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一统 >

第71章

异界一统-第71章

小说: 异界一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场之上,刘峰整了整衣盔,朗声说道:“我把你们每一个人都当做兄弟来看待,所以我不希望你们任何人死去,以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加紧训练,牢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每一次战后,刘峰都坚持着给他们做战后总结,以希望这些士兵能越来越好,眼前的三千余名士兵就是刘峰的全部心血。

    兄弟,这个沉甸甸的词语,足以让所有的士兵为此而发狂,为此不惜死亡,特别是队伍中的羌人,激动的浑身上下不住颤抖,他们在北地军的日子里,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温暖,汉人士兵与他们和谐相处,虽然平时斗斗嘴,但内心里还是相互帮助的。

    “回答我,你们想做将军吗?”刘峰问道。

    “想”“不想”杂乱无章的回答;大多数的士兵骨子里还是有奴性,只有部分平时都桀骜不驯的士兵才敢于回答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是说某些士兵不老实,而是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允许他们那样想,这个时代的上司普遍欣赏的是有才谦卑之人,否则即使是有才之人也会被评成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这些士兵也不例外。

第114章 为了荣誉() 
刘峰抬手示意安静,语气坚定的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是想不想,是你们都要做将军!你们以后都要为这个目标前进、不断奋斗,若干年后,你们都将是我麾下的将军,以一当十,独当一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他激励着拿破仑不断上进,拿破仑更是将这句话亲自己讲与他的士兵,鼓励他的士兵不断上进。

    “英雄冢也不是什么样的人就能进的,战场畏死不前者,死后不得入内,平日不刻苦训练者,不得入内;英雄冢代表的是我们北地军的至高荣誉,容不得丝毫的玷污,为了荣誉,即使我们北地军全部死亡也是值得的。”

    荣誉,这就是刘峰建立英雄冢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大汉士兵哪有什么荣誉思想,士兵无军饷,战时组成,平日该干啥干啥,说白了就是民兵,这样的队伍哪会有什么战斗力,边郡集结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大汉精英。

    荣誉,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刘峰从所有士兵的眼神之中看到了一种叫做狂热的东西,他敢肯定以后这些士兵将会是他最忠实的追随者。

    英雄冢、刘峰的一番惊天动地的说辞让这些士兵的训练再次被提升到白热化,一个个的士兵被训练的累趴下了,却一次次顽强的站了起来,继续训练,只为了刘峰给他们定下的目标成为一名将军!

    北地郡其他五县的士兵也疯了一般的训练,这种不要命的训练方法,刘峰没有制止,虽然这样的训练于长远来看会对他们的身体不利,但刘峰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精兵强将,相信即使刘峰给他们说明利害,这些士兵也会无怨无悔的选择加强训练,这就是人格魅力达到极限的影响力。

    要想让士兵为你卖命,你就要给他们一种归属感,简单的说就是让他们不为死后的事情担忧,这是刘峰近来总结的经验,这也是刘峰为什么一力坚持盖造英雄冢的缘由,即使花费再多、受到的谴责再多也是值得的,英雄冢代表的不仅仅是归属,也是北地军的最高志远誉。

    刘峰现在有一种隐隐的压迫感,乱世即将来临,而自己呢,谋士武将屈指可数,兵力也不算太弱,三千铁骑放到哪都是一股令人不敢小觑的,但却是不够看的;而且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却是难,马上得来的天下难道要马上去管理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成吉思汗马背上得来的天下,用严厉的等级制度去管理,导致元朝不足百年而分崩离析,秦始皇扫平天下更是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天下始终需要那些文人墨客来治理,而当今大汉,士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尽皆是世家中人,朝中官员更是世家一手把持,寒士子弟根本进不了内围,究其原因就是那些世家把持着大汉朝管理,任何一个皇帝也不能不卖世家的面子,包括皇家其实也是一个大世家,大汉朝就是一个个世家组成的;刘峰能看到这一点,相信历代的皇帝也能明白这些,为什么世家仍旧是完好的存在,因为这些世家就是大汉朝的根基,动不得。

    真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吗?刘峰第一次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来到东汉末年将近三年,三年时间,刘峰看明白了很多,得到千万百姓的支持,的确能够得天下,但之后该如何治理呢,难道自己穿越回东汉,还要让古炎黄再经历一次五胡乱华吗,看着蛮夷杀我大汉子民,虽然自己不时什么圣人,但却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无论如何,现在刘峰想的却是不断提升军队的实力,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是子虚乌有的,即使与世家走向了对立面,没有人才管理,但那时自己的身后却有着千千万万的百姓支持,可以选择自己却培养,难道领先了将近两千的思想还解决不了这件事吗。

