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棍厨子在大唐 >

第195章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195章

小说: 神棍厨子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多少少还是对其有些了解的。

    就说昨天的西街盟会和段千雪参加的后宫考核,那都是给自己累积名望值的途径,要知道自己可是月醉楼的老板,名望值的增加规则杨萧也了解,只要跟自己有些关系的事情,那都会给自己增加名望值,这种名望其实未必是好的,就算坏的,那么也会有增加的。

    因此,杨萧有着一个心理预判,那就是这次的名望值增加,最少应该也会有个三五万,如果在后宫的考核里有一些官员的话,那么突破到七八万也是有可能的。

    但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因为杨萧知道,段千雪参加的后宫御膳房选拔,只是个最小规模的选拔。你别看评审是御膳房的总管,而且丘青这后宫御膳房的管事也是来参加了比试。

    但那种规模,只是一个进入御膳房最小规模的比试,这一点你从到这里来比试的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宫菲可以说是除了段千雪以外,在这次比试里面最强的人了。但就是这最强的人,也只不过就是后宫御膳房里的一个小小的帮厨。

    一个帮厨都能挑起大梁的比试,那种含金量可想而知。当然了,段千雪也并没有认为,自己赢了一个宫菲就可以进入御膳房,然后在御膳房所向披靡了。

    要知道,这才刚刚开始,后宫御膳房真正的大咖,真正的佼佼者都还没有出现,她的路也还长着呢。

    当然了,这样一个规模的比试,所吸引来的人自然也可想而知,杨萧知道下面的确会有一些官员,但大多数都是七品以下的官员,这些人虽然会给杨萧积累不少的名望值,但毕竟有限,所以杨萧在查看之前也并没有太过的期待。

    杨萧怀着一种说是忐忑,但又有些平静的心情看向了名望值的那一栏,顿时一种失望之色浮现。

    “四万……这也太少了吧……四万还……”

    然而,就在杨萧刚发了两句牢骚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不对,于是眼瞳莫名的开始放大了起来,看着那名望值数字的眼睛都快要掉出来了。

    “个……十……百……千……万………………十……十万!!!!!”

    杨萧顿时一吼,差点没被眼前的数字给吓死,尼玛……四十万,真的假的。

    杨萧有些不敢相信,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重新查了一遍,没错,是四十万。这尼玛绝对是一比巨款啊,哥们一下子从穷吊丝变土豪了。

    杨萧可以感觉到,他现在的心跳都是比平时要快上许多,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啊,可以这么说吧,就算第一次跑到妞,去宾馆开房的时候,也没这么激动过。

    杨萧自己盘算了以下,自己手里这四十万的名望值,如果全部抽奖的话,可以抽四十次,那样的话自己不一定又会弄出什么新鲜东西呢。要知道,现在的杨萧对那些东西可是非常的喜欢啊,多有意思啊。

    不过想了想,自己还是不能如此的挥霍,不说别的,就说这次比试,杨萧真是没想到会这般的险恶,周穹一上来就用了那么阴毒的招式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要不是最后自己用全部的名望值兑换了“断魂竹筷”,自己估计第一轮都没通过便被淘汰了。那样的话,别说这四十万的名望值了,估计就算四万都没有。

    所以,杨萧决定先将这四十万名望值留着,万一自己以后有个什么应急的时候呢,手里有钱也就不怕了。

    想到这里,杨萧便要关闭系统界面,开始今天一天的生意。可就在杨萧马上就要关闭系统界面的时候,一个问题突然占领了杨萧的大脑,这个问题就是,这四十万名望值是哪来的呢?

    刚刚自己已经分析过了,若是以常规的收集方式,累积四十万名望值,这根本就不可能,简直就是天方夜谈。那么问题来了,这四十万是哪里来的?

