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斩灵曲 >

第58章

斩灵曲-第58章

小说: 斩灵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她的定力,她的城府,不过如此。

    她死死攥着手上那包扎妥帖的绸带,觉得连呼吸都在颤抖。

    她只专注于懊恼悲痛,并未在意,苑中有一只两人高的黄色大猿,缓缓靠近。

    雍和抬起一只前掌,温和地在她背脊抚摸,似乎还来回蹭着。这色眯眯的尿性,也算似曾相识。

    背后有清风徐来,她随之听见,沉重缓慢的开门声。

    雍和见状,知趣退后。

    她本倚在门上,以为此刻重心不稳,定然跌坐在地,形容狼狈。

    她不做挣扎,直想顺势倒下,不料却跌进一个灼热的怀抱,无法逃脱。

    公子琰从背后将她抱住。他身型高大,垂首而立时,华发落在她的耳鬓,肩头,似与她融为一体,惨淡凄绝,却也再合适不过。

    他的吐息在她耳旁,隔着青丝白雪,悠远绵长。

    他深情款款,似叹似唱道:“无论我为你做了什么,那都是心甘情愿。我爱你,甘愿为你赴汤蹈火,但不想让我的爱恋,对你造成负担。你大可不必为此伤心,我见你伤心,心里更加难过。”

    他说话总比常人慢些,好像只有经过字字斟酌,才能显得发自肺腑。

    他是那么狡猾阴险的一个人,对于她的百般试探,他看在眼里,心中明了。

    他方才在屋中,虽然听不清、看不见,却也知道,她既然有意下药,必然不会走远。

    他对她的了解,更甚于她对自己的。

    她没有转身,背对着他问道:“三途阵中,我看到的那个人,是你吗?”

    “是。”

    “你这满头白发,可是因为我?”

    他默不作声。

    她将二人的长发揉在一起,又低声问了一遍:“是吗?”

    “是。”

    青丝华发,交叠错落,远观如翠竹白雪,渔火寒烟。

    他本就自成一景,此刻与她相拥而立,让人远远看着,以为误闯玉宇琼楼,偶遇仙子神女。

    “你的眼睛,是否真的看不清东西?”

    他们这样站着,看不清彼此的神情。

    这让她想起几日前,他也站在她背后,那时,她正在看信,边关来的、长生写的信。

    他说看不清字,她以为他又信口雌黄,并未当真。她甚至还借此调侃他,说要念与他听。

    现在想想,满心酸楚,却不知该与谁人说。

    公子琰闻言,淡然答道:“近处还可以,稍远些就看不清了。”

    他见安宁不作声,转而安慰她:“已经比刚醒来时好多了,应该能慢慢恢复。”

    “醒来?”

    “我破了阵法,见你伤势无碍,未做逗留。”他解释道,“白氏的皇宫守卫森严,我当时身受重伤,很难全身而退。”

    “你被他们擒住了?”她听长生的口气,料定他二人应该在那前前后后,打过照面。

    她顿时惶恐,心想莫不是他被人截住,严刑拷打,才成了这副模样。

    他似乎猜到她在想什么,摇头嗤笑,尽显自负。

    “门中之人,提前就找好与我体态相近的替身,我出来以后,只需将面具交给他们,足以偷天换日。”

    她听着也笑了,他就算没有修为,还有脑子。没铺好后路,他又怎会鲁莽行事。

    她只痛惜他的身手,却忽略了他的诡谲。

    “于是你就回了周饶?”

    他指了指雍和说道:“应该是它将我带回的。出了法阵没多久,我就昏死过去,醒来发现,已经过了半年之久。”

    半年啊,安宁听罢,唏嘘不已:“此前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能将三途法阵破坏,你这事若是传了出去,只怕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了。”

    “我把你父皇的老窝给端了,牛贺人若是知道,还不将我千刀万剐?”

    他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说起来却丝毫没有愧疚之色。

    她转过身去,好奇探究道:“那后来呢?”

    公子琰说了半天,本已打算将话题扯远,却又被安宁机警地拽了回来。

    她惯于装糊涂,但有些事情,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搞清楚。比如他的头发是怎么白的,他的灵力是怎么没的,他的眼睛是怎么不好使的

    然而这一切,只被他一带而过道:“醒来时我就发现,自己成了这个样子。”

    “太笼统了吧。”她不满于这敷衍的回答,示意他再说得详细些。

    “听说心血耗尽,须发自然变白。”

    她闻言点头,觉得似乎有理,接着问道:“那眼睛呢?”

