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妻有喜:庶女反攻记-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满眼的红薯,宣战帝既惊喜又激动,如此高产的农作物要是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还愁老百姓没饭吃?他想把红薯都要了去当种苗,瞧了眼愣神的陈碧青,不知道儿媳妇会不会白送?
笑呵呵的走到陈碧青跟前,宣战帝试探:“青儿,这么多红薯,你准备怎么处置呀?”
陈碧青眉角跳了跳,朝堂上的政务还不够你忙的吗?居然操心我怎么处置红薯,只怕是想白要吧!这可不行。她陈碧青有个毛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十五年没吃红薯了,她正眼馋,别说是几十亩地的红薯,就是几百亩地的红薯,她也不送人,微笑着回答:“吃。”她不敢板着脸,皇上可不是好惹的。
“吃?”宣战帝下意识的看了眼堆成小山的红薯,揶揄道:“你吃的完吗?”
吃不完也不给你,陈碧青来脾气了,我愿意给你行,你想要,我还偏不给:“喂猪,我那五百头猪里有很多母猪,都特别能生,喂了这几个月,小猪一窝一窝的出生,都涨成八百头了,猪食不够吃。”
看把你给能的,拿稀罕的红薯喂猪,宣战帝不搭理陈碧青了,反正陈碧青身边待着的都是他的羽林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陈碧青敢拿红薯喂猪试试?
楚骁用眼睛瞪陈碧青,没看出来皇上想要你的红薯吗?识趣点,送皇上一些得了,讨好了皇上你又不会吃亏。
陈碧青看不见,看见了就得把东西白送人,今天她眼睛疼,啥都看不见。
楚骁一看陈碧青扭头装看不见,知道她是不愿意,无可奈何的一笑,抬头迎上宣战帝似笑非笑的眸光,他知道,刚才自己给陈碧青使眼色,皇上一定是看见了。
好在宣战帝没说什么,收回眸光,信步走开,他想到学堂里看看。楚骁赶紧跟上。
没咱啥事了,陈碧青溜达到最近的厨房拿了一把菜刀,一块小菜板子,往红薯堆跟前一扔菜板子,搬了个小板凳坐下,二话不说就挥刀劈起红薯。
这是咋了?长安吓了一跳,好端端的咋劈起红薯来了。
眼看着陈碧青连劈了二十多个红薯,长安不淡定了,未来太子妃这是要拿红薯劈着玩的节奏呀,这哪儿行?幸好楚大人在这儿,否则谁敢惹这位姑奶奶,用扇子悄悄捅了捅身后的陆谨,声音压低:“赶紧去告诉楚大人,让他快来。”
陆谨跑到学堂的时候,宣战帝和楚骁正惬意的观赏周围景致,因为是休沐日,学堂里空荡荡的,连竹林里鸟雀的鸣叫都听着清晰悦耳。可当君臣二人从陆谨口中得知陈碧青在拿红薯劈着玩时,二人的脸都沉下来,啥美景都不赏了,提起衣摆,着急忙慌的离开学堂。
到了小院外一看,小山似的红薯堆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拿着菜刀劈的不亦乐乎。
看到这一幕,宣战帝的鼻子差点气歪了,他视若珍宝的稀罕农作物,竟然被他儿媳妇给败坏了,他能不气吗?伸伸手想阻止,可他是当公爹的,和儿媳妇拉拉扯扯不好,拿眼神示意楚骁赶紧阻止。
