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华女子银行 >

第48章

中华女子银行-第48章

小说: 中华女子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祉来拯救受难的黎明苍生。只要愿意认他们的主,教会就可以出钱买地盖房盖学校。结果怎样呢?还不是披着羊皮的狼。

    可话又说回来了,陈四菊毕竟是个不知世事凶险的穷孩子。一听见能添荤菜,就把这些忠告给忘了。

    ###

    听说这些事的陈大菊,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旅馆里,想要会会这个宋玉芳,看看究竟来路正不正。

    时候尚早,打了一夜麻雀牌的男士们刚刚散场入睡。

    宋玉芳在套房的客厅里接待了陈家两姐妹,她向着陈大菊笑道:“天天听四菊念叨她有个会写会算的姐姐,今儿算是见着真人了。”

    陈大菊看看妹妹,略微一笑,便开门见山道:“宋小姐,私塾那边还有账要算,我就不兜圈子了。打从你到这旅馆来了以后,小到一杯茶,大到衣裳钞票,我们家真是领了你不少的恩。可是您别怪我不识抬举,有道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四菊这样的姑娘,要家世没家世,要文化没文化,只有这张脸蛋儿、这条身子是能入人眼的。家里爹娘一年到头为生计,根本顾不上我们,有一年四菊跑出去野了一整天,我娘都没发现少了个孩子。她自己年岁又小,未必能分辨忠奸善恶。要是跟着歹人跑了,以我们家的能耐,怕是寻不回她的。”

    听着话锋不对,陈四菊扭着身子道:“姐,你怎么越说越不像好话了。”

    陈大菊冷笑道:“怕什么,是真君子就不会是小人气量。”说完这一句,还故意地冲着宋玉芳直打量。

    “我明白了。”宋玉芳无奈地叹了一声,复又觉得这个不再相信善良的世道,实在引人发笑,“慷慨若没个度,同样是伤人的。”

    “对,真话难听,但我就是这个意思。要是说错了,您多包涵,都是我的不是,不赖这苦孩子。”陈大菊拉过自家妹子的手,言谈中没有任何的避讳,“也请您站在姐姐的立场想一想,那讨饭衣服去换呢大衣,这种交易它”

    宋玉芳只得苦笑着解释:“虽然听着像假话,但我真的有用处。这算是‘戏服’了,我得演一出‘新戏’,帮一对苦命鸳鸯脱离苦海。”

    从进门起,陈大菊的一双眉毛就没展开过。听了这话,脸上倒微微缓和下来了。她没有立即相信,也没有固执己见,而是再次打量起宋玉芳,并问她从哪所学校毕业的。

    宋玉芳从容答道:“我是贝满女中的。李德全女士您应该听说过吧,那是大我一届的学姐。”

    “这自然啦!”陈大菊对于李德全简直有些狂热,一听见名字就兴奋地站了起来,“民国四年,袁世凯签下二十一条,当时我也去了中央公园的。我记得李女士是你们学校的学生会会长,我亲耳听见她说”话说半句又停住,似乎又要试验宋玉芳的意思。

    “说我们四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还能把日本兵淹死的。”宋玉芳笑道,“可是,这样的话早就流传得很广了,并不能证明我的身份。倒不如让我唱一遍校歌,这才可信呀。”

    “唔,这样说来”这下,陈大菊果然毫不疑心了,显得很不好意思,“嗨,话得有头有尾,我才好信呐!不过,宋小姐说的这些话,我也明白了,少一张嘴少一点儿风险。幸好我也没有把事情打算得太绝,因为宋小姐不让说衣裳是交换的,四菊问家兄要这棉衣时,家兄还有些舍不得。是我说私塾的门窗实在太漏风,我想拿块像样的布去糊上。”

    宋玉芳欠了欠身,道:“真是多谢了。”

    陈大菊回了个礼,放心地冲陈四菊笑笑,便向宋玉芳告辞了:“那就不打扰了,年底要结的账太多,我不能在外逗留。”

    “陈大姑娘!”宋玉芳忙叫住她,打开包,掏出一样东西递上前去,“这本书送你,我想你会喜欢的。”

    “这”陈大菊望了封皮一眼,态度有些犹豫。

    宋玉芳笑道:“是我一个订好的女友抄给我的,平日没什么事,我也常常誊写。一点儿小心意,对于同道中人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可对于反对者而言,垫桌角还嫌不够厚呢。”

    陈大菊接过来翻了一页,便点着头道:“好,我会仔细看的。”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宋玉芳搓了搓手,似乎有害怕被同事们听见的样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见她二人谈得很不错,陈四菊就下楼干活去了。

    宋玉芳也便邀请陈大菊到户外走走,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是这样,我们一行人到这里落脚,是为了实地考察银行业参与农业扶持的问题而来。前几天,我尝试过去敲老乡的门,同时也感受到了,把经济术语翻成白话的困难程度。所以,我想到了你。”

    陈大菊点头问道:“你是希望我陪你去做调查?”

