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征途-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岳安娘见韩元清支持自己,心中很是欢喜,认真的看着韩元清,等待对方相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韩元清故作神秘的笑了笑,对岳云说道:“我既然能让弩机和投石机连射,那么自然有办法让弹匣自动填装弩机的呢!”
他说完,又转向岳安娘,笑着说道:“多谢小娘子提醒了,这弩机能研发成功,小娘子你的功劳不可没呀。”
岳安娘其实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小娘子,但是又听见韩元清这般夸奖自己,心中也想得开了。她嘿嘿的笑了笑,小心翼翼的反问了道:“那你还怪不怪我弄伤你来了?”
韩元清哈哈笑了笑,说道:“小娘,从一开始我便没怪你的意思呢。”
岳安娘听了这话,一下子又笑不起来了,她暗暗的寻思:他竟没怪我……他是在袒护我吗?
韩元清此时灵感大发,决定马上回去开始研制弹匣,于是便与岳云交代了一番,明日一早必定去会见岳大帅,当下先失陪了。
岳云见韩元清胸有成竹的样子,自然也很是高兴,不再多叨扰,便带着岳安娘一起告辞了。
……
韩元清回到大营之后,马上召集工匠,一起研究弹匣的事情。
他知道二十一世纪的自动步枪的弹匣,都是打一颗子弹,便自动向枪膛里面递进一颗子弹。这个原理很简单,那就是在弹匣内部装有一个弹簧。不过因为子弹和子弹的弹匣相对来说比较有比例,而羽箭又长又细,自然是不可能像叠罗汉似的竖着排列下来。这个问题一下子成了主要的困扰。
不过韩元清想到了今日那弓弦威力之大,见自己的手都削得皮肉一层,心中不禁暗想:既然弓弩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何必将箭改的大一些,这样一来对付金人的铁甲骑兵也是具有穿透作用的,而且又能制造出响应了弹匣了。
当即,他便让工匠先制造出不同大小的弓箭,从寻常的单兵弓箭,到长矛似的重箭,一共有七八种。
他将这些箭一一与弩机搭配的试验一下,最终确定了中号的箭。
韩元清对着这中号的箭,然后打造出了一个弹匣,弹簧本来用钢是最好的,但是一时半会自然是制造不出钢来,于是就暂且用手动的升降机关来代替。
下午的时候,弹匣总算是做好了。为了让弹匣能与努力吻合,韩元清也把弩机改造了一下,在下面添加了一个安置弹匣的位置,又在弩机的架台上挖了一个箭槽,这样从弹匣递升上来的箭能准确无误的安插在箭槽里面,不会影响射击的准头了。
一切准备就绪,他便投入了试验。
给读者的话:
蒸汽机只不过是提供一种动力而已,至于投石机和连射弩便是利用动力连射发射,就像蒸火车一样。
第149章 岳大帅()
因为这是需要手工来操作弹匣递进弹药,所以他亲自蹲在了弩机的下面。在连射了两轮之后,他便推动一下闸门,将箭从弹匣里面推到架台上。在连续射完了这一个弹匣的箭之后,这个试验总算是成功了。
如果要一次性发射三支箭,就必须同时安装三个弹匣,如果是八支那自然要八个弹匣。照这么推算,一架连射弩机最多的时候要准备十六个弹匣,射完了八个弹匣,便立刻替换下来,空的八个弹匣便由士兵在装满,这样就可以循环作战了。
当然,如果需要连射的时间持久一些,那就可以把弹匣制造的更大一些,一下子能容下五十支甚至八十支箭。
一场战斗中,弓箭兵一般只标配一个箭壶的弹药,数量大概是三十八支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场战斗当中三十八支箭射完了,差不多战斗也就结束了。
虽然说弩机的射击频率比较快,恐怕需要的弹药也会更多。但是弩机的作用那可是能起到强火力压制的,多射出一些箭也不碍,只要战斗胜利了,这些箭还是可以从战场上回收回来的。
研发成功了之后,韩元清反倒没有什么喜悦的心情,他只觉得这弩机使用的时候简单,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理解这制作后面的复杂呢?他将弩机交给了工匠,让工匠继续改善一下细节,自己则回到营房,清理了一下伤口。
……
次日,韩元清带着弩机和投石机来到了岳云的大营。
岳云早就等候多时了,见到韩元清到来之后,先问了一下手腕上的伤势可有好转,韩元清自然只能应答不疼了。要等着那伤口上的皮肉长好,最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可的吧!!
