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朝野 >

第46章

朝野-第46章

小说: 朝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旭看了看程佳运,又低头思考了片刻,深沉地说:“我很理解您的意思,我也懂得风险与利润并存的道理……。”

    “朝总,”程接过话头“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对楚云的印象也不好,我很理解你。唉!我到大陆来之前,别人也曾对我说,到大陆经商难哪!难就难在要跟那些所谓‘正人君子’打交道,不比国外,只认金钱不认人,那反倒好处理,令人大伤脑筋的,最是批文无价。他们又不明要,你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你看那个党委书记他转着弯子搞你的名堂……”。

    “他这么一搞,工程停了两年。”朝旭插话。

    “是啊!这些年既使在深圳,软硬环境这样优越,我也同样受了不少气。搞我们这一行的求人就是求财。我的想法,楚云你熟悉,这个项目也还很有价值。凭你的能力,动作起来应该没问题。”程佳运说着眼睛深深地停在朝旭身上。

    朝旭很有分寸的说:“首先谢谢程总的厚爱。人生如戏,有些事情我也懒得去叫真。逆境可以激发人奋起,顺境往往是诱人的陷阱。这一实践的过程,是您给了我机会,我只能珍惜而决不可滥用。按说为家乡搞建设应该是件好事,公司与楚云市的关系只能是利益关系,这是基本原则。如果单是回乡舒展一下眉头,亮亮相显示一下自己,把公司的财产当做玄耀自己的资本,我是不会那样做的,他们不值得我去刺激。再说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顾忌在所难免,然而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

    “说得好!”程佳运非常高兴,接着又很坦然地说“朝总啊!,我说你是楚云人,而你的人品与众不同,是谓菡萏高洁,出污泥而不染。但你最优秀的品质却又是你最致命的弱点,这就是人常说的‘水至清而无鱼’。”他看了一眼朝旭的反映,见朝旭默默地在点头,程佳运很满意。继而用一种亲切感人的语调说:“朝旭,你的名字就象你的性格,如初升红日,扫除一切黑暗,可是你想过没有,太阳再无私,仍然有许多阴暗的角落照不到。它也只得包容哪!”说完又看看朝旭。

    朝旭是何等聪明人,对总裁的用意如何不清楚?听着这番话直感到一股暖流在周身循环,这些年来,在党政机关工作,是好是坏,从来无人过问。一个个都巴不得别人出事才好,当面握手,背后踢脚的事,实在经历得太多了,大家都还在自我感觉良好。我朝旭虽不致堕落到希望别人出事,不是也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么?他边听边想,看到程佳运回头望着他笑,朝旭也笑了,笑得很自然,很幸福。他感激地说:

    “感谢程总的谆谆教诲,真可谓金玉良言哪!这些年来连母亲都不说我半个‘不’字,虽不至自识清高,眼中却也容不得一点灰尘哪!”

    程佳运说:“我发现你在强制自己适应环境,上次董事会上你听了副董事长那番话,当时显得很气愤,但在发言时却很委婉稳重,用语也很得体。终于使那个投资方案一致通过。”

    朝旭说:“看法不一不要紧,只要不有意发难,不闹个人意气就好。”

    “是啊!可这社会原本就形形色色,人也各种各样啊!不合时宜不行,可太合时宜也不行,这就在乎一个度的把握。去楚云,最重要的也莫过于这点。”

    朝旭钦佩地说:“谢谢您的提醒,我想,再复杂也不至于象搞对敌斗争那样严重吧!”

    两人捂掌大笑。

    程佳运笑问:“怎么样,你看这事……”

    朝旭略一思忖,说:“这个项目很值得重视。我简单的估算了一下,25年的收费,前5年就只收回投资的利息,还有20年可以收回至少三倍以上的投资。我推算,楚江大桥建好需5年工期,5年以后,车流量日平均可达4—5万辆次(单边)5—10元/台,月收费在800万元以上,除去人员工资,税收及维修费用等,净收入在600万元以上,那么一年就是7000余万元,20年14亿元以上。第二,5万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这也是很诱人的,那个地段我知道,位置很不错,靠北不到半里地,原是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红火了好多年。如果将这5万平米开发出来,建成铺面,或租或卖,坐盈不亏,我算了一下,可以拿回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二。这件事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讲,是可行的。”

    “那还有什么问题呢?”程疑惑地问。

    “有!一、这是政府行为,既可靠又不可靠,有人说:‘现在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跟政府打交道有利有弊,在投资的回收问题上,不可不防;”

