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妻有喜:庶女反攻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不算金银首饰,她有八百多两银子,先开个糕点店。想好了就做,她叫上苏妈妈和玉簪出门找店铺,苏妈妈喊了她大儿子苏小川赶马车。
主仆几人在繁华街道转了一圈回来,陈碧青让苏小川找衙门里的傅师爷,请傅师爷帮忙介绍一个信得过的掮客。傅师爷很爽快,立刻找来一个叫柳士忠的掮客。
按照陈碧青的要求,柳士忠给介绍了三处店铺。三处地方她都看了看,的确都不错,均在繁华地段,铺子宽敞,后面的院子也不小。经考虑,她选了最大的那间店铺,用了五百八十两银子,直接过了红契。
当陈聘知道陈碧青用五百八十两,买了一间铺子后,盯着她问:“你哪来那么多银子?”
陈碧青深吸了口气,说:“我从小到大攒的。”怕陈聘不信,继续说:“我整日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没有花钱的地方,这十几年女儿几乎没花钱。父亲大概不知道,府里的姐妹和下人们都说我小气。这名声,女儿不是白赚的,我攒了八百多两银子。”
这事陈聘信了,转念又狐疑的问:“你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会做买卖吗?”可别把攒了十多年的钱给赔没了。
陈碧青也担心这个,她又没做过买卖,她哪知道。但这话她不敢说,乖巧的说:“有不懂的地方,我会时常和父亲商量的。”
“嗯!”陈聘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买铺子的钱是孩子自己攒的,他不好据为己有,女儿的,就是他的,他在一旁多照看着点就是。
父亲这一关通过了,陈碧青开始着手装修铺子,花最少的钱,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安排了一番,把装修铺子的工作交给了苏小川。
每天里陈碧青开始和玉簪,玉滴,苏妈妈研究着做糕点,玉琢和玉点留在京城没跟来。还真别说,她还真不是一般人,根据前世的记忆,她指挥着,四个人真就做出了近十种糕点和小吃食。虽然样子不咋样,吃着还行,她就拿这个开店了。
玉簪皱着眉:“小姐,就这几样开店,是不是品种少了点?”她们病病弱弱的小姐哪去了,怎么这么折腾人啊!她们做的这些能卖吗?
能卖吧?便宜点,少卖点,还是能卖的。陈碧青知道,指望糕点赚钱,门都没有。得试试那土炉瓦罐鸡怎么样,到正在装修的铺子里,指挥着苏小川和他六岁的弟弟苏小宝垒土炉子。
苏小川兄弟俩还真不会干这泥瓦匠的活,苏小宝小,苏小川都十岁了,跑腿办事挺机灵的,咋就垒不了个土炉子?陈碧青看不下去了,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土炉子的垒法,干脆她亲自下手。看到这样的八小姐,他们长大了嘴,瞪圆了眼,简直不敢相信,侯爷家的小姐是这样的吗?
嫌别人干的不好,自己动手才知道,真不像看着那么简单,还得让苏小川兄弟俩帮忙。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用了大半天的功夫,天黑前,满脸是泥的垒出了个土炉子。
一个个累的,话也不说,饭也不吃,洗了洗,都去歇着了。就他妈一个土炉子,好悬没把人给累死。陈碧青服气了,非专业人士,不可逞强啊!
第6章 兴荣()
装修店铺用了十几两银子,店名陈碧青决定叫‘百味居’,二月初十开业。
开业这天,苏小川放了一挂鞭炮,到是引来几个凑热闹的。看摆着的糕点就那几样,样子一般,却是没见过的,买了几块尝。
苏小川兄弟俩和玉簪,玉滴一个个皱着眉,刚开始卖了那几块糕点后,到现在都半个时辰了,没人进门啊!
陈碧青心里也没底,咚咚的心跳得厉害。招呼苏小川兄弟俩,玉簪到后院,让玉簪烧水,苏小川把事先买好的八只鸡收拾了,苏小宝从旁帮忙。鸡收拾好了,放进锅里焯了,装进八个瓦罐里,陈碧青加入配好的调料。
土炉子里的炭火已经生起来,苏小川一个一个把瓦罐放进土炉子里煨烤。苏小川兄弟俩看炉子,两人无精打采,盯着土炉子发呆,小姐这又是干什么呀?
很快,苏小川兄弟俩闻到了一股从未闻过的鸡肉香。陈碧青也闻到了,她长舒了一口气,成功了。没一会儿功夫,整个院子里,飘满浓浓的肉香,连在前面看铺子的玉簪,玉滴都闻着味跑过来了。
一向稳重的玉簪问:“什么味啊!这么香。”玉滴闻着香味凑到土炉子跟前,啥肉啊!好想吃。
陈碧青没说让吃,玉滴又回到前面看铺子,剩下的几个人就惨了,香喷喷的肉就在眼前,不让吃,简直馋死个人。陈碧青除了水果,其它的一概不怎么爱吃,可她好像也想吃。再看另外三个人,都馋的咽唾液了,陈碧青想笑,民以食为天啊!
