笑:“你果真是个有趣的人,那你再说说,我来此处做什么?”

    “西方灵山佛难之事,出去佛门众人,知道的人并不多,屈指算来,不过十一人,有三个人不想管,有一个人不愿管,有个懒得管,有个人不想说,还有五个人不敢管。这十一个人,不论谁来此,都是为了合作,与小僧合作。”

    道士看着金蝉子,转移话题:“不想说的是何人?”

    “不是人,是狗。”

    道士恍然:“你知道的很多,不过总归不全,三界之中,强者远不止这些。”

    “强者自然不少,比如女娲、伏羲、大禹、将臣等上古神祗。”

    道士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说道:“你知道了些什么?”

    金蝉子摇了摇头:“如果知道,我何须走通通天之路?如果知道,我何须忍耐十世轮回?如果知道,我何须任佛鱼肉?”

    道士不信:“你真不知道?换句话,似乎也能说通,因为你知道,你才走通天之路,因为你知道,你猜忍耐十世轮回,也因为你知道你才任佛鱼肉。”

    金蝉子垂下头,不再辩解:“猜到一些。”

    “一些是多少。”

    “这是你要走通通天之路的原因?”

    “我说是,恐怕你不会信,那换个说法,小僧不过想修自己的道,不是神,不是佛,不是魔,也不是妖,而是自己的道。这个可能信?”

    道士嘲笑说:“修行自己的道,不可信。”

    “那你觉得什么理由可信?”

    道士停了下来,不知道如何接话,良久,说:“我宁愿相信,你只是在报复佛门。”

    “你能这般想,我们便是在同一阵营,是否可以说说接下来的合作?”

    道士闻言一愣,叹息一声:“我并不喜欢不受掌控的谈话。”

    金蝉子道:“凡人又何尝喜欢被掌控的命运?”

    道士自嘲一笑,知道再一次落入金蝉子的圈套,也不恼怒。

    金蝉子接着道:“不妨在人间小住几年,看看一世轮回,一生一枯荣,听听一朝生死,一死一涅,看过人间沧桑,你才会发现,神佛所惧怕的生死轮回,其实也不过如此。”

    道士不自觉地喝完第二杯茶:“如此也好,我也想看看,天宫仙子仙子眷恋的凡尘究竟是何模样。”

    金蝉子不去接话,幽幽地说道:“如果找到妖界,天庭将如何处置现今的三界?”

    道士沉默了一下,看向金山寺的佛塔,:“没有妖界。”

    金蝉子垂下眼帘:“怎会没有?”

    金蝉子的语气,无疑在肯定妖界的存在。

    道士无意继续这个话题,放下茶盏道:“西行之路,如何相助?”

    金蝉子也不再妖间界的话题上纠结道:“小僧需要一个西行的理由。”

    道士看了金蝉子一眼:“观世音菩萨降临长安城,自然会给你安排一个由头,你何须担忧?”

    “观世音菩萨与西方佛门并不和睦,他想救佛门的心思,不过三成,想让佛门受苦的心思,却占了七成。按照他的脚程,小僧五六岁之时,他便可寻人守护,走上西行之路,如何等到现在?小僧猜测,大抵还需三十年,他才会寻上小僧。三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要走通通天之路,却是难。你也知道,小僧只有五百年,超过五百年,释迦摩尼佛定然会不顾一切亲自找上我,到时候一起玉碎,一切都将成空谈。”

    道士点头:“至今我想不明白,你走通通天之路有何意义?竟让你如此心急,着急上路,别说为了自由,天道尚且不自由,何论我等?”

    说到此处,道士也自觉没意思,知道金蝉子不会说,自己又何必问:“我如何帮你?”

    “当初奈何桥头,见过黑色身影的还有地藏王菩萨,小僧猜测不错的话”金蝉子的话语突然消失,接着,道士的脑海中,想起金蝉子的话,一步步将计划告知。

    金蝉子说完计划,道士沉声道:“西行之路,道门全力相助,如有相求,定当不辞,不求为友,但求非敌。”

    金蝉子对以道士的反应颇感意外:“你高估小僧了,如果你愿意,你随时能杀了小僧。”

    道士摇摇头:“杀了你,佛道之争,道门必输无疑,现在,起身往长安城?”

