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什么处方?”
“用固本止崩汤加减。同时服用山药薏米芡实粥。”
“朕只想知道,娘娘什么时候会痊愈。”
“七天。”
“七日后朕再来看。”
武帝走后,义妁和采娟的表情与病榻上的赵婕妤相差无几,虚脱了一般,常常听说伴君如伴虎,此时此刻她们有了深刻的体会。
这七日,义妁精心为赵婕妤治疗,一刻马虎不得。义妁几乎是日夜守护在赵婕妤的病榻前,累了就伏在床沿上小憩一会,只要赵婕妤稍微一动她就会醒过来。武帝有一次顺路来看赵婕妤,恰好看到义妁伏在床沿上。太监非常生气,要把她叫醒,武帝却阻止了太监,什么也没说,走了。
这七日,义妁不仅为赵婕妤施针,还要为她按摩整条脾经,为加快赵婕妤气血恢复能力,义妁把自己的养生方法用在了赵婕妤身上,为她按摩胆经,让她有一个好的睡眠,睡眠是恢复气血最好的法宝。脾胃虚弱,就喂其山药薏米芡实粥,不需要耗费气血直接补气血。
义妁的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日赵婕妤就只漏不崩了,第三日也不漏了。第四日,脸上有了血色,嘴唇也红润起来,说话也有了气力。第五日,已经能够起床,轻挪微步,不需要搀扶。义妁就鼓励赵婕妤多多走几步,每日都陪她到户外缓行漫步。走不动了,就亲自背赵婕妤。到了第七日,赵婕妤一觉醒来,柔软的阳光洒进来,她只觉全身舒畅,精神抖擞。
赵婕妤的身子一天一天好起来,王良人坐不住了,前几日去看望赵婕妤,见她躺在病榻上动弹不得,心中好不畅快,可后几日见赵婕妤气色红润,还能下地走动了,心中不安起来。风风火火地赶到太医院,斥责崔府志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娘娘恕罪。微臣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微臣按照娘娘的意思去做了,本来赵婕妤是脾虚,微臣用的却是肾气虚的汤药。唉,谁知义妁这个贱婢竟然治好了赵婕妤的病。”
“看来我们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王良人说完怒气冲冲地走了。
通过七天的接触,义妁无微不至的照顾赵婕妤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由产生好感,到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姑娘。
金碧辉煌的钩弋殿,武帝龙袍在身,端坐在龙椅上,旁边坐着容光焕发的赵婕妤。
在赵婕妤的请求下,武帝要赏赐义妁。
此时的皇上看起来有些慈祥,在义妁的眼中就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只是有了年轻貌美的赵婕妤,他才显得精神矍铄。
以前看到的只是病态上的赵婕妤,也宛若豆腐西施,现在义妁才发觉赵婕妤真的是美若天仙,金绣凤纹诸色真红大袖衣,霞帔华美飘逸,梳着高高的九鬟仙髻,插着金光闪闪的步摇,明眸善睐,长袖善舞,与昔日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相比毫无逊色。难怪风流成性的武帝三千宠爱在一身,只爱赵婕妤一个。
“说吧,你,想要什么?”
义妁跪在皇上的面前,不敢吱声。
第121章 女医(8)()
“站起来,看着朕,看着赵婕妤。”
“奴婢不敢。”
“朕叫你站起来就站起来,有什么不敢的?”
赵婕妤也在一旁劝说:“你站起来吧,皇上有心赏赐你,你不必拘谨害怕。”
可义妁还跪在那,说道:“奴婢跪着只是因为有一事相求。”
“说出来,让朕听听。”
“奴婢请求皇上下旨禁止悬丝诊脉。”
皇上颇感意外,问道:“这是为何啊?如今太医院里只有令丞一人知晓悬丝诊脉,你要朕这样做不是变相地惩罚太医令丞吗?”
“奴婢认为世上本无悬丝诊脉,即使神医扁鹊在世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太医令丞却靠悬丝诊脉治好了朕的很多妃子,又作如何解释?”
“那是令丞大人事先通过侍候娘娘的宫女了解了病情。”
“真有这么回事?”
“皇上如果不信,可让奴婢和令丞大人做一个比试。”
“什么比试?”