楚骁也不适合拉扯陈碧青呀!沉着脸刚要呵斥,人家姑奶奶抬头纳闷的看了他和宣战帝一眼,自个一丢菜刀,乖乖站起来:“我咋了?”皇上和义兄看她的眼神也太吓人了。
还有脸问你咋了?宣战帝的脸黑了又黑,楚骁深吸了口气,压了压火:“好好的红薯,你干嘛用刀给劈了?”真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整个一能折腾的祖宗。
就为劈红薯的事呀,陈碧青松了口气,她还以为自己犯了啥滔天大罪呢,解释道:“我从书上看过,红薯皮损坏了,六七天之内就会结疤,结疤的地方都是苦的,没法吃,所以我想把红薯劈成片晾晒起来,然后磨成粉,红薯粉和面粉一样,能做吃食。”她怕宣战帝和楚骁不信:“不信你可以派人到大秦国去打听打听,他们坏了皮的红薯有多难吃。”
“是这样啊,你不早说。”楚骁和宣战帝对视一眼,陈碧青的话他们倒不怀疑,因为这丫头古灵精怪的,吃亏的事一般不做。
不过,宣战帝皱眉,埋怨道:“你不早说红薯皮不能损伤,这下不能当种苗了。”看着小山似的红薯堆,这么多红薯不能当种苗,想想他就肉疼,连肝都跟着打颤。
陈碧青嘿嘿笑:“父皇,早季红薯保存时间段,不能当种苗,只有晚季红薯才能当种苗。”
“哦,还有这回事。”宣战帝一愣,见陈碧青郑重的点头,随即喜笑颜开,立马心情舒畅,肉不疼了,肝也不颤了。
既然相信陈碧青的说辞,五万斤红薯就要尽快劈成片,晾晒起来,楚骁吩咐卫央:“带一队人来帮忙劈红薯。”
事情嘱咐完了,楚骁陪着宣战帝打道回宫。
这下好了,一百名军士,摘下腰间挎刀,不砍敌人劈红薯。菜板子不够,两人合力抬过来一块块的大长木板子,每人一个板凳,齐刷刷坐了好几排,“叮叮当,叮叮当”挥舞着挎刀劈红薯。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的肩膀一个劲的颤抖。额滴娘呀!上阵杀敌的大刀,如今竟然被当成菜刀使了,不笑死个人才怪。
地里的红薯还一个劲的往小院拉,小院周围晒满了玉米,红薯片往哪儿晒?这还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没辙,用麻绳串起来,满竹林里挂,如此一来,整个竹林小院成了迷魂阵,稍不留意就转悠不出来,特别是莫玉宸,第一天就迷糊了,左转右转,转悠了大半天,急出了一脑门子汗,愣是出不来,大吵大嚷的引来陈碧青,才把他领出来。
不过没人取笑他,因为红薯串和玉米围成的迷魂阵越来越复杂,就连一向精明的长安稍不留意都出不来,谁还会笑话莫玉宸。
第142章 相争(三)()
竹林小院里,收红薯的收红薯,劈红薯的劈红薯,闹腾的不亦乐乎不提,再说带病上京的燕王世子燕湛,他有病在身不能急着赶路,只能早住店,晚启程,慢悠悠的赶路。
传旨的公公等不得,先行回京。
离开云门关的当天,燕湛就修书一封,把其父燕王囚禁他母亲的事告诉了外公老秦郡王,希望老秦郡王尽快搭救其母。
当老秦郡王收到燕湛的求救书信后,老头怒了,胡子气的一撅一撅的,抬脚踹翻了桌子:“老二、老三,你们赶紧到云门关去,把你们大姐接回来,咱家闺女不受那鸟气。”
秦家是百年世家,都是武将出身,虽说家族败落了,只有一个郡王的虚名,可骨子里那份傲气还在,秦家二爷和三爷听说大姐被燕王囚禁,也气得不轻,立刻收拾行囊,带了护卫快马加鞭赶往云门关。