等瓦罐里的鸡肉煨烤熟了,铺子前面摆了两张桌子,瓦罐鸡摆在上面,配上一摞小碗,以便供人品尝。
陈碧青此刻才开口:”玉簪,你们吃一罐,让来客尝一罐。我们卖剩下的六罐。“再不让他们吃,那就是作孽,看一个个馋的,几乎要用眼睛把瓦罐里的鸡给吃了。
玉簪一愣,她听错了吗?小姐让他们吃?在侯府里,她们家小姐可是有名的小气。这鸡是能卖钱的,小姐会让他们吃?愣愣的看着陈碧青。陈碧青都不想看玉簪,她有这么小气吗?虽然有时候她也自觉在银钱上够极品,她不是攒起来为了关键时刻用吗?“你们不想吃算了。”
“吃,吃”不等玉簪说什么,玉滴慌不迭的回道,她怕回的慢了,就没的吃了。
陈碧青忍不住笑了,小丫头,在吃食上倒是机灵。笑就笑吧!玉滴也顾不得被笑了,取了碗筷和大家分鸡肉吃。这时候陈碧青想起她是侯府小姐了,要顾及形象,好吃她也不吃。
馋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吃上了。嗯!香而不腻,肉质松脆,他们第一次知道,鸡肉原来还能做的这么好吃。她们吃的香,铺子外面可了不得了,闻着味来了许多人。
此刻,陈碧青才真正领会‘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真谛。鸡香就怕五六只啊!眨眼间,没了。
苏小川在铺子外面守着瓦罐鸡,手里还拿着一块鸡肉,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他分到的鸡肉还没吃那,眼前的六罐瓦罐鸡就这么卖没了。
行了,也别吃了,赶紧拿了银钱去买鸡!三十只鸡买回来,煨烤熟了摆在铺子外的桌子上。苏小川傻啦!特马的又买少了,不到半个时辰,三十只鸡全卖出去了。
正值晌午,得了,饭是没空吃了,苏小川又急匆匆地去买了七十只鸡,这下该够卖了吧!七十只鸡是不少,可还真不够卖,酉时一过,全卖出去了。
我的天,一百零六只鸡啊!从集市买一只鸡约四十五文钱,做成瓦罐鸡卖二百文,一百零六只鸡,净赚二十一两银子还多。一天啊!一天就赚二十多两银子,生意兴荣的不得了,开门红啊!主仆虽然累的够呛,心底里却都十分高兴。
开门爆红,以后的每一天都生意火爆,可以说供不应求。他们人手有限,于是,陈碧青定下每天只卖二百只瓦罐鸡,如此苏小川他们也很辛苦,连苏妈妈和珠儿都来铺子里帮忙了。
一连忙了十天,陈碧青算了下帐,十天里瓦罐鸡净赚三百两银子余二百文钱。至于糕点,咋说呢?没赔,十天净赚一两。陈碧青笑了,多好算的账呀!
当天的二百只鸡卖完了,陈碧青只让苏小宝守着前面的铺子,把玉簪,玉滴,苏妈妈,苏小川,珠儿叫到里间,桌子上放着五个钱袋子。玉簪等人有些不解,小姐要干什么?
陈碧青也不卖关子,直奔主题:“这十天来你们辛苦了,都很尽心卖力。我问过,现今,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钱,最多是三十五文钱。除了苏小川,我给你们每人每天开五十文钱,十天,每人所得是五百文钱。我给你们放钱袋子里了,收起来吧!当然,你们原先在府里的工钱照领,与铺子里无关。”
有这么好的事?几个人有些不敢相信,她们从未想过小姐会另外发工钱给她们。
珠儿小心翼翼的说:“八小姐,我只干了七天。”
“知道。”陈碧青对珠儿的印象加分:“你是黄姨娘的人,多得的,算是赏钱。”小姐真心给,玉簪和苏妈妈带头拿了钱袋子,陈碧青提醒苏妈妈:“苏小宝的,苏妈妈一块拿着吧!”
