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934章

道果-第934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话本是要震慑对方,未料那冯先生也不客气。直接道:“区区不才,没什么好教相国的,只是希望你长话短说,在座的都不是闲人。此来各有所求,不过,我竹林社没有那么多心思。无欲则刚,是以能秉公直言。”

    这番话,将在场的不少人都给得罪了,但这冯先生的名声众人素有耳闻,也不觉得奇怪。

    你道此人是谁?却是姓冯名召,当年也曾上京,与邱言见过几面。

    此人被称迂腐、油盐不进,言语辛辣,会试后,过了些时日就离开京城,去了江南,几年前立了社,聚集乡党,以“竹林”为名,研究的是邱学的知行之道,但有自己见解,在江南颇有名气,人称竹林先生,社中多清高之人,秉承不少生气运,所以会被邀请——

    刘石召开的天下大会,背后实有阴阳道相助,发出的请帖不是漫无目的,是循着名声、名望而去,为的就是聚集气运,这竹林先生冯召背后有气运,便也在其中。

    冯召一发声,其他人也坐不住了,就鼓噪起来,有心要让刘石拿出实际好处。

    就有一身穿短打、围兽皮的男子站出,拱手道:“刘相,定国侯他老人家分发种子与我等,又有诸多先生往来,教沼人读识字,都是一视同仁,而今新任剑南观察使,出尔反尔,要让我等进贡钱财药材与兽皮血肉,才能交换种子,百般刁难,莫非我南疆沼人,就不是大皇帝的子民?”

    刘石眉头微微皱起:“元首领,你说的话,本官已经知晓,也派人去问责巡查,会还诸位一个公道……”

    说话的人名为元守方,本是九灵山南麓一座中土人寨子的族长,后来南疆归顺,局面大变,沼人渐安,大瑞人的位格上升,那寨子的地位也不断攀升,寨主元守方更是武功高强,很快就与沼王葛洛兰齐名,因血脉之故,与中原王朝官府打交道的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现在,政策举措失当,令南疆重新不稳,说起源头,还和刘石有关,那新任的剑南道观察使,乃是他这一系的官员,为党羽走卒,互为倚仗,走通了关系,才被刘石看重,送够了钱财,被派去南疆捞政绩,一啄一饮,皆有因果。

    只是却也有反噬之时。

    邱言对南疆的布置,本就一步一个脚印,要慢慢融合,恩威并施,怀德畏威,方可生效,但新任的观察使则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认为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愿意循规蹈矩,追求立竿见影之效。

    另一方面,这观察使成长之时,正是文发迹的时候,他资质也有,很早就从中摄取知识,因而见多识广,自认为比前人更有见识,觉得古人之法、前任之法,都是落后而失当,自己一当政,便认为时机已到,用激进之法,强行将沼人收纳,光编户齐民还不够,还要让彻底移风易俗,用行政手段,强变人心。

    若是此事能成,那自是一大奇功,能上青史。

    那观察使倒也有些精明,事先派人送刘石,言及分功,让刘石很是心动。

    那刘石心想,当年邱言为政,文不全、机关不限,落后而陈旧,尚且能成,现在世事境迁,再按照邱言之法而行,就不妥当了,而且还显得邱言运筹帷幄,反为不美,就同意了此事。

    甚至他还打算事成之后,上下运作,将邱言从前功劳都变作自己的,毕竟很多事,世人只看结果,不问过程,更没心思探根究源,自能瞒天过海。

    奈何邱言的布置稳妥为主,体现尊重沼人之意,虽有目的,却不极端,早入人心,这新晋观察使一番作为,反激起沼人族群之心,闹将起来,尾大不掉,以至沼人气运再起,虽促进东华之运,但对大瑞来说,不是好事。

    “公不公道,都是相国嘴上说的。”