再说云门关的燕王,燕湛随传旨的公公一走,他就回过味来了,秦氏并无大过,总囚禁着不好,要是燕湛从京城求来救援就麻烦了。
思及此,燕王赶紧下令让人把燕王妃给放了。
燕王妃得了自由,就开始担心燕湛的身体,也不和燕王打招呼,匆匆收拾行囊带着自己人沿途追赶燕湛。
十天后母子终于重逢,燕湛是男儿,心中伤悲,有泪却不轻弹,燕王妃虽然想嚎啕大哭一场,借此发泄心中的悲愤,可为了顾及儿子的身体,终还是忍了,抹了抹泪,劝慰:“湛儿,等我们母子到了你外公家就好了。”
燕湛沉默不语,燕王妃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儿子心中苦呀。
三日后,母子二人和秦二爷、秦三爷迎面遇上,这下燕王妃有了诉苦的人,拉了两个弟弟到别的房间,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秦二爷和秦三爷看着大姐哭得伤心欲绝,二人一个紧握拳头,一个捏着茶碗,恨不得立刻跑到云门关揍燕王一顿。好在燕王妃哭过之后,心里不那么郁结了:“二弟、三弟、你们不用去云门关了,去了也没用,燕王那个薄情的东西心里根本没我们母子,还是回京城吧,和父亲他们商量商量,看接下来怎么办。”
秦二爷和秦三爷想想也只能如此,二爷脾气暴躁,重重的一捶桌面:“便宜那混蛋了。”众人歇息一晚,次日启程赶往京城。
八月十二,一行人抵达京城,与此同时,茶商方泽航之女方锦绣也抵达京城,派人密切关注燕湛的动向。
燕王妃在京城有产业,她不愿给父亲和弟弟们添麻烦,带着儿子燕湛住进了永宁街的宅院里。
燕湛本就是带病上路,一路上车马劳顿,整个人消瘦的脱了形,面白如纸,形如枯木,病情更加严重。老秦郡王亲自带着一家子到永宁街来看望燕王妃母子,靖平侯夫妇也带着儿女前来探望,商量着给燕湛请名医医治。
陈凤典看着燕湛像死人一般躺在床上气若游丝,心疼不已,伏在床头小声哭泣,低喃呼唤:“表哥,表哥。”她都不敢想象,燕湛到底受了多少苦难,才能折腾成这般摸样。
燕湛闻声睁开眼睛,伸手轻抚陈凤典的发丝,气息微弱:“表妹莫哭,我没事。”他顶着一具残破的身子,给不了表妹幸福,可也不想让表妹为他伤心。
“嗯,我们请御医,表哥会好的。”陈凤典哽咽,想起了什么,站起身:“表哥等着,我去想办法,请最好的御医。”匆匆出了燕湛的房间,和谁都没打招呼,马车也不坐了,骑了陈凤谋的马,直奔竹林小院。
陈凤谋听说后,骑了表弟秦怀璧的马,一路追到竹林小院。
明天就是仲秋佳节了,陈碧青正琢磨着父兄会不会接她回家团聚,陈凤谋和陈凤典骑马疾奔而来。
陈碧青一惊:“出什么事了?”一想到家里会出事,她就心慌的厉害。
“八妹妹。”陈凤典紧拉住陈碧青的手,泪如雨下:“我表哥燕湛他病了,病得很严重,姐姐求你了,帮帮忙,给我表哥请个最好的御医吧!”只要陈碧青求太子,就一定能请到最好的御医。
陈碧青一愣,而后想了一下,从陈凤典手中抽出手,神情郑重道:“好,我帮你。”见陈凤典对她露出感激的笑容,轻笑着点点头,让对方放心,面向陈凤谋,她提出条件:“请最好的御医可以,不过,燕世子必须住到我的竹林小院附近。”
陈凤谋不解,陈凤典干脆发问:“这是为何?”
