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国企之花 >

第50章

国企之花-第50章

小说: 国企之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干什么,莫非想寻短见?李德林心中不安,拔腿跟在他们后面。他已认出男人就是村里的根娃,女人叫武月华。

    不一会,那二人便到了林子尽头,再过二、三米便是崖壁。二人相拥大哭,哭了一会便径直向崖边走去。

    李德林大叫一声:“根娃你干什么?站住!”

    根娃和女人停住脚步,眼泪汪汪转过身来。李德林放下箱子和手提包,把他二人拉回到林子。喝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尽管跟我说。老子帮你摆平!”

    根娃和女人的眼泪扑簌簌滚下来,正要说话。二人身子一歪,瘫倒在地。李德林见他们饿得脸色发了青,便从手提包中取出一斤袋装饼干,根娃和女人接过饼干就往嘴里塞,二人一口气把大半袋饼干都吃了,李德林又拿出路上喝剩的半瓶水给他俩喝。

    根娃是土生土长的靠山村人,住在村东头。十年前的夏天,根娃用家里养的鸡和三十多只鸡蛋下山去卖了,换回香油和米。在回来时经过这片林子。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约莫十四、五岁的姑娘晕倒在地,就把她背回家,喂了粥汤后,她才醒过来,她就是武月华,西川人。

    武月华的父母亲都在那年武斗中被流弹击中,不幸去世。她没有其他亲戚。只有一个表哥在煤城工作。城里三天两头武斗,她待不下去,就独自出去投靠表哥。没想到表哥的信连同钱包一起被偷,地址丢了,钱也没了。她一路乞讨,被两个居心叵测的人绑了塞进马车,在路上颠簸了大半天。她见土路两边都是茂密的玉米地,便趁着二人不注意,从马车上滚落下来,摔得鼻青脸肿,幸好没有大伤。有个好心的路人帮她解开绳子,还没顾得上说上几句话,马车上的人就追了过来,她赶忙逃进玉米地,躲过一劫。武月华不认识路,顺着泥路漫无目的地乱走,路过思过林时,又累又饿,腿一软就晕倒了。

    当年的李德林见武月华面黄肌瘦,象个小孩子,对她不感兴趣,就对根娃说,只要她愿意就留在你们家吧。武月华就留在根娃家,认根娃的娘做干娘,根娃就成了她的干哥哥。过了没多久,李德林坐牢,他们的事情就不清楚了。

    过了一会,根娃缓过气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事情原委。

    这几年,国家的政策放宽了许多,允许村民养鸡、养羊、种菜、栽果树,靠山村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只是地少人多,离城又远,村里人仍旧很穷,村里的姑娘都嫁到山外,山外的姑娘没人愿意嫁到靠山村。村里有七、八个三十来岁的光棍,整天愁眉苦脸。根娃和月华都已老大不小,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干娘在世时,月华常跟她谈起要去梁城找表哥,可是家里穷,凑不出路费。再说攒够了路费又能怎样?不知道表哥的地址,偌大的煤城去哪儿找?月华跟干娘睡一张床,干娘常常见到月华在睡梦中哭醒,知道月华的心思不在靠山村。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干娘不敢把根娃和月华硬往一块凑。

    根娃对月华也没有那种心思,月华是城里人,早晚要回城里去。城里人和山里人睡不到一张床上,就是睡了也得散,老队长李德林就是榜样。再说根娃也有他自己的意中人,他的心思全在村西头胡家闺女胡雪梅身上。

    去年腊月,出奇的冷。根娃的娘熬不过冰天雪地的严寒,没来得及说几句话就去了。家里只剩下干兄妹二人,冷冷清清。

    过了元宵,根娃家突然热闹起来,靠山村的几个光棍不约而同前来串门,他们都是冲着月华来的。月华跟他们没什么交往,可以不理睬,见到他们来,就扭头避开。根娃不行。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能得罪他们。热闹了几天,光棍们大多知趣,知道没戏。不来了。只有现任队长的儿子梁耀祖死缠不放。他对根娃说,只要你根哥说一句:武月华是你的老婆,我再也不踏进你家一步!

    根娃心里想着胡雪梅,这句话如何会讲得出口?他吭哧半天才说,月华的事我作不了主。

    梁耀祖说,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什么意思?武月华我娶定了!

