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苏宽的春秋大业 >

第68章

苏宽的春秋大业-第68章

小说: 苏宽的春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三人一边走,一边听着苏宽讲故事,枯燥的行军变得有趣而快捷起来。

    “哇!公子,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黑夫大为吃惊,苏宽基本上会什么自己也就会什么了,可是从未见他讲过这些故事啊?

    苏宽道:“你这马夫没事就不干正事,多看看书也是好的啊!我这些故事全都是书上看来的,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如此一说,黑夫这才不再质疑,而是求着苏宽继续。

    到了途中休息,这下子可不得了了!护卫的数百骑兵,除了派去照料马匹的以外,全都凑到苏宽面前,央求着要听故事。

    苏宽也不推辞,在开阔的地方找块大石头站上去,将肚子里的成语故事又翻出来几个,声情并茂地讲给大家听。

    如今的人可没有把这些成语故事当成语,他们可是当成新闻听的啊!

    “齐君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国君吹竽,齐君说之……”苏宽在讲滥竽充数。

    “哈哈哈!”众兵士纷纷大笑,道:“那齐君好生糊涂,那南郭先生好生狡猾。”

    苏宽也不说是哪一个齐君,那些兵士只是听个故事,却也不去细究,如此这个故事会才能开下去。

    苏宽道:“南郭处士,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总是会因逃不过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众人皆是点头受教。

    苏宽见仅仅这么几个小故事,就让军心大振,完全没有刚才昏昏欲睡的样子,心中得意,对这些个事情也就上了心——这时代没有报纸电视,这些个故事口口相传,就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舆论工具了!

    休息好了,全队整备,继续上路。

    接下来的旅程接近都城新绛了,苏宽也就不再和暴昭、黑夫瞎白活,开始考虑些正经事了。

    比如说,是否将渑池的发展模式引导在晋国汾河流域发展?此地比渑池的天然条件更为优越,渑池毕竟太过狭小。

    比如,成周的事态将会如何演进,会不会脱离控制,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

    再比如,苏宽坏坏地想到,今夜该到哪个妻子的房间中休息?照理是轮到盈姬,盈姬三人该不会又是三个一起上吧?

    想到这里,苏宽不由得身子一哆嗦,又期待又害怕的感觉,就像望着火堆里烤熟的栗子的猫一样。

第123章 华夏乱象() 
到达新绛,百里奚和士蒍在城外相迎。

    回到宫中,苏宽将二人邀到大殿中坐下,将和虢公所言复述一遍。

    三个人一时都不说话了,如此大事,只要虢公中途不会变卦,基本上就是成了!三人一时间都有些无措起来。

    半晌,苏宽开口道:“难道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不用做点什么吗?”

    士蒍于是也开口说道:“公子可放心将此事交于我处理?”

    “就这样!”苏宽马上说道。

    他等的就是士蒍开口,如此一个阴谋家放着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苏宽如此一说,反倒把士蒍和百里奚说愣了。

    百里心说:如此涉及身家性命的事情,公子问都不问,就放权给士蒍去做了?

    士蒍心道:公子看着年少,主意拿得可稳当。这事看起来大,其实只要虢丑还是他姐夫,就没什么大的风险。

    换士蒍开始满腹心事了,苏宽却轻松了,开口问百里道:“子明先生,我外出这些天,可有什么事情?”

    百里说道:“齐国管相国有书来,询问公子近况,再邀公子赴齐。”

    苏宽心说:“我这才回来,管相国就来书信,估计还是齐君的意思,如此盛情如何能够推却?”

    于是问道:“信使人在何处?”

    “不知公子需几日方才回来,已经走了。我代公子修书给管相国,说公子才回来,精神倦怠、身体不适,需得修养两个月,必会尽快前往齐国拜会齐君和相国。”

    苏宽道:“如此甚好!”

    心中想的是:如此紧要关头,如何能够离开?且看虢公和郑公如何行事再说吧。

    郑国弭邑。

    郑公姬突不得不承认,只凭自己一国实力根本没办法平定王室,其实郑公又何尝不是借助虢公的力量,希望给郑国人造成一种虚假的称霸之感。

    王子颓此刻数日不歇地歌舞享乐,给了郑公极好的理由。

    他对应邀前来的虢丑说道:“寡人听说,哀伤与快乐如果没有节制,将会带来祸患。如今王子颓不停地举办歌舞饮宴,这是快乐所带来的灾祸。当司寇苏公处决犯人的时候,周王都要为此停止各种盛宴,何况这种快乐将会给王子颓带来灾祸呢?篡夺王位,还有比这更大的祸患吗?在如此祸患面前却忘却忧虑之心,那么忧患将会如影随形。虢公,不如乘着这个时机将天子送回去,如何?”