“奴婢、令丞大人、再找一名太医,依次为一个我们都不认识的人把脉,然后分别把结果上奏给皇上,皇上就可知道悬丝诊脉是真是假了。”
“这个注意不错,来人啊,传朕的口谕。”
武帝召来了崔府志,崔府志见义妁也在场,神色有些慌张,摸不透皇上召他有何事。
武帝依照义妁的计策又召来典医监和一名普通的侍卫。
武帝下达旨意,让崔府志、典医监、义妁三人分别为侍卫诊脉,诊脉期间不准交流,然后把结果写在竹简上,呈递给皇上。武帝特别有旨,崔府志必须悬丝诊脉,义妁和典医监则用正统的诊脉方式。
崔府志的脑袋嗡的一声,一下子全明白了,一定是义妁揭发了自己,崔府志又气又怕,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垂死挣扎一番。
侍卫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义妁把其心脉像一颗颗连珠般不停地流转,如同抚摸用玉雕琢成的琅琊那样盛满滑利。把其肺脉。像榆钱飘然下落一样。把其肝脉,如同长竿末梢那样柔软。把其脾脉,和柔相济,像鸡足踏地一样。把其肾脉,喘喘累累,连贯圆滑,像石头一样坚硬。义妁把到的脉都是平脉,也就是正常的脉。
典医监把到的脉和义妁一模一样。
轮到崔府志了,本来就心虚,又在真龙天子的目视下,本来就颤抖的手愈加不听使唤了,武帝见了直想笑,以前见到的崔府志可不是这个样子,每次悬丝诊脉都胸有成竹。只不过是诊脉而已,又没干重活,时至秋分,天气又不炎热,崔府志却满头大汗。很明显,那是吓出来的冷汗。
结果可想而知,崔府志把到的脉除了心脉和义妁一样外,其他都不是。
武帝这回倒没有像平素里那样火冒三丈,而是把三个人的书简扔到崔府志面前,平淡又不失威严地说:“崔府志,你可知罪?”
崔府志看都没看,就趴在地上了:“皇上饶命啊,臣不是有意欺瞒皇上的。”
武帝冷笑了一下,揶揄道:“朕知道,你是替朕着想,不想侵犯朕的妃子嘛!不得已才想出来的法子。看来,朕有错,朕为难你了,为难你们这些太医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皇上越不动怒,后面的惩罚就越厉害,崔府志已经吓得魂飞魄散,除了不断地求饶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臣知错!臣有罪!请皇上恕罪。臣下回再也不敢了。”
不过这回崔府志还真估计错了,皇上这回还真没想重罚崔府志,其实心明眼亮的武帝早就知道了崔府志玩的那套鬼把戏,只是他心里委实不想看到太医们触碰嫔妃们任何一根毫毛,只要不出大的状况,武帝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崔府志愿意悬丝诊脉就让他悬丝诊脉吧。
只是,他感到悲哀,偌大的太医院知道内情的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都是一群鼠辈,要么就事不关己,明哲保身。今天走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义妁,不仅治好了爱妃的病,还揭发了崔府志,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乳医,武帝惊讶又惊叹,看来红颜佳丽中也不乏巾帼英雄啊。
武帝背着手,在赵婕妤的搀扶下,威风八面地走到崔府志的面前,用脚踢了踢崔府志说道:“念在你顾及朕的情面上就不重罚你了,就罚你一年的俸禄吧。”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
没有要崔府志的脑袋,崔府志惊喜万分,把头磕得咚咚响,心里却盘算着回去后怎么整治义妁。
皇上又踱至义妁的面前,声如洪钟:“许义妁听旨!”
“奴婢在。”
“从今日起,朕擢升你为女医,可任意出入药书房、石渠阁、天禄阁阅览医学典籍,不受时间限制。”
“奴婢诚惶诚恐,谢皇上垂怜。”
第122章 曼陀罗(1)()
第十二章曼陀罗
义妁治好了武帝宠妃赵婕妤的崩漏,很快就在太医院甚至整个后宫传开了,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宫女们,以前得了妇女病羞于出口,即使最亲密的人都不会告知,更不用说去求助于那些太医了。只好忍着,最后一针可愈一剂可愈的小痒被拖成终日折磨她们的顽疾,让她们苦不堪言。现在有了医术高明的义妁,同为女人,她们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义妁也乐此不彼,来者不拒,不仅给她们治病,还教她们养生的方法。除了那一套自己坚守一生的养生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敲身,每天漫步半个时辰,晚膳喝粥,义妁还根据宫女们特殊的情况,特别叮嘱她们整天按摩小腿上的三阴交。这可是妇女病的第一要穴位,有病治病,没病预防。三阴交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能止血,能滋阴又祛湿,几乎八成以上的妇科病都可以治疗,可谓妇科病的灵丹妙药啊。
宫女听说不用吃药自己就能治疗难言之疾,喜出望外,一时间宫女们按摩三阴交蔚然成风。