    三天后,梁耀祖带了两个人在村里挨家挨户询问。说他家的羊不见了,有没有看到?村里人都说没看见。梁耀祖等人来到根娃家,硬说他偷了梁家的羊。根娃说,没偷。梁耀祖说,我要搜。根娃说,搜就搜。梁耀祖径直跑到羊圈,果然见到梁家的羊。根娃说。我没偷,你栽赃陷害!梁耀祖说人赃俱获。休想抵赖!三个人不分青红皂白把根娃捆了送到村里。梁村长说,根娃是初犯,从轻处理,送到思过林闭门思过,饿两天就会长记性。

    根娃连呼冤枉,可没人信他。山里人纯朴,对偷鸡摸狗的事向来痛恨,免不了对根娃说些难听的话。村西的胡雪梅不明底细,也跟着骂他。根娃又气又羞,恨不得一头撞死。

    武月华知道是梁耀祖栽赃陷害,目的是逼根娃就范,下一步就会直接来威胁她。武月华拿了馒头、咸菜想送到思过林,没出村就被梁耀祖的人截住,东西全被搜走。

    武月华和根娃在茅草屋抱头痛哭,月华说。是我害了你!两人整整饿了两天两夜,越想越觉得活在世上实在没有意思,不如一了百了,便想跳崖自尽。

    根娃泪水涟涟说,李队长不该救我们,我活着也没脸回村,还不如死了好!

    李德林听着根娃的诉说,感慨万端。他想起自己当队长时也是这样欺男霸女、糟蹋村民,从没想过村民是什么感受。今天见根娃和月华因冤情寻死觅活,不由得脸红耳热,对以往的所作所为生出厌恶,同时萌动了怜悯之心,有意帮助他俩摆脱困境。

    李德林说,好死不如赖活,你们放心,我在城里做生意赚了钱,这一次回乡是收购山货,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俩可以一起帮我打点,想办法运到城里去卖,我保证你可以在城里过上好日子。他掏出六十元钱,给他俩一人三十。说是进村帮忙收山货的工钱。

    根娃和月华见他的穿戴和鼓鼓囊囊的箱子、手提包,又看看手中的钱,自己辛苦半年也攒不到这么多,料想他的话不会有假,便推托了一会,千恩万谢后才收下。

    李德林到靠山村时,天色已黑。根娃家与十多年前相比,依然破旧不堪,四壁透风。

    月华说,李队长稍等一回,我去杀只鸡。

    李德林说,不必了,我在路上买了烧鸡,还剩一半没吃完,凑合一顿足够了。

    月华到厨房炒菜煮饭,根娃陪李德林聊村里的情况。

    自李德林走后,队里一直是梁队长当家,后来队改村,梁队长就成了梁村长。梁村长是个老实人,待人也还说得过去,倒是他的儿子梁耀祖是个刺儿头,依仗父亲是村长,经常做些不靠谱的事。李德林听到这里,心中已有了谱。

    过了一会,晚饭煮好了,月华端上了桌,是一盘香菇炒鸡蛋、蘑菇豆付、咸萝卜,外加一盘白馒头。李德林从手提包中拿出一瓶洋河大曲和路上吃剩的半只烧鸡,让根娃、月华一起吃。他将白酒倒成三碗,放在三人面前。根娃能喝,李德林是知道的。月华没推辞,看来她也能喝,这倒是李德林没想到的。他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只见煤油灯光亮下的月华,脸色红润了许多,眉宇间添了几分娇媚。

    细算起来,月华该是二十五、六岁了,象她这般年纪的女人在村里连孩子都有了二、三个,可她经过这些年的坎坎坷坷,依旧能保持清白之身,实实在在不容易。李德林情不自禁地又想起当年蛮横无理地破了小姑娘贾雯雯的身子,确实是于理不合。

    这一顿晚饭吃得很开心,根娃和月华有生以来从未喝过这么好的酒,吃过这么好吃的烧鸡。李德林见他俩的愁眉锁眼换成了欢天喜地,心里非常高兴。他实实在在体会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俯视跪拜在地的臣子、倾听他们因得到封赏而三呼万岁时的心态,陡然涌起一种强烈的满足感:我李德林活了三十几年,头一次做了一回善人。想来一定是时来运转了,他猛然记起那个神神秘秘的“贵人”,莫非是他在暗中保佑我? 

第八十章洪振东临别赠言() 
被李德林称之为神秘贵人的洪振东说到做到,他去销售部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趁副总李志成建立公司销售网络、扩大销售队伍的机会把刘明泉、小孙和董跃进三人调到销售部当销售员。

    李志成在市政府当办事员的时候,接触了许多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对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有过专项研究,自以为颇有心得。他之所以跟随夏明兰到机床公司工作,主要是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付诸实施,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对建立公司销售网络的计划是实行三级管理模式:以他为首的销售部为一级,全国各大区域销售经理为二级,由各大区招聘的代理商为第三级。在保证公司销售利润的前提下给予各大区经理和代理商部分定价权,销售人员的个人收入和销售业绩挂钩,和用户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挂钩。

    李志成在销售人员会议上神采奕奕。“我们的销售办法已经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公司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分配制度,坚决贯彻多劳多得原则,打破大锅饭。销售部门和总装车间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公司推广。

