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123章

草原特种兵-第123章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根台说道:“投诚!”

    李全呆坐半晌,说道:“我没想到这个词会从你嘴里说出来,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荣誉比性命重要。我们就是靠这个信念支撑到现在,如果我们贪生怕死,早投降了,何必等到现在。”

    巴根台说道:“人间,还有比荣誉更重要的东西,那是责任。我们拼死拼活在这里奋战不是为了南朝那些昏君奸臣,我们是为了山东百姓免遭战火蹂躏,是为了在和平的土地上建设我们的理想之城。

    现在的形势是,如果我们继续抵抗,不仅我们全军会死在青州,山东百姓会遭到更大的劫难。我们蒙古军队一贯是这样,投降者免死,抵抗者屠戮殆尽。我们的牺牲不仅救不了百姓,还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那么我们的牺牲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们投诚,虽然我们荣誉无存,但是我们保全了一方百姓,值得!我已经得到了蒙古统帅孛鲁国王殿下的诺言,如果我们投诚,他就认命你为山东行台都元帅,不戮一个无辜。而且他保证只要你听命于蒙古大汗,3年之内一个蒙古人不入山东。

    三哥,活着!我们都活着!全军、全山东人民都要活着!活到我们再建设一个理想之国!”

    李全沉思着说:“果真如此,我们就按大帅说的办吧。但是你怎么就能保证他能遵守诺言?”

    巴根台直视着李全的眼睛,坚定的说道:“因为我就是蒙古人,我们蒙古人说谎就触犯了大扎撒令,要被处死。我与孛鲁殿下是好朋友,老战友,我了解他,既然他已经答应了我,就绝不会食言。”

    李全惊呆了,愣愣的看着巴根台,说道:“什么?大帅你是蒙古人?”

    杨妙真说道:“是的,他的真名叫做巴根台。这个事情我早就知道了,现在更是天下皆知,只有困在青州城的你们不知道。

    栋梁虽说是蒙古人,但是比那些南朝汉人如何?他是侠骨仁心的铮铮铁汉,他为我们忠义军和山东百姓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汗。你问问你部下的忠义军将士,你问问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山东百姓。他们是愿意跟着忠义大帅走,还是愿意跟着南朝那个卑鄙奸诈的朝廷走?!”

    李全呆了半晌,抬起头说道:“这么些年生里死里,我深知栋梁的为人。蒙古人也有好人,汉人也有恶人,我就没看出汉人比人家蒙古人强在哪里。

    谁能保全军队,保全百姓,我就跟谁走。我打定主意跟栋梁走了,有谁不听招呼就是跟我李老三过不去。

    栋梁,你们今晚就不要出城了,我们明日开城投诚!我们不仅要保全山东,我们还要重整山东忠义军,杀回淮南,把那些胡作非为的昏君奸臣全部消灭!我们要重新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理想之国!”

    深夜来临了,巴根台、李全和杨妙真三个山东忠义军领袖聚集在一起,对这支军队和这块土地的命运做最后的商议。

    巴根台说道:“我明天就要到开城州觐见我的大汗了,我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罚我。我触怒大汗很多次了,这次我想他很难原谅我。我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重要的是我们的忠义军将士和山东百姓,重要的是我理想的种子要开花结果。三哥,四姐,这块土地就交给你们了,如果长生天垂怜,今生我们还有相见之日。”

    杨妙真紧紧握着巴根台的手,哭道:“栋梁,你就不能不见你的大汗吗?我们到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好好生活。我们都不贪图荣华富贵,几亩地一头牛我们就足够了。”

    巴根台说道:“我必须要去见我的大汗,我是蒙古人,服从我的大汗是我的职责。我是军人,荣誉是我的生命,责任是我的灵魂。如果我逃走,就是失信于我的大汗,那么大汗也会失信于我们。我们草原人家最恨失信,我们蒙古军队会大开杀戒,这块土地的军民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杨妙真说道:“那我跟你走,这块土地太伤我的心了,我再也不想留在这里了。我跟你去六盘山去见你的大汗,是死是活我们都在一起。”

    巴根台说道:“四姐,这里是天顺王杨安大哥,是史泼力、张林、棘七、陈四强,是迪烈大叔和贾瑀大哥还有无数忠义军将士长眠的地方。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有责任保护这块土地,我们有责任把这里变成天堂。

    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会留在这里,和你们一同奋战,可是没有这种可能。四姐,留下来吧,帮助李三哥,替我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杨妙真哭的象泪人一样,说道:“我知道你是不愿你的大汗连我一起处死,可是你怎么舍得扔下我一个人离开。今生见不到你了,我没法活下去。”

    巴根台的心都要碎了。他是失败者,失败者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今生他再也不当失败者了,他要赢,并不是为了作威作福,而是再不要生离死别,再不要所爱的人痛不欲生。

    他拔出佩刀,割掉一缕黑发交给杨妙真,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只有我的血肉。我听说头发是不朽的,我的头发留给你,我的灵魂就在这一缕头发上。”

    李全说道:“栋梁,我们会继承你的理想。我永远也不会有你的本事,但是我也是有责任有血性有担当的汉子,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巴根台坚定的说道:“照顾好四姐,照顾好山东!”

