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永昭郡主 >

第31章

永昭郡主-第31章

小说: 永昭郡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也不知为什么,她还是说了。

    闻言,韩砺微微怔了怔,可下一瞬,嘴角却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郡主放心,我心里有数。”

    谢元姝听他这么说,也没再说什么。

    若她记得没错,上一世,韩砺入京为质,承平帝不是没想过借着给韩砺指婚,只是一直未瞅着合适的时机。

    镇北王府又怎么可能让承平帝抢了这个先,拿捏了韩砺的婚配,所以,由镇北王府老王妃孟氏做主,把自家娘家侄孙女许给了韩砺。请安折子传到御前,承平帝大怒,可也知道,依着镇北王府的顾忌,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所以,才会有之后郑皇后把宁德公主许给镇北王府三少爷韩庆之事。

    那时候,她和陈延之即将大婚,也只听了那么一耳朵,并未放在心上。不过听闻,那孟家姑娘是极其温顺守礼之人,又有孟氏这姑祖母护着,算得上是一桩完美的婚配了。

    韩砺见谢元姝突然沉默,并不知她在想什么。

    外头已经是夕阳西下,橘黄色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在谢元姝身上,韩砺愈发觉得眼前的谢元姝让人移不开眼睛。

    尤其在阳光的照射下,她的眸子愈发黑白分明,韩砺忍不住抿了抿唇,拱手道:“郡主,我一会儿还要往太后娘娘那里去巡逻,便先退下了。”

    谢元姝点点头:“去吧,这寺庙人多眼杂,你在我这里待久了,不免惹了闲话。”

    等到韩砺离开,谢元姝不由觉得自己似乎太过关心他了。

    上一世,他既然能顺利坐上那个位子,可想而知是小心谨慎之人,又何须她的提醒。

    芷东见自家郡主的神色,竟像是和自个儿在生气,便笑着开口道:“郡主,奴婢看这韩家世子爷倒比京城这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好多了。虽是入京为质,可人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说罢,又道:“我看他待郡主也极其用心呢。”

    原不过一句随意的话,却是让谢元姝心里猛的咯噔一下。

    许也因为芷东这句话,谢元姝再拿起笔抄经卷时,怎么都没能静下心来。

    芷东还当她累了,劝她要不歇一会儿。

    谢元姝摇了摇头,“无碍,等我把这卷书抄完再说。”

    见郡主这般执拗,芷东心中也有些疑惑。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方才郡主还好好的,可韩家世子爷过来请安之后,她便瞧着郡主有些心神不定的。

    很快,暮色降临。

    郑皇后方才也抄了一卷经书,亲自供奉在了佛祖面前。可因着孙家的事情,到底是心中郁闷。

    “皇后娘娘,淳嫔娘娘和公主过来给您请安了。”

    闻着宫女的回禀,郑皇后暗暗叹息一声,“让她们进来吧。”

    这些年,淳嫔仰皇后鼻息而活,向来是规规矩矩,小心谨慎。

    今个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她自然是要往皇后跟前来的。

    没一会儿,淳嫔和宁德公主就进来了。

    看郑皇后眉头微蹙,淳嫔心下一凛,请安之后,便低声道:“娘娘,嫔妾知道您因为孙家的事情忧心,可您再忧心,也万万得注意自己的身子。”

    郑皇后知道她恭顺,低低嗯了一声。

    一旁,宁德公主也开口道:“母后,女儿不懂那些朝堂之事,可女儿知道,太子哥哥是正统嫡出,是父皇唯一的嫡子。这宫里,谁还能比得过太子哥哥不成?”

    天真无邪的话倒真的是让郑皇后舒展了眉头。

    “你呀,到底是长大了,也会哄母后开心了。”郑皇后说着,拉了她的手往身边坐下。

    淳嫔见状,脸上的喜色掩都掩不住。

    宁德公主也是一阵窃喜,这些年,她费尽心机的讨好母后,到底是没白费功夫,母后待她,和嫡出的女儿也不差的。

    只是,想到今个儿谢元姝那般抬举穆家姑娘,她这心里,就一阵不忿。

    “母后,您可知今个儿姑母和穆家二姑娘对弈,之后还赏了穆家姑娘一本书。这不是故意给您难堪吗?谁不知道,穆家人是姑母的心头刺,谁见了不是躲得远远的。偏偏姑母,这样的不知所谓。”

    因着孙家的事情,为了不给主子徒增烦恼,赖嬷嬷还未把此事回禀给郑皇后听。

    是以,郑皇后听了,微微愣了愣。

    看她的脸色,宁德公主又添油加醋道:“母后,姑母这些年得父皇偏宠,我自然不敢在姑母面前失了规矩。可也绝对见不得她这般不识趣,她但凡对您有一分敬畏之心,断然不会做出今天这样的事情。”

    话音刚落,淳嫔面色瞬间就白了。

    方才郡主和穆家二姑娘下棋之事,她也听说了。可也并未放在心上。

    郡主被凤阳大长公主殿下宠坏了,天真散漫,惯是想一出是一出,宁德怎好拿这事儿做文章呢?

