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97章

月老志-第97章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嗟墓πВ率瞪喜还羌し⒘怂难錾裢ò樟恕�

    阎浮世界万事万物都准于太极化生的原理,有侧重而无偏至,单以血脉气力来讲,四灵堪称是界内登峰造极的物种,远非人类所能望其项背,直到在智能一端极力发煌创设出器物之学才彻底掩过四灵。

    社会上许多概念常在演变之中,诸如君子、小人、流*氓,原本是社会上一种阶层,久而久之,固定的阶层消失,反而成为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介定。妖怪这个概念也如出一辙,单从外观上是难以介定的,天界许多仙家从外观上完全符合妖怪的范畴,甚至也曾经当过妖怪,一旦被仙佛收编亦可理直气壮的向同类喊杀喊打,若从伦理上考较起来,这种行径大约就不算奇怪了。

    只是这一层关系仙家并没有律法可依,所以灵感大王虽然被收编了,但是妖身还在,若是龟缩在仙佛庇荫之下还好一些,如今直接被炖出原形,就算观音菩萨亲自问罪,也难以如杀人论处。

    地涌夫人听如意真仙说的有板有眼,不由犯起嘀咕,大凡妖怪都喜欢叫一些大王、大仙的绰号,即是称佛呼圣也多有悍不畏死的敢于为之,准此而论,如意真仙倒是没有多少妖气。

    她眼珠子一转,笑吟吟的道:“如意老儿,你残害了难以计数的无辜婴孩,依律早该下焰摩地狱,只是大魔国这一辈主事的缺德鬼未赴阴曹,权且让你苟且残喘一时。我本待今日烹杀了你,让你死个便宜。叵耐你或者真是个人身,这样吧,我且让众鬼在你身上收些报偿,若是你忍不得疼,现出原形来,可就怪不得我了。”

    “你想怎么着?”如意真仙琢磨着她话里的意思,忍不住打个寒噤。

    地涌夫人阴阴一笑,拂袖道:“你去吧。”说着慑起一阵怪风,将如意真仙投入万鬼丛中。那些孤魂也是饿的狠了,个个眼冒绿光,立时蜂拥而上,揪住如意真仙争相啃食起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鬼魅往往都是披发墨面,阴森可怖,也不是全无道理。皆因鬼魅依赖香火为生,香火之途又被仙佛垄断,若是没有后人祭祀,境遇便和乞丐无二,面貌自然也就相若了。

    明钦冷眼旁观,心头禁不住一阵恶寒,深恐被这女魔头盯住了,不好脱身。

    “锦毛,我看这鱼怪也煮的差不多了,撒上些盐巴,做一锅功德汤,人(鬼)人(鬼)施上一碗,也算一场阴德。”

    地涌夫人志得意满,淡淡的吩咐道。

    殷汝成答应一声,指挥着一众小妖撤下柴禾,蓄满沸水,再放了些盐巴、野菜,满满的熬了一锅,唤过众鬼排起长队,挨个盛上一碗,回到坟头吸食。

    世间凡夫多吃谷物肉菜,很少以食气为生的,有之,便是为人诟病的烟鬼,浸淫一深则面目黧黑,骨瘦如柴,亦见人们对鬼物的生活并不是全不了然。

    地涌夫人和李贞英也盛了一碗,站在一旁悠然吸啜。殷汝成笑呵呵的招呼明、谭两人,说是要喝上一点,暖暖身子。要说这灵感大王是观音菩萨渡化,灵性远非泛泛鱼类可比。众所周知,唐僧是佛陀弟子,吃他一脔肉便可以长生不老,灵感大王的善根固然不能和唐僧相比,至少亦不亚于凡间的珍馐美味。

    明钦干笑着谢绝了殷汝成的好意,中夏之地受周孔礼教陶染千年,对一切有灵之物皆存有恻隐之心,早被视作文明当然之义,若不是亲眼所见,或许还能将灵感大王当作妖物看待。这一番景状看在眼里,只好敬谢不敏了。

    吃人肉这事,若非绝望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就是麻木不仁到极点,凶残酷毒到极点。相反的,有人为了文明的希望,宁愿绝食而死。人格之相别何啻渊壤。

    谭凝紫看着递到面前的一碗腥汤,里面飘着几片浮肉和鱼翅,脚下一软退开两步,慌忙别过脸去,光洁的额角有些苍白。

    明钦走近谭凝紫身边,小声道:“你没事吧,不过是条鱼精而已,……或还对修为有所裨益。”

    “别说了。”谭凝紫对他怒目而视,“你也不许喝,听到没。恶心死了。得赶快离开这鬼地方。”