第186章 生离死别() 
第二天,被围8个多月的青州城门大开,巴根台和李全率领最后的7千余忠义军将士走出城门。尽管大部分人都带伤,所有的人都被饥饿折磨的骨瘦如柴,他们的衣甲敝旧破烂,但是他们的武器擦的锃亮,每个人都高昂着头,象是凯旋的胜利者。

    蒙军列阵迎接,向这些勇武的士兵致敬。巴根台策马来到孛鲁马前,单膝跪倒,右手抚胸说道:“孛鲁殿下,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使命,现在李全和他的士兵来到了你的战旗面前,向你的大军致敬。该你履行你的诺言了,给他们生命,给他们尊严,善待你脚下的土地,善待这里的人民。”

    孛鲁说道:“我们蒙古人不会做有违扎撒的事情,你大可放心。叫李全来见我吧!”

    李全走到孛鲁面前,双膝跪倒在尘土中,忍不住涕泪横流。孛鲁刀锋一样的眼睛瞪着李全,说道:“李全,你臣服我们蒙古汗国了么?”

    李全说道:“从此以后,我李全为蒙古臣,永世不变。”

    孛鲁说道:“好!我们蒙古人最敬重勇士,最鄙视谎言和叛贼!今天,我就封你为蒙古山东行台都元帅,那是因为你英勇善战,顽强不屈。如果你敢背叛蒙古,我就会按大汗的扎撒处死你。”

    李全毫不畏惧,大声说道:“我们汉人也有一言九鼎的汉子,我绝不会反叛你。”

    孛鲁说道:“说的好!我的大帐给你们准备了甜美的马奶酒和飘香的烤全羊,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了。但是巴根台要走了,不能听到家乡的祝酒歌了。”

    巴根台说道:“殿下,我的参谋军官都是跟随我多年的部下,我带他们一起走吧。”

    孛鲁说道:“我也需要熟悉在这片土地的军官,他们我留下了,你可以带走两个人。嘎尔迪的百人队会护送你立刻出发,有他和你30个忠心奴隶,你的安全不成问题。你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出发,不用到大帐向我辞行了。”

    说罢,孛鲁拨转马头,大喊:“李全!我在大帐里等你。”

    巴根台喊道:“殿下,木华黎国王葬在哪里?”

    孛鲁停了一下,打马而去,烟尘中传来孛鲁的声音:“在葭州无定河畔,茫茫草原就是父王升天的地方。”

    分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也许就是生离死别。巴根台没有向忠义军旧部告别,悄悄的带上舒穆鲁海春和黄凯,走向了未知的命运。

    嘎尔迪和纳尔丁早就列队等在大道上,努桑哈等一齐来为巴根台送行。带孙大叔说道:“我得到消息,大汗病的不轻,性情也大不同平常。见到大汗再也不要出言顶撞,小心认错,听候大汗责罚。你要还像以前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恐怕大汗震怒,就不好收场了。”

    巴根台说道:“一切自有长生天安排,我只想见大汗一面。我准备好了,流放,削夺封地,处死,我都心甘情愿。”

    带孙摇摇头,不再说什么了。杨妙真紧紧抱着他,久久不愿松开,轻声在他耳边说道:“活着,好好活着,活到相见的一天。”

    巴根台狠了狠心,挣脱了她的怀抱,跳上天马。战马盘旋嘶鸣,仿佛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这支军队。巴根台终于拨转马头,向北驰去,不再回头。

    1年以后,原山东忠义军将领夏全进军楚州,赶走了淮东制置使刘焯。淮东迭遭兵乱,三任制帅皆毁于叛军。南宋朝廷见这块土地饱经战乱,已经满目疮痍,百姓离散,无力养军了,不得已罢撤了江淮制司,改楚州为军州。

    两年以后,李全和杨妙真在莒州磨旗山结为夫妇,一年以后,他们的儿子李璮出生。

    1231年,李全亲率山东军忠义军渡淮南征,在楚州与夏全部会合。但是在围攻扬州的战役中,李全阵亡,忠义军余部退回楚州,由杨妙真继续统领。

    1231年5月,忠义军在淮南的楚州、大城等5个城邑相继被宋军攻克。杨妙真带着幼子李璮率领忠义军余部北渡淮水,退回益都老家,继任蒙古山东行省。

    不数年,杨妙真在对巴根台的思念中去世,她再也没有见过她无比热爱的巴根台。李全和杨妙真的儿子李璮袭父职继任山东行台,专制山东30年。

    成吉思汗之孙,大诺颜拖雷之子,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加授李璮江淮大都督。中统三年(1262年)李璮畔蒙归宋,7月,蒙军攻克济南,李璮被俘处死。