韩元清又将连射弩机研发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岳云,岳云听完之后欣喜若狂,连连说道:“有了这等神兵利器,破金人的骑兵,简直就如同切豆腐一般的容易了。”
韩元清呵呵笑了笑,说道:“虽说如此,但是如何羽箭的消耗会很大,这对咱们的军力怕是有影响的。”
岳云想了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唉,这确实是,不过这不要紧,只要这神兵利器能发挥作用,相应的损耗那是不在话下的。”
韩元清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先去见岳大帅吧。”
于是,岳云给韩元清找来了一匹战马,一行人骑上了马,后面还跟着一行步队士兵连同工匠等人,便出了大营向中军大营去了。
岳飞的中军大营位于岳云大营的北面,相去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因为岳云是背嵬军主帅,背嵬军又是岳飞的亲兵部队,自然要离得很近,以策应主帅的左右。
今日是专门来试验韩元清的投石机,所以其他大营的主将差不多都到齐了。
岳云来到中军大营时,只见大营里士兵们整齐列队,各营的将领都聚在中军帐门口,相互之间闲聊着。在大营门口,他们便下了马,步行来到大营门口。在这里岳云将韩元清介绍给了诸位将领,也将诸位将领介绍给了韩元清。
除了罗延庆、杨再兴、严成方和陆文龙等人是早就认识的,而且交情也不错,其余的人大多只是淡然的颔首示意了一番。毕竟岳家军现在还是以为韩元清是来坐享他们战功的,尽管罗延庆、岳云等人解释过一番,但这种心理印象还是留下极深。
寒暄一番之后,便有一个卫士进了大帐去通报岳飞了。
岳飞也没有打算让这些将领进入大帐,对于他来说,时间观念还是很严格的,没有必要浪费的时间便不需要浪费了。在听得了卫士的通报之后,岳飞便走出了大帐来,各营的将领纷纷向他行了一礼。
韩元清自然也是要行礼,但是内心的激动已经抑制不住,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岳飞。只见岳飞身形魁梧,气宇轩昂,身上只是穿着一件轻便的外袍子,并没有穿戴盔甲,但是即便如此,一股不怒而威的大将气质也溢于表外,给人一种震慑的威风。
岳飞如今年刚刚三十岁,只是常年的战场生活,已经让他有一些未老先衰了。不过打仗是一个体力活,生命在于运动,虽然岳飞白头发是多了一些,面容也有几分干枯,但整个人却十分有精神,显得孔武有力。
他一一的向所有属下颔首回礼,目光最终停在了韩元清的身上,这是自己第一次与韩元清见面,以往在耳边对韩元清传闻中的形象渐渐淡化了。他虽然也知道传闻中韩元清是一个小人形象有一些言过其实,但是内心还是对这个毛头小子不甚满意,这种印象大概就好似本地人排斥外地人一样。
岳家军是收复襄阳府的主力部队,若是像刘光世、韩世忠那样的部队前来助战,那倒是可以当作客人一般以礼相待。只是韩元清不过是一个光棍将军,一点兵力都没有,非但不是来助战的,更是来分享胜利之后的果实,这就是两个概念了。
岳飞缓缓的沉了沉气,语气不冷不热的向韩元清问了道:“飞久仰韩使君大名已久了,前些日子忙于整顿军务,所以不曾与韩使君会上一面,今日见了便是有幸了。”
韩元清听得岳飞说话很是淡然,颇有一种言不由衷的感觉,他知道这是岳飞对自己的成见,自然不会放在心里去。他呵呵的笑了笑,说道:“岳大帅客气了,在下仰慕岳大帅威名已久,几次渴望相见,可都是不曾得缘,今日总算是让在下开眼界了。”
岳飞哈哈大笑了一阵,伸手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说道:“飞又不是什么珍奇玩意,照旧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两只手、两条腿的,又何曾有劳韩使君仰慕呢。”
给读者的话:
收藏终于涨了,谢谢各位官人的鼎立支持!我一定努力写下去,不负所托。谢谢了!