    淳嫔这些年能安然无忧,自然不会是愚笨之人。她讨好郑皇后是一回事,可她更知道,永昭郡主是万万动不得的。

    否则,闹到皇上跟前,又怎好收场。

    “你呀,愈发是会使小性子了。郡主不过是闲来无聊指了穆家姑娘陪着下棋,这多大点儿事儿,也不怕惹了皇后娘娘烦心。”

    宁德公主见母妃这般小心谨慎,心中更是不悦。

    她难掩委屈道:“母妃这么说,倒像是我在无事生非了。我这些年得母后宠爱,就是替母后不平。她虽说是郡主之尊,可到底对母后该有敬畏之心。可她何曾把母后放在眼中,今个儿恭妃娘娘也往佑安寺来,母后不就是让众人看穆家的笑话,给众人一些警醒。”

    “可被她这么一搅合,母后这样费尽心机,反倒是成了笑话。”

    郑皇后听了,眼神果然冷了几分,只是,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听赖嬷嬷道:“公主,您对皇后娘娘的孝心,皇后娘娘如何能不知。只是,今个儿这事儿,怕是公主多心了。”

    “郡主今年也不过才十四岁,连皇上都说,郡主被他宠的天真散漫。皇后娘娘又岂会为了这么一点儿小事,和郡主生了嫌隙。”

    宁德公主怎么都没想到,赖嬷嬷会给她这个没脸。

    可她到底是皇后身边侍奉多年的老嬷嬷,她纵然心中不喜,也不敢表现丝毫。

    “嬷嬷说的是,本宫也乏了,你们都退下吧。”郑皇后方才确实是有些动怒,可这会儿听赖嬷嬷这么一说,倒也清醒了几分。

    孙家事发,这些日子本就是多事之秋,不管永昭郡主今个儿是故意还是无意,都不重要的,她犯不着为了这事儿,得罪了谢家,也犯不着为了这个,让皇上觉得她没有容人之度。

    郑皇后既已发话,宁德公主再怎么不甘心,也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淳嫔更是一阵心慌,忙拉了她退了出去。

    见两人离开,赖嬷嬷缓声道:“娘娘,公主到底是长大了,心思也多了。”

    闻言,郑皇后不由闭了闭眼,复又睁开,“嬷嬷觉得,郡主今个儿闹这么一出,完全是无意之举?”

    赖嬷嬷恭敬道:“有意无意,娘娘何必计较这个。郡主不过半大的孩子,又得皇上偏宠,老奴只是觉得,娘娘没必要因着这个,惹皇上不喜,也惹了凤阳大长公主的猜忌。”

    赖嬷嬷伺候郑皇后多年,郑皇后当然不会疑心她的忠心。

    她不由暗暗叹息一声,“嬷嬷说的是,本宫何必为难一个孩子。”

    说完,郑皇后轻轻扶额,又道:“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太后劝本宫莫要插手孙家的事情,左右折了一个孙家,还会有另一个。可本宫这样置若罔闻,难免让底下效力的人寒心。”

    赖嬷嬷迟疑一下,开口道:“娘娘多虑了,能为太子殿下效力,是他们的福气。谁不想得了这从龙之功。”

第44章 云雨() 
郑皇后主仆说话的这会儿,定国公府大夫人李氏也是满腹心思。

    今个儿皇后娘娘奉太后往佑安寺祈福; 原就是为了立威; 偏偏这个时候; 郡主会突如其来的给穆家姑娘脸面。

    只要一想到潜邸之时皇后和恭妃娘娘生的嫌隙; 她这心里; 就隐隐有些觉得郡主不懂事。

    大皇子妃陈敏今个儿也来了,见嫡母脸上的愠怒; 如何能不知道; 太太心里在想什么。

    她原是国公府庶出的姑娘; 也是太太宽厚,自幼就把她教养在身边; 更记在大太太名下; 之后皇上指婚; 把她许给了大皇子。

    可惜,大皇子不得皇上喜欢,又因着庶长子的缘故; 皇后娘娘也视大皇子为眼中钉肉中刺,尤其她生下皇长孙之后; 皇后更是心中不忿。

    可想而知,她这些日子的艰难。

    她倒也没敢奢求别的什么,只是,宫中的日子太过战战兢兢; 她就指望着什么时候皇上能给道恩旨; 许大皇子出宫建府。如此; 她也不至于被皇后压的连喘气儿的功夫都没有。

    “太太,郡主年岁小,又被大长公主殿下娇宠着,许也没想那么多,您又何须为了这个伤神。”

    陈敏自幼得李氏教导,即便如今成了大皇子妃,也万不敢在李氏面前失了规矩。

    说到底,大皇子日后还得仰仗着娘家。

    李氏知她性子温顺,闻言,暗暗叹息一声:“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又怎么可能不多心。说起延之和郡主的婚事,外头都觉得是我们定国公府高攀了,确实,郡主身份尊贵,可若不是因为当年你祖母和大长公主殿下的约定,我又何尝真的愿意让延之招惹这麻烦。”

