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逐流-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行轮回之物,都被收集起来,关键时刻拿来克敌,不指望能有多大用,只求能延缓敌军一时半刻。
“你们跟着我来到这里,我就会带你们回去!还有,要保证你们的子女,将来都有好路可以走。”
看到一群士卒围在一群啃干粮,赵川走过去跟对方打气。
其实他心里也是一点底也没有,但是怎么说呢,你是主帅,所有人都在看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这支队伍的生死存亡。
主帅不怂,大军就不会怂!
“大当家,我们相信你!”
“是啊大当家,我跟着石越将军在关中的时候就听过你的事情,连苻生都收拾了,还怕他燕国一个无名小卒么?”
无名小卒?呵呵,你们想得也太简单了!
赵川刚才就跟沈劲打听了,这个皇甫真,乃是燕国宿将,吃的盐都比自己走的路还要多。若不是有杀手锏,赵川现在要做的,就是有多远跑多远才对。
跟手下打气没问题,但若是把自己也“忽悠”了,那就不是作秀,而是作死了!
“大当家,硬弩的箭矢消耗很大,只怕撑不了几天。”
诸葛侃忧心忡忡的找到赵川,军械的消耗,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计。
赵川原本的打算,是支撑至少五天,现在看来,也许三天就是极限了。
皇甫真依旧派了几千骑兵在附近监视,远远都能看到火把。
“我们难过,皇甫真也不轻松,跟我们硬拼三天,他这些主力也就拼光了,慕容恪就算慈悲为怀,也难免会将此人闲置,他的仕途也就毁了。作为一个汉人,他能走到这一步是不容易的。”
赵川暗暗推测,也许,皇甫真经不起这种消耗,退兵也是可能的。
但更多更大的可能,则是在明天孤注一掷。明天白天,或许会是尸山血海!
转了一圈,似乎大军的士气还算高昂,或许是因为死的人还不够多吧。
赵川找了不起眼的车厢,靠在木墙上闭目养神。
谢道韫也快要生了吧,都七八个月了,不知道这一胎是男是女。
长安君和梁影也有了身孕,如果自己这次根本不能回去,她们有什么路可以走呢?难道去祈求谢家收留吗?
万一输了,孟姜再也没办法做她喜欢的事情,那些离经叛道的实验,除了自己以外,这个时代或许没有一个人能容忍吧?
淑文这么久了还没有孩子,心中一定很焦急,自己若是死在河东,她会不会再次沦为其他男人的玩物?
赵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静下来,就会思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完全没办法集中精神,或许,真的是因为今日精神紧绷,快把自己压垮了吧。
以前无论是可足浑常也好,羌族的姚苌也好,赵川对付的时候都是快刀斩乱麻,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或者换句话说,那些人还不够格做他赵大官人的对手!
而慕容恪的这支铁军是不一样的,军纪严明,进退有度。
虽然皇甫真的指挥有些呆板生硬,但不可否认,对方打仗很有章法,老练而成熟,基本上如果不用花招,是不会有什么破绽的。
甚至可以用精确来形容!
每次投入多少人,怎么打,实际上皇甫真心中都是有数的,除了第一次因为不知道深浅,又中了孟昶的暗箭有些发挥失常以外,其余时刻,皇甫真对交换比很有体会。
赵川觉得这位中年大将似乎在不断消耗自己麾下大军的气力,那种感觉,就像是猎人在折磨掉入陷阱的猎物一样。
战后慕容恪也许会发现麾下大军损失了很多精锐。
但战争是一个只讲究输赢的游戏,士兵的性命,某种程度上说,只是获胜的筹码之一。既然只是筹码,那就是可以牺牲掉的东西。
以后史书上或许只会用寥寥数句带过这次战斗,比如“慕容燕国皇甫真战洛阳军于绛邑,苦战得胜。”之类的,谁他喵的会记录失败者曾经离成功是多么接近,又给胜利者带来了多大伤害?
