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偶像,我是职业的-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会好么,谢椿不知道。
但夜深人静时,谢椿总会梦到那个努力微笑却很脆弱的麦阳,在对他说:“你好,你好,我是隔壁302的麦阳。”
————
关键的剧情已经拍完,剩下的都是一些修补作用的小镜头。
李益在剧组的工作量少了很多,也就不能一直赖在剧组了,外面嗷嗷待哺的厂商、广告商都在挥着钞票等他。
朱明更是把排得满满的工作表给他看了,暗示意味非常明显。
再不舍剧组的生活,李益也要出去赶通告了。
消失已久的第一个活动,李益感觉自己都快被到场的媒体吃了。
虽然远离了聚光灯一段时间,但之前养成的习惯并不会就此改变,下意识地他就摆出了角度最好的表情。
不用多说,活动的绝美生图再次在微博屠版。
微博上时常流行着一句话,你可能不知道木一闵是谁,但你绝对看过他的图片。
很好,这很木一闵。
除了必要的活动,李益还要考虑的就是未来的工作重心的问题。
他毕竟是舞台偶像出身,接连有了两步影视作品,虽然扩大了粉圈,不少粉丝毕竟还是更想看到他在舞台上出现。
当然如果他想拍戏,星焰自己投资的,加上手头上专门递给李益的本子,百八十本是有的,任他挑选。
一方面,在范导手下镀了一层金,李益现在去哪个剧组都不怕压不住男一的角色。
另一方面,喊着李益回舞台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真是令人甜蜜的烦恼。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然而事有轻重缓急,李益还是选择一次只做一样,他坚信自己是靠努力走到现在的,没有天赋的话还是专心只攻一方面比较好。
而且他觉得自己的练习进度还可以,做专辑的话,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于是,李益的新专辑订上了日程。
新专辑的制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表面上大家能看到的录歌拍MV都要很久,更何况后期看不到的工作更是数不胜数,劳心劳力。
好在李益也不是完全的新人,之前他在微光的时候,也发过专辑了。
那张专辑至今仍然在热销榜上前几名,不动如山。
“而且,如果歌曲难选的话,我这里有几首,可以给工作人员他们听一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益很羞涩。
因为,那几首歌是他自己写的。
从出道后到拍《破茧》之前,他的专业学习基本没有断过,后来教乐理的老师告诉他,可以写一些曲子练练手后,他就开始写歌了。
一开始会纠结会觉得头秃,但后面他开始把写歌当做舞蹈练习一样的消遣。
不再纠结能不能写得出来,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改改之前的旋律。
结果真的出了几首他觉得还可以的作品,反正最后都要挑歌的,自己的歌还不要钱呢。
最后,不知道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还是歌真的写得好,反正他写的歌都选进专辑里了。
专辑的制作进度一下子完成了不少。
————
“很好,保持这个姿势。”
“看向我,别笑,就这样。”
“看一下左边,风呢,小一点,吹过去,对。”
……
熟悉的话语,李益在拍《G秀》的杂志封面,也是他重新工作后的第一个杂志封面,无论对方还是星焰这边都很看中。
李益自然也是尽力配合。
这次的造型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中规中矩的帅气。
毕竟时尚的完成度在脸。
而无论什么造型,只要配上李益那张脸,都会显得额外好看。
这期的访谈话题,据对方说,定了“偶像转型时,从万人眼中消失再回来的木一闵”。
还会用大字体,连同他的照片一起登上封面。
对此,小夏评价,这是很不知所云,但又很想让人看的一个标题,最重要的是,蹭了热点,不愧是《G秀》。
拍完照片后,就是中规中矩的访谈了。
李益不是很懂,一个杂志为什么要在里面加访谈,但他对于工作能配合肯定都是配合的,于是乖乖坐在那边跟对方的撰稿人一问一答。
“我们注意到,你好像很久没有拍杂志了,有不适应么?”
“没有吧,我觉得和别的工作一样,都是在镜头下,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跟范导这种知名导演合作,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吗?”
“我其实没合作过多少导演,所以不知道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所有导演对我都挺好的,我学得也很多。”
“近期有什么计划,可以分享一下嘛?”