    宋玉芳微笑着摇了摇头:“不,我有个更方便的主意。能不能给你们私塾,甚至是这一片所有念书的地儿,都通个气,给高小程度的孩子布置一个与农村借贷有关的作文题。譬如说”

    陈大菊立刻就领悟了:“这很好办,我让孩子们去写年关如何过。这过年的学问可大了,很能暴露经济状况,保管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收集到。”

    宋玉芳自是感激不尽,连连道谢:“实在太好了,这件事就有劳了!我不敢承诺太多,但我一直在盘算着,回去向行里申请申请,看看能不能资助一下贫困学生。”

    陈大菊笑道:“能有最好,没有这么些年也都过来了。我愿意帮你,是因为我知道做的这个事业对贫民是有益的。挨着皇城的关系,来我们村讲学的先生并不少。我虽然没学过经济,却也懂得几个新词儿。还有,我能写吗?我出生的时候,我爹还供得起三个孩子的学杂费,到了四菊就”

    “那是求之不得的,以你的阅历来谈这个题目,再合适不过了。”

    刚到此地时,工作上的瓶颈让宋玉芳差点丧失了斗志。幸而她没有彻底放弃,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既不得罪同事又能完成任务的办法。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礼拜六这天,宋玉芳一早就和傅咏兮找柳喜红来了。

    刚一进院子,门口就停下一辆汽车。

    只见一个妆没卸净的乾旦走进来,向柳喜红问道:“师妹,我回来的时候碰见董老三了,一大早上的是干什么去呀?”

    这个时候,从戏班里出去的应该只有柳喜红心仪的师兄。那么,董老三应该就是指那位师兄了。

    宋玉芳看看傅咏兮,想通过眼神验证自己的猜测。

    傅咏兮低了一点头,还未长过耳的短发掉了一绺在脸上,她就假借整理头发的间隙,点头表示肯定。

    柳喜红没有预料到这当口会碰上同戏班的人回来,假意打了个哈欠,趁着这个空档,想到了一个说辞:“好像是去夕照寺那边的安庆义园。”

    这个乾旦讶然问道:“上那儿干嘛去?”

    柳喜红并不惊慌,反而嗔他少见多怪:“你也是白问,这大的雪下了好几天,哪天没有个苦命人草席子一卷就下葬的。”

    “这不是没听说嘛。”那人虽然吃了句不好听的,倒没很在意,呵呵地笑了一下,然后向着宋傅二人瞧了瞧,“呦,这二位是”

    “银行的,我有笔钱要存。”柳喜红见他并没有疑心这个说法,不由松了一口气。

    乾旦“唔”地一声,大大点了一个头,冷笑道:“听说过,一位姓宋,一位姓傅。有一回,在台球俱乐部碰上小翠芳,他还让我照顾照顾你们的生意。”

    宋玉芳笑着微微欠身,道:“替我谢谢姚老板,总这样想着咱们。”

    “也该谢谢我师妹,并不向你们多计较。”乾旦终于还是撇着眼,对着傅咏兮露出刁难的样子,“她本该是个好苗子呀!”

    气氛有些凝滞,还是柳喜红打着哈欠岔开了话题:“哎呦,我说这些读过书的斯文小姐不知民间疾苦,跟我这样人来讲什么作息规律,一大早就来叫门。结果,你这大师兄真也是疼我,绊着我说了许多的废话。”然后向着宋傅二人使眼色,语气颇为娇嗔,“赶紧的吧,画了押我还要睡回笼觉呢。”

    这段插曲便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等到柳喜红换上衣裳,戴了一副又大又圆的墨镜,和一个帽檐极宽的帽子,宋玉芳又替她裹上一条长围巾。两个人掩藏起内心的惊慌和忐忑,悄悄出了门。傅咏兮则躲在屋子里,待足了一个钟头才走。

第74章 暗地吃醋() 
前门火车站,钟凯已经把两个内藏宝贝的旧木箱子交给了董老三。

    宋玉芳将柳喜红安全送到。

    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不敢提前庆祝,互相凝视一眼,便接过钟凯事先准备好的车票,仔细核对了一下车次和时间。

    柳喜红不由蹙眉道:“怎么是二等车厢?我不是说了,我要三等的。并不为省钱,而是三等车厢离车头近,火车一开,风裹着煤灰吹进来,等到下一站的时候,不用化妆也没人认得了。”

    钟凯便解释道:“知道你们害怕撞见熟人,可是三等车票的窗口根本排不到头,一等的倒是来了就能买。我们也都是有工作的人,害怕消息走漏,又不敢假手于人。退而求其次,就买了二等的。”

    宋玉芳看他们各自都有理,看了看时间,便有了主意:“钟师兄跟董老板找地方换衣裳去,至于柳老板还是用老法子,把这没绣名字的制服脱了,我出面跟人换。”

    主意想定,各自分头行事。

    或许是得益于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时间点,北京的上午是不属于那些声色犬马之人的。直到火车发动,慢慢地化作天边的一个小黑点,一切都是顺利的。

    傅咏兮赶到车站,见面就问:“怎样,走了吗,有人追来没有?”

