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梦 >

第14章

大宋梦-第14章

小说: 大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万两从嘴巴里喷射出一口脓血,晕死过去。

    “狗子、镜子,不知道你在饶州是否还好,我好想你啊!“梅笑寒看着土豆泪眼婆娑。

    此时,石虎已经带着人把莫府上下,里里外外都搜了好几遍,抬出了十几箱的银子。

    “水…把莫万两给我泼醒来!我还要审问!“

    “无关人员,只要肯交待莫万两罪行的人,皆可放过一条生路!“

    一桶冷水泼向莫万两以后,莫万两像一条鱼一样的抖动起来,水很快便结成了冰块,莫万两像一条蜷缩着的冻鱼,撒上盐,都能腌起来了。

    “把他拖到房间里来,别让他冻死了!“

    “算了,先养几天,我怕这胖子经不起折腾就死了!“梅笑寒马上又改变了主意。

    此刻,梅笑寒最关系的是土豆的来历,这关系到狗子和镜子的命运。甚至对了解到饶州目前的状况是最好的途径,若是饶州没有大事发生,梅笑寒只需在阳城好好的发展壮大队伍便可。

    若是饶州有大事情发生,那便要一心顾两地,毕竟在饶州还有一份产业,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饶州,包括狗子的真实身份以及那个同样名为梅笑寒的少年的身份!

    乱啊!梅笑寒越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发生这么多是事情,令得梅笑寒不得不快速成长起来,也不得不变得果断。哪怕是做错了事情。

    而梅笑寒也越来越觉得孤独,太多的话想说,而不能说,也不敢说,害怕说错了什么。

    刘关张打天下,靠的是忠肝义胆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梅笑寒此刻,身边唯一放心的人只有“雨童”。

    任何的一个时代,哪怕是在冷兵器时代。一个有才华的人总是会得到青睐的,哪怕被深深的掩埋入土丘,也会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选择默默无闻,还是不放弃任何的一次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关系到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能绽放出来多大的光彩。

    历史的刀光剑影,最终会淹没在那条历史长河之中。而有些鲜活的面孔,和创造出伟大的业绩的人却总能成为那涛涛大河中绚丽的浪花。

    浪花虽小,却能绽放出一段绚丽的篇章…

    历史总能记住那些,不甘于现状,勇于改变和推翻旧的思维和环境的人。

    时代,等待着被改变,而路,却只在脚下…

    梅笑寒望着远处连绵起伏望不到边际的群山,想起了一望无垠的大漠,听到了金戈铁马之声,更看到了远方那落日余晖却耀眼如火的夕阳…

第二十八章 割据() 
梅笑寒非常的想知道,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饶州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形。

    突然出现的土豆,这会不会是一个信号,或者是一种暗示,又或者是…

    梅笑寒心烦意乱,不敢多想,也不愿再想。

    他有些后悔把莫万两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万一莫万两扛不住死了,便不能从他嘴里得到想要的,这一切都难以想象。

    阳城军进驻莫村已经有几天了,现在城里局势如何,一切都不得而知。

    阳城军的建立给了梅笑寒心理上一个安慰,现在终于可以亲手的去改造一支队伍,有了自己的队伍至少能得到一丝安全感。

    一切的安全感都需要强有力的一股力量所支撑,军队,强大的军队便是最好的体现。

    自唐末大乱以来,历经五代十国,战火不断。宋朝终于又一次完成了伟大的统一,数十年的战乱导致了北方地区,乃至是游牧部族的战马也大量的损耗。

    边疆的防线自大宋建国以来,便没有安稳过。外族的铁骑轻易的便踏过,漫长的边防线,随时都有可能决口。

    历史的前进这只是总体趋势,中途难免会发生波折,恩格斯指出:“每一次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地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生活在地球上的游牧民族,曾多次的征服文明民族。文明总是出现一段黑暗的断层。而文明也完全的改变原来的轨迹和原来运行的方向。

    宋朝在军制上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却多为灾荒饥民,实行在灾年时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

    同时,宋朝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则以罪犯去充军,在兵源缺乏时,有时也抓民为军。应募成功,便终身为伍。

    在制度上实行拣选,在每年的春秋两季,按上、中、下三等标准进行考核训练,有武技且壮健的,由原来的厢军升为禁军,武技特别出众的,还会给赏物,可以补给阙阶官。

    武技不如下一等的,从马军降为步军,又不如下等的再降为厢军。

    禁军、厢军以及土军,都在六十退伍,原来的福利减半。

    对阵亡军士的家眷有抚恤,伤残等也有相应的安抚。

    梅笑寒想要打造强大的“阳城军”,特别是在乱局如麻的局势下。大量的流民开始向更为偏远的山区流去,城内已经被几个大的割据势力所分割,较小的割据势力者纷纷向城郊转移。更有如“阳城军”这样的中小割据势力向村子转移。