“最近在做自己的个人专辑,有跟老师学一些相关的知识。感觉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有缺憾,所以也一直在补这些缺憾。”
……
所有的问题,李益都用最官方、最偶像式的答案回答了,没有个性、没有强烈的个人情绪或者倾向性的措辞。
这是他最熟悉的回答方式。
也是最安全的。
直到最后一个问题。
“之前的私生,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聊这个话题,如果你不想回答可以不回答的。”
“之前的私生时间对你有影响么?会影响你对粉丝的看法吗?”
李益听到这个问题的一瞬间,脑海里就蹦出了官方答案。
微笑着不回答,或者假笑着说:“不影响,我觉得公众人物都会有这种烦恼,我依旧很爱我的粉丝们。”
但鬼使神差地,他严肃地说:“有影响。”
“私生不是粉丝,这个首先要更正一下。”
“在事情发生没多久后,说实话,我很害怕我的粉丝。”
“她们对我的狂热我知道,我很怕她们的爱会变成像那个私生一样的,过分行为。”
“理智上告诉我,她们不是私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来的。”
“但我那几天每天晚上都在做噩梦。”
这些“过激的、带着个人情绪”的发言,最后连着问题,都被朱明要求剪掉了。
最后在杂志上出现的,是李益回答这个问题时的最后两句话。
“即使是这样。”
“我依旧很爱我的粉丝们。”
作者有话要说: 李哥爱你哟
biubiubiu~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鸟 2个;朕知道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悄无声息 13瓶;熊熊 6瓶;郭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挣脱》()
哪怕最后印在《G秀》杂志上的访谈,一如既往的无聊、官方; 甚至夹带着给《破茧》、给新专辑的广告。
他们的销量还是破了纪录; 因为封面图拍得实在是太好看了。
明明没有特别做造型; 但封面上的木一闵还是好看到让人移不开眼。
五官分明又立体; 灯光和后期让他普通的棕色眼珠变了颜色,带着无法形容的神秘; 只看一眼; 就再也无法挣脱。
不是粉丝的; 都觉得冲着这个照片就可以收藏。
粉丝,肯定是三本起买。一本收藏,一本给朋友安利,还有一本用来花痴,分工明确。
另一方面,专辑的制作很顺利。
第一次试水; 公司不建议他发完整的专辑,而是可以先发个Mini专辑试试水。
因为现在音乐市场本来就比较萎靡; mini专辑价格比正规的要稍稍便宜一点,制作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李益思考了一下; 觉得有道理。他不是那种想一口气吃成胖子的人; 稳扎稳打的说法让他很心动。
而且歌曲少一点,制作的用心程度会高一点。
专辑主打思前想后,定了一首唱跳,因为想着后面如果打歌还有舞台表演的话,唱跳效果会好一点。
李益现在就在拍这首主打的MV。
主打的名字叫《挣脱》; 顾名思义表达了一种想挣脱又无法挣脱,最后成功挣脱的纠结故事。
听起来很像是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矫情,但其实这首歌是李益写的。
在那件事情发生后,他思考的如何去和粉丝相处,如何处理自己这个公众人物与媒体、与他人的关系。
他享受粉丝的爱,他人的瞩目和夸奖。
同时不想自己的私生活也受到侵犯。
二者并不能兼顾,才有了挣扎的他,和纠结的这首歌。
很适合现在的他来演唱。
之前就说过,李益的训练一直在持续着。
因此这次专辑,他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专辑里的舞蹈。
他虽然有点预感,但没想到只看了两遍,基本上都能顺下来了,一个晚上他已经记住了所有的动作。
第一次没在老师的带领下跳完的时候,李益的脸上是梦幻的表情,和止不住的笑容。
几个小时,他已经可以独立学完一个舞蹈了。
原来,也没有这么难,自己的汗水和努力,都是有用的。
开了个好头,剩下的歌曲无论是录制还是舞蹈练习,都顺畅得不得了。
仿佛好运就这么降临到他的头上,一切都在按他想的在进行。
————
“木一闵mini新专发售,销量24小时实体破10万,线上破200万”
这个头条,在无数个音乐APP和娱乐新闻网站上占据了非常明显的位置。
因为这个数字是惊人的,要知道,现在的音乐市场早就不景气了,十几年都没有人出过这种好成绩。
不过想想,卖出这个成绩的人是谁,大家又都恍然大悟。
天然的路人好感,粉丝凝聚力强,加上对微光的爱屋及乌,促成了这个神奇的数字。
在知道这个数字的第一时间,星焰的工作人员就很激动地开始庆祝,这是破纪录的好成绩啊!