    虢公听着郑公的话,见其所言于苏宽预料的一般无二,心想,不如顺水推舟,且看事态是否如宽儿所料。

    于是虢丑点头道:“固寡人之所愿也。”

    于是郑公大喜,立即前往筑好的盟台,与虢公歃血盟誓!约定两国合兵,驱走伪王,迎正统周王复位!

    华夏之心,成周的战云已经升起,南方的楚王,此刻还在宫中舔舐伤口,置堵在家门口的叛军和巴国联军于不顾。

    《楚史》称他,“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雄鸷,七分昏庸。

    这可惹恼了楚王手下的大臣鬻拳。

    鬻拳鬻氏,名拳。楚国宗室后裔。鬻拳走到大殿之上,以剑为拐,一瘸一瘸地走到楚王面前道:“国家被敌人入侵,身为楚王,却躲在宫中不敢迎敌,将来你要如何向我楚国祖先交代?”

    楚王熊赀看着鬻拳手中的剑和金鸡独立的腿,心道:“这家伙可是真敢对寡人动刀动剑的狠人。”

    楚王看了看身边吓得瑟瑟发抖的太子熊艰,连忙对鬻拳说道:“我答应你出兵就是!”

    可不是么,鬻拳的一条断腿,此刻正用盐腌制风干了,供在楚国的宗庙里呢!这位曾经一剑横在楚王的脖颈之上来劝谏,然后又自断一足,表示对楚王不敬的惩罚,真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狠人。

    于是楚王整备兵马前往津门迎战,谁知只一战,就被巴人一箭射中面颊,落荒逃回。

    鬻拳在城门上看见见楚王,忙问胜败如何?楚王曰败。

    于是鬻拳说道:“自武王以来,楚军战无不胜,小小巴国,大王亲征败回,岂不遭诸侯耻笑!”

    楚王又疲又累,苦苦哀求,可是鬻拳拒不开城,他对楚王道:“楚国祖宗惯例,君王出征不胜,大阍可闭门不纳!今巴国与黄国同罪,如果文王能击败黄国,方可向宗庙交代。”

    疲累不堪,且脸颊带着箭伤的楚王心中愤恨,却无可奈何,只好率师转而讨伐黄国去了。

    此刻,和鬻拳同在城门上的太子熊艰,看着远去的父亲,懵懂无言,他哪会知道,这可是最后一次看见父亲的背影了!他自己也将成为新的一任楚王!

    南方一片混战,东方也开始掀起战云!

    《左传·庄公十九年》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说的是去年秋天,鲁公子结为陈宣公娶亲护送陪嫁女,送到卫国城邑鄄地时,他顺便和齐桓公、宋桓公结盟。

    陈宣公准备娶卫国的女子为夫人,鲁国把一位公主作为媵妻送到卫国一同随新娘出嫁。这就像苏宽娶萱萱公主,王子颓和诡诸送自家女儿为媵妻陪嫁一个意思。

    可是,这鲁公子结怎么没经过鲁国国君就跑去和齐宋会盟了呢?

    公子结没通过国君前去和齐君、宋君会盟之后,同年秋,鲁国太后文姜赴莒!

    文姜自从相好的亲哥哥(真乱)齐襄公死了,就很少出国,她此刻出国干嘛去了呢?

    答案在此时揭晓!

    在王子颓大肆宴乐五大夫,郑公、虢公会盟伐周;楚王兵败不得门而入,转而攻黄;白狄攻邢如火如荼的当口上,齐军、宋军、陈军联军伐鲁!史载——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鲁国)西鄙。

    如此,华夏大地已经是战云密布,乱成一锅粥了!

    只有秦国新君初立,苏宽小子刚回,两国之主静静地注视着中原的乱局,都在考虑着自己在此乱象中该如何自处?

    就在苏宽回晋之后的第三日,苏宽的宫殿前,来了一个信使,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第124章 另一姐夫() 
信使从成周而来,为王子颓所遣!

    苏宽连忙屏退左右,邀使者进入内殿。同时遣人请晋相士蒍过来。

    进入内殿坐定,又将侍者全部屏退,苏宽接过信函,验过封记无误,随即拆开油蜡封印,取出信件观瞧。

    那信使奇怪苏宽为何如此谨慎,哪知道苏宽心中比他看见的还要紧张。

    在信中,王子颓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主题就是希望苏宽能够入朝为卿!并且承诺不出三年,定位列三公。

    可见,王子颓从郑公的活动中还是嗅出了些阴谋的味道。尤其是虢公的态度,给了他非常大的压力!