    程插话说:“对!是得先把政策弄清楚,到政府部门把详细的政策文件找全,这个你内行。”

    “二、周期长、管理难度大;三、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朝旭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放弃,似乎又有点可惜。”程说。

    “不放弃,但也不独资。”朝旭说。

    “合资?”程佳运追问道。

    “对!合资,把政府拿进来,风险共担。特别是关系的协调很重要。前期收入必须先归还我方投资这是前提,到手就是财,见好就抽身。”

    “那人家会干吗?”程问。

    “我想会的,桥是建在他们的市内,钱是我们投的,我不要钱难道把桥搬走?必须据理力争。否则,宁可不做。”

    “那我们出资多少?”程问。

    “越少越好。”朝旭肯定的说。

    “那是为什么?”

    “为了那块地!”朝旭指了指手中的材料。

    “啊!我明白了。”程佳运笑了起来,指着朝旭说:“你,你,还是你仔细的策划一下,搞个东西出来,我们再商量商量,此事非你莫属。”

    朝旭对程佳运的话很感谢,说:“那我就试试。”

    “不是试试,而是要扎扎实实地作准备。”

    “好!我会认真的,您放心吧!”

    程佳运看着朝旭离去的背影,内心感到由衷的钦佩,他的人品,他的才干,少有啊!也为自己能选中这样一个人而感到欣慰。程佳运本来就有心交给他更重要的担子,这次叫他去楚云,更深层的想法,就是要给朝旭一个大的项目让他单独操作,给付重担压他一压,进一步考察他。程仿效官方做法,当不好县委书记就休想当省长,副省长。当然,这一想法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破的。 

第四十六章() 
楚江大桥是楚云市的重点工程之一,原本纳入国家投资计划,但因市财政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已经议论了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动工。最近楚云市又一次招开政府办公会议,讨论楚江大桥墩的事。

    新市长吉雄飞在会上说:“我在中央党校期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部门就给我透露,楚云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交通能源项目,相当一部分迟迟不能上马。究其原因,主要是招商引资工作跟不上。以楚江大桥为例,刚才听老方讲,谈了不知多少家,没有一次成功,到底为什么?”

    方格明低着头,脸色很不好看。

    副市长游之对方笑道:“老方这个差事不错啊!每天吃得油直鼓,打得鼾—直扑。”

    “哈哈哈!”大家笑了。

    方一脸通红,自我解嘲道:“是的!每天吃得脑壳直甩,你以为我愿意呀!现在就这样,洽谈洽谈,洽(呷)是谈的前奏,可谈来谈去,谈(弹)棉花,都他妈一倒无风。”

    游之还想调侃,吉雄飞手示他别说了。

    吉市长:“吃嘛!工作需要,也算不了什么,若大个政府也吃不跨。不过,虽说吃不穷,花不穷,可盘算不好一世穷啦!我们今天就从楚江大桥切入,盘算一下怎么搞?希望大家群策群力。”

    游之:“政府吃几顿饭是吃不穷,可是,要把楚江大桥搞起来,那可就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了!”

    方格明:“你说咋办?”

    游之:“咋—办!现在不是作兴出卖吗!我看啦——!干脆卖掉这个项目得了,政府也得点利,项目也搞起来了。免得总这么拖着,劳民伤财。”

    大家议论开了。

    吉市长:“游副市长讲的,也不失为一个方案,但是,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政府控制不了,也是一个问题。我琢磨,卖和招商引资,其实有共同点,都要有投资方,甚至卖的难度比招商引资还大。”

    周副市长:“我认为,要想吸引投资商,必须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投资楚江大桥,政府有哪些优惠政策?投资方能获得哪些利益?投资这么大,政府没有明确态度,要人家怎么放心?”

    吉市长:“对!周市长这话说到点上了。老方啦!你是不是和招商局研究一个方案?从让利、两赢的角度考虑,要大度、要细化,要给投资商充分的余地,浓厚的兴趣。”

    游之:“说话要算数,不能唬。”

    方格明:“原来有一个方案,但不是很细。”

    吉市长:“要细,细节决定成败。我的意见,尽快搞个招商简章,从楚江大桥着手,具体一些,实事求是,不能唬。搞出来后,近期再开个会定下来。”

    楚江大桥确如朝旭所分析的,它是楚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干线,建成后将成为楚西南直至成为联系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在朝旭未离开楚云时,他就曾看到过有关楚江大桥市长办公会纪要,心中有些底。所以叫他拿个方案,他是有把握的,内心也是乐意的。虽然,他曾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被迫辞职,但故乡情依然铭刻在心。按他自己的话说,来深圳半年多的时间,一直魂牵梦绕的还是楚云。朝旭除了程佳运及在深圳的个别朋友外,很少向人提及自己过去所受的委屈,一门心思放在公司的工作上,是个工作狂,这符合他的性格。

