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文娱行者 >

第54章

文娱行者-第54章

小说: 文娱行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性们把头靠在近处,窃窃私语。

    张倩彤不时听上两句,然后转头来看自己的哥哥,面上带着好奇佩服的神色。

    张斯被她弄的更好奇,不知道这群女人在说自己什么坏话。

卷末语() 
第一卷,至此便结束了。

    未能免俗,乘此机会,邯郸学步,也来唠叨几句。

    第一次写文,生疏滞涩,确实难如人意。节奏颇差,除了仓促,便是冗长,诸位能一直阅读,倒要多谢宽容。

    说起成绩,自然惨淡异常。

    秋枫是新人,于此已有预料,虽止不住难过,倒还能承受住,说来,总是书质问题,不该期望过多。

    秋枫自知甚明,从未求过鲜花,书评之类,其它种种,便更不敢奢望了。

    在此,定要感谢亚欧贤弟一番,打气鼓励,照料查错,几乎一日未绝,其情可感,温润在心。能遇着如此朋友,值得欣慰。

    另一可欣慰处,秋枫尚算敬业,勤勤恳恳,未曾稍有懈怠。

    日更一万,单以字数而论,真可赞扬自己两句。

    当然,这也是因为有存稿的缘故。秋枫下笔极慢,虽费尽心思,一日也不过得三千之数,良可叹也。

    今后事情忙碌,写的怕会更少,加上存稿将尽,每日所更,只得减些了,在此提醒一声,望诸位多加原宥。

    至于是否太监,秋枫不敢妄下承诺,如无意外,应该不会。

    可是,既然说意外,谁又能说得准?

    秋枫只能凭心做事,若非万不得已,定要写到完结。

    素日里无甚爱好,仅喜读书一项,如今又添了件写文,希望能长久地走下去,陪伴在诸位的左右。

第一章《百家讲坛》() 
暑假期间,江苏省台出现一段广告,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首先是一段画面,一位身着长袍的少年,英俊儒雅,站在讲台上作演讲状。

    接着是黑压压一片观众,纷纷鼓掌,反应热烈。

    然后便是重新制作的古人漫画,配合着少年几句经典的话语。

    “诺,相当于现在的ok”“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地!”“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中间则开始穿插介绍,主持人浑厚的嗓音,缓缓叙述:

    他,功课倒数,却被校长称为才子。

    他,为人低调,却在当地无人不晓。

    他,老师许多,却都自称是他的学生。

    他的演讲,被学生们推崇,被老师们模仿,被当地人流传。

    他的演讲,必定座无虚席,必定掌声不断,必定有人自远方特意赶来听讲。

    他就是来自桃源中学的学生,张斯。

    那么,他的演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他的三国又有怎么的特殊之处呢?

    敬请收看本周六下午四点,百家讲坛之张斯品三国!

    在电视上演讲,不是没有过,但讲历史的很少,大抵都是一些法律传奇等等。至于真么亮地讲台,这么宽敞的观众席就更没见过了。当然,这都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身长袍,这是讲历史,还是说相声?

    比这更吸引人的,则是主讲人的年龄。

    尽管化了妆,做了许多修饰,可还是一眼便能看出是个少年。

    这就太不靠谱了,找个小孩子来做演讲?

    唯一看着舒心的地方,大概是这少年挺俊秀,尤其在这身衣服地承托下,更显得风度翩翩,满是书卷气息,就像个有才学的小书生。

    尽管不看好这个节目,可好奇心却被吊起来了。想看看这少年为什么是“才子”,怎么就“无人不晓”了,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电视台做事,自然有电视台的道理,其中一定有玄虚。

    这么一想,便坠入秦正远等人的设的陷阱中了。

    之前的时候,秦正远等主创人员曾商量过,教育类节目受众有限。若是中规中矩地宣传,定然没人愿意看的。

    焦点放在三国上也不行,因为跟三国有关的东西太多,不差这一件。

    唯一会令人产生兴趣的,只有张斯这个人了。

    大学教授讲三国,理所当然,对历史感兴趣的会听,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就不会听。