    明钦笑了笑,心道:古人说,‘君子远庖厨’。又说‘眼不见为净’,真是半点不假。

    从来三界中弱肉相食,不但妖怪吃人,人也吃妖怪,真是说不清楚的。观西游一记,想吃唐僧的不乏逍遥法外,像玉华洲的九灵元圣,从没动过吃唐僧的念头,几个干孙儿事败被杀,反倒被剥皮拆骨,放血煮肉。无怪百姓感愤的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当一些消极堕落的观念一次一次被现实验证,浸淫于俗情,为善无利益,为恶得恣睢,久而久之,社会的恶力便会压倒善力,群道崩溃,秩序紊乱,古所谓礼崩乐坏,史不绝书,结局必然酿成人道惨剧,率兽食人,经历一番惨痛,人们才会痛定思痛,制礼作乐,这即是治乱相循,屡试不爽的一般心理。

    人说西人注意于事物真相,中夏致力于道德教化,不过是浅见肤识。

    中夏历史已有五六千年之久,致力于道德教化所谓周孔礼教的发生实不过二三千年,想此前三四千年必然对历史变革有一番反复查验,方才找出礼乐教化这么一个颠扑不破的法门。

    世间从来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是商周以前文献缺失,后人徒然惊诧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学奇丽璨灿,不悟此前若无相当的积累沉淀,哪能遽尔有此影响后世二千余年的深博学问呢?

第201章 打神鞭() 
事物真相,即是‘知’也。道德教化,即是‘行’也。两者有侧重而无偏至。大约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知而后行,可以免过。中夏的礼乐教化成熟于周秦二三千年以前,自然于‘知’的程度上或者不如西人邃密,然而不能谓未经一番‘知’的功夫,无所独见。

    譬如古人言性,有说性善,有说性恶,固然于认识上有所分歧,然而不论是孟子要发其善端,还是荀子‘化性起伪’。在行动上却同一致力于积聚善力。皆因人类要昌明发展,必须得完善群道,建立美善的秩序,和谐共处。即便识力再精进,诸如基督上帝讲人性有种种恶处,也须人忏悔以求善。

    一些人因为恶德、恶行沾沾自喜,好像侵夺了他人,占了世间偌大便宜。多么愚陋可笑。三界总是善者为主的,哪怕已经被邪恶遮蔽到难通声息的地步,只要一念良知未泯,往往就能起死转生,焕发出无量光焰。人们常说,邪不胜正,并非仅是一个美好愿望,皆因人类本就是依赖善道维系的,如果哪一天人类熄迹,宇宙毁灭,必是恶力膨胀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一人作恶而得利,心志不坚定的效仿他,随波逐浪的跟随他,谄媚无耻的膜拜他,人人都来作恶又该怎么样?相信每个人都能想像得到。为恶的人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为了利欲驱使。行善的人各不相同,中夏致力于创设一个伦理道德的环境,佛家则阐明因果报应,让人看到行善的好处。同一都有利益,作恶当然不如行善了。

    西人于认知一途似有莫大野心,吾人说当局者迷,想认清人类自身种种奥妙,只怕还任重道远。中夏常说知足而止,所以对自然的利用多属因势利导,这从数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便可见一斑。因而生产能力亦止步于农业社会,这都是不足为古人过错的。

    …………

    地涌夫人烹鱼分汤,倒像是哪位大善人赈济灾民一般,坟场一时群情欢悦,往来施受络绎不绝。

    正在宾主欢洽的时候,滚滚雷动之声攒集而至,数乘雷云战车驾着烟尘冲到平冈上面,百十个甲胄鲜明的雷府天兵飞奔而下,挥动着雷鞭电棍大声叱喝起来。

    这套刑具原有个名目,昔日姜子牙奉乃师元始天尊之命辅佐武王伐纣,执掌封神一榜。元始天尊曾传下几件宝物,‘打神鞭’便是其一,此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节有四道符印,合为八十四道。俨有震慑众神的功效。皆因姜子牙是阐教三代弟子,道术低微,不足以服众,之后又因功大而未能封神,所以有这超然于神道之上的符信。

    姜子牙一度作为武圣人受到历朝历代的祭祀,后世便衍生出‘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金锏、龙头杖之类,又有‘如朕亲临’的尚方剑,免死的丹书铁券,等等。

    为人习见的要数仙吏手中这种尺余长的短棍,虽然比不了‘打神鞭’的威煞,对寻常仙民自有种震慑力。

    众鬼一见雷府天兵来势汹汹,兴许都是吃过亏的,慌忙就地一滚散作袅袅青烟,急急逃到坟堆里去了。

    一个长官模样的雷将抬起锃亮的皮靴踩到坟头上,摇着雷鞭大骂道:“你们这干不开眼的鬼奴,深更半夜的跑出来搅扰什么,害得本官不得安生。……众雷卒听了,把那带头闹事的鬼奴给我统统枷起来,待本官回去好好审问审问。”

    说话间,身边跟上一个紫色袍服的仙吏,生得倒是一表人才,只是神情有些局促,忧心忡忡的道:“竺二哥,听说这万雷山是一位大妖圣的地盘,上峰的命令不许咱们深入山中,今晚咱们打了五六千记‘雷光霰炮’,量这些鬼奴已经知道了厉害,不如趁早收兵了吧。”

    竺自峰仰天打个哈哈,摆手道:“殷老弟,你想在神雷玉府混出个名堂,老这么畏首畏尾可是不行。有我们竺家给你撑腰,犯得着这么小心翼翼的吗?什么妖圣不妖圣,左右不过是个穷乡僻野的妖怪,在这摩夷天大魔国的地界,除了七曜府那些个老人,谁敢跟咱们竺家叫板?”