    如今苏明在朝中任司寇,苏宽又是王子颓的女婿,而且王子颓曾经在晋国饥荒的期间给予苏宽很大的帮助。所以王子颓手下的五大夫想当然地认为,掌握着兵权的苏宽就应当是天然的盟友。

    不能不说,局限于周王朝廷那个小圈子里的王子颓和五大夫们,还没有认清楚当前的局势,以为自己仍然占据着诸侯权利中心的优势。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事情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慢慢发生了转变,只以为是郑、周之间的矛盾。

    苏宽却明白,如果诸侯们愿意,随时都能够将他们扑灭。

    苏宽当然非常想帮助王子颓一把。就凭盈姬的关系,还有以前的交情,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如今的成周已经成了诸侯们的焦点,是一个大大的是非之地!

    好不容易有了点好名声,而且还窃据晋国政权的苏宽怎么可能在此时趟这趟浑水呢?

    恰在此时,士蒍到了。

    士蒍在看过书信之后,也不说话,将书信放置在大案之上。眼光看向苏宽。

    苏宽于是斟酌着语句,慢慢地说道:“尊使可回告岳父,小婿如今已经答应齐君,不日将会赴齐。如此,这赴成周为卿么……”

    那信使为上大夫,也是个明白人,一听苏宽不称呼周王而称岳父,心中就是“咯噔”一下,谁知这时候士蒍开口了。

    士蒍直接道:“请转告王子颓,我们公子可以保住他一家性命!届时自有人接应。记住不可逃亡他国,直往苏国温城而去即可。”

    苏宽心中气一泻,反而轻松了起来。

    那信使听了士蒍之言,却是极为震惊的样子!

    这上大夫是从王子颓的连日宴乐的宴席之上,直接领命而来。原来只当是顺水推舟的小事一桩,谁知道却听见如此言语,顿时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应对。

    苏宽此时叹口气,说道:“唉!尊使此次回成周,将吾之口信悄悄送达岳父,将其家眷……还有先生你的家眷,悄悄分批转移到苏国、渑池或者晋国来吧。先生也可以过来,不过五大夫估计是保不住了!切勿泄露,否则先生自己也必会脱不得身了。”

    那信使虽然心神剧震,此刻却不接话。士蒍微微一笑,道:“先生若是不嫌弃,可以到我晋国为官,同列上大夫,如何?仅以两个月为限,过时不候!”

    果然,这下子那人方才出声道谢,带着口信跌跌撞撞地告辞走了。

    待那信使离去,苏宽埋怨道:“士蒍先生,此时说出这话,不怕事情有变么?”

    士蒍仍然是微微一笑,十分欠扁的样子,说道:“哪怕这上大夫回去满城大喊,此时这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绝无变故了。天下之大,他们绝无生路。而且,那王子颓除了找到公子这来,一样绝难逃脱一死。五大夫们……从动手之日起,他们就是死人了。”

    苏宽闻言,不寒而栗,却不得不点头。

    “士蒍先生,暴昭这两日可曾前来找你?”苏宽问道。

    士蒍点点头,心中同样对苏宽十分佩服。

    士蒍倒是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但是这不妨碍他象作思维游戏一样考虑过苏宽执政晋国的漏洞。以前感觉漏洞不少,甚至士蒍还打算适时提醒一下苏宽。可是自从昨日暴昭前来找他配合制定成周计划的时候,他发现,那些漏洞,顷刻间很多已经变成了陷阱!

    士蒍如此一想,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得幸自己没有存什么异心啊!

    天下如今一片乱糟糟地混战,苏宽虽然揪心,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在他的心目中,华夏几千年,只要有个稳定的政府,那就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如今,周王朝廷这个名义上的政府自己都乱成如此境地,那么天下大乱自然是毫无疑问了。

    在渑池的那次战前动员演说,苏宽事后一直铭记于心。而且,苏宽很清楚地看到,那段演说之后,当时在场的人几乎都增加了无穷的精神动力。骞叔也好、百里奚也好、叔山也好、宫之槜也好,或者是那些取得国民身份的奴隶们,到今天都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却没有一个人计较自己的利弊得失。

    苏宽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的人的纯粹!这其实也给了苏宽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照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苏宽清楚,只要自己一旦背离了自己的誓言,那么自己的道德信用在这些拥趸的眼中将立刻破产,马上就是个众叛亲离的下场。那么,苏宽苦心经营的这一切,立即就是个轰然倒塌的结果。

    所以,现状推动着苏宽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在不太触动自己的底限的情况之下,能让华夏民族少走一些弯路。

    有的时候,苏宽又会想,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对这个民族有利?须知战国时代是华夏民族思想爆炸、百花齐放的的一段黄金时期,是华夏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