    “她身份尊贵,连我这未来的婆婆,都不得不处处捧着她。我当了一辈子的儿媳,在你祖母面前日日晨昏定省,日日立规矩,现在倒好,轮到我了,反倒是没了这样的福气,还得忌惮着谢家,怕凤阳大长公主觉得我委屈了郡主。”

    李氏所说倒也不是无事生非,陈敏当然也知道她的为难。

    “太太,我看您是多心了。郡主虽说身份尊贵,但也不是嚣张跋扈之人。这些年我冷眼瞧着,郡主反倒是更迁就延之一些。什么时候不是郡主在背后追着延之,这天真散漫的性子,又怎么可能会让延之受了委屈。”

    闻言,李氏忍不住点了点头,是啊,郡主对延之从来都未使过小性子,其实仔细说起这桩婚事,定国公府其实是沾了光的。

    否则,皇上把敏丫头指给大皇子的那一刻起,京城那些世家大族少不得会选择站队,陈家也少不得会因此而失了颜面。

    可因着和谢家的联姻,因着郡主身份尊贵,陈家虽作为大皇子的岳家,平日里交往的那些世家并未因此和陈家疏远了关系。

    一旁,陈家二姑娘陈莹听大皇子妃这么说,笑着附和道:“可不是,上次大哥带我往城南围场去,恰巧遇到了郡主。谁瞧着不觉得大哥和郡主是郎才女貌。”

    “母亲担心郡主身份尊贵,嫁过来之后,让母亲为难。可我倒觉得,就凭着郡主待大哥的真心,定会日日往母亲跟前晨昏定省,绝对不会让母亲失了颜面。”

    李氏忍不住感慨一声:“我又哪里计较这个了。只要你大哥能好好的,定国公府能有个倚仗,我受些委屈,也不算什么事儿。”

    陈莹怎么能听不出,母亲的言外之意。

    是啊,若不是因为和谢家的联姻,定国公府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也不知,皇上何时会允大皇子出宫建府?”陈莹提及此事,眉头也忍不住微蹙。

    她和陈敏自幼就交好,虽陈敏是庶出,可她自小就喜欢大姐姐,如何舍得大姐姐受委屈。

    陈敏淡淡一笑,安抚的拍拍她的手,道:“皇后娘娘如今执掌六宫,此事又谈何容易。”

    “我只盼着,太子殿下早日大婚,生了皇太孙,许到那个时候,皇上才会给大皇子这个体面。”

    李氏一直也担心大皇子妃在宫里受了委屈,尤其想到那日她和凤阳大长公主提及此事,可宫里却迟迟未有动静。

    大长公主四十五岁高龄生下郡主,如珠似玉的宠着,即便为了郡主,她揣摩着殿下也该帮大皇子一把。

    没成想,殿下丝毫都没把她的话听到耳中。

    想着这些,她心中到底有些不快。

    “太太,大皇子不得皇上喜欢,此事即便大长公主殿下和皇上提及,也未必就真的能如愿。若因着此事,太太和凤阳大长公主殿下生了嫌隙,女儿心中如何能过得去。”

    陈敏是万万不想事情发展到那般地步,她确实是盼着能出宫建府,可若因着这个,让谢家和陈家生了嫌隙,就太不值得了。

    李氏轻抿一口茶:“你放心,我也不是不知轻重之人。心中即便有些计较,也不会惹了流言蜚语的。”

    “何况,郡主毕竟还未嫁过来,俗话说的好,女生外向,等郡主和延之大婚之后,有郡主在中间周旋,凤阳大长公主殿下又怎么可能置若罔闻。”

    听李氏这么说,大皇子妃就放心多了。

    她轻抿一口茶,笑着转开话题道:“今个儿怎没见锦丫头来?”

    李氏冷哼一声:“往日里,看在你二婶的面儿上,我给她些体面。只今个儿这样的场合,她一个寄居在府邸的表姑娘,哪有资格来。”

    不过一个寄居在府邸的表姑娘,又隔了房,陈敏也未放在心上,漫不经心道:“锦丫头应该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了,也不知二婶会替她寻个什么样的人家。”

    李氏缓缓道:“她不过一个孤女,左右不过是一些小门小户。到时候,我们给些添妆,也就是了。”

    陈敏点点头:“太太说的是。”

    李氏万万想不到,她口中这个上不得台面的表姑娘,此刻刚和陈延之一番风雨过。

    两人今个儿并未往佑安寺去,平日里有李氏在,两人即便心中有些难耐,也不得不忍着。

    今个儿好不容易得了空,两人又岂肯浪费这大好时光。

    傅锦生的倒也不说多漂亮,可却是那种惹人怜惜的娇美,尤其经历方才一阵风雨,此刻她难掩羞涩的埋在陈延之怀里,连脖颈都微微有些泛红。

    陈延之轻轻的搂着她,瞧她羞涩的样子,难掩笑意道:“爷还从未见过你这般害羞的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