    要是主讲人只有十六七岁呢?讲的好不好先不说,至少有许多人会因为好奇而去看个究竟。

    能把人吸引来,就算成功了。

    至于剩下的,那就没办法了,能不能留的住,得靠具体内容。

    周六下午的时候,节目开始了。

    一段深沉的音乐开头,几个立体大字自空中出现,蓝色的背景,逐渐看清全部,几个字并列在一起:百家讲坛

    片头很简单,却也显得朴素大方,很有种从容大气的感觉。

    然后便直截了当地进入了主题,主持人出现在讲坛上,下面是坐满了的观众。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张斯。今天给大家讲的是”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便开始讲正题了。

    没什么故弄玄虚的地方,也没什么另外地节目,越看越觉得是一场真正的演讲。许多人有些失望,就这样?听一个小孩子讲三国?

    可是既然来了,便只能再继续看下去,希望后面有爆点。

    这么一继续就像观众席里的观众一样,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听过这么有趣的历史么?听过现代化的古代介绍么?知道三国藏着这么多东西么?注意过这么多细节么?

    见过这么酷的历史人物图画么?

    知道讲历史也要有很好的配乐么?

    当别出心裁地用书卷的形式,列出张斯演讲的要点,或是写出引用的原文。人们或许注意不到这一形式的新颖,但可以感受到张斯的博学,还能明白他的演讲思路很清晰。

    一期节目实在太快,许多观众感觉似乎刚到兴头上,就结束了。

    “收视率怎么样?”秦正远问道。

    王磊走了过来,摇摇头,有些失望:“我刚才去问了,收视率也就是以往的水平,只在后半部分时,才稍稍升了一些。”

    “哦”秦正远点点头,心情同样不大好。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事实降临时,依然止不住心中的失望。别的节目收视不好,不值得难过,可百家讲坛却投入了很多,若是还与以前一样,能对得起谁?

    “再等等吧。”秦正远叹了口气,又说道:“说不定,下个星期就有转机了。”

    “嗯。”王磊不大肯定地点了点头。

    一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张斯品三国的时间了。

    “阿杰,先不要写作业了,过来听听,很有帮助的。”熊守成对着屋里的儿子喊了声。

    熊祖杰回道:“不看,演讲有什么好看的,我在学校天天看老师讲,说来说去都差不多,都看的想吐了”

    “这孩子,”熊守成说道:“你们学校老师算什么,怎么能人家才子比?我告诉你哦,这样的人好几十年才能出现这么一两个,你们老师算个毛”

    “就是不算什么,也比你个大老粗强”

    “你这个星期没零花钱了!”

    “”

    “小贤乖,把遥控器给爸爸”

    “不给,我要看动画片”

    “爸爸看完就给你”

    “你看完了,动画片也就完了。”

    “”

    “咦,你怎么又在看电视?作业完成了?”

    “没有。”

    “那你还不去做,找抽是吧?!”

    “老师给布置了任务,这个星期看百家讲坛,下星期交一篇观后感,这就是作业。”

    “哦你们老师太不负责了,怂恿小孩子看电视,不行,我要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

    “”

    “保持安静”

    “张斯出场了”

    “不许说话!”

    “”

    千万家坐在在电视前,静静地听着张斯的演讲。有初次听的,有第二次听的,有自愿来听的,有被忽悠来听的,有被逼着来听的随着故事的起伏而紧张高兴,随着张斯的幽默风趣而出声微笑。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大家只有一个感觉:值得一看

第二章一波又起() 
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着,秦振远自我安慰的语言,变成了现实。

    第二期的收视率立即攀升,虽然不是很多,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第三,第四期稳步上升,已在本省的教育节目中有领先的趋势。

    到第六期播出时,已经是本省同类型节目当之无愧的魁首了。

    秦正远、王磊等人受到台里表扬,台长夸奖“有创新意识”,一时之间,在省台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第八期播出时,已经能与中央台地教育节目抗衡,引起了中央台的注意。

    第十三期播出时,完胜中央台教育类节目,天下拔魁。

    秦正远等人,喜出望外,因为节目效果超出他们预期太多。省台也因为这一节目的突破,着实露了一回脸。

    第十五期播出时,已与时下一般娱乐节目差不多,之后的收视开始平衡下来,偶尔有些小突破,超过一般娱乐节目已是常事。

    碰到星期,学生放学回家,收视很明显地向上扬一节,至于那些很火的娱乐节目,则一直遥遥领先,百家讲坛始终没能追上。

    秦正远、王磊,包括张斯本人都十分满意,至于与那些火热的娱乐节目比,他们从来不曾有过这个想法。

    毕竟类型差的有些大,收视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不知道有多少羡慕,多少人眼镜碎了一地呢。