    这边,刘石要安抚元守方,另一边又有人起,却是名为杨池的生,气态从容,面上带笑。

    一见这人,刘石眉头皱的更紧,知道事复杂起来。

    这杨池也算剑南人士,但其不在蜀地,因犯案而发配放逐,此人在那剑南站稳了脚,声势不小,是最早一批能请灶王爷落神、施展神打之人。

    为此,他颇受当地王公贵胄看重,几年前又有一场风波,最终被剑南武林、绿林推举为先生,影响不小,所以身具一方气运。

    更关键的是,这人乃灶公信民

    不仅他是灶公信民,元守方同样也是,二人对灶公的寄托之念都在虔诚之上,乃南边有名的灶公眷属。

    要知道,如今的灶公可不是新近兴起的小神,而是受先皇祭祀,享庙受福,祷天告地,封为王爷,本身更是位列天君,位格之高,冠绝星空

    这样一尊神灵,其信民中的佼佼者,权势之大,有时还要超出世俗的统辖,就算一般的地祇都不敢违抗。

    正是这个关系,元守方与杨池本就有着联系,他们二人也具有双重身份——

    表面来看,乃是南疆沼人的代表,以及剑南道各方黑道、绿林等的代表,但深层的身份,实际上是代表着神道前来,也是谋夺气运的。

    只不过,这个身份,在场众人都不说破。

    可也因为这内部的联系,元守方与杨池之间存有默契,守望相助、同进同退,杨池站出来,本就是应有之意。

    “刘相国,前任的叶运叶观察使,提倡萧规曹随,对定国侯的一众政法,都是顺势而行,所以万民安乐,沼地安康,大好局面,而今毁于一旦,着实让人痛惜,便是剑南的武林同道们,也是颇为遗憾的……”

    杨池说着话,从座位上走出几步,冲在场之人拱拱手,侃侃而谈:“今天下纷乱,非只剑南一道,如那山南道,本在乔青乔御史治下渐生太平,又有定国侯安排的造物工坊,百姓家中日渐丰裕,但不久前乔御史被相国罢黜,那局面也是一日不日一日,几日前还有恶官强抢民女,若非当年的探花郎李乐路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怕是又要平添几分民怨了。”

    刘石眼皮子一跳,忍不住道:“杨员外,你若有话,不妨直说。”

    听到这,杨池微微一笑:“朝廷消息灵通,当知不久前,蜀地召开英雄大会,诸豪杰齐聚,说的都是这些年来新法渐沉,贪官污吏横行,边关横征暴敛,我等身在江湖,也有忠君爱国之心,常思报国之念,但一人为正,不过救下三两人,唯独朝政为正,方可惠及天下,是以商量来去,便有了一个提议。”

    “什么提议?”刘石话声低沉,隐隐有所预感,面色渐黑。(。。)

    ps:nbsp;感谢“天晴醉”、“150130123”的打赏

    感谢“独步云门”、“月下的枫叶”、“有因猜有果”、“红尘余笑”、“红尘余笑”、“红尘余笑”投出的月票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三句话不离定国() 
堂中的其他人听到了这里,对视几眼,各有所想,大致有了猜测,从杨池的只言片语里,不难猜出其念。   w w wnbsp;。  。 c o m●⌒,

    而那孟青宾,坐于位子上,脸上带笑,看着这堂中的一幕,抬手轻拍桌子,笑道:“这人呐,不能光把自己当成聪明人,其他人都是傻子,若真这样想,那才是傻子。”

    他的这话,看似低语,但其实声音不低,在场的人几乎都能听到,不少人微微色变,心中暗叹。

    “到底是前任宰辅,就是敢说”

    “还以为这孟青宾是过来给刘石背的,毕竟这种事让家中后辈来就可以了,结果亲自过来,现在一看,分明是来拆台的。”

    “不过,这话也就只有他孟青宾能说了,那刘石到底是宰执,掌握朝政、执掌社稷神器,这是不容否认的,若是哪个学派的人说出他不喜话,这个力量不足以镇压百家,却可以打压一个学派,而朝廷龙气也足以镇压一家道门,自然也能制约道门。”

    “但孟青宾不在其列,这人本就是世家之人,而今那北地世家因当年定国侯所留经商、烧锻等法,配合机关造物兴起,早就成了工坊密集、商旅繁茂之地,孟家更是其中翘楚,听说连定国侯的记名弟子,那华舍都是孟家之婿,掌管着庞大的产业和钱财,有钱有势有人,占据北地气运,本身就是刘石权势基础的一部分,刘石能如何?”

    “这次有好戏看了,怕是不用我等先出面了。”

    顿时,在座的对视几眼,都看出了彼此的意思。

    果然,刘石听到孟青宾的低语,眉头越皱越紧,却还是强压怒气。看都不看一眼,只是盯着杨池,静待下文。

    若有选择,他此刻肯定不会给杨池继续说下去的机会,可既然号称天下大会,又岂能闭塞言路,至少此时不行,只能硬着头皮、捏鼻子认了。

    杨池则是正了正衣冠,对着刘石郑重一拜,口中道:“还望刘相国能领朝中百官。请定国侯重新出山,天下苍生望之久矣”

    刘石登时面沉如水

    “果然还是这个”

    旁人倒也不意外,反倒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所谓不做不错,邱言在位当权的时候,处处压制各方,很多人都有怨言,就算是现在还无法释怀的人都有,但就算是这样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邱言手段了得。压制各方之后,就能把事情办成了,而且多少会将利益分与各方。

    可刘石却不这般认为。

    “这是什么道理?请出前任,这是当众打我的脸啊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觉得我刘石做的不行,不如他邱言他邱言不过恰逢其会,若我当时年龄正好,也能得先帝爷的赏识。岂能让他专美于前?这就是生不逢时啊……”

    心里怒火升腾,可到底还有一点涵养,刘石耐着性子。压下心念,跟着就眯起眼,问道:“蜀地真的是这个意思?”