当然更多的宫女与其说来找义妁看诊,还不如说来寻问养颜秘方,义妁坦言没有秘方,只有简单的养生方法,就是睡眠、敲身、喝粥。宫女们都不信,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行吗?义妁告诉她们,日用而不知,就是道,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什么叫非凡?就是把平淡的事情做一千次就是非凡。而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很简单,可是又有谁去做呢?认真去做的人少,坚持下来的人就更少了。总是期待捷径,总是期待奇迹,这是不足取的。
如果你一辈子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辈子敲身,一辈子漫步,一辈子晚膳喝粥,你就会容颜不老,你就会青春常驻。
这番论述让宫女们称奇,一个个喜笑颜开,眉飞色舞,仿佛已经掌握了长生不老的秘诀。在宫女们的强烈要求下,义妁又为她们推荐了一道养颜保容的美食:五色美容粥。
就是把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紫米放在一起熬粥喝。黄豆补气健脾,绿豆清热解毒,黑豆滋阴养血,红豆去除赘肉,紫米养心安神。总之这道美食对五脏六腑全部顾及,不凉不燥,适合任何体质的女子。
宫女们讨了养颜驻寿的秘方,好不欢喜,天天煮食之,再加之义妁教导的其他养生法,不消一个月,宫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光**人,皱纹没了,眼袋没了,鱼尾纹没了,斑点没了,红疹没了。水汪汪的眼睛,粉嫩粉嫩的脸蛋,白里还透着红,甚至有一些身材臃肿的宫女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窈窕淑女。
普通宫女的变化让那些嫔妃们坐不住了,心里痒痒的,也想找义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养颜秘方,无奈按照太医院的规定,义妁还没有资格为嫔妃们看诊,这些嫔妃只好求助于普通宫女,甚至卸下粉饰乔装成普通宫女找到义妁。
只有赵婕妤是幸运的,皇上特别恩准义妁可以为赵婕妤看诊。凡有闲暇,赵婕妤都唤来义妁,与她促膝长谈,把心中的苦恼和忧愁全部倒给义妁,义妁则是她最好的倾听者,同时也用自己掌握的医理去开导赵婕妤。每次和义妁谈完话,赵婕妤心情都很舒畅,赵婕妤本身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子,只是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地悲伤,幸好有了义妁,否则久思伤脾,对身子极为不利的。
义妁与赵婕妤年纪相仿,赵婕妤把义妁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要不是有严格的礼法限制,赵婕妤都想与义妁姐妹相称了。
“义妁,你想听听本宫的故事吗?”
赵婕妤神色恍然,似乎已经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看得出来,赵婕妤生活在宫里并不快乐,对皇后的位置也没有心思争逐,与处心积虑的王良人判若两人。
“奴婢洗耳恭听。”
原来赵婕妤原本是河间人士,自幼父母双亡,一直寄养在姑母家里。身体还有奇怪的疾病,就是右手患有痹症,手掌紧握无法伸展,姑母不是一个好心肠的女人,嫌她是一个累赘,整天对她冷言冷语。
这样的童年可想而知,没有快乐没有笑声,就在赵婕妤十七岁这一年,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23章 曼陀罗(2)()
有那么一天,武帝巡游至河北河间,站在一个山坡上,目光远眺,观大好山河。这时候,他宠信的一个方士突然指着天边一抹奇形怪状的云,大喜曰:“皇上,那是祥瑞之兆,预示附近一定有神奇女子!”
自从卫子夫死了之后,武帝几乎不近女色,听方士这么一说,倒勾起了他的兴趣。
武帝信以为真,马上派人挨家挨户的搜查。没过几天,方士兴冲冲地跑来报告说奇女子找到了。于是领着武帝马不停蹄地赶往赵婕妤家里,就在一个寒舍,一张简陋的破床上,武帝对赵婕妤一见钟情。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赵婕妤的右手握得紧紧的,谁掰都掰不开,方士跪在武帝面前,求主子一试。武帝轻轻一掰,赵婕妤紧握的手就自然地伸展开了,武帝大悦,以为自己成了神仙,更让他惊叹的是,赵婕妤的手里握了一个玉钩。方士大呼万岁,武帝本人也惊喜不已,认为这是老天赐给他的稀罕物,就这样赵婕妤做梦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进入皇宫。
至于她的手为何在皇上的掰弄下突然展开对她来说至今是一个谜。
本来就是一个美人,再加上神奇的遭遇,赵婕妤一进宫就深得宠爱,不惜花巨资为其建造豪华奢侈的“钩弋殿”,正是册封她为婕妤,级别仅次于皇后。
可这一切对赵婕妤来说太突然,每天早上醒来,都怀疑自己是在做一个华丽的梦。
“你知道吗,义妁,我其实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后宫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无论你是怎样的身份,都无法料到明天会发生什么。皇上现在宠我爱我,谁能料到明天就不憎我恨我呢。看看以前的皇后陈阿娇、卫子夫就知道了。陈阿娇有那么显赫的家世,卫子夫的孩子还是太子,弟弟又是大将军,可都沦落到凄凉的下场。跟她们相比,本宫孤身一人,没有亲人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