    宋玉芳先向钟凯笑笑,然后才答:“放心吧,一定是成了!我们在站台上一直地望着那火车,等彻底看不见了才出来的。”

    傅咏兮看了看她,又转过脸向钟凯求证,得到两个人的肯定之后,才大舒一口气。然后才意识到,这边的人数跟计划的不一样,便疑惑道:“咦,崔万华呢?”

    钟凯苦笑着连连摆手:“快别提了,你那个主意呀,真不知道该说好还是不好了。我们在戏班门口刚喊了一嗓子,左邻右舍的都出来了。也不能说只收柳老板的东西吧,胡同里盯梢的不得怀疑咱们呀。所以,只好辛苦万华兄把那些真破烂给解决了。”

    宋玉芳早就想问了,碍于事情轻重不同,这才憋着没提。眼下一听缘故,不禁失笑道:“这也难怪了,年底的时候,谁家不想着多找几个钱出来。”

    三个人笑着向外走,到了傅家的汽车跟前,傅咏兮便兴奋地提议道:“要不咱们去吃西餐庆祝一下吧,我请客。”

    “情人都不希望被打扰吧?”宋玉芳几乎没有考虑,便回绝了。

    “你是可以例外的。”傅咏兮身为女子,却丝毫不为这种调侃而羞涩,倒显得钟凯这个大男子的神情,有那么一丝小家子气了。

    “你可以态度大方,我却不能不知趣呀。”宋玉芳执意不肯同行,连日来的早出晚归,让她有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好好享受你们的大餐,我就浮生偷得半日闲。”

    傅咏兮抬手摸了摸她的黑眼圈,因想着火车站离宋宅不算很远,按照宋玉芳一惯的作风是不愿搭顺风车的。于是,说了一句“再会”,就各自分手了。

    既然都出来了,宋玉芳便绕进廊坊二条,选了一对镯子预备送给母亲,又给自己挑了一对耳坠。临走时,柜台里出来一个人把她给喊住了。

    原来,这家首饰铺的账房,就是宋玉芳第一天入职时碰到的那位杨先生。杨先生拿了一对小绢花,说要送给她。

    宋玉芳本不想收下的,但杨先生坚持要给,又说绢花不值多少钱,实在推不过,这才收下了。

    心想着出来一趟运气真是不错,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好人有好报的一种体现。

    又走不多远,伴着一记鸣笛声,就有人唤道:“密斯宋。”

    这应该是何舜清的声音,可是这个时候,他怎么会出现在北京呢?据说,他跟着孙阜堂先到奉天,然后要把大半个华北的分行都跑个遍。

    宋玉芳疑心自己是忙昏了头,出现了幻听,反而加快了脚步。

    只见一辆汽车稳稳地停在了街边,从车上走下来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竟然真的是何舜清!

    宋玉芳微笑了一下,暗想着,自己并没有幻听,是否该高兴一下呢?

    恰是此时,有一对年龄相差很悬殊的恋人,亦或是不该称呼他们为恋人的一对男女,也从廊房二条的方向出来了。

    女孩噘着嘴撒娇:“金耳环也蛮好,要过年了缺工匠,贵一点又不要紧。”

    中年男人就敷衍她:“下次下次,等西洋情人节的时候,我再买下来送你。”

    女孩大概是被冤过好几回了,扭着脸直跺脚:“那要是被人买走了呢?”

    宋玉芳偷望了一眼,忽而想到这样的场景,自己都数不清每天能看多少次了。胭脂胡同不也在这附近嘛,上回遇见上了妆的玉仙儿和小桂香,身份上还有什么不确定的呢。那么多因为限兑而暴跳如雷的储户,唯独没有她们。真要是人家人,不能不讨个说法,除非她们有自己的路子,所以不稀罕找宋玉芳这样的小角色。

    “好巧。”何舜清对于她此刻纷乱的思绪毫不知情,依旧挂着一脸的笑。

    正是这句“好巧”,使得宋玉芳没来由地动起气来。她几乎是在心里断定了,何舜清不是从胭脂胡同出来的,就是要往那里去。因此,丝毫没有了平常待人的客套,咬着唇点了一下头,就沉默了。

    何舜清看她恹恹的,不由担心起来:“我听说,听说你参与了今年的农村调研?”

    宋玉芳冷道:“您的消息可真灵通。”

    这样生分的口吻倒把何舜清弄得没了主意,尴尬地挠了挠额头,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调研也是大事,我若什么都不过问才叫失职了。”

    宋玉芳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