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果 >

第470章

道果-第470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北疆的惨状,除了灾情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正是由于草原入寇造成的,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扯不断、理还乱。。…。

    不过,再看河北道南边,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卢钦差救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挑选灾民和流民中的青壮,负责兴修水利,并提供食宿,发放工钱。

    这一举措,受到很多人的诟病,邱言面前的这位孔三卫,对此就表达了愤慨,认为卢钦差不爱惜民力,是个酷吏,要用民众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在他的描述中,工地上极其悲惨,可谓人间炼狱。

    不过,邱言却从对方描述中,发现了一点端倪,就是他没有提到工地上出过人命,可见所说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参杂了很多自己的情绪进去。

    这不是邱言因为个人倾向、立场做出判断,按照孔三卫的语气,可见他对这个以工代赈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如果出了人命,必然会拿出来大说特说,大加鞭挞。

    其实,以工代赈的方法自古有之,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能让灾民有个容僧地,同时解决饮食和物资问题。

    另一方面,则可将灾民禁锢住,不让他们流动。变成流民。。…。

    对于王朝统治者来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巨大的威胁,和邱言前世的就业岗位一样,在普通人家看来,就业关乎收入和生活,可在统治阶级来看,就业代表的并非只有经济价值,还能限制青壮人口的流动,维持稳定。与之相比,经济价值反倒是附加价值了。

    这一点,古今中外,无装,概莫能外,只是宣传的效果不同罢了。

    除了这两方面,工程本身也可以缓解灾情,重建社会经济,实际上。古代的很多事情和现代是一样的,只是未用相应话语去描述而已。

    而今,因为卢钦差的主持下,河北道的南部和中部。已脱离了最危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了,但他依旧没有停止申请物资,用以维持投入。支持以工代赈之法。

    不过,但凡这种事,最怕的就是出现人命。一旦有人因做工而死,就会有人将事情和灾祸连在一起,弹劾、斥责、谩骂——动嘴的人,自然比做事的人犯的错少,从而占据道德上风。…。。…。

    所以,

    从孔三卫没有抨击人命官司这点,邱言很轻易就能判断出,工地的情况和对方所描述的并不一致,至少不是那种黑暗、血腥的地方,在辅以情绪感知,就更能佐证了。

    但说着说着,孔三卫的话却渐渐偏转到了他从前随亲赴任,见过的施政方针上了,并说了些见解。

    “听孔兄的意思,若由你来施政,有信心比卢钦差做的更好?”

    “做的更好不敢说,本文来源:,但至少知道‘仁义’两字是怎么写的!”孔三卫斩钉截铁的说着,“为苍生谋福祉,方能不负此生!”

    邱言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有些东西,不真正接触过,是不会明白的。

    世上人道多有制约,有些人在还没有接触的时候,总是充满理想,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抵住诱惑,但真正面对之时、碰壁之时,却往往选择妥协和退缩,只有那种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当然,这种人未必是好人。

    见邱言没有接话,孔三卫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他后面准备的话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好在,他还记得过来的目的,便顺势将话锋一转:“邱兄是明白事理的人,见了城外惨状,应该也有触动,昨晚也捐了不少,可见盛名之下无虚士,但何不更进一步?”。…。

    “哦?如何更进一步?”邱言不动声色的反问。

    “是这样的,”孔三卫一脸肃穆的道,“在下想要号召城中商贾,捐出家中钱粮,只是我人微言轻,难免有诸多阻碍,而邱兄名满天下,若由你出面,他们必然不敢私心作祟,传扬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孔公子,”孟威听出一点味道来了,插话道,“修撰大人有要事在身,不便在此多留,你的提议……”这话倒是不假,邱言此番奉旨入京,孟家之所以能顺利接人,还是得益于邱言领兵南归时的那次变向,这才能占有先机,但这些事情,普通人如何知晓?

    “你是什么身份?我与邱兄说话,也有你插话的份?”孔三卫看了孟威一眼,见了他的装扮,露出轻视,呵斥一句,又对邱言道,“若邱兄不愿,大可离去,只是若被城外灾民知道了邱兄袖手旁观,恐对名声不利。”

    “你!”孟威先被轻视,又听出威胁之语,登时生出怒火。

    但不等他发作,一个邱言耳熟的女子声音,就从门外传来——。…。

    “孔三卫,你还是这般自以为是,沉溺一心不可自拔,只是这次太过放肆了,莫非想挟民愿威胁邱公子?”(未完待续……)

    ps:感谢“舞月樱”投出的月票!

    感谢“玩下下拉”、“小小水手”、“fiyhhire”、“佚名无名”的打赏!