    杨萧想了想,以人数获得几乎不太可能,毕竟这不是互联网时代,没有那么多的传输终端,如果是奔走相告的话,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但那是绝对需要时间的,一天晚上就会累积四十万,这不符合实际,毕竟这不是建国宴。

    因此,杨萧猜测,这次声望的累积绝对是有一些重量级的人物被牵扯了进来,而且似乎只有这一种解释可以成立。杨萧有些汗颜,若是牵扯出了大官,那么自己也许就已经被上面的人盯上了,那么这四十万名望值可就真的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想到这里,杨萧才是想到,这系统是可以查看名望值获得明细的,只不过查看一次是需要话费一万名望值的。

    现在的杨萧,要知道话一万名望值就跟要他的命差不多,一万查个明细,这的确有些太奢侈了,杨萧其实是非常不情愿的。

    这东西虽然能让人知道一些细节,但毕竟什么用都没有,就算你是皇帝派来的人又怎么了?关自己鸟事?自己干什么非德破费去查什么明细呢?

    可话又说回来了,自己若是不差这个的话,也的确会胡思乱想一些,毕竟如果查看明细的话,至少会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危险,单单这一点的话,估计就算给个十万名望值也是有价值的。

    想到这里,杨萧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打算忍痛割肉,点开系统界面,对这“志玲姐姐”道。

    “查看名望值累积明细。”

    系统传出了一阵计算机运转的声音,片刻之后,突然从系统界面里弹出了一个泡泡条,泡泡条上显示的是,昨日名望值累积明细。

    杨萧一看,好么,这一万名望值只能查看一天,自己的名望值也快速的扣除了1000,只剩下三十九万多。

    杨萧无奈一笑,看来这系统还真是个奢侈品店,于是点开了名望值累积明细的泡泡条,顿时一个表格弹了出来。

    杨萧一眼扫去,一下子暴跳如雷的道。

    “尼玛,志玲姐姐,你是在玩我吗?这明细也太唬人了吧?”

第四百零八章 正二品?【第三更】() 
杨萧有些无语,因为这系统明细只显示了三条讯息,那就是声望累积人的地区讯息,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累积的声望点数,基本格式就是这样的。

    累积人所在地域,大唐。

    累积人社会地位,大唐平民。

    累积人名望值点数,一点。

    而且这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这些讯息,可以说就算你查看到了有用的讯息,最多也就是知道了他的户籍和社会地位,以及累积的点数,根本查不出究竟是谁。

    这样的明细别说一点用没有,但可以说就算有用,那用处也不是很大,至少杨萧还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关注自己。

    有些失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至少会知道那人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杨萧也算是释怀了,既然查看了,那就看看吧,看看自己究竟被拥有什么样社会地位的人关注到了。

    于是,杨萧就开始往下翻看,不一会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这下面有很多条讯息,的确如杨萧所想,都是一些在长安有些名气的人,虽然都不是特别有名气,但大多都是一些官员和地方的土豪劣绅,累积的声望也是从五十到五百不等,最多的是四百八十,一个六品的官员。

    而翻看到最后的时候,杨萧终于是看到那个让自己惊讶的讯息。

    累积人所在地域,大唐。

    累积人社会地位,正二品官员。

    累积人名望值点数,三十一万。

    杨萧眼睛有些直了,三十一万,这账算是对上了,与自己猜想的没什么出入。那么就是这人的社会地位了,正二品官员?那可是仅次于亲王以及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的职位啊。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注意到了自己?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诗,或者是自己的菜?这不可能,一个位及正二品的人,是不可能会涉及到自己这种小人物的。

    当然了,杨萧也设想过是不是褚遂良他们,因为他们在大唐也算是位高权重,虽然现在还不到正二品,可毕竟也是无限接近的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不对,因为如果是褚遂良他们的话,那么就是说很有可能已经惊动了皇帝,名望值也不一定只给这些。

    况且,这名望值也是在触动了这个角色的时候,才会给自己,不是无缘无故的让人知道了你,就会增加名望值的。

    想到这里,杨萧还是有些不死心,就在心中想了想当时在大唐,正二品的官员,首先就是尚书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官员,如果在几个月之前的话还有,李世民掌权之后,这个尚书令就变成了一个空职。那么,就只剩下中书令和侍中了。

