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要代隋 >

第39章

天要代隋-第39章

小说: 天要代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钣滤涑郧霸紫喔唢G为首的太子党仍然健在,并州的杨谅也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在这种形式下,殿下您觉得以太子的身份监国,能监多久?”

    杨广身子晃了晃,为难道:“要不,要不我们只是把父皇先软禁起来,逼他下诏退位,传位于我,让他安心当太上皇,如何?”

    闻言,杨素心里暗自嗤笑一声,他知道杨广在装腔作势,杨广心里比这里任何人都希望皇上归天,自己好荣登大位,但表面上仍要做一做功夫,虽然这里就五个人,而且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杨素心里明白,但还是配合演戏,声音中透着冷酷道:“退位?殿下觉得以皇上的那种个性,他会向您服软?皇上对权力的欲望和警惕,老臣是深有体会。只要陛下在世一天,随时都可能翻盘!现在朝野上下,大多数人仍然是心向皇上,只要一纸诏书,我等到时候的死相会比齐桓公更加难看!”

    杨广闭上了眼睛,眼角似有泪水在滚动着,多年的演戏生涯让他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了,悲伤的表情,加几点眼泪,对他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

    杨广的心里此时是如此的激动,感觉他就要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一般,随时可能任性爆发,他等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了。

    杨广对自己说道,这是最后一次抑制自己的本性,以后天下都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宇文述又上前一步,沉声道:“殿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政治权利上无父子,自古成大事者必须要血冷心硬。您现在稍微的心软,明天祸及自身时就悔之晚矣,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张衡更加直接,直接瞪着杨广,道:“现在老臣和杨仆射,宇文将军,还有郭将军,我们都是以全家的性命作赌注跟着殿下,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要是还犹豫不决,不光会让老臣失望,也会让现在跟着我们的人寒心,到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要跟殿下您一条路走到黑,转投敌方的可能不是没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您可千万不能再犹豫了啊!”

    杨广的身躯在抖动,足以证明此时他内心的激动,只见杨广一抬手,止住了张衡的话,他睁开眼睛,眼白里已经是血丝密布,但不象刚才那样泪光盈盈,而是充满了慑人的杀气,狠狠地咬了咬牙,道:“那就照你们说的办,谁来动手?”

    此话一出,顿时问住了杨素等人,他们四个虽然经过讨论,深知只能走弑君夺权的路,但具体谈到由谁下手时,却是个个沉默不语,都不愿意成为直接弑君的那个人。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

    望着杨广渐渐发冷的脸色和阴鹜的眼神,张衡咬咬牙,站出来,扫视着杨素等人道:“我来吧,不过这件事虽然是我做的,可大家也全都有份,谁也跑不了,希望以后大家能团结一致、精诚协作。”

    杨素等人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张兄做了这事,以后自然是从龙的首功之臣,荣华富贵自是不用担心了,日后我等还有赖张兄提携一二。”

    张衡心里狂骂杨素等人滑头,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多说,直接望向杨广。

    见此,杨广深吸口气,道:“走吧,一起去送父皇最后一程!”

第84章 仁寿宫之变(十七)() 
仁寿宫,杨坚寝殿。

    杨坚本就是奄奄一息,加上从昨天夜里到今天早晨这么一折腾,这会儿更是气若游丝,连起身都不行了,只能躺在床上微微地喘着气,证明他的生命之火还没有灭。

    这位风烛残年、瘦得不成人形的老人此时一个人躺在龙床上,脸上满是凄凉、怨恨、绝望之色,身边一个照应的人都没有,整个大殿里,空落落的。

    从柳述走后,大殿外守卫的突然更换,到将自己身边的宫女和宣华、容华二位夫人赶出去,自己身边再没有一个人,杨坚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

    杨坚信佛,迷信善恶终有报,想当年自己夺位之时,也是这般枉顾朝廷法度和抛弃亲情,以绝对的权力打杀自己的亲外孙,万事有因有果,自己有今日,也算是报应!