    我在这儿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从今以后,在我们机床集团公司‘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将会逐渐改变,在座的一百多位销售人员中必定会出现一批能人,他们的收入可能会超过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我这么说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公司领导会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为你们庆功、戴大红花。这样的销售能人越多,你们的收入越高。我们公司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销售人员报以热烈掌声,个个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散会后,刘明泉、小孙和董跃进一同去找洪振东。洪振东的办公室已挤满销售人员,他们七嘴八舌询问一些细节问题。洪部长长、洪部长短,叫声不绝。刘明泉见一时插不上嘴,便上前在洪振东耳边轻声说:晚上一起喝酒,老地方见。

    下班后,洪振东如约来到聚丰园。今晚是刘明泉、小孙和董跃进三人约定共同做东,洪振东不肯。说你们都不用破费,省下来回去安慰老婆,小孙还得攒钱哄女朋友,按老规矩,我来会钞。

    刘明泉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情。“那不行,每次都是你请客,我们面子都没了!”

    洪振东挥挥手道:“你要请客还不容易,等你年终奖金超过我时再请也不迟!我再重申一遍:在你们赚的钱超过我之前,不管谁请客,都是我会钞。这个规矩不能破!”

    董跃进满脸是笑。“洪哥真够仗义,这么多年下来了,还惦记着替我们省钱,跟着洪哥干活,值了!”

    小孙嘀嘀咕咕。“省钱有什么用?谈一个吹一个,人长得就是这个鸟样。人家一听我挣的是力气钱,扭头就跑,哪里比得上什么业大、电大的招人喜欢?”

    小孙最近眼睁睁看看包小淼当上了组长,越来越受到车间领导重用;业大读书又被评上优秀学生,与许慧越走越近,他既沮丧又不服气,一有机会便要发泄几句。

    董跃进不以为然:“小孙又何必为包小淼生气,顶破天也就是一个小组长,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许慧也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女,以后跟着洪司令发了财。还怕找不到女朋友?”

    小孙斜了他一眼,心想你自己家里藏了个漂亮老婆,净说些风凉话,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愤愤不平说,我是天生的蠢才。丑八怪,没那个福气!

    刘明泉明白董跃进是在借题发挥,他心中的疙疙瘩瘩还在。前两年他和刘明泉在同一个组,关系不错,董跃进经常邀刘明泉到家里喝酒,他老婆郑红妹会烧一手好菜。

    后来刘明泉当上装配组长,董跃进不服气,脸色黑了几个星期,闹得小组别别扭扭,后来韩大光见苗头不对,把他调到仓库。接着是洪振东请他俩吃饭,打了圆场才慢慢平息他的怒气。从此以后,刘明泉经常请他到饭店喝酒,或者约小孙一起自带酒菜到他家吃饭,才保持场面上的一团和气。但在工作方面则采取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有他在场时轻易不发表意见。

    洪振东安慰道:“国家的政策放开了,想赚钱有的是机会。你们知道中山路上有一家范记山货店吗?”

    董跃进笑嘻嘻道:“知道,就在我家附近。那家山货店生意很好,听说赚了不少钱,主要是老板娘的功劳。”

    说完,又“嘿嘿”笑了几声,样子怪怪的。洪振东、刘明泉见他笑得暧昧,料想其中有些名堂。洪振东事不关己,一笑置之。

    刘明泉饶有兴趣。“董兄话中有话,能不能说个明白?”

    董跃进喝了一口酒,抹一下嘴巴。“我是道听途说,作不得准,聊博一哂。听说范记山货行有三好:货好、男人好、女人好。”

    小孙觉得奇怪。“我到范记买过几次山货,确实不错。都是贩子直接送货上门,新鲜、卖得快,价格也合适,算得上货真价实。夫妻二人总是笑眯眯的,做生意就该这样,和气生财。货好、人好就可说清楚了,还分什么男人好,女人好?”

    董跃进道:“孙老弟知其一不知其二。据说范老板是做生意时待人好,关起门就好不了:他有个暗毛病,不能尽大丈夫之责。而老板娘就不同了,精力旺盛得出奇,他俩有本质上的区别!”

    小孙的眼睛不时眨巴,他没听明白,似懂非懂。

    刘明泉哈哈一笑。“小孙听不懂?董兄讲明白点,别遮遮掩掩,吊人家的胃口!”

    洪振东打断他们的话。“无聊!说点正经事吧!前天我在范记山货店遇上了李德林,他改做山货生意了。听他说,这一次回老家半个月,带回的山货卖给范老板,赚了不少钱。我问他,你有货源何不自己开店?他说已经准备自己干了,还从老家带回两个伙计,一男一女,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