    “睡了很久,突然睁开,一时见不得强光,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她听罢叹气,不再追问他那看上去颤颤巍巍的双手。

    他的老态,许是因为大病初愈,一切尚在恢复;也可能是因为身受重伤,身体机能慢慢减退。

    前后两种可能,有天壤之别,一个向好,一个向坏。

    她宁愿相信他所说的,不愿再问。

    经过了这场生离死别,她才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做,活着就好。

    只听他又说道:“一同随着法阵消失的,还有我的灵力。”

    “灵性呢?”

    “也没了。”

    “像我当初一样?”

    “全然不同。”他似乎站得吃力,往屋里走去,边走边说,“你的灵性无穷无尽,寻常人感觉不出来。我却不知为何,一看便知。”

第九十二章 云雨之欢() 
无穷无尽?安宁听得惊诧不已,反复掂量着这四个字。

    她此前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这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她只以为,他修为高深,注定与那些凡夫俗子不同。她竟不知道,他能勘破她的灵性,并不是因为他灵力高强,而是因为天赋异禀。

    她一边感慨自己那所谓的、无穷无尽的灵性,一边纳闷他的身世。

    长略以前说过,公子琰出生时,百兽匍匐,百鸟朝拜。他既这般招蜂引蝶,应该绝不仅仅是一个胜神皇子这么简单。

    他与雍和、庆忌、青鸟为伍,似乎天生就能操纵这些神兽。

    水灵湘君说,他传授于她的灵法,与六灵修炼的,并无二致。

    回想当初,那传闻中司帝之下都,天之九部的陆吾,似乎也对他礼让三分。即使陆吾只以幻象现身,这也过于古怪。

    他的身份,或许另有蹊跷。

    他缓步走到椅子前,慢慢坐下,继续说道:“我则不同,我的灵性,应是彻底没了。此前我试过多次,无论如果修行,都丝毫没有进展。可能我这一生,就这样了罢。”

    他神色如常,语气淡定,好像是在谈论着别人的遭遇。

    她在一旁听着,却替他惊心动魄,惋惜不已。

    她倾慕于他的从容,流连于他的沉着。她为他的淡然所吸引,有时却又无可奈何。

    他将太多的情绪隐藏,连同他的悲喜,都一样不为人知。

    他戴不戴着面具,都深沉得不像是个正常人。

    他或许,真的是从须弥山跳入凡尘的仙神,打个照面,或早或晚,终于也免不了一场别离。

    这滚滚红尘,又能有几人,真正做到长相厮守,同生共死?

    眼下与他相伴,一同走过的路,便是风景吧。

    如此想通后,她也不再纠结于此。

    公子琰似乎更为洒脱。

    他竟然,又开始自斟自饮。

    烈酒素蚁,饮多断肠。

    他却笑言:“放着美酒不喝,等到气味散尽,才是真的挥霍。”

    这酒鬼,当真是没得救了。

    他似乎心有不甘,悠然叹息道:“我此前怎不知,天下竟有如此至宝?真是为传闻所累,辜负了前半生。”

    “什么味道,也给我尝尝?”她伸手要抢,却被他不着痕迹的躲过。

    “以你的酒量,最多不过半杯,就可以去见阎罗了。”

    “尝一口总行吧。”她撇嘴,娇媚轻浮。

    “不成,我吃了**,你若是再喝醉,又是一笔糊涂账。”

    他这时提起那强身健体的药来,无非是让她心生悔意,知难而退。

    但他那模样,风轻云淡,爽朗清举,怎么看不出来,像是被人灌了迷魂汤。

    她本想问上他一句,那药到底有作用吗?转而又想起先前一些事情,便将此问抛至脑后,再也找不到了。

    只见她若有所思,颇为严肃地问道:“师父你说,人这酒量,是天生的吗?”

    “不知道。”

    “连你都不知道?”她纳闷,公子琰是闻名九州的酒鬼,酒场之上,未逢敌手。他若不知道,还有谁知道。

    “我从未醉过,连酒量是什么都不知道。”

    “从来没有?”