连一向沉稳的朱明都忍不住,开心到脸都通红。
但庆祝的人群中,李益依旧很冷静。
他不是不开心,这个数字是值得高兴一下的,毕竟这是受欢迎的证明。
可是另一方面,他清楚,这个数字不代表什么。
绝大部分是粉丝站集资买的,然后其余的小粉丝每个人也会一个人买很多张。
所以第一天的的数字是多少,除了自己粉丝的金钱实力,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
他在乎的是,后面的反响。
这张用心制作的专辑,在外人眼里是怎样的,听众们会觉得好听么,专业的乐评人会觉得很差吗?
像是一个等待成绩的小学生,怕成绩出来,又怕成绩不出来。
索性运气总是眷顾他的。
专辑在第一天的销售过后,很多听了歌的人都给出了好评。
甚至几位很有地位的前辈们,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李益一开始不放心,还偷偷问经纪人:“明哥,公司没有塞钱给那些人吧?”
“哪些?夸你的营销号,还是发声的歌坛大佬?”
“……”
“哈哈哈逗你的,放心,公司不指着你的口碑赚钱,所以没在这方面花钱。”
这才让他真的放下心来,同时眼睛更亮了。
好像,自己的才华被证明了一样。
其实朱明觉得李益不用太担心,因为大众对于偶像歌手发片的期待值是非常低的,口水歌、看起来过得去都能拿到及格的分数。
没有期待,就没有要求。
更不会有差评。
但他看到李益激动的神色,还是没告诉他,算了,让这个孩子再高兴一会吧。
————
几天后,朱明发现,错的人是他自己。
《挣脱》红了。
而且是爆红。
偶像发片,一般都是粉丝内部自嗨,狂吹专辑的彩虹屁,什么内涵深刻,什么歌曲中带着多少暗喻……
能出圈的很少。
很多人在粉丝的吹捧中就迷失自己了,真的信了粉丝们说的,曲高和寡,别人太庸俗,因为偏见而对他的作品带了成见。
越来越孤芳自赏,陷入泥潭。
被别人的偏见带的看不见好作品的情况的确有,还不少。
但真的好作品,要么会出圈,得到大众的喜爱。
要么会在专业人士的圈子里被封神。
《挣脱》两者兼具。
很神奇,明明是一首风格激烈的唱跳曲子,却在普通听众中有了很好的口碑,很多人都觉得很带劲,很好听。
所以公司里的bgm被换成了它,暗恋对象的手机铃声是它,KTV里被点的最多的是它,大街小巷的喇叭里、托尼店里放得也是他……
在职业乐评人里,则是深度解读了《挣脱》的各种隐喻。他们分析着歌词中的那些含义,解读着那些特殊的乐曲处理方式。
而李益执意要加入的一段嘶吼,更是被捧上了天。
简单来说,他们觉得《挣脱》很有深意,处理方式很巧妙,嘶吼加的恰到好处。
在艺术和通俗之间达到了绝妙的平衡。
一首歌,很流行,大家都在听。
专业人士也纷纷说这是一首很厉害的歌,那么就算没听过,想必你也会去听一听。
如果你有听正版歌曲的习惯,或者对音乐的品质有要求,那么,肯定回去买网上的正版数字歌曲。
如果你听过数字版,觉得的确很合你的胃口,买实体专辑肯定也是正常的。
基于以上原因,李益的专辑,线上和实体,都卖到了一个疯狂的数字。
多么疯狂呢。
在年度专辑销量排行榜上,除了前三名歌坛老前辈,十年如一日的天王天后,和第四名的微光以外。
剩下所有专辑的销量加在一起,就是李益新专辑的销量了。
在这种疯狂的劲头下,不少人已经喊出了口号:木一闵的时代到来了。
————
李益参加活动时发现媒体和粉丝们似乎更热情了。
不过他已经学会了宠辱不惊,也许他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