    此刻,整个莫村,包括大雾山以及环绕莫家村的莫湖和莫河都被“阳城军”所控制,且有原来越多的新成员加入进来。

    从莫万两家里抄出了数十万两的银子,有了这样的一大笔银子,足够维持这个队伍近期的花销,然而这远远的还不够。长期驻守一个小村,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第二天,莫万两醒来了,整个人都变得非常的虚弱,奄奄一息。

    在极度的恐惧下,莫万两交待了土豆的来历。

    二个多月前,饶州传来了一个消息:一种神奇的金疙瘩横空出世,一时名声大噪。虽售价不菲,社会上层、富贵阶级趋之若鹜。

    为了获得这种神奇的金疙瘩,商家开始对其开始炒作,土豆价格一度达到五百文钱一宋斤。

    而转卖到别地价钱又是几倍的递增,商家无往而不利。莫万两瞅准了商机,大发横财。而他的土豆就是从一个姓云的商人手里买来的。

    一听到姓云的商人,梅笑寒马上便想到了自称“云爷”的小孩。

    又是姓云的,梅笑寒猜测便是云子明。云子明任员外郎,身份也算是显赫,怎么会做起生意来,这不得而知。

    梅笑寒不相信有谁有大能耐能在几个月时间内种出土豆。

    莫万两一口咬定自己从姓云商人手中买来金疙瘩,其它事情一概不知。

    “饶州…究竟发生了什么。”

    云川州八县如今局势如此的不明朗,阳城军能否突破重围这还未尝可知,哪里还能顾及到千里遥遥的饶州。

    梅笑寒的脸上,满是忧愁。手里摇着那个葫芦,几次想要把小葫芦摔碎,却又强忍住克制。

    “主人…为何满面忧愁,如此不快。”

    “我…”梅笑寒想要开口,却又闭上,他无法和雨童说这一切。

    唐宋明和石虎带着阳城军在莫村抄了六户人家,大量的银子为募兵做了保障,也解决了军饷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家丁和流寇的加入,阳城军的人数增加到了一千。随着队伍的壮大,莫村的“阳城军”的名声开始在阳城县内传播开来。

    无心插柳柳成荫,梅笑寒并没有想到过阳城军的发展壮大会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迅速。

    现在的这支阳城军放在整个阳城来说,都算的上是雄霸一方的大势力。而整个阳城县城向阳城军这样的队伍也不过三支。

    割据阳城文成镇的“丁家军”,割据阳城南的“赵家军”和割据南城北的“刘家军”。

    阳城目前的局势便是被丁、赵、刘三家所割据。其中丁家军人数三千、赵家军人数三千五、刘家军人数最多在六千。

    在一次争夺阳城西华镇的时候,丁家军出动八百,赵家军出动一千展开了争夺,结果被刘家军断了后,丁赵两家在西华镇大战之后,刘家军的三千大军兵围西华,把兵困马乏的丁赵残部一网打尽。

    丁赵两家再无与刘家军较量的实力,此时刘家军在阳城一家独大。并有了对阳城内其余的小势力逐一瓦解和吞并的野心。

    一个盘踞于小村的千人大军,是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要求的,没有足够的地盘和土地。阳城军很快就会步丁赵两家的后尘,被更强大的势力所吞并,最终胎死腹中。

    眼下,阳城军必须用一场胜利来获取其合法的地位,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更需要用一场胜利来打出阳城军的存在和声望。

    然后,令梅笑寒苦恼的是阳城军兵没有一位有足够威望的统帅,自己也没有一位像诸葛亮和周瑜那样的大军师。

    唐宋明、林昊、石虎和两位警卫等一直追随着自己的这些人,是目前梅笑寒所能任用的为数不多的。

    “雨童!”