    他拿着华宇公司的《信息简报》,从程佳运办公室里出来,首先到信息部了解了楚江大桥信息的来源,并嘱咐信息部这几天再作进一步的调查。他说:“程总对这条信息十分重视,很感兴趣。请问,这信息的来源?”有同志答到:“我们是从楚云市招商局编印的《经济情报》上发现的。”朝旭问:“是最近的吗?”答:“是最近的。”一名工作人员将《经济情报》半月刊第21期递给朝旭,并翻到用红笔杠记的这一页。朝旭看后,郑重地说:“根据程总的指示,我们将对这个项目进行研究论证,有几个问题必须尽快搞清楚,请你们记一下。”

    信息部部长和几个工作人员都拿出纸笔,非常兴奋的准备记录。他们知道,公司采纳了他们提供的信息,一旦付诸实施,奖金是可观的。朝旭说:“你们必须尽快搞到有关楚江大桥建设的全套文件,包括:1、近两年来,楚云市政府对建楚江大桥的一系列文件,如历次的市长办公会议纪要,正式文件,交通局的报告,政府的态度性批文。2、项目计划报告及市和上一级计委的批文;3、前期准备的情况,包括:拆迁、征地、水底测量,以及设计、图纸等资料;4、弄清由国家投资改为招商引资的来龙去脉,还有何种投资方式?5、迄今为止,有无其他商家介入,他们的意向和要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6、工程项目由哪个单位、特别是市政府由哪位负责人牵头?具体联系的方法。以上几点,越细越好,越快越好。为此,我给你们提供几个联系的渠道:一是楚云市建委重点工程处;二是市办公厅城乡建设处;三是市交通局路桥建设处。通过这三个部门,完全可以把以上情况搞清楚。此外,楚云市驻深圳办事处联络处我熟,你们今天去联系一下,晚上我请他们的客,他们全处参加也就三个人,加上你们和我刚好一桌。客我请,具体工作你们去做,当然,意图我会讲清楚的。”说完,写了一个条给信息部长,一边套笔一边说:“就这样,地点由他们定,定好后5点以前告诉我,晚了怕程总找我有事。”朝旭交待清楚以后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世纪之交,国人在工作效率上一直予以推崇的是“深圳速度”。深圳之所以获得这一美誉,不仅仅是深圳几年迅速崛起的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深圳人的办事作风。而这作风的来源,其前提是,深圳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企业家,思想家和管理干部,这一层次的素质高、少禁锢;深圳集中全国有钱的老板,资金充足,办事有底气;深圳的市场竞争力最强,观念先进,这里不象内地,干事的不如不干事的。而在深圳,竞争几乎成了每一个人的基本概念,深圳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是明快的,既紧张又潇洒。

    程佳运认真地看完了朝旭《关于楚江工程的几点意见》后,只在“我方投资以少为好”的这句话下面打了一杠,并加括弧写了一句“视情况而定。”尔后在眉批写道:“朝总,我意,由你携工程部负责人去楚云考察,投资额度,相机而动,以促成此事为宜。近日即出发。”

    何玉芳拿着这份批件看了一眼,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及时地将它送到了朝旭手中。下了班,玉芳站在自己宿舍门前,虽掏出了钥匙,并没马上开门。她回头眺望华宇公司那栋白色的住宅楼,朝旭就住在那栋高级职员楼。

    玉芳自言自语地说:“他还没下班……”这才打开门,进到房间。

    静夜,一轮明月当空。从白楼那边传来悠扬的《汉宫秋月》琴声,玉芳知道这是朝旭在拉二胡,她兴奋地跑到门前,倚门聆听。她轻轻叹息道:“人世间竟有如此优秀的男人!可他明天却要去很远的地方,该不会有很长时间吧?”伴随着琴声,玉芳的脑海里幸福地浮现朝旭的身影:朝旭在懂事局会上讲话,作为会议服务人员的玉芳,有机会一睹朝旭的风采;朝旭在食堂用餐,端着碗向自己走来,和她说话,言谈举止持重、幽默,玉芳发笑,佩服地点头;朝旭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工作,玉芳将一叠文件送到他办公桌上,他“嗯!”了一声;晚餐后,玉芳在白楼对面的林荫道上散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