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征途-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69章 升官()
朝廷得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整个临安城都备受鼓舞,宋高宗马上亲笔写下了表奏的文书,快马发到了前线。这份文书当中包括许多赞赏之言,但是有用的话就仅仅只有几句。
为了表彰岳飞作战的功绩,升任岳飞为邓唐节度使兼任枢密院副枢密使,同时还受封为武威大将军,赏金1000两。
至于岳飞以下的将领的赏赐,全部由岳飞自己来提名,只要将提名呈报到临安来,宋高宗无一不批准。
岳飞对于自己功勋的事情是不在乎的,不过他却十分在乎麾下众位将领的功勋升迁问题。因此他在接到了宋高宗的表彰之后,当天晚上就拟定了一份提拔的名单,将这次唐州、邓州有功的大将按照功绩顺序全部罗列了出来。
在岳飞的眼里,这次功勋最大的人自然是韩元清。
要不是韩元清利用反间计骗开了唐州的城门,以唐州的坚固最起码要攻打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有进展。正是因为韩元清的计策,仅仅只十天不到的时间,就拿下了唐州城。除此之外,韩元清战前还为岳家军提供了十五万石的粮草,战时还利用掷弹兵、炮兵大显神威。
韩元清本身作战也甚是英勇,从来不曾在畏敌不前,但凡要求韩家军出征,韩元清没有任何搪塞推阻。
因此,首功不可争辩的落在了韩元清头上。
当岳飞的请功书发到了临安城后,在临安城的光化军节度使秦朗也在上朝时为韩元清美言了几句。宋高宗很是高兴,立刻批准了岳飞的请功书,请功书上所有的将领都按照岳飞意思进行封赏。
六月下旬,临安城来了一大批特使抵达了唐州、邓州,宣读了圣旨,提拔了一大批将领,赏赐了一大批金银。
韩元清由原来的光化军制置使,改为唐州镇守使,并且兼任光化军布政使。
唐州是一个州级行政单位,光化军仅仅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韩元清这可是连跳了两级的升任。并且他在担任唐州镇守使的同时,照样还能管理光化军的民政事务,多好的事情呀!
……
李成栖霞山的失败,标志着齐军失去最后的作战壁垒。自从栖霞山战役结束之后,岳飞与韩元清是兵分两路开始扫荡齐国境内。岳飞一路向东北方向挺进,直逼齐国首都大名府。韩元清则承担了三个任务,一是负责岳飞前线的粮草供应,二则是安抚已经收复的地区里的百姓,并且随时防止齐军流寇在后方骚扰,第三就是率领本部人马向西北进攻。
虽然看上去,韩元清的任务繁多,而岳飞的任务仅仅是攻取齐国首都而已。
可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岳飞实际上是将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了。尽管李成在栖霞山败北,但是齐国还是有几十万的部队,如今齐国国主刘豫是一个无能的人,自然没有那么突出的作战能力,眼下知道岳飞向大名府来了,理所当然会把所有大军都放在阻挡岳飞身上。
至于韩元清,齐国西北与陕西相接,陕西两年前就已经是金国的占领区了。因此齐国不可能在陕西边境设下防御,所以西北方面本来就没有多少齐军据点。除此之外,诸如安抚民众、严防流寇的工作,甚至还能为韩元清自己赢得口碑。真正算得上任务的,就只有供应浪草了。
三个月后,岳家军与韩家军攻克了齐国境内十九座城池,几乎收复了六个州府。
韩元清将治所从唐州迁移到了金州,此时他的韩家军已经从一万六千人扩张到了两万五千人。这个数字或许增长的比较快,可是攻城略地之后,总是会有很多的俘虏降兵,这些人的安置最好的办法就是改编为己用。
相对于岳家军来说,韩元清的兵力根本不算多了。经过这半年的征战,岳家军由原来的七万人一下子扩增到了十万人。
岳飞在他占领的城池里面都会留下一部分兵力来防守和维护治安,因此他扩张兵力是有必要的。
韩元清重新拟定了自己韩家军的编制,将一个营1000兵力增加到了一个营2000兵力,不过就这样看来,他手下两万五千人也必须由十三个将领来统制。除了原本的高宠、毕进、李允、王云、林忠、叶梦洲、孟宏远、黄得功、魏直等人之外,光化军陆军军官学堂又输送了一批第三期毕业的学员到前线。
如今韩元清管理的区域渐渐大了起来。
以前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光化军,到后来又多了一个唐州,可是如今他又收复了齐国西北方向的金州地区。虽然仅仅是两个州,可是每个州下面都有七、八个县城,相当于现在要治理十几个光化军。