苏妈妈笑着拿了,小姐这事办的漂亮。玉滴和珠儿也拿了。
桌子上的一两银子显出来,陈碧青说:“苏小川最累,给你每天算一百文钱,十天,这是一两银子。”
苏小川一脸喜色,十天一两,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府里的工钱是一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他所得的钱比他爹这个管家都多。苏妈妈也高兴,他们一家子的钱加一块,可真不少。
陈聘看着书案上的二百两银票,有些吃惊,他只知道女儿的铺子生意红火,连黄姨娘都派人过去帮忙了,却没想到仅十天时间,女儿就拿给他二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陈聘审视的看着陈碧青,在京城时,女儿身子病弱,离开京城,每天不仅精力充沛,连运气都来了。难道京城不适合女儿?不管怎么说,赚了银子就是好事,陈聘高兴的哈哈大笑。就说嘛!他陈聘的女儿都是极好的。
第7章 种田()
生意日益红火,陈聘时常打发苏小川的爹苏广到铺子里帮忙。黄姨娘是个聪明人,陈聘重视,她也不甘落后,带上丫鬟婆子也到铺子里帮忙。
一切步入正轨,陈碧青准备再找个像玉点那样,每天出去探听消息的人。她虽是生在深宅内院的女人家,可她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把苏小宝和玉滴叫到跟前,每人给二十文钱:“每天抽时间出去玩吧!到热闹的地方去,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回来讲给我听。”
两个人一愣,小姐啥意思?让他们到热闹的地方玩,还给钱。
陈碧青看了玉滴一眼,嫌他不开窍:“这么多年跟着我,你没见玉点怎么出去玩吗?像她那样,把在外面听到和看到的,讲给我听。”
“哦!”玉滴现在才明白。过去她还总是纳闷,小姐为什么主动让玉点出去玩,原来自家小姐爱听外面的事啊!行,这事她肯定能办好。
苏小宝似懂非懂,玉滴转头对他说:“你跟着我就行。”
苏小宝乖乖点头:“我知道了,玉滴姐姐。”
他二人一个八岁,一个六岁,陈碧青向来谨慎小心,叮嘱道:“你们两个年岁小,在外面玩要小心,不要和陌生人搭话,知道吗?”
小姐也真是的,她玉滴可比玉点大多了,保证道:“小姐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陈碧青挥挥手,玉滴和苏小宝真就跑出去玩了。
铺子里有苏小川父子主事,暂时没陈碧青什么事。如今手里有钱了,她打算置田种地,也当当传说中的地主。地主?感觉怎么那么别扭,总有那么点反面人物的意思。算了,种田就种田,她不当地主。
说到种田,她得意的笑,在前世,她可是农村孩子,虽然她不是个合格的农民。至于他不合格到啥程度?例如有一次,她家的西瓜估计要熟的时候,她想吃了,爹妈就让她自个去摘一个尝尝。
她到了东坡的地里一看,傻眼了。她家的地就在这附近,过去她常随父母来,可这好几块瓜田,哪块是她家的呀?左看右看,越看她越没底。瞧瞧不远处,有熟悉的同村妇人在摘西瓜,赶紧跑过去:“姑,我来摘个西瓜回家吃,可认不出哪块地是我家的。姑,你认得吗?”
“呦!不认识自家地了。你可真行。”那姑姑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笑呵呵的把她带到一块西瓜地前:“喏,这就是你家的地,认好了。”为此,那姑姑取笑了她好几年。
唉!她不就是几年没下过地了嘛!咋就认不出自家地了呢?郁闷啊!
由此可见,她不是个称职的农家子弟。做农民她不合格,可并不能说明她不会种地呀!主要粮食作物怎么种,她都知道,而且在这技术落后的古代,她绝对是高手。
既然种地她是内行,手里又有钱,那就买地种田,她父亲陈聘也不反对,买田置地是正事。立刻让玉滴,苏小宝去叫来掮客柳士忠:“我要买几亩上好的良田,要靠近水源,利于灌溉。你手里有吗?”水是田地的根本,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源,靠天吃饭,庄稼能不能长好,那可就两说了。
还真别说,柳士忠手里真有:“出城往南二十里地,傅家村有十亩绝好的良田。”这位是县令家的小姐,他表现好了,没坏处。
陈碧青想去看看地:“你有时间,带我去一趟傅家村。”
柳士忠见陈碧青没有小姐架子,开口商量:“如果可以,我明天带小姐去如何?”
陈碧青应允:“好。”
次日清晨,陈碧青带了苏广,玉簪,坐着马车跟柳士忠赶往傅家村。到了地方一看,十亩地,向东五十米是河流,南面还有一座大山。嗯!依山傍水,好地方。陈碧青当场决定买了,立时到衙门办了红契。
地买了,进入三月,正是春耕时。陈碧青直接给了苏广三十两银子,让他买两头耕牛,和必须要用的农具。
苏广从傅家村雇了两名年轻力壮的村民,他们牵着牛耕地的时候,陈碧青亲自去看了看。难怪古代粮食产量低,耕地的犁太落后,地耕的过浅,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具不好,是没办法的事,她总不能为此,再去造农具吧!明显不现实。想了想,她对其中一个叫傅大壮的说:“尽量把地犁深,每亩地,给你五十文钱。做得好,以后有农活还找你。”
啥?傅大壮以为自己听错了,连一旁的罗有良也以为耳朵出了问题。他们时常为大户人家做工,从来都是论天算,按亩算工钱,简直闻所未闻。
跟着的苏广急了,八小姐啥都不懂,闹笑话了吧!赶紧阻止说:“八小姐,这可使不得,没有这样算工钱的。”
陈碧青怎么会听他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要人出力,就要多付钱:“这事,苏管家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