    “从来没有。”他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边喝边说。

    安宁突然有些后悔,她之前尚未摸清这人的底细,为何要贸然用这素蚁来试探他,白白送了他一坛子美酒。

    她方才还担心他会不会醉死,现在看来,真的是多此一举。

    敢情她苦兮兮地试探了他半天,又是请罪又是答疑的,他却一直是在陪她做戏,逗着她玩。

    他不是宁可死也不肯表明身份,也不是被她多番试探才不得不说。他根本就是,打定了主意向她坦白,才顺着她的套路,陪她说了一晚上的胡话。

    她怎么总是忘记,他就算没有灵力,还有脑子这件事。

    她刚刚看着他那胸有成竹、悠然自得倒酒的样子,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眼前这个人,从来不值得同情。

    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惋惜。

    像他这样一个风流人物,集天地精华于一身,若是此生不可再修灵法,好像怎么着,都少了些什么。

    即使他表现得满不在乎,她还是心有余悸。

    她似问似答道:“可是灵性却不一样。听闻众生的灵性都是生而既定,不长不灭,你的又怎会凭空消失。”

    “长略也是这么说,所以他去寻重修之法了。”

    所以是重修灵力之法,而不是起死回生之法。长略一句话,骗过了长生,同时也骗过了安宁。

    她真是活该,脑子被驴踢了,才能相信长略的鬼话。

    他的主子是玉采,是公子琰,就算是对着大哥长生,他也不一定说真话啊。

    “师父。”她唤了他一声,欲言又止。

    “你是不是想问,他去了哪里?”

    安宁点头,心里琢磨着,他怎会变得这么自觉。

    果然,他又喝了一杯酒,吊足了她的胃口,才缓缓说了句:“我不知道。”

    “哦。”

    “他只说要去须弥山,应是从咸海走的。”他见她失落,为了显示自己并未欺瞒于她,只得苦笑着补充了一句。

    咸海是隔绝人与仙神的天然屏障,其内是须弥山,之其外是九州人间。

    无论正史或逸闻,从未听说有人能跨过那里,到达须弥山。

    所以听到这个回答,安宁越发不能相信道:“咸海,那是人去的地方吗?”

    “他也不是人。”

    鬼才长略,自有神鬼莫及之才,不能用常理推断。

    “你走了,腾叔走了,景先生走了,如今连长老二也走了,我看你们司幽门,还是早早关门算了。”她掂量了下酒坛,确认坛中所剩不多,黯然叹息。

    “门中生意如今全由祝渊打理,噢,我倒是疏忽了,你们应该没有见过面。”

    不是疏忽,是刻意安排。她这样想着,也不揭穿。

    她没有再问下去,祝渊是谁,哪国人,今年多大,有何过人之处。

    他将那么大的家业交托在一人手中,想必那人,也不是寻常的白丁匹夫。

    他们之间,总有一种奇怪的默契——保留一些秘密,成为一些惊喜。

    他们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仍然各自保有一番天地。

    少闻少问,适可而止。单就这一点,他就对她赞赏不已。

    他以为,世间少有女子能聪慧至此。

    更何况,她不执着,不探究,随心随性,任意洒脱。

    她是他不能成为的自己,是他心底最深处的企盼,所以他对她,万般珍重,任劳任怨。

    他说:“安宁,天色晚了,我着人送你回去。”

    “嗯。”她知他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他将她送至门口,两人相顾无言。

    牛贺的皇宫很大,从公子琰的别苑,到她的寝宫,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草木阴阴,晚风习习,堂燕绕梁,芳草未歇。

    他踟蹰片刻,犹犹豫豫地开口,颇难为情地问道:“安宁,你明天,还会来吗?”

    他的语气,似乎是在乞求些什么,那样的卑微不堪,那样的低声下气。

    安宁闻言,犹如万箭穿心。

    他是多么桀骜的一个人,利刃在侧都不屑眨眼,若非万不得已,又怎会用这样的腔调同人讲话?

    她回想起来,自己今天一大早便派人去请他,他磨磨蹭蹭,过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慢慢腾腾地挪动过来。她当时还在心中责怪,这人莫不是又在沐浴焚香,折腾些有的没的?

    现在想想,他来得那般迟缓,不过是因为路太远,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心中酸楚,强忍着涕泪,小声说道:“如果当初不是我一意孤行,不听你劝阻,非要来刺杀先皇,你也不会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不曾遇见你,我活着就像死了。”他眉眼含笑,温言安抚道,“如果为了你,余生注定这样,那我也认了。”

    他明明是在安慰她,她听了这话,心里却更加难受。

    她趁他不备,飘回桌旁,拾起那酒坛,仰头将坛中剩余之酒一饮而尽。饮罢,她还使劲晃了两下,确认一滴不剩,这才将坛子放下。

    素蚁至烈,她果真无福消受。

    还好,一坛子酒,他也没剩多少。

    她心满意足地笑着,一如既往地往他怀里栽,嘴上还轻飘飘说着:“哎呀,我今天怕是,回不去了呢。”

    他不搭茬,只是习惯性地回抱住她,神情复杂。

    安宁见状,心中失落,自暴自弃道:“酒和你,我一个也戒不了。”

    “那就不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