    巴根台缔造的山东忠义军象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天空,到这里终于划上了悲壮的句号。尽管李全夫妻父子艰苦经营山东近40年,但是因为巴根台在益都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工商业管理人才绝大部分战死沙场,还有一部分病死或流落他乡,他们再也无力重现益都的理想之城。

    嘎尓迪、纳尔丁等护送巴根台一路北行,部队每人备3匹马,日夜兼程。渴了就喝马奶,饿了就吃腌羊肉。有的蒙古士兵把生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马鞍下,半天以后就半熟了,味道很鲜美。困倦了就在马上睡觉,很少宿营。

    遇到高山他们纵马而上,遇到不能徒涉的大水他们就把随身的牛皮袋吹成气囊,浮水而过。海春和黄凯没有经过如此艰苦的行军,十分不适,两股都磨得鲜血淋淋。

    巴根台沿途采集草药给他们敷上,以防伤口在炎热的夏季感染。尽管行军十分艰苦,但是蒙古士兵却十分豪迈,没人觉得不能忍受。经常有士兵一边行军一边唱起家乡的长调,悠远的歌声响彻整个草原,直到唱的每个人脸上都有了笑容,于是队伍又精神抖擞的前进。

    连海春和黄凯都被感染了,感到兴趣盎然。谁说蒙古人是吃人恶魔,他们和汉人一样,有自己的悲欢喜怒,爱恨情仇。他们比汉人更加吃苦耐劳,朴实勇敢,他们待人诚挚热情,无论多么艰苦,每个人脸上都会闪出孩子气的笑容。

    海春和黄凯被这个民族深深的感动了,难怪他们之中会孕育出成吉思汗、巴根台这样的硬汉,这样的伟人。

    部队沿途跋涉,不在任何城邑村庄停留,不一日望见了巍巍雄踞在华北平原的中都城。那是巴根台拼死奋战过的地方,现在牢牢掌握在蒙古人手里。

    部队由怀来、宣德、宣平一路出塞,沿着外长城一路向西。脚下就是漠南的草原了,向北望去就是巍然耸立的大青山延绵不绝。

    部队爆发出一阵欢呼,很多人征战中原很多年了,再没见到过辽阔的草原,能不激动。海春和黄凯头一次见到这么广阔的原野,也被这雄伟壮观的景象而震惊。啊,草原之子巴根台回来了。

    美丽的草原犹如一剂良药,把笼罩在队伍头上阴云吹的一干二净。海春知道了,为什么生长在这里的人心胸如此宽广,为什么这里的人总能那么乐观豁达。

    疾疾赶路的队伍开始有了笑语,嘎尓迪对巴根台说道:“我怎么也忘不了我们少年时代的那些事情,那时候真好啊,我们无忧无虑的在大草原上飞奔狩猎,没完没了的欢声笑语。人长大了,烦恼和不如意就都来了,让人怎么也笑不出来。就像你,已经成了传奇的草原英雄,可是这么多天也没见你有过笑容。”

    巴根台说道:“我并不想当草原英雄,我只想过咱们小时候的日子,我们几个纵马驰骋,飞鹰射猎。可是长生天自有他的安排,人长大了就学会了爱和恨,在这纷扰的世界上,我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嘎尓迪说道:“是啊,我就恨过你,我怎么也不理解你为什么为了一个奴隶杀我的亲叔叔。但是现在我不恨你了,你是草原上人人传唱的英雄,你做什么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也许你是对的,错的是我。你的姐姐已经为我生了3个儿子,我不能再责怪她的家人了。”

    两个人说起家乡的亲人故交,唏嘘不已。巴尔虎的鄂尔都老诺颜已于8年前病逝,这也许是长生天开恩,因为严重的风湿病折磨了他20年了,痛苦生不如死。

    嘎尓迪的长兄阿斯根阵亡于西征战役的不花剌城下,嘎尓迪继承了百户官的职位,也是百夫长了。

    小妹托娅的丈夫自幼体弱多病,成婚2年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一个孩子。托娅那时候可怜啊,孤苦无依,她也因此信奉了聂斯脱里派基督教,在宗教中得到安慰。

    拖雷大诺颜的大夫人唆鲁和帖尼出身克烈部,也是聂斯脱里派基督教徒。大夫人从一个教士口中知道了托娅的遭遇,很同情她的不幸,就把她接到自己身边做侍女,现在生活是安定了。唆鲁和帖尼夫人几次要给托娅找个丈夫,托娅一概推辞,她说她再嫁就要嫁一个真正的草原英雄。

    珠岚阿妈年龄大了,眼睛几乎看不到了。但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