为何?好好的世子,从小就病怏怏的,她还想知道为何呢,陈碧青意味深长的一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可不想好心帮忙给人请了御医,回头却把人给医死了,到时候,我百口莫辩,只怕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还是就近看着的好。”转头提醒陈凤典:“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四姐姐也搬过来,可以随时照顾湛表哥。”
陈凤典看向陈凤谋,陈凤谋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我去和姨母说说,争取尽快让表哥搬过来。”事情说妥之后,陈凤谋兄妹又匆匆骑马离开。
燕湛要是过来,住哪儿呢?竹林小院里有军士酿蓝莓酒,不能让外人窥视,小院外的竹亭子不适合病人居住,陈碧青思来想去,主意打到了翠溪庄园。
明天学堂里要放仲秋假,陈碧青跟萧老爷子一说,老头出乎意料的痛快:“行,我这就让人收拾出一处院子,专门让燕世子养病。”
这老头,也太好说话了,陈碧青准备了一大套说辞,还没用呢,就这么答应了?咧咧嘴,都不知道咋高兴了,风风火火的从地窖里抱来一小坛子蓝莓酒,往萧老爷子怀里一塞:“白送你了。”
这丫头,整个就是个小孩心性,萧老爷子抱着蓝莓酒笑呵呵的回翠溪庄园,安排人给燕湛收拾院落。
为了儿子的健康,燕王妃也没矫情,下午就把燕湛送到了翠溪庄园。她里里外外看了看儿子住的院落,幽雅清静,很适合养病,她心中感激,让陈凤谋出面对萧老爷子感谢一番。
陈碧青请太子轩辕瑾出面请来霍御医,给燕湛诊断一番,说是旧疾复发,开了药,让静养。
第143章 相争(四)()
给燕湛熬药的事,陈凤典不愿假手于人,亲自挽了袖子到小厨房动手熬药。
萧老爷子爷孙几个要回萧家过中秋,和陈碧青打了声招呼走了。陈凤典端来药,陈凤谋在燕湛身后放了床被子,让他倚靠在上面,陈凤典坐到床边,一手端着药碗,一手拿着勺子,一小勺一小勺的喂燕湛,全然不顾有旁人在场。
看到这一幕,陈碧青惊讶的同时,也知道,陈凤典的心今生已经系在燕湛身上了。
外甥女对儿子真心相待,燕王妃自然高兴,一扫往日愁容,站在床边笑得一脸欣慰。陈凤谋虽没说什么,可他略带担忧的眼神,却透露了他对二人今后的犹疑。
燕湛喝了药,陈凤谋叫着陈凤典回家,可陈凤典坚持要陪燕湛过中秋,不肯离开。陈凤谋没辙,只得依着她,回头让陈碧青跟他回家:“明天是仲秋佳节,跟大哥一块回家吧!”
陈碧青从昨天就盼着有人接她回家,可她盼的人并不是大哥陈凤谋,微笑道:“我还有很多事没安排好,等我办完了再说。”这只是她的借口,其实她想等父亲或两个哥哥来接她。
陈凤谋没做其他想法,交代一番,骑马走了。
陈碧青望着陈凤谋的背影,眼神黯淡,她现在好想回家,一股委屈涌向心尖,她开始心生埋怨:为什么父亲和三哥、五哥还不来接她,难道他们把她给忘了?
陈聘没有忘了还待在竹林小院的三闺女,他早几天就和顾氏商量着接陈碧青回家过中秋,可顾氏冷着脸并不理喻。陈聘知道顾氏这态度是不同意,他生气了,想赌气把三闺女接回来,可他担心顾氏到时候会甩脸子给陈碧青看,沉着脸找两个儿子商量,想让他们劝劝顾氏。
陈凤策和陈青羽不劝还好,他们一劝,顾氏恼了,边哭边骂:“都是些喂不熟的白眼狼,我辛辛苦苦的把你们几个拉扯大,竟然胳膊肘往外拐,向着外人。”
陈凤策两兄弟脸上不好看,母亲言语间的外人明摆着就是八妹妹。
“你说谁是外人?”陈聘不乐意了,拍桌子开始和顾氏争吵。顾氏早就憋着火呢,自己亲闺女陈羽若都不能回娘家过节,凭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