    想到侍中这个官职,那是大历年以后的事情,那么文官的方面,几乎就只剩下中书令了。

    除了文官之外,那就是武官,杨萧回想了一下,正二品的武官,在唐朝只有一个,那就是辅国大将军。

    细细想来,唐代的辅国大将军一共应该有四个人,那就是薛仁贵,薛讷,郭子仪,张巡。他们四人,后三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是后世的人,这个年代都没有出现呢。

    那么,只有一个人有可能了,那就是薛仁贵,因为只有他曾经在历史上担任过贞观年间的辅国大将军,这个职位。

    当然了,如果是薛仁贵的话,那几乎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毕竟这薛仁贵的确是个传奇人物,在大唐留下了赫赫的声名。

    但最后,杨萧还是否决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年代根本就对不上。薛仁贵其实被李世民发现的时候是在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大军征战辽东的时候。

    当时因为李世民发现这薛仁贵骁勇善战,才重用了此人。可现在才是贞观初年,不太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是,想到这里的杨萧似乎只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在的中书令,而仔细想了想,现在的中书令不就是房玄龄吗?这房玄龄是谁?估计杨萧已经可以把他的简历背诵下来了。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新唐书》本传对其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这是现代对房玄龄这个传奇人物的一段介绍,他的能力和对唐代的贡献自不用说,如果说真的是房玄龄注意到了自己,那杨萧还真的需要想一想了,为什么一个如此传奇的人物,会注意到自己?

    一头雾水的一阵乱想,杨萧也是没想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于是便甩了甩头,让自己从这种纷乱的思绪里回过了神来。

    而这是,杨萧月醉楼的早餐已经是开始兜售了。杨萧知道,今天这样的食客爆棚的场面的确并不多见,如果自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的话,那么名望值的积累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于是,杨萧则走到了后面,对这所有的人道。

    “各位,因为食客络绎不绝,我们实在不好拒绝。所以,我决定今天不打烊了,由早餐开始,一直开到晚市结束,我们能卖多少就卖多少,面粉不够了去取,材料不够了找人去买,我们一定要借着这几天的机会,让我们月醉楼红火起来。”

    说到这里,杨萧突然顿了顿,然后大声的道。

    “当然了,大家不会白干的,这几天工钱翻倍……额,是翻三倍。”

    众人本来一听挺郁闷的,毕竟工作时间长了么,但后面的一句,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一时间月醉楼里也是忙活的热火朝天。

    然而,杨萧没有注意到的是,那个送给了自己三十一万声望的人,已经是来到了月醉楼的门前。

第四百零九章 住在一起?【第四更】() 
月醉楼早市的火爆异常,小笼包几乎是一屉难求,等待的人更是站了好远好远,这样的场景,可能在长安城内还真是没出现过几次。

    杜荷今天也是郁闷的很,平时几乎都排在前两位的他,现在居然也被挤出了很远,而且看着长长的大排,杜荷心中都是有了想要大骂他们一顿的想法。

    当然,如果是平时的话,杜荷看到这么长的队伍,几乎早早就宣告离开了,因为排到他这个位置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吃到东西的。

    可是今天杜荷却没走,至于原因,当然就是月醉楼实施了不休息的政策,自己虽然很可能吃不到小笼包和豆腐脑了,但午时的时候是肯定能赶上的,而且通过自己的计算,还能赶上中午的第一波。

    杨萧说了,今天的《三国演义》也会增加一场,那样的话自己不但可以吃到午市,还能听到现场版的《三国演义》,这绝对是最好的位置了。

    想到这里,杜荷也就不再抱怨了,挺着肥胖的身躯,一步一步的跟着队伍往前挪动。

    而就在这时,后面突然有人喊了杜荷一嗓子。

    “荷儿。”

    杜荷一愣,回头看了一眼,顿时就愣住了,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三个人,他都认识。

    “段叔、房叔、高大哥,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这三人居然是大唐的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段志玄的贴身侍卫高斌,以及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男子,这中年男子长的非常的儒雅,手中握着一柄白纸扇,的确是书香味十足,这人就是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