    原来这竺自峰就是竺仕蘩的二哥,那姓殷的仙吏不用说就是澹载园的学生殷天良了。他见竺自峰这般趾高气扬,自信满满,想到不久便要和竺仕蘩成婚,踏入竺家的门庭,登时觉得前景一片光景,腰杆不由挺直了些,跟在一旁唯唯诺诺。

    坟场中的鬼魅一见神雷玉府这般阵仗,强半逃了个无影无踪,有那手脚慢的不免和雷府天兵撑持起来,无奈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在雷鞭、电棍的威迫下都被驱赶到高台附近。

    竺、殷两个在一众天兵的护卫下来到近前,竺自峰这才发现高台上站了几个美貌女子,在荒郊野外的坟冢间自然格外赏心悦目。他也不识得地涌夫人是个吃人的妖精,颐指气使的问:“你们都是什么鬼怪,见了本官竟然不知回避?”

    地涌夫人微哂道:“你又是个什么东西,竟敢来我万雷山撒野。”

    竺自峰哟的一声,怪笑道:“少爷倒是许久不曾见过这般伶牙俐齿的美人,有性情,我喜欢。……本官接到举报,说尔等胆敢在万雷山聚众闹事,煸惑过往行旅、图谋不轨。是真是诬,总得带回雷府见个分明。”

    地涌夫人笑吟吟的道:“随你回去倒也不妨,只恐你那神雷玉府庙宇太小,请得神去送时却难?”

    “好大的口气。”竺自峰仗恃家世,只道这女流不知深浅,坐井观天罢了。若是得知他是大魔国七曜府中的人家,哪有不俯首帖耳的道理。他的修为稀疏平常,只看得出地涌夫人有些妖气,李贞英半大不小的自不能引他注意。

    “雷将大人,救命啊。”

    一声有气无力的声音传至,如意真仙形容狼狈的冲了上来,却被几个雷府天兵大喝着拦住,雷鞭交落登时着了几棍。鞭头都带着符箓,砸到身上,恰似雷电加身,体质差些的挨不了几下便要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如意真仙被丢到万鬼丛中受众鬼噬嗑吸食了不少精气,好在修行的是正道法门,根基不错,这个真仙的名号还是有几分货真价实的。被天兵一阵虐毒,慌忙自报名号,大叫道:“快别打,是自己人。我是‘转生衙’的牛主事。容我通禀通禀。”

第202章 雷府仙狩() 
大凡天界仙官都有天庭授篆,等闲也是冒充不了的,如意真仙被几个雷府天兵押解到近前,毕恭毕敬的掏出仙篆交与竺自峰验看,竺、殷二人传递了看过,情知并无差错,竺自峰漫不经心的问道:“你既是‘转生衙’的主事,怎么深更半夜的跑到万雷山来,和这些鬼奴掺和在一起,莫不是对天庭的政令暗怀异心吗?”

    “大人切莫误会。”如意真仙慌忙辩解道:“下官也是被这里的妖怪无理绑来的,一同遭难的还有位灵感大人,已经被这妖怪胆大包天的烹杀了。”

    “这干妖怪竟然残害天庭命官,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竺自峰勃然大怒,目光扫过高矗的石碑,随即在几个跪立的石像上定了定,气极败坏的道:“你们这些个妖怪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怎么敢铸造我家小平仲大人的跪像,他老人是何等的英明神武,心怀黎民,摩夷天上下至今称颂不绝,尔等怎可欺心至此,到底是受了谁人唆使?”

    这小平仲可是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跟前第一个得力的人物,官拜雷府副总领。从前周室衰微,齐桓公头一个起来匡扶王室,专赖管仲的辅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得齐国的声望一时无两,后来齐国又出了一个晏婴,虽是长不满五尺,却气度恢宏,和管仲后先辉映,恰巧他的字叫平仲,品行

    事功旗鼓相当,太史公便将两人合传。

    小平仲先前在大魔国位至参知政事,名望和晏平仲相仿佛,后来天庭将他调至神雷玉府,大得闻仲的赏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声誉还是顶好的。

    古人常说,盖棺论定,其实又谈何容易。管仲、晏婴可说是历史上较有作为的政治家,一个得到孔子极高赞扬,说是‘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一个被太史公推崇备至,‘虽为其执鞭,所歆慕焉’。这种的政治声誉自然免不了有人要来比附。

    相较之下,闻仲的生平所为真是无足称道的,孔子说殷商有三个仁人,根本就没提这号人物。大约后代专制既深,需要这么一个所谓的忠臣样板,闻仲的名头遂而增高显大了。

    自古有功臣、良臣、忠臣、社稷臣,闻仲只怕是哪样都算不上。小平仲的心性和闻仲相似,都是为了巩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