为此,他不得不提拔了一批文职官员,这些官员当然大部分都是以前齐国的地方官。虽然这些人是汉奸走狗,可是为了能保障社会的稳定秩序,还是得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协助自己。
不过毕竟这些官员曾经是为伪政权效力的,韩元清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百分之百的信任他们。他将光化军的那一套政府制度全部转移到了唐州和金州,并且还将李小鱼、李旭中等人从光化军调了出来,让他们两个负责组建唐州的政府系统。
反正唐州与光化军不算太远,李小鱼和李旭中随时都可以两边来回走动。
韩元清之所以急着调动李小鱼和李旭中到来,最关键是要求他们迅速组建政务都察院,全部负责那些投降文职官员的监督和考评,如这些人有任何风纪或者阴谋问题,立刻就革职查办。
李小鱼和李旭中来到唐州后,还派人送了一些东西到金州给韩元清。
韩元清在收到李小鱼和李旭中带来的东西时,立刻就兴奋了起来。原来李小鱼和李旭中带来的是科学院最新研发的火铳枪。这火铳枪的发明原理自然是根据钢炮的原理衍生出来的,等于说是把钢炮缩小了起来。
虽然这火铳属于最原始的火枪,可是好歹是枪,这就表示自己已经让人类发生了大改变,提早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了。
当即,韩元清立刻派人去了一趟光化军,告诉襄阳军械所开始量产火铳。
与此同时,火铳的操作也开始进入培训状态。培训的任务则交给了光化军陆军军官学堂,光化军募兵处第五期所招募的士兵,全部都开始学习火铳的操作。韩元清还亲发明了几种适合火枪作战的阵法。
第一种自然是最着名也是最简单操作的三段射击。
这是一种三队人的轮番射击,借用的是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三段合击。当然这种三队人轮番射击并不是织田信长创立的,只能说他是运用的最巧妙之人。早在西方殖民者踏上美洲的时候,这种三段式射击就被发明了,与织田信长三段合击不同的是,西洋人在射击的时候射手只是一个人,但准备了三支枪,每射击完毕一次就将空枪交给仆人添装子弹,然后拿起第二支射击,形成了一种循环不间断的攻势。
而中国明朝时期唯一的异姓王沐英也曾经使用过这种射击方式。以前明朝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大明火枪军队采用的是方阵排列射击,这种射击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力密集,有效的对正面造成强火力网。不过后来在对付缅甸叛乱时,缅甸动用了大象,让明军害怕不已,那种正面密集排射不能很好的英勇。因此沐英就用三段射击,以不中断的火力来吓跑大象。
第二种战法要比三段射击复杂许多,是属于一种大型战阵。这种阵法的名字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战阵。
在中世纪,横扫欧洲的战法有两个:马其顿方阵和西班牙方阵。这个两个阵法都是经过几百年战争的千锤百炼,改进再改进,最终成为战争史上光辉战法。按照时代的进化,冷兵器的战斗时,马其顿战法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灵活的作用,但是随着火器的诞生和广泛运用,西班牙方阵则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阵法。
西班牙方阵是将长枪兵与火枪兵混杂在一起,周边在配合少量的掷矛手,无论是对攻坚战还是防守战,无论敌人是普通步兵还是骑兵,能具有极其强大的杀伤力度。也因此,西班牙方阵虽然是源自西班牙,但是却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了认可,这个方阵战术直到十八世纪后半叶,格林机关枪的发明之后,才遭到了破坏和淘汰,从如此之久的作战历史可以不难看出,西班牙方阵的优越性能。
西班牙方阵的排列方式,是将长枪兵分为三个大纵队,每个纵队大约两百人。此外,三个纵队之间相隔大约两米到四米的距离,这空出的地方,则由四组火枪手分别站在方阵的四个角落处。而掷枪手则游走在方阵正前方和左右两边,伺机发动偷袭和进行主动出击诱敌的攻击。
韩元清决定以西班牙方阵的人数编制全新的步兵军队制度。一个西班牙方阵大概一千人,那么就以一千人的基数设立为一个团,每个团包含十个大队,每个大队一百人,其下五十人再编制一个中队,一个中队再包含五个小队。团的指挥官为都尉,属下可以称呼其为团座或团都;大队的指挥官为校尉,中队的指挥官为副尉,小队的指挥官为小队长。
……