“我会赢,我不会输,我不是穿越者之耻,我收了质量很高的后宫,我还会踏上帝王之路……”赵川一个人在黑暗中喃喃自语,抵抗着无名恐惧的侵袭。
刚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无牵无挂,将自己当做一个看客。
但现在他身后站着许多人,甚至还有可爱的女儿和未出世的几个孩子,他也变得输不起了。
“年幼不知世事艰,艳羡霸王气冲天;老来才知沛公苦,提剑自取谁人怜。”
这大概是赵川到这个世界来写的第一首七言绝句了,其他那些虽然精妙,却都是抄的。
项羽的豪气冲天和刘邦的提剑自取都是出自典故,一个是项羽举鼎,一个是刘邦帮助不成器的儿子惠帝歼灭英布叛乱。
赵川是在自嘲自己落到刘邦老年的那种窘境,他也不担心其他人听了去。
幽幽一叹,赵川睁开眼睛,却发现窦韬站在跟前,火光映照着他那复杂的面色,一双眼睛在赵川身上扫来扫去的,似乎是想将眼前之人看透一样。
“坐吧,你跟了我也很久了,我们似乎都没怎么好好说过话。”
赵川瞥了一下眼睛,窦韬很识趣的坐到他身边来。
毫无疑问的说,窦韬绝对是个人才。
常常一声不吭,话也不多,但总是能把交代的事情办好。在赵川麾下的将领当中不起眼,却也不是排最后,每一项都很平均。
他没有孟昶箭法好,但带兵打仗的本事强了孟昶不止一筹。
他武艺没有诸葛侃好,但大局观却是诸葛侃所不具备的。
他的智谋没有石越厉害,但武艺却强了石越许多。
这个人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没有明显的短板,每一项都还不错,属于放到哪里都会让人放心使用,不会担心他不能胜任的那一类人。
“其实,从前我是不相信世家以外还会出人才的,我指的是那种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欺世盗名之辈。但是见了你之后,我还真的相信这世间有无师自通的人。”
窦韬这一句话,就让赵川不敢小看眼前之人。
赵川这个人现在看起来风光,但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便是他的一身本事,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一直是一个谜团,只能用无师自通来解释。
然而很矛盾的是,王孟姜知道的那些东西,都是赵川教会的,而这家伙的本事又是谁传授的呢?
一天两天没关系,时间长了,总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比如窦韬这种不喜欢说话,又特别心思敏锐的人。
“大当家是累了吧?你身后那么多家眷,虽说是享尽齐人之福,但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若不是这样,此次出征是如此凶险,大当家又怎么会挺身而出呢?”
窦韬一语道破赵川的心境,也堪称是目光敏锐了。
“你说的不错,不过怎么说呢,男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所以我这不就来了吗?你别听外人说我怕家中夫人,其实我是很霸道不讲理的一个男人。”
窦韬嘿嘿一笑没有反驳,赵川的囧事,他麾下的大将哪个不知道的?家中几位夫人阵营分明,又暗暗较劲,有时候连睡觉都要几个人一起睡才能摆平,赵川这厮对那帮女人迁就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
你越是在意,所以才会越是否认吧?
窦韬心中暗笑,却没有说破。
“窦韬,你觉得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你希望将来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样?”
没有继续纠结妻妾的事情,赵川问了窦韬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是不是有一天我成为了秦皇光武(刘秀)一样的人物,而你也恢复了窦家的荣光,这就是你所希望的世界了,对么?”
窦韬很想点头,但却隐约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他有些不明白赵川究竟想跟他讲什么道理。
“有时候啊,男人是很孤独的,以后你或许会明白。”
赵川拍拍窦韬的肩膀,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目光如炬。
本章完
第472章 虎啸平阳(完)()
初春的早晨还是带着浓厚的寒意,慕容恪从噩梦中惊醒,发现全身都是冷汗,身体虽然依旧是疲敝不堪,倒是没有那种头痛欲裂,沉睡不醒的感觉了。
昨夜的梦很诡异,到处是死人,到处是燃烧的房屋,不知道身在何处,而自己只是一个看客,远远的感受着这世道的残酷无情。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慕容恪用沙哑的声音询问帐外的亲兵。
“大帅,现在已经是卯时(上午五点到七点之间)了。”
“卯时了么。”
旧时官厅在卯时(上午五点到七点)查点到班人员,这个动作的专有名词就是点卯,卯时是古代公认一天应该开始工作的时间。
慕容恪挣扎着起来,亲随已经进入帅帐,呈上了热乎乎的小米粥和烙饼。
“前方战况如何了?皇甫真派人来回报了么?”
可能是因为身体恢复了一些元气,慕容恪吃得格外香甜,身体的好转也让他开始担心南下的大军是否无恙。
“一个时辰以前,皇甫将军就已经送来战报,就在这里。”
亲随惭愧的低下头,他这种行为,严格说来算是贻误军情了。只不过,他是慕容恪的家奴,又怎么能把战报第一时间交给阳骛这个外人呢?
