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七零混社会 >

第59章

我在七零混社会-第59章

小说: 我在七零混社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跟着去了,走之前也没人来喊宋清如,她这样子的身体,这样子的数九寒天,一出门没等着出城,只怕就跟着那遇春一起去了,家里人也没作声。

    前面宋清林打头,捧着一个盆子,这是要摔盆的孝子,边上跟着礼仪先生,走到哪儿开始哭,哪儿摔盆子,哪儿噤声,全是他的指挥。

    人走了,家里面也安静了,宋清如迷迷瞪瞪的,这会儿是真的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样的身体,只怕是等死的兆头,还要拖累着家里人。

    好容易打起精神来,捏了捏自己浑身的每一寸骨头,摸不着肉的都是,都觉得不疼,仔细感受每一个器官,也没有毛病。

    心里面就纳了闷了。这到底是什么病,打量着这家里,一片曾经富贵过的样子,金粉掉了也没有描补,只怕是倾然欲推,败落之相。

    不过这年头,都穷,这家里养着孩子老人,还带着一个病秧子,勉力维持到现在,再厚的家底只怕是也没了。

    宋清如自己熟谙各种佛经,自己不能送母亲一程,心里也不好受,支棱着身子爬起来,硬生生给开了半扇小窗户,胳膊防到窗台上支着,诵起来佛经。

    她嘴巴里面不停,声音也不大,只是想着那遇春死不瞑目的双眼,把自己会的都给诵一遍,伴着亡灵上路,加持一下也是极好的。

    太红旗后半夜被吵得实在是睡不着了,下午吃了午饭就想着眯一会,这么大的人了,极为喜欢睡觉,身子骨也是很好,这大冷的天,只一床被子就好,屋子里面有暖气,竟然还开着半扇窗户。

    一觉起来满足的不行,结果隐隐约约就听见蚊子哼哼,他身后的这一片全是有权有势,从他窗户前的一片全是穷人家,正当眼前的就是闽南会馆。南贫北贱,东贵西富。

    这下子就连夏冬梅都笑了,这家里三个孩子,唯独宋清如没上学,以后肯定也没找落,现在还说大话,要是有钱了,那估计是找了个好对象了。

    只有这可能,宋清如弄了个大红脸。

    不过,她虽然怂,但是见得场面多,心里面小九九多,家里面属于有心眼的那一种。

    老大是人好周正,老二是明理泼辣,老三大概是心机多且后发先至的人,喜欢扮猪吃老虎。

    宋清如就寻思着,你说她可不可以跟后面大院里的人做朋友呢,尤其是男孩子……

    男孩子以后估计都是家里铺路的,前途光明,以后都是有权有势的,那时候她沾一点光,岂不是很好,比别人多几个机会也是好的啊。

    你说她这心思虽然不大正当,但是也算是一个点子了,毕竟她没上过学,这叫文盲一个,现在是不给安排工作的,她哥她姐那样的上学了才可以。

    太红旗一出来,旁边一个好哥们,叫孙子的,就在那里嘎嘎笑,“出来玩多好,在家里又要看那老娘们脸色,我一天她来了,马上就喊你了。”

    孙子也是大院里的,他爹虽然不如太红旗老爹出息,但是好歹是亲爹亲妈,平时对着黄佳妮,就是一口一个老娘们,十分看不惯。

    太红旗自己扯了扯嘴角,“跟个老娘们计较什么,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谁身上没二两骨头啊,太红旗被黄佳妮从小喊着没出息,私生子,甚至是低人一等,他心里不是不要尊严的,心想自己一定要过的开心才行。

    不仅仅要比黄佳妮出息,比她父亲丈夫儿子都要出息,而且还要快乐,你越是给我添堵,我越是要开心才好。

    所以中午吃了两碗排骨,不然全便宜了那老娘们,对,就是老娘们,太红旗心里也是这么称呼她的。

    孙子自己哈哈笑,旁边一起笑,这群孩子,一放假就是灾难,家里大人没时间管,也不能一直看着啊,就到处野,到处天生地养。

    “对,甭管她,咱们去钓鱼,去拿鱼竿,还有渔网子,我爸下面一个兵转业到地方,工具给我们免费用,晚上咱们就烤鱼吃,再在他那里煮一锅子鱼汤,美死了。”

    孙子说的那个人,是以前的转业兵,给安排到河道管理处,对着老领导儿子当亲儿子一样,很热情了,这倒不是拍马屁,只是以前的人,重感情,就是平常战友来了,借工具也是一样的。

    太红旗会享受,看他受了气还能吃两大碗排骨就知道了,想想烤鱼也是很有滋味,一群人跟打劫的一样就去了。

    孙子今年跟太红旗一样大,人家俩人是一个大院里的,感情好的不行的铁瓷,孙子带着人去拿东西,拖拉着盆子铁罐子,渔网钓竿什么都全了。

    “小心点,别给掉冰窟窿里去了。”