    金蝉子颔首,阳神从身体里面走出来:“一路之上,有劳了。”

    道士不多话,广袖一甩,一团烟雾见金蝉子阳神包裹住,一起离开菩提院。

    道士离开之后,菩提树老夫妇恢复自由自身,两人看见呆呆坐在石桌前的金蝉子,眼中尽是骇然,对看一眼,往金山寺跑去。

    不一会,法明和尚与菩提树老夫妇重回此处,身后跟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

    法明看了看“金蝉子”一眼,见他阳神出窍,只留一具身体,眉头微微皱起:“你们回灵山去吧,此处交给我即是。”

    “遵命。”菩提树老夫妇化作两条金光,往西方而去。

    法明转身,突然出手,点在小和尚眉心,将小和尚的灵魂抽出来,封入金蝉子的**之中。

    “师父”小和尚惊骇。

    法明不答话,取出一颗丹药强迫他服下,丹药服下之时,“金蝉子”痛呼出声,随后骨骼发出“咯咯”重组之声,只疼到满地打滚,连呼师父饶命,法明站在一侧冷冷看着,不发一言。

    许久之后,小和尚痛晕过去,法明随之将小和尚的记忆洗去,伪造一个无父无母随水漂流的身份给他,才将他唤醒。

    重新醒来的“金蝉子”迷迷蒙蒙,直觉头疼欲裂,在看四周,却是一间破烂的茅屋。

    法明叹息了一声,只道抚养他的老夫妇逝世,委托他来接“金蝉子”入寺。

    “金蝉子”迷迷糊糊的点头,乖乖地叫了一声“师父。”

    法明点头受了,将“金蝉子”带入金山寺中,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金蝉子”**之内,留有金蝉子一缕神魂,得这一缕神魂相助,被封入体内的灵魂,对佛法的领悟能力极强。

    一日,暮春天气,众人同在松阴之下,讲经参禅,谈说奥妙。

    那酒肉和尚恰被玄奘难倒,和尚大怒骂道:“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甚么鬼!”

    玄奘被他骂出这般言语,入寺跪告师父,眼泪双流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再三哀告,求问父母姓名。

    长老说道:“你真个要寻父母,可随我到方丈里来。”

    玄奘就跟到方丈,长老到重梁之上,取下一个小匣儿,打开来取出血书一纸,汗衫一件,付与玄奘。玄奘将血书拆开读之,才备细晓得父母姓名,并冤仇事迹。

    玄奘读罢,不觉哭倒在地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十八年来,不识生身父母,至今日方知有母亲。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法明道:“你要去寻母,可带这血书与汗衫前去,只做化缘,径往江州私衙,才得你母亲相见。”

    玄奘领了师父言语,就做化缘的和尚,径至江州。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团聚》() 
适值刘洪有事出外,也是天教他母子相会,玄奘就直至私衙门口抄化。

    那殷小姐原来夜间得了一梦,梦见月缺再圆,暗想道:“南极仙翁将我孩儿灵魂带去,算来有十八岁矣,或今日天教相会,亦未可知。”

    正沉吟间,忽听私衙前有人念经,连叫“抄化”,小姐又乘便出来问道:“你是何处来的?”

    玄奘答道:“贫僧乃是金山寺法明长老的徒弟。”

    小姐问道:“你既是金山寺长老的徒弟”叫进衙来,将斋饭与玄奘吃。

    满堂娇仔细看玄奘容貌,和陈光蕊一个模样,再细看举止言谈,也好似陈光蕊一般,心中有些害怕,忙将侍婢打发开去,问道:“你这小师父,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姓甚名谁?可有父母否?”

    玄奘答道:“我也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占了。我师父法明长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寻取母亲。”

    玄奘的记忆,全被法明和尚修改,说出来的话唬得满堂娇心一阵阵跳。

    满堂娇压下心中的恐慌,问道:“你母姓甚?”

    玄奘回答道:“我母姓殷名唤温娇,我父姓陈名光蕊,我小名叫做江流,法名取为玄奘。”

    满堂娇闻言,知道大劫将至,她与刘洪的好生活,到此终结了,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正自就感伤间,忽然耳前想起南极仙翁话语:“满堂娇,眼前玄奘,魂魄身体皆是你孩儿,现在还归以你,以成当年之言,助你母子团聚,你们母子可相认。你儿之容貌,乃是本翁仙术幻化,你本该与文曲星君成百年之好,奈何心许刘洪,这般容貌,可暂瞒你与刘洪之事,你好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