    这话中自有一股威严之势散发出来,这也是最近几年养出来的习惯,身居高位,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表现出来,就有雷霆之势,旁人见了,便难免心生种种念头。

    只是在座之人,都有气运在身,或许顾忌朝廷,但在没有太大冲突的时候,也不会真将他刘石就等同于朝廷。

    甚至那人群中,还有几人心生不快——

    “这个时候拿脸色给我们,真以为自己是定国侯不成?他一怒,其他人就要过去认错?也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位格”

    在场的有不少道门之人,虽被龙气略有压制,但京畿周围如今也有冥气落下,影响了好大一片,使得那镇压之力不复从前,是以能略开慧眼,观刘石之位格、气运,也不过如此。

    见众人没有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刘石略有不快,却也明白几分,目光一转,落在两名中年文士身上。

    这两人气态沉凝,面貌有七八分相似,一看就知有血缘关系,而且身上有文思缠绕,眼底深处隐隐有光,这是文道有成、文心内敛的迹象。

    这两人,说起来也与邱言有过接触,一名赵轨、一名赵轴,乃是亲兄弟,都是进士出身,做过官,但并不得志,那赵轨屡次被贬,而赵轴更是心灰意冷,辞官归乡了。

    这一次,两人之所以都被邀请过来,原因不在学识,也不在官位,而是由于背景——

    他们正是那剑南蜀学泉佑院的代表人物,身后承载着一个传承许久的学派气运。

    赵家本就是蜀地大家,影响力不小,在学说文道上更是人才辈出,前有已故的泉佑老儒赵秉承,现在有着一门两进士的赵家兄弟,与礼部侍郎周贯并称蜀学三杰。

    按理说,那周贯也该在邀请之列,奈何此人与邱言乃是铁打的交情,交情深厚,又是同乡,一路走来,彼此照应,并且多次在朝中坏了刘石一方的好事,若非有些门道,早就被刘石一系借故给贬斥出去了,哪里有可能邀请他过来,给自己找没趣?

    此时,刘石目光落在赵氏兄弟身上,正是要让他们表态的。

    “那泉佑院算不得出世学派,不少弟子门人在朝中为官,若是惹得我不快,必定要有损失,想来这赵氏兄弟从前虽然吃了我的亏,可现在毕竟都出京了,也都知道厉害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自家的学说、门人考虑一下。”

    自己将对方打压、逼迫的离开朝廷,但对方还要考虑自己的态度,这刘石正是这般想的,这时以目光示意兄弟二人出来,正是为了要他们表个态,从而使得那请邱言出山的事情,就此作罢。

    未料,那赵轴却道:“定国侯乃是我蜀地人士,我等不便多说,只是那英雄大会确实是在蜀地召开的,但来往的豪杰却不止局限于蜀地,所以他们的表态,并非只代表蜀地。”

    “聚众之人,不足多言”

    见赵家兄弟并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刘石暗暗恼怒,却不好发作,只得一甩袖子,说出这么一句,跟着像是想起了什么:“是了,听说如今的武林盟主燕永杰,乃是那邱言的八拜之交,他做的事……”

    “定国侯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

    不过,不等这刘石一句话说完,居然就生生被人给打断了

    “岂有此理连话都不让我说了么”在这一刻,刘石心底的怒火,“腾”的一下,就直窜脑门,但等他看清楚出声之人的模样,这怒火生生被压了回去,只是那脸上憋得通红。

    “原来是王少道主,听闻道主当年与邱言也有过节,怎么……”

    “都说了,定国侯的名讳,不是你能轻易说的”这出声之人是谁?却是那驭虚道的少主,如今位列驭虚七堂之首的王亦复

    这王亦复与邱言的过节,自是没有必要赘述,当年还被邱言抓住后,放在田间地头磨练心智,最终却也得了知行之道的心得回去。

    那知行之道本就是经世致用之法,并不局限于人道,专注的是知行结合,修行同样也要认知、践行,所以修行道路越发通畅,进境神速不说,文兴起后,更方便入那中。

    整个驭虚道,都因此而受益,其意义可想而知。

    也难怪如今时过境迁,已过而立之年的王亦复,会这般维护邱言了。

    “定国侯深谋远虑,其心其能,远超我等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