    第七百四十八章 片语自有乾坤,岂在一面之词。

    第七百四十八章 片语自有乾坤,岂在一面之词。

    。

第七百四十九章 故人寄香丝【第二更,中秋快乐!】() 
话音落下,

    走进来一名女子。

    这女子虽是一派书生打扮,拿着一把折扇轻轻扇动,却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女儿神态,让人一看就知是女扮男装。

    孔三卫听到声音,眼皮子一跳,转头一看,神色柔和下来:“原来是唐家妹子,你怎么来了?莫非是听说我回来,过来探望?”

    女子却不理会满脸笑容的孔三卫,径直来到邱言跟前,拱手道:“邱公子,咱们又见面了,上次承你相救,这恩情小女子一直记在心里,总归有报。不过,你现在是名满天下的儒将了,河北道民间都时常有人提起你,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福分帮到你。”

    “原来是唐姑娘,本文来源:,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邱言起身回礼。

    这女子名为唐倾,曾与邱言在士林世界中有过交集,他当时被人暗算,差点沦为傀儡,幸赖邱言出手,才化险为夷。

    事后,邱言回返阳间,她也曾出力,但自那之后,二人并未见面。

    值得一提的是,唐倾当时是随着北家年青一代的传人北玄同入士林,随行的还有北家的老仆北明。。…。

    那北家是燕赵望族,而唐倾所属唐家,在河北道地界,也算得上一方豪强。

    想到这,邱言又问道:“对了,北明兄可曾回来了?”他记得离开士林时,北玄在那书山殿堂中沉浸星辰海洋,也不知如何了。

    提起北玄,唐倾神色略有变化,随后摇头道:“先不谈这个,小女子这次过来,是听闻邱公子的消息,特地赶过来的。”

    “特地过来的?”听到这话,邱言与那孔三卫都是心中一动,神情各异。后者面色已有些阴沉。

    跟着,孔三卫凑过来道:“怎么?唐家妹子与邱兄是旧识?据我所知,邱兄在考取状元之前,并无太大名声,也没有来过河北地界,你们是如何相识的?”

    “这些事情,与你无关,”唐倾看了孔三卫一眼,随着笑了起来,“不过。我从前就说过,不能只知读书,不去了解人情世故,若是换成其他人过来,是决计不会像你这样评价邱公子的。”

    唐倾背后的唐家,与孔三卫背后的孔家有些交情,但论势力和底蕴,孔家不如唐家。。…。

    不过,孔家毕竟是诗书传家。孔三卫这位孔家三公子,从小没有受过多少罪,安心读书,心思也算单纯。慢慢养成了悲天悯人的性子,这生活富足殷实之余,想事情的时候就有些理想化,对他人印象不受名声影响。才会在邱言面前,表现出那种态度。

    “嗯?”孔三卫眉头微微一皱,正要开口。却被唐倾接下来的话给堵住了。

    “我刚才在进来的时候,听到了你说的话,你这是想要裹挟民意,要挟朝廷官员。”唐倾的语调不急不慢。

    “怎能说是要挟?”孔三卫立刻反驳,“能为灾民做些事情,这是积德,人人都该甘之如饴才对。”

    “为灾民做些事?我看,这没做过事的,就是你孔三吧!”唐倾回了一句,“据我所知,邱公子这一路上,分发了不少粮食与水,甚至不顾可能的混乱,不改初衷。倒是你孔少爷,一回燕赵,不见做什么实事,就说要奔走疾呼,让他人捐献,可自己从头到尾,只出了几两碎银,倒也好意思说旁人。”

    “不是几两,而是十一两!”孔三卫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我这是有心无力,家中长者不愿捐宅,我又能如何?但我却将身上所有钱财拿出来了,还奔走联络,出一份力!我这样付出,总比有着本钱却吝啬的人来得强!”他下意识的瞥了邱言一眼。…。。…。

    但唐倾却摇了摇头道:“既然你认为赈灾是正事,

    是正确的,为何连与家族对抗的决心都没有?以你这种性子,就算为官,又怎么可能有决心,去违逆上命,去贯彻道义?我看你啊,是读书读的,把自己都骗了,学了书上的学问,却没有学会书上精神!”