果不其然,慕容恪轻叹一声笑骂道:“你这滑头,当心关键时刻坏我大事,若是我再病倒,你直接将战报给阳骛便是了。”
“我看那信使的表情不甚焦急,应该不是出了大事,所以……”亲随还没说完,慕容恪就已经抠掉竹筒上的火漆,这封战报还挺长的。
慕容恪一面看,脸上的表情却是在不断变幻,有惊讶,有沉痛,有焦虑,有释然,不一而足。亲随还从未在同一时刻,在自家大帅脸上见过这么多的表情。
“人算虎,虎亦算人。不过赵川这头幼虎,总算是被关住了。”
慕容恪又是悠然一叹,不知道是在惋惜自家大军损失惨重,还是在惋惜赵川这颗新星马上就要坠落。
“大帅,要去给皇甫将军传军令么?”亲随低声问道。
“信使走了吗?”
“还没呢,在大营里等着在。”
听到这里,慕容恪想了想,对亲随说道:“那就这样,你跟信使说,让皇甫将军便宜行事就行,他做什么我都不干涉。这一仗应该就这么几天了。去吧,不要刁难对方。”
慕容恪摆摆手,亲随就出去了,他一个人坐在简陋的行军床上沉思,刚才的波澜不惊,多少有点装的成分,事实上,他内心有一种没由来的恐惧!
他的铁军,堪称是如臂指使,将帅一心,令行禁止,非常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并非像燕国那些部落大军一样走一路抢一路,见到战利品就走不动路,见到强敌就逃之夭夭。
这支铁军,攻打对方的大阵,居然拿不下来,还损兵折将!
赵川这厮,这次一定要将他留在河东,杀也好,抓也好,不能再让他发展下去了。
慕容恪觉得自己已经人到中年,最多也就二十年好活了,但赵川这家伙连二十岁都不到!
只要身体不出意外,这家伙熬死自己,熬死慕容垂,简直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怀疑。对方不怕耗时间,他有的是时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川啊,这也是你的诗句吧,当初只以为你是个舞文弄墨的,没想到你打仗这么厉害,只是,可惜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为什么要让自己处于险境呢?”
赵川摆出一个乌龟壳,确实厉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把皇甫真挡在外面的同时,也将自己陷入孤立无援,无路可走的境地。
如果不能赢,他此次必死无疑。
“大帅!邓羌在收集船只,打算渡河,北面杨县的张蚝已经拔营,攻破了我军的空营,现在就驻扎在我军北面!”
正当慕容恪低头沉思的时候,外面传令兵传来了来自北面的紧急军情!
秦军动了,似乎不打算等慕容恪和赵川分出胜负。或许是邓羌认为,赵川跟慕容恪斗得你死我活的当口,插一脚是最好的选择,若是等赵川被灭掉,士气大振的燕军未必好对付!
“我知道了,你去通知皇甫真的使者,让皇甫将军速战速决,快些回师。我和阳骛将军守在这里,就算失败了,我们还能退走。
如果这里丢了,东面的路也没办法走了,到时候被人瓮中之鳖,大家可就一起完蛋咯。”
慕容恪半开玩笑似的对着门口的传令兵下令,实际上的情况,比他说的要凶险得多。
苻黄眉的队伍,就在增援这里的路上,如果能够及时赶到,那么被捉鳖的,就是邓羌了。
如果皇甫真回援不及时,那么自己手中这不到两万人马,肯定是拼不过养精蓄锐的龙骧军。这个汾河的渡口一丢,此地东面的路正是回邺城的大道,自然也被堵住。
到时候自己的败军要么向东撤退,回到邺城,让皇甫真当一条彻彻底底的咸鱼。要么向南撤退,和皇甫真一起当咸鱼,两军合兵一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即使逃出生天了,此次出征也算是元气大伤,得不偿失。
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时间差和力量的积累!而打时间差的关键,就在于迅速灭掉赵川!
慕容恪担心的事情,在转了一个大圈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因为北面的情况变化,慕容大军的军营当中一阵鸡飞狗跳。
信使带着慕容恪的信件南下去找皇甫真了,想来这位宿将,势必要加快冲阵的频率和节奏了。
同时他加固了营寨北面的防御,其中有很多防止骑兵劫营的拒马桩,绊马索,以防张蚝偷袭营寨,试探虚实。
高手之间的较量是敏感而慎重的,邓羌此刻只怕已经知道这里兵力空虚,慕容恪做好了恶战的准备,但他不会退缩,因为退缩的话,等于是将皇甫真的背后交给敌人的钢刀!
那四万铁军,也会同时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