    刘峰之前之所以选择和那些世家抵抗一下,也是心中有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渠道,那就是开学校,培养自己的嫡系,等到自己的这些嫡系拥有了和世家抗衡的实力,那就是真的要变天的时候了。

    长叹一口气,想想自己来到东汉为的是什么?刘峰心生迷茫,自己也算是两世为人了,前世的刘峰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每天只想着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如此周而复始,哪会想这么复杂;东汉末年的自己,无疑是孤独的,真正的后无来者。

    前世的刘峰只是一个普通人,单纯的活着,来到东汉,刘峰也想过争霸天下,只要有机会,哪个人又没有一番野心;自己的前三道布告与世家的利益相违,刘峰没有丝毫的畏惧,甚至有一丝隐隐的期待,看大汉的那些世家能奈我何;但在真正见识到世家的实力之后,刘峰却不得不向那些世家屈服,这一刻,刘峰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为什么每次都要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更为可笑的是,自己还时不时的将天下苍生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刘峰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话“你只能代表你自己!”现在的自己可以说是自身难保,即使有数十万的百姓坚贞不移的追随自己,又能如何,刘备当初不也是有十几万百姓相随,不还是被曹操追的四处逃窜。

    人性无疑都是自私的,在生死抉择之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自己,刘峰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士兵思想之中灌输荣誉,这一次,刘峰选择了坚持,那就是建立英雄冢,为战死的士兵讨回属于他们的荣誉;前世自己从过军,明白“荣誉”二字对士兵的重要性。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面对再大的压力,刘峰也会将英雄冢坚持下去,或许这项坚持会导致血流成河,刘峰认为也是值得的。

    下定决心之后,刘峰的心情舒缓了很多,还有自己来自未来的这件事也一定不能说出去,不说有没有人信,这必将会掀起轩然大波。

    来到张立居住的小院,推门入内,只见张立正在桌前喝着水看着书,津津有味的模样,好不惬意。

    张立对刘峰的突然来到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刘峰没敲门直接就进来了,太不符合常理,不过眼前的主公也确实是一个不按常理办事的人,尴尬的笑道:“主公来此有何要事?”

    刘峰佯怒道:“好你个张子志远啊,称病不出竟是在屋内享受,难道不知北地郡而今正是多事之秋,你给我起来!”言罢,一把将张立从椅子上拉起。

    张立乃一文弱书生,徒劳的不断挣扎,叫道:“主公饶命,且听我细细说来。”

    刘峰将张立放下,说道:“我看你有什么理由,若是不合理的话,哼哼”其实刘峰也知道张立是因为自己一力坚持建造英雄冢而称病不出的。

    张立缓口气,看着刘峰近来变的消瘦的面庞,心生不忍,整了整衣衫,说道:“主公可知建造英雄冢会给北地郡带来多大的麻烦吗?”

    “主公的英雄冢可谓是前所未有,此举的确能让士兵归附,士气高昂,但主公考虑过士子吗,考虑过世家吗;主公前些时日的布告的确是为了百姓着想,即使汉帝责难也能给予说辞,而这次呢,没经过汉帝的允许,这样做就是不将汉室放在眼里,公然挑衅汉室的威严;那些世家只要以此为借口,就能将主公彻底打压下去,说不定主公也会因此而遭难,不仅是主公,主公麾下也将会不复存在,万千性命将会因为主公的坚持而牺牲。”

    刘峰深吸一口气,张立所说的他之前也考虑到了,“子志远言之有理,但事情已经发生,还请子志远兄指点一二。”刘峰毕恭毕敬的说道。

    看着无赖一般的刘峰,张立苦笑一声说道:“主公啊主公,之前劝你你怎么都不听,唉”

    刘峰说道:“其实情况也不是你想的那么不可收拾,只要我能进京,所有的问题全部就会迎刃而解,即使汉帝责难,也不会累及子荣兄,到时我会将子荣送回颍川。”

    张立感激的看着刘峰,能说出这番话,士为知己者死,眼前有些无赖的主公不正是士子梦寐以求的知己者吗;张立劝道:“主公千万不可如此,主公久在军中,不知道那些世家,仅凭主公在北地郡的作为,世家就有可能会做出偏激的事情来,何况如今又多了一个把柄,就是圣上不加责难,那些世家也会趁此发难的。”

    刘峰摆摆手,制止了张立,“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子荣兄不用多说了,我走之后,北地郡之事还要劳子志远兄多多挂心!”