    等看到杨广率领着杨素、宇文述、张衡、郭衍等人入内后,杨坚就转过头去,确定了心里早已有的答案后,杨坚老泪纵横的闭上了双眼。

    “父皇。。。”望着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大隋的开国帝王、压制了自己一生的亲手父亲,杨广一时间百感交集,莫名惭愧,不知道说什么。

    杨坚此时却是闭紧了嘴,一个字也不回,他经历了一辈子的宫廷斗争,玩了一辈子的权力游戏,深知此时大势已去、胜负已定,求饶也是无用,徒留笑柄而已。

    杨广本以为父皇见此会勃然大怒,像以前自己犯错一样,将自己骂个狗血淋头,但此时杨坚的一反常态,反而让杨广有些不知所措。

    此刻双方的主角都不在说话,场面出奇的安静和诡异。

    良久,张衡试探着道:“殿下?”

    直到此时,杨广大权在握、生杀予夺,马上就可以成为天下的主人了,但面对眼前这个不怒自威的老人,杨广心里仍有点发怵。

    这不光是因为杨坚自带有帝王威严,更是因为父亲对儿子有种天生的威严,这种威严死死地刻在杨广心里,压制着他的本性,压制得他的性格也有些扭曲了。

    杨广咽了口气,下跪拜道:“父皇,儿臣不得不如此,您可千万别怪儿臣。。。”

    见此,杨坚叹了口气,虚弱地道:“动手吧!记住朕对你说过的话。”

    闻言,杨广一愣,他一时想不起杨坚对自己说过什么。

    见杨广的样子,杨坚怒其不争地道:“预言!那句预言!”

    说完,杨坚怒视杨素,似有所指。

    见此,杨素慌忙下拜,道:“皇上!”

    经杨坚提醒,杨广一下就想起来了,当时自己以为父皇是要离间自己和杨素的关系,并未太往心里去,此时父亲临终前再次强调,说明了此事的重要性。

    杨素,现在已经官居尚书左仆射、越国公,家里几个郡公,他的弟弟杨约、叔父杨文思、杨文纪以及族父杨异,都是尚书,位列公卿。诸子虽无汗马之劳,也都官至柱国、刺史。

    况且杨素家奴仆侍女、家丁部曲几千人,仅后院披罗挂绮的乐妓小妾就以千计,家里的财富无可计数。又是朝廷的利益代表——关陇世家的首领,确实已经位极人臣了!现在又加了从龙之功,到时候自己新皇初立,皇位不稳,确实要防着点这个老贼!

    杨广现在胜卷在握,想起这么多年的父子情,一下子悲从心来,真心哭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燮理朝纲、扫清宇内,继承父皇的遗志,振兴我大隋。。。”

    不等杨广表完态,杨坚疲惫的罢了罢手,道:“说着容易,作出来难!朕会在天上看着你的!好了,朕累了,要休息了。”

    杨坚累了,他真的累了,自己每日每夜为国事操劳、殚精竭虑,也可算是古往今来最为勤勉的皇帝之一了吧。

    杨坚与独孤皇后一生育有五子,对着五个孩子,杨坚可以拍着胸脯的说自己从不偏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不过长幼有序,按礼先立了长子杨勇为太子,但杨勇却因为自己失德而被废,三子杨俊被自己的妻子所害,终生残废;四子杨秀骄纵枉法,让杨素抓到了把柄,自己不得不将其贬为了庶人;幼子杨谅看样子也成不了大气,等到杨广登基,恐怕性命难保。

    次子杨广,自己原先倒是对其特别满意,现在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他的伪装,多年以来,这个次子一直在为太子位而谋划,甚至不惜抑制自己的个性来顺从自己,以至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五个儿子,杨坚算是看透了,他们谁接自己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扛起大隋这面大旗,能不能带给天下以安康,带给百姓以富强。

    杨广,他能吗?

    杨坚此刻有着深深地忧虑和怀疑,他并不觉得杨广伪装自己这么多年,成功瞒过了自己和独孤皇后有什么了不起,相反,他担心杨广继位以后,没有人能压制住他,那么他多年以来一直压抑的个性将会爆发。。。

    杨坚不敢想象,一旦杨广的负能量爆发出来,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见此,杨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郭衍的搀扶下起身,冲着杨坚再拜了三拜,然后带着杨素、郭衍、宇文述走出了大殿。

    张衡等到大殿里只剩下了杨坚和自己,上前一步,行礼道:“皇上,得罪了!”