火铳的发明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火药和火枪。
韩元清觉得单单光化军那边的一个襄阳军械所,似乎不足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生产任务。因此他决定在最接近敌线的金州开办第二个军工厂。金州比光化军大得多,在金州境内又有许多丰富的矿产,无论是地理因素还是资源因素都比光化军更合适发展军工产业。
第270章 齐国之难()
韩元清从襄阳银行调集了五万两银子,一次性全部投入了金州军械所的建设。
当然,因为他所设计的金州军械所规模将是襄阳军械所的几十倍,所以这五万两银子未必充裕。他立刻在金州找到一个名叫周祖年的富豪,与其合作开办这个军械所。这就意味着金州军械所将成为一种盈利性质的军工厂,除了给韩家军装备的武器之外,其他军队如果需要先进的武器,就必须花钱来购买。
两个月之后,金州军械所正式成立。
金州军械所包括发明、生产、原材料制作、销售、培训等等各项机构,完全是一个军工业一条龙系统的工厂。金州军械所的工人,经过不完全的统计,一共是是三万多人,以这样规模的人力资源,平均每个月能生产钢炮五十台、火铳一千支、炮弹和子弹上十万发、火药高达三百桶(一桶五十斤)。
韩元清不在乎金州军械所的销售,他只要求生产出来的火枪和大炮第一时间装备到自己的军队里,至于盈利的事情就交给周祖年自己去开发。不过他有言在先,如果周祖年敢把这些火器卖给金人或者齐人,可别怪自己翻脸不认人。
除了生产火枪、大炮之外,金州军械所同时还生产出全钢制的长矛。这些长矛装备给军队,用来对付骑兵,也可以用来配合西班牙方阵纵队上的长矛兵使用。
而在这个几个月的时间里,光化军也培养了一批使用火枪的新兵。
这些新兵一共四千人,正好编成了两个营地。这个两个营地先是学会了三段射击,然后又经过超长时间的训练,学会了西班牙方阵。之所以两个战法都要学习,是为了防止在不利于西班牙方阵阵型的地理条件下,可以切换成三段射击的阵法。
这两个营在十二月初的时候,从光化军开赴来到了金州。
韩元清将这个两个营地归在了自己的麾下直属指挥,并且为其取了一个比较拉风的名字,第一个营叫“神机营”,第二个营叫“绿衣营”。
神机营是明朝时候驻守在京城的三支部队之一,因为这支部队全部使用火器,所以在首都三大部队当中战斗力最强。至于绿衣营,是韩元清利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发明了一种在森林作战的绿色迷彩服,因为这种迷彩服暂时还在实验阶段,只装配了这一个营的士兵来使用,所以这个营就被称为了绿衣营。
眼看一年又要过去了,如今已经是绍兴六年了。
在东北方向作战的岳家军目前陷入了胶着状态。岳家军常年是在江南驻扎的部队,可是突然来到了江北,对于水土、气候多有极大的不适应。更何况新春将来,将士大多会有思乡的情绪,因此导致了作战进度不太顺利。
到如今,岳家军仅仅只攻克了大名府境内的两座县城,与大名府的治所还差一段距离。不过因为实在太冷了,士兵们生病颇多,作战不得不暂定下来。
这虽然让大名府暂时有了一些安全感,可是齐国国主刘豫很清楚,一旦开春之后,宋军势必还会重新发动进攻。他的几十万部队仅仅抵挡了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只剩下大名府这里的十万兵力,但是这十万人的兵力在岳家军的眼里,岂不是如同蝼蚁一般吗?
刘豫为了保障大名府的安全,他决定趁着岳家军休整的这段时间做一些事情。首先他派了自己的亲信带上了一万两黄金前往金国,贿赂了金国亲王完颜宗翰,让完颜宗翰替自己向金国国主以及金国的高层疏通一下关系,改变金国以往对自己的看法,希望金国能够果断派兵来援助。
当然,刘豫知道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金国迟迟不肯发援兵,那自己难道在大名府坐以待毙吗?所以,他还准备了逃跑的打算。为此他先将皇宫里面的许多金银珠宝都装车,运往了金国境内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完颜宗翰是一个贪财的人,他拿了刘豫的一万两黄金之后,自然很是高兴。不过他也知道,刘豫现在命悬一线,自己完全能够更大手笔的成火打劫、勒索刘豫。只是在此之前,他必须让刘豫知道自己还是有机会继续保住齐国的。
所以,完颜宗汉立刻向金国皇帝进言,要求金国国主保护齐国的安全。
不过金国国主对战争的事情一点都不在乎,大小的事情全部交给完颜宗弼(金兀术)来处理,自己只一味的追求汉文化的高雅。如今完颜宗弼在外带兵,完颜宗汉当然是没有办法去跟完颜宗弼联系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