    张立拜倒在地,“主公但请放心,张立绝不是贪生畏死之人,主公若遭不测,属下也绝不会独活!”

第115章 再进河东() 
刘峰手臂微抖的将张立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迈步走出张立的庭院,猛吸一口气,止住眼睛里将要夺眶而出的泪水,随即目光坚定的看向远方,刘峰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自己的离去并不要紧,可是再连累一群无辜之人却不是刘峰能够容忍的,这也是促使刘峰坚定了前去洛阳的决心。

    即使是汉帝也不会为难自己,不出所料,不久之后,李文侯就会伙同边章、韩遂进攻三辅之地,到那时北地军肯定会被派上战场,就算到时谈不妥,汉帝也会选择放过自己,刘峰如是想到。

    次日,刘峰又做起了甩手掌柜,将太守府的大小事宜全部交给了张立处理,张立的确是一个内政人才,从刚开始接手太守府职务的生疏,到现在的将整个北地郡管理的井井有条,张立已经逐渐展现出他的才能,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的培养,当然,想诸葛亮那类的妖精就是例外了,不过对于诸葛亮是否如三国上记载的那样神,刘峰还是很好奇的。

    刘峰再一次游荡在大街小巷、校场,甚至有时还带着三百亲卫出去溜溜风,巡逻北地郡诸县,慰问各县县令、驻军,上次剿灭黄巾余党损失的骑兵从步兵中选拔了一批,有了马镫,训练起骑兵也没有了以往的困难,不过刘峰坚持的原则却是让那些骑兵不用加上马镫的战马进行训练,之后再用有马镫的战马,如此骑兵的进步才能更加速度,训练的骑兵也会更为精锐。

    如今的北地郡展现出了勃勃生机,糜竺在城内建立了粮米行,附近商人往来于北地郡;北地郡的匠作坊每日需要打量的铁,许多的商人就是冲着这一点来北地郡的,萧条的北地郡也变的熙熙攘攘,经商的多了,北地郡的百姓也有了一些零碎的杂活,能够养家糊口。

    经过了安定太守王方剿匪一事之后,刘峰与北地郡四大世家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特别是北地王家,经过这件事之后,关系更是日渐亲密,而且他们家族的后代在太守府中或多或少都担任了职务,刘峰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只要在太守府内表现够好,只要有才能,官职就会不断的提升,北地郡四大世家为了家族在北地的未来,暂时和刘峰相处的也是十分安好,刘峰也能放心的前去洛阳。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整个北地郡透露出一片喜庆,看着过往的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刘峰感觉很满足,虽然这个冬天很困难,但在所有人的齐心努力下还是过去了,而且形势变的越来越好;即使羌人再度叛乱,也不会累及北地郡,这也是刘峰唯一有信心的一件事,只要北地郡休养生息的时间足够,一座雄伟的北地郡城池拔地而起也不是什么难事。

    每一个北地郡的士兵都得到了饷钱,各地县令的工资也全部结完,饷钱全部按照大汉的标准。

    刘峰带着五十名骑兵出发了,目标京师洛阳,满满的三箱子,皆是名贵物品,一行人很低调,没有打任何的旗号,身上也不穿军装,即使路上遇到了小股的劫匪也不搭理,可谓是秋毫无犯;骑兵的速度的确很快,一日前行五百余里,不日就看到了河东的城池,看到熟悉的城池,刘峰长吁了一口气,连日来的压抑也一扫而空,第一次带这么多的钱财出门,若说不紧张那倒是假的,前世自己哪接触过这么多的财宝。

    回头看着风尘仆仆的众士兵,刘峰不禁嗤笑一声,为了不出一点差错,刘峰将士兵的作息食宿管理的很严格,甚至上厕所的时间也做了规定,每天夜里的巡逻必不可少,即使是住在客栈也不例外,搞的这些大头兵也是神经绷到了极点;此行的五十名骑兵皆是汉人骑兵,内地不比边郡,带着羌人士兵极不方便,张绣成了领军的副将;张绣在北地郡中是将领之中的翘楚,战马有了马镫,张绣的武艺直接又上了一个阶层,用修真的话说,如果以前是筑基期,那么现在就是元婴期,直接跳了两个层次,现在北地军中除了蒋煜暂压其一头之外,别的将领皆不能胜,看来三国北地枪王的名头也不是白给的,同时对张绣的师弟赵云更加期待了,赵云可是童渊的得意弟子,枪刀双绝,一身是胆,为了幼主敢于杀进百万曹军。

    刘峰止住战马,身后的五十名骑兵齐齐拉住马缰,整齐的停了下来,引来路人的侧目,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