第150章 宠辱不惊()
韩元清略略笑了笑,说道:“虽然说岳大帅的外表大同小异,并无什么让人奇特之处,但岳大帅内里的品性与威风,却让在下佩服得紧。在下若非今日亲眼相见,也无法感受到岳大帅这般的魄力。”
岳飞微微怔了怔,没想到自己随便的一句话,这韩元清竟然答得如此巧妙。他本以为韩元清不过是巧言令色之辈,可是自从自己观察对方一阵之后,却发现对方身上也有一种刚毅的气质。
人的气质是一种无形的形象,虽然很容易辨认,但却并不容易下定义。在这个世界上,最是容易辨认并且最是容易下出定义的人,大约只有两种了,一种是军人,另外一种是士人。前者便是刚毅的气质,后者则是傲然的气质。
岳飞微微的笑了笑,笑容中总算有几分真诚了,说道:“我曾听闻韩使君昔日于泗州,带领1000余不到的土兵,击溃了齐军10000人的大军。这本是一件极大的事,却也不知道为何,不曾听得详细。”
韩元清对于自己在泗州作战是否出名了,并没有很大的关心,反正那次的战绩,只怕也只有鄂州和江州这两处地方有所传闻了。也许是因为泗州之战时,发生了陈祀、县尉高远和知县谭文正三人变节的事情,所以有人觉得太过羞耻,便没有大肆宣扬了。
他淡然的笑着说道:“不过是侥幸的一战,再者在下也并没有击溃10000齐军,后来若不是牛皋牛太尉率部前来营救,只怕在下已经葬身泗州了。因此,这一战不过是耻辱,又非是得意之事,故而不曾详细传闻那是情理之中的。”
岳飞对韩元清这样的回答也很满意,因为这表示韩元清很谦虚。
其实要说到牛皋,本来便是朝廷划拨给岳家军七支义军队伍之一。不过因为牛皋的部队人数众多,所以李横不肯轻易交给岳家军,所以到现在还没正式将牛皋的部队收归过来。
不过牛皋这个人脾气很倔强,早就对李横有所不满,所以也不顾李横的阻扰,在岳家军到达鄂州这段时间里,经常就前来与岳飞拜会。并且他还告诉岳飞,只要岳飞有命令传给自己,自己便当作是最高军令来执行,绝不会理会李横那厮的命令。
而牛皋在拜会岳飞的时候,或多或少也提及了一年前泗州一战的事情,将整个泗州作战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岳飞。如今牛皋的部队还驻扎在泗州。
岳飞从牛皋的口中自然是知道韩元清的真实事迹,对这个小将英勇的表现很是满意。此刻见韩元清又如此谦虚,心中的好感顿时更进了几分。
只是,岳飞此时依然还有几分想要试探韩元清的意思,于是当着所有部将的面,慢条斯理的又问了道:“敢问韩使君,赵官家既然钦命你为光化军制置使,随同我岳家军一同出兵襄阳府,只是眼下还不知韩使君练兵如何?麾下有多少步队、多少马队?又当如何联手我岳家军出兵襄阳府呢?”
听到了岳飞这么一说,罗延庆、杨再兴、岳云等与韩元清比较熟悉的将领,脸色都微微有些难看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岳大帅是在故意刁难韩元清,心中不由为韩元清捏了一把汗。而其他与韩元清不熟悉的将领,却都露出冷笑和讥讽的表情。
韩元清这个时候正好是站在所有岳家军将领的中间,他忽然感到自己就像是身处于公堂之上,被一群审讯的衙役围观着。这种感受自然是不好的,不过他却能想到,岳飞是一个坦荡的人,绝不会无端端的奚落自己。
因此,他缓缓的吸了一口气,让自己表现的从容不迫,然后回答了道:“回岳大帅,在下只有杂兵400人,并无骑兵。至于如何与岳家军并肩作战,在下可不敢纸上谈兵,也更不敢在岳大帅面班门弄斧。岳家军是这次的主力部队,在下不过是一旁协从,自然是有自知之明的。”
岳飞依然笑着,说道:“既然你只有400杂兵,又如何谈得上一旁协从呢?”
韩元清也笑了笑,对岳飞说道:“岳大帅今日找在下前来,不就是为了一看在下的投石机吗?在下虽然没有兵,但却有武器。在下所发明的投石机,绝对能让岳家军将士们减少三分之二的攻坚战伤亡,这便是在下所协从岳家军之处呢。”
听了韩元清这番话,岳飞倒还没有回答,一旁许多岳家军将领都忍不住冷笑了起来,纷纷讽刺韩元清的话太言过其实了:
“这小子真自以为是。”
“不过是一台投石机而已,我岳家军每一位士兵都是铜墙铁壁、以一当十的勇士,还用得着这些歪门邪道吗?”
“就是,咱们以前在朱仙镇的时候也用过投石机,根本作用不大。”
“口出狂言,大言不惭。”
…………
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这些话怎么听都是逆耳,但是韩元清从始至终都是不吭不卑的样子。
岳飞淡然的笑了笑,说道:“韩使君有这样的信心那是最好不过了。若是真能如韩使君所说,减少三分之二的攻坚战伤亡,那可是帮了我岳家军一个大忙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去试看一番那投石机的厉害吧。”
于是,岳飞便让韩元清将投石机展示出来。韩元清认为在军营内部演示太过危险,便引着众人出了军营,在军营外面的旷野上进行表演。
当所有人都到齐之后,韩元清便与工匠开始组装投石机,这次投石机并不是模型,而是经过了几番改良完毕的成品。因为减去了不少繁复的东西,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