    说了这句话,孔三卫的脸色倏地从通红变成惨白,嘴唇颤颤的,一时竟说不出话了。

    唐倾也不再去管他,转头去看邱言,感受到那锐利目光即,便是邱言也忍不住捏了把冷汗,觉得此女当真牙尖嘴利,一下子就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

    但紧跟着,本文来源:,前一刻脸上还蒙着层寒霜的唐倾,下一刻就展颜笑了起来:“邱公子,看你的表情,定是以为我是个牙尖嘴利的丫头吧?不少字”

    “不敢。”邱言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唐倾却不以为意,余光看到孔三卫又要开口,便道:“小女子知道邱公子你身负皇命,圣上下旨召你进宫,不能在途中耽误太多时间,那便偿还短说吧,我这次过来……”

    这一句,令孔三卫的要说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圣旨召回,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太过遥远,却近在眼前,他连家中长辈都不敢违逆,更何况是皇命?于是,他的气势一下子就萎靡了许多。

    至于邱言,并未意外,以唐家的人脉,想知道圣旨的事并不算难。

    跟着,就听唐倾说了句“得罪了”,从怀中取出一根青丝,凌空一展,那青丝隐隐泛红,凌空旋转,绕邱言转了一周,就被收回。

    唐倾轻喘一声,额头居然见汗,旋即笑道:“好了,说来也是小事,不值一提,凭公子的境界,定看出其中玄虚了,省去我的解释。”

    邱言点点头,他当然发现了,那根丝线飘荡时,泛着淡淡香气,带来气运波动之感,随后唐倾气息略有升腾,应是某种功法仪式。

    传承古老的功法,都带着一些祭祀神灵的特点,这也是逐渐衍化而成的,最早的时候,人类没有掌握超凡之力,能做的就借助于神灵的赐予。这就好似邱言在遗蜕之地衍生出的观神在心之术,以及更进一步的宝诰之法。

    功法发展到了后期,尽管脱离了神道桎梏。却还保留了些痕迹,要透过特殊的动作、仪式,来撷取天地间的奇异之力。。…。

    “该做的都做了,这便告辞了。”

    唐倾深深的看了邱言一眼,抱拳说着:“眼下你有皇命在身,小女子也要赶着赈灾,这次卢大人是动真格的,能动用的世家都被征用,等下次有机会,再补上地主之谊。对了。在这燕赵之地,公子不必担心会有流言蜚语,些许小事,我唐家还是能摆平的。”说完,她微微一笑,眼波流转,竟是转身离开,整个过程干脆、利索,有落落大方之感。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让雄辩滔滔的孔三卫坐立不宁,没过多久,他也急匆匆告辞,那让邱言出面号召的话。是再也没能说出。

    “嘿!不知好歹的小子,就只能在咱们下人面前威风,一碰上有真材实料的,就要露怯。”孟威走上前来。看着孔三卫的背影,幸灾乐祸。

    他被孔三卫说了一句,本就有心争辩。但毕竟是孟家的家生子,就算孟家势大,也比不得孔三卫的举人功名,心里憋着一口气。

    没想到话没出口,却让突然到来的唐倾替他出了口气。…。

    边上一个护卫也忍不住道:“卢钦差动员河北世家赈灾,

    他孔家却排不上号,这样的人,还敢在修撰面前大言不惭,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联络商贾赈灾,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

    另外一个护卫则道:“不过,要是被他记仇了,可就不好了,这样的人颇为难缠。”

    孟威摇摇头道:“不必担心,他这种人,也就欺负欺负无权无势之人,本文来源:,以此人的人脉、地位,最多影响县城周围,根本影响不到修撰大人,修撰如今是什么身份?也就是特殊时期,北疆有灾,他才有散布谣言的机会,可有燕赵唐家出面,是翻不出浪花的。”

    这时,邱言开口道:“孔三卫行事有些莽撞,但初衷还是好的,以他的品性,不会背后记仇的,而且,眼下虽然还有不足,焉知日后不能成就一番成就?”说到这,他看向孟威,“有志不在年高,有能不在出身。”

    这话让孟威心生共鸣,忍不住行了一礼,对孔三卫的看法,竟然有了些许变化。

    之后,吃过了早饭,一行人收拾齐整,就退了房,再次上路。

    嘎吱,嘎吱。

    马车前行,越往西边走,遇到的灾民越少,等过了井陉,入了三晋地界,更是绝迹。

    “总算离开了,不瞒您说,这一路上,看着那般景象,小人这心里也颇为不自在,希望朝廷能尽快平息灾情。”路上,孟威与邱言交谈甚欢,邱言没有半点官架子,开始的时候,孟威等人还有些拘谨,后来就彻底放开,天南地北的聊开,并暗暗佩服邱言见识广博。。…。

    而邱言也从他们的口中,体验到了另外一种人道意境,这是一种特别的生存之道。

    听到孟威的感慨,邱言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