    那人嘱咐一句,在屋子里面不出来了,外面天寒地冻的,看着这天色,是又要一场大雪,今年的雪水出奇的多,来年倒是好收成。

    “咱们啊把冰块给凿开,这冰厚实着呢。”

    太红旗指挥能力很强,人缘也好,大家基本上是听他的,小时候做游戏都是将军。

    几个人拿着锥子在那里砸,有劲呢,一会就见水了,太红旗在那水坑四周看了一看,觉得大概塌不下去了。

第51章 貂皮大衣() 
此为防盗章

    伴着一阵冷气; 后面一个妇女,肩上一个包袱皮; 胳膊肘那里挎着一个竹编的筐子; 两头圆圆,中间一根挎手,最筐子上面盖着一块红布。

    瘦瘦小小的一个人; 后面挽着一个缵; 走路一小步一小步的; 定睛一看竟然是个小脚。

    “回来了,赶紧喝一点热水,饭快好了; 一会就吃。”

    那老太赶紧去倒水,这天气冷的人不行,只是纳闷这妇女是哪一个,不是去老家再找一个,怎么没有带回来; 这妇女看着面相老,还是个小脚; 只当是哪一个亲戚。

    宋为民也不说,只说一句待会吃饭说。那妇女手足无措了; 在门口进来; 也不敢去隔间看; 很是局促的样子; 一身青布衣裳; 脚上是黑布鞋,尖尖的那小脚,是封建残留。

    看着那老太端茶倒水,自己都坐不住了,“我自己来,您歇着。”

    “没事没事,走了一天的路,歇一歇就好了。一会怎么就吃饭了,先喝点热水,不然吃了难受。”

    说完了又去隔间,因为天气出奇的冷,宋清如承包了整个炉子,就一直坐在那里做饭,看着多了人吃饭,去多抓了一把玉米粉。

    “咱们啊,没什么好东西,有一块腊肉,过年时候的,拿出来给吃了。”

    这点东西,都是来客人才吃,老太太的宝藏啊,能从年三十那天,一直留到六月天,不知道是怎么保存下来的,但是大家依然吃的很香,都是过日子的哲理。

    炒腊肉还缺点菜,他们家里就点咸菜,要吃菜只能去捡烂叶子,那老太寻思着去买一点青菜罢了,不能给人家也吃烂菜叶子。

    也没问女婿要钱,自己大箱子里开着,拿出来一个手帕子,那可真的是老太太的手帕,一层一层的,里面全是散钱,那手帕子洗得发白了,但是依然用。

    得从前门出去,穿过后院中院,然后到前院,从角门那里出去,远远的就看见宋清林放学了。

    “姥姥,你干啥去啊?”

    “嘿,你来的刚好,给你钱票去买菜,家里晚上吃好的。”

    宋清林拿过钱来,书包给了宋清婉,咧着一口大白牙风一样的跑了,到底是孩子,有客人来了就吃好的,盼望着一口吃的。

    宋清如躲过去那老太的手,意思是自己拿着书包,“姥姥,谁来了啊?”

    “没细问呢,你爸说吃饭的时候说,今天作业多不多啊?”

    宋清婉自己抿着嘴,小丫头长得好看,白白净净的,静女其姝的年纪,“学校现在闹腾的厉害,不过我不管这些,我要好好看书。”

    这一对孪生兄妹,都是爱学习的,喜欢看书,不喜欢到处闹腾,现在特殊时期,多少孩子都读不进去书了,他们不管,我只管看我的书,现在就是汲取知识的好时候。

    那老太就喜欢听这个,喜欢孩子们读书,这一对孩子,家里面的希望,满口应着,“哎哎好,就是这样才行,要刻苦。”

    宋清婉也点点头,一老一少往前走,这会子大家都回来了,穿过院子遇到人就问来的那人是谁,那老太只说是亲戚。

    皖南会馆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前院儿热闹一些,除了门口就是胡同,后院儿安静一些,但是因为靠着一个大马路,也算是繁华了。

    不过人情厚实,但凡是有个什么动静,大家都知道,宋为民带着那妇女进院子开始,就已经是有人知道了。

    不过那老太不说,也不会去刺探,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大家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去当着你的面提出来谈论。

    家里面夏冬梅坐立难安,这小妇人就是乡下来的,老实本分的不行,做伙计干农事也是一把好手,别看个子小,但是秋收冬藏这些,顶的上一个男人。

    听见隔间刺啦一声油响,知道是招待自己,也不敢贸然进去,只对着宋为民说,“不要什么菜,喝点粥汤就好了,这么破费不好,孩子们读书费钱,省着点好。”

    宋为民不动,只在那里端着杯子喝水,“就这一次,你也是不容易,晚上大家吃顿好的。”

    刹那间肉香就出来了,里面宋清如慢慢的咬着一口肉,真的是好吃,即使放了很多天,这是家里面少有的吃肉的时候。

    姥姥的心头肉就是好,围着灶台长大的,什么好吃的都是给留着吃一口,见她吃得好,那老太又夹了一块出来,小声地给她放盘子里,“吃完了还有,你多吃点身体才壮实,以前老不吃饭。”