    武艺高超,深藏不露。梅笑寒所知道的关于雨童的所有信息是在一次与凤羽城大将郭孝聊天时,醉酒的郭孝的酒后之言所听到的。

    大醉之后的郭孝疯疯癫癫道:“论武义,雨童在凤羽城如称第二,我郭孝不敢言第一啊!只是可惜啊!那雨童身份卑微。。。”

    需要培养自己势力的梅笑寒旋即便把身份卑微的雨童招募到了身边,在梅笑寒多次的遇险途中,雨童都能化险为夷,梅笑寒为此将雨童视为己出。

第二十九章 大雾山遇隐() 
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

    百花盛开,二月春,大雾山翠绿叠嶂。

    自阳城军进驻莫村以来,便封锁了进入大雾山的通道。这座海拔三千多米的大雾山是整个云川州最高的山峰。

    休整了整整一个冬季,也压抑了整整一个冬季,时间又迈向了新的一年…

    阳家军驻守在莫村几个月了,个个好吃好喝的养着。原本的流民和体质羸弱的山野村民,一个个也都变得膘肥马壮。

    对于这支阳城军如何进行训练成了很大的问题,春意盎然的景色也令梅笑寒不悦的心情稍微的舒缓了一些。

    站在一处林子中,梅笑寒远眺着远方的群山,雾气也丝毫的不存在了。被风一吹,便散的无踪无影。

    自唐末乱以来,为了避战乱,不少人便隐遁于此山。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落魄的士族以及修道问真的弟子有不少都隐匿于此。

    每年也只有在春季的几天,大雾山才会见得真容。而隐匿于此的人,会难得的会出山来一趟,去采购一些生活必须品,如生活所需要,且必不可少的盐。

    “今日天气甚好,我想去大雾山走走。”梅笑寒突然提出要去大雾山走走。

    唐宋明道:“梅当家打算带谁去?”

    “一起去吧!如此大好的天气!”

    梅笑寒环视了众人一圈后笑道:“我就想自己去走一走!谁也不带。”

    “不行…这太危险了,你现在的身份不同与以往,万一…”石虎回道。

    梅笑寒不说话,来回踱着步,看着远方的大雾山,想起了曾经想要丈步天涯的梦想,无奈的摇了摇头。那已经成为了过去了。

    “你们谁也不要说了,我就想一个人去走一走,谁也不带。谁也别跟着我”梅笑寒的态度很坚决。

    梅笑寒前脚走,雨童便后脚跟着,寸步不离。梅笑寒并没有说什么,早已料到如此。自凤羽城跟随以来,雨童从来都是寸步不离。

    两人一前一后,沿着山脚开始往上攀爬,一路无言。

    走到一半路,梅笑寒开口道:“雨童,你认为如今军中谁能堪阳城军主帅大任!”

    雨童闻言,吓得跪倒在地颤颤巍巍道:“雨童不知,雨童只惟主人是从,无有二心。”

    “哼!…漂亮话!客套话!真是扫兴!”

    “你还是给我起来吧!小小年纪,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客套话!”

    一阵风袭来,忽闻得有声音传来,细听是“功名富贵,总是浮云;战事胜败,皆为气运。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瞬息即逝耳。”

    这话听的梅笑寒有些糊里糊涂,便四处寻道:“何人,是何方隐士,可否出来与我一见!”

    哈哈哈。。。哈哈哈…。

    …………

    …………。

    ………

    一阵大笑过后,一个拄着木杖的青面老人从林子内走出。

    梅笑寒见状拱手道:“前辈,有理了!不小心,打扰了前辈,还望多多包涵。”

    老人笑了笑道:“将军太客气了,实在是不敢当啊!我等不过是山野之徒,身份低微,实在是受不起。”

    梅笑寒,笑了笑道:“我并非是什么将军,只是刚才听闻前辈所诵之诗,却有一种深藏大智慧之感悟,只可惜晚辈天生的愚钝,却实在是领悟不了,还望前辈能有所开悟!”

    雨童瞪着老人道:“哪里来的妖道,在这里故弄玄虚,怕是在这空山之上呆不住了吧,想要讹路人的银子,故此才在这神神叨叨的!”

    “看招!”话音刚落,雨童便高高跃起,到了老人身后。

    拔剑便刺,手起剑出,只看到一道光影,却并未见到人影。

    “咻!”

    一剑击出,老人纹丝不动,剑分明击中,却刺在了树上。

    雨童一头雾水,满脸尴尬,嘴里却骂道:“果不其然,真是是个妖道!”

    “哈哈哈…”

    老人微微笑道:“小兄弟,不知这位是…倒是心直口快啊!”

    梅笑寒道:“这是我的侍从,小地方之人,不懂事,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望前辈不要与他计较,今日见了高人,实在是我晚辈之幸啊!”

    梅笑寒无奈的看了看雨童,连连的摇头。

    “不知前辈尊姓大名?为何会隐居于这大雾山之上呢?”

    “我乃是晋朝(五代后晋)的一位将军。奉旨去征伐吐蕃,后我被围困,打了败仗,便独骑逃入山林之中。”

    “原来如此,如今已经是宋朝的天下了,前辈为何还不肯下山呢?莫非是耿耿于怀?”

    老人道,自我入山林之后,总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