    而百家讲坛也不是没有胜出那些节目的地方,那就是口碑。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专业或非专业人士,都很少把百家讲坛与娱乐节目放在一起比较,因为百家讲坛起先的设定就比较高,在品格方面,占着先天的优势。

    即或有批评,也是处在特殊的高度,之后才对它进行批评的。

    张斯演讲的费用,原来是很低的,一期也不过一千余元。

    四十多期加起来,其实也就四五万元。

    算起来,还没他的稿费多。

    当然,他上电视只是顺便,毕竟平时也要为学校做演讲,钱财说来对他影响不大。

    但秦正远不能这么想,否则,他以后怕也只能干到这个位置了。

    在与台里做出商量后,他又找到了张倩依,主动要求改签合同,希望把张斯的每期出场费提高些。

    按张斯本人的意思,就算了,不要在乎这些麻烦事。

    可是秦正远一再要求,只得答应了他。

    就这样,他的总体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现在在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单云清拿着固定工资,钱财有限。

    张倩依作为高之层一,工资比妈妈多,不过,工作繁重,需要管理的事也很多。而张斯因为“兼职”份数比较多,成为家里薪水最多的人,却也是最轻松的人。

    再考虑到他的年龄,如今还是学生身份,让妈妈与姐姐很无语。

    妹妹要好一些,除了羡慕之外,很为他感到高兴,当然,张斯平日里没少给她塞钱,理由是“穷养儿子富演女”,避免以后她得了别人一些好处,就忍不住诱惑,被骗上当。

    单云清说过他好几次,让他收敛点,免得把妹妹宠坏。

    张斯却没怎么听,反正都是钱嘛,不花又用来干什么呢?自己妹妹花他的钱,他心中反而有种满足感。

    随着收视率的飙升,民间开始形成热议。

    议论的中心,集中在主讲张斯身上。

    小孩子长的英俊,打扮新奇很正常,影视明星里多的是这样的人,不稀奇。

    而他那份儒雅的气质,却非常难得,不经过诗书的熏陶,不能有这种感觉。最为人惊奇与称道的,则是他的博学与幽默。

    开始,大家并不对一个高中生讲的历史有什么期待。

    而当意外的惊喜来临时,感觉自然比期待的更多更好。

    大家对他充满了好奇,想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的学习,了解他的一切。

    就是想通过这些,来探究一下,张斯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当别的孩子连三国演义都还没看过的时候,他已经在电视为大家讲三国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大差别?

    很多成人都会有种失落感,这么小的孩子都如此厉害,自己的年龄活到哪儿去了?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怀疑者。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看来,这种事相当不科学。

    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为什么叫‘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个新牌子,出现不久,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现在华国各地,男女老女,均知道一个天才少年,在电视上讲三国,并交口称赞,推崇备至。

    那么,一个孩子,哪来这么大的魅力?

    第一,长的好看。

    说来虽然有些俗,可事实如此,没什么课争辩的。凡看过演讲的,有目共睹,他确实有张清秀英俊的面容。这是父母造就,天地所生,不必有所怀疑。

    第二,包装得体。

    这里包括他的衣着,言行等等,一个孩子能那么从容淡定,是很不合常理的。这些必须经过一定的锻炼与沉淀,就像训练明星那样。

    第三,博学多识。

    这是关键所在,也是这位少年最吸引人的地方。大家喜爱听他侃侃而谈,信手拈来那些生僻的典故,重新趣解那些为人所熟悉的故事。而这些东西,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没有多年的积累而做到这些,相当不科学。

    可是,少年偏偏做到了。

    节目包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站到公众面前,也就有了公众形象,为形成良好的影响,应该有所注意。所以,他的言语、衣着并不值得注意,可以说,他的塑造这一形象,还是非常值得人称赞的。

    值得注意的应该是他的学识,一个少年拥有他不该有的学识,只有一个可能:这些学识不是他的。

    那么,有人就会怀疑了。

    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