    最近宋清如活动开了,竟然身体也不生病了,气色日益见好,就跟那花骨朵一样,估量着没几天就开了,枝头的嫩芽一般,一点雨水就疯长。

    那老太自己寻思着,大概就是以前吃饭少了,一天吃不了几口饭,不如养个猫儿,现在吃饭多了,身体可不就是看着好。

    宋清如也是馋了,这手艺是真的好,一口放进嘴巴里,烫的舌头都有一种灼烧的幸福感,打开窗户散散气。

    按理说是顶上窗户纸的,但是这屋子炭火味重,加上宋清如病气多,需要日头好的时候通通风,就省了窗户纸了,开窗就能换气。

    这味道飘啊飘的,太红旗自己啪嗒把窗户关上了,觉得这味道有毒一样,真的是太香了。这位爷火气大,大冷天的开窗户是经常事。

    楼梯台阶啪嗒啪嗒的,“冬嫂,今晚吃什么?”

    “今晚吃得好,一会你爸也来吃,一大桌子菜呢,你可得多吃点,长个子呢。”

    谁说不是呢,小脚女人,走不了路的,就是干活都得歇着,走路不稳当,上了年纪就得拄着拐杖佝偻着腰。

    这要是富贵人家还可以,没事就歇着,可要是穷人家还要裹着小脚,那真是一个受罪,要不说封建迷信害人呢?

    宋清如也担心,你说这夏冬梅人生地不熟的,竟然走了老远,她以前去山里,这时候有腊梅花,那种黄黄的一小朵一小朵的,寒冬腊月才有,她就寻思着这边山上大概也有。

    只问了宋为民哪里有山,就拄着拐杖去了,那小花一朵一朵的,摘一上午也那么一点的样子。

    再加上山上雪多,又冷又湿,那一大片竟然没人看见,谁也不惜的这时候上山,只她一个人在那里饿着肚子摘。

    小脚不稳当,一个不注意就滑了,踩滑了就再起来了,拍拍身上的雪沫子,只大腿侧面粘上了泥,心疼的不得了,拍了一会还是脏。

    自己挎着篮子回来,恰好遇见了王太太,夏冬梅是见人就笑,跟你打招呼的,就是对着王太太也这样。

    “您出门啊。”

    王太太白眼一翻,像是没看见一样,哼了一声就走了,现在对着宋家就是这个态度,其余人不理她,只有夏冬梅眼睛里还能看得见王太太了,孩子们见了,一概不打招呼。

    转眼看见了夏冬梅裤子上湿了一大块泥,阴阳怪气的,顺了顺耳边

    靠近额头的几根头发,脖子高高的立着像是过年敬神的公鸡,“哟,这是哪儿去了,一腿子的泥。”

    也不听回答,自己掩着嘴,极为快活的走了,讽刺了一句泥腿子,但是夏冬梅也听不明白,自来是不把人往坏处想,只觉得她寡妇一个不容易,自说自话。

    “去哪儿了,才回来呢,赶紧吃饭,三儿,给你婶子热一热饭菜。”

    那老太手上忙着,指使着宋清如去热菜粥,宋清如已经手脚麻利的放上锅子了,一开炉子有股子炭火为,熏得又咳嗽几声。

    “咳咳,好嘞。”

    夏冬梅自己放下篮子,上面总是盖着一个红布子,“没事,没事,你们吃了就是了,我不饿。”

    这是半上午了,摸着黑起来,怎么就不饿呢,宋清如给盛上了,一大海碗,“婶子,热着吃了,不饿也吃了,不然身体撑不住。”

    夏冬梅赶紧起来端着,一个劲的应着好,“哎哎,我自己来,自己来。”

    低着头喝菜粥,里面都能立住筷子了,心里面热乎的不行,眼窝子都潮湿,以前的时候,但凡是晚了点,谁给她留口饭吃啊?

    别说是留饭了,不挨骂就是好的了,看着这菜粥,唏哩呼噜喝了,只觉得现在的日子好,以前竟然是过得畜生日子,干得多吃的少,还要挨骂。

    哪里是不饿,是想着省一点,吃了身上一股子热乎气,夏冬梅歇歇脚,就把篮子里面的花倒出来。

    “这是什么啊,哪儿来的这么多?”

    那老太看了个新鲜,大冬天的没有花,还是新鲜的。

    夏冬梅笑了笑,“这是那边小山上的,我寻思着应该有,去了果真有,一大片呢。”

    “婶子,真的啊,那下午我们还去摘,这个可以吃的。”

    宋清如积极性很高了,但凡是能填饱肚子的,一向是很热衷。

    “下午不去,雪化了不能走,等着早上去,那时候好。”

    夏冬梅说着,也觉得很好,能给大家找点吃的,一边拍了拍腿上的泥印子,干了一下子就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