    杨坚眼都不睁的点了点头,看不出任何表情。

    见此,张衡一狠心,拿起枕头,朝杨坚的脸上盖去。。。

    仁寿四年,秋,七月,丁未。

    公元604年,8月13日,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崩于仁寿宫大宝殿,享年64岁,在位23年,葬于泰陵,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隋文帝在位期间,政治文化上,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力行汉化,废除鲜卑姓氏,带头恢复汉姓;提拔了如高颎、杨素、李德林、韩擒虎、贺若弼、王世积等一大批能臣将相;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精简地方行政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颁布《开皇律》;建造了长安新城——大兴。。。

    经济上,杨坚素衣素食,生活简朴,带头提倡节俭;统一了币制,使全国通用五铢钱;户口上实行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并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同时在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来储存粮食,作为战略储备和灾年赈济,到杨坚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的正常使用。。。。

    军事上,杨坚改变府兵制初设时,兵农分离情况,在全国设立了折冲府,实现了兵农合一;同时灭南陈、平岭南,实现了全国统一;并且打败困扰北朝多年的突厥,降服了土谷浑,通过和亲、收买、离间等手段先后降服突厥、土谷浑、契丹、靺鞨等族,被称为“圣人可汗”。。。

第85章 爱卿,你的想法与朕一模一样!() 
仁寿宫,大宝殿外,杨广正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微微抖动的膝盖,表示着这位太子、即将登基的新皇内心里有多么的不安,而郭衍和宇文述则站在一边,宇文述不停地搓着手,而郭衍则不住地向着宫门内张望着。

    杨素还是一身紫色官服,立在一边,眉头紧缩,眼睛微微地闭着,热风吹着他那雪白的胡须迎风而舞,虽然杨素仍然稳如泰山,但那身汗湿的官服充分地显示出他此刻的焦虑。

    忽然,宫内传来一阵脚步声,郭衍眼尖,一下子叫了起来道:“殿下,张右庶出来了!”

    杨广马上停下了脚步,直接站到了宫门口向里看去,宇文述紧紧地跟上,而杨素也一下子睁开了双眼,快步上前,立于杨广的身后。

    满头大汗,双手止不住抖动的张衡跑了出来,整个脸上都写满了如负重释后的激动,一看到杨广脸色突变,哀伤之情溢于言表地喊道:“殿下,皇上驾崩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趁势跪在地上,身子和双手一起一拜地道。

    闻言,杨广浑身一震,向后退了两步,眼中的兴奋、激动、高兴之色一闪而过,但转瞬间脸上就写满了哀伤,他也顾不得身边的近臣和侍卫们,一下子上前抓住了张衡的双手,急促的道:“你说什么!?”

    张衡能感觉到杨广的掌心里那汗湿的温度,号陶痛哭道:“殿下啊,皇上,皇上他,皇上他龙御归天啦!”

    杨广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直接倒在了地上,然后捶胸顿足起来:“父皇啊,父皇啊,您怎么就这么扔下孩儿不管,一个人就这么去了啊!你这叫孩儿怎么办才好啊!”他这一下子眼泪鼻涕如火山一样地暴发,弄得满身都是。

    宇文述和郭衍一下子蹲在了杨广的身边,一边陪着他飚泪,一边劝道:“太子啊,太子啊,您可千万要节哀顺变!”

    而周围的那些骁果禁卫们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如丧考妣般地大哭,可惜多数人没有杨广这演技,只是干嚎,声音虽然不小,却是挤了半天也掉不下一滴泪水来。

    杨素看到这些人的丑态,心中鄙夷之极,嘴角一撇,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只是转瞬即过。

    他没有跟着杨广一起表演,而是转向了张衡,沉声问道:“张右庶,皇上可曾留下什么遗诏或者口谕没有?”

    张衡一下子收起了眼泪,抹了抹眼睛,正色道:“皇上临终前口谕,诏命太子杨广即位,还说诸臣需要尽忠竭力的事奉新君,共保我大隋的社稷江山!”

    杨素不等张衡说完,便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推金山、倒玉柱,直接向着还在地上放声大哭的杨广跪了下来,郑重其事地三跪九叩首,施以最隆重的稽首大礼,口中朗声道:“臣越国公,尚书左仆射杨素,恭迎新皇即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宇文述、郭衍和张衡也一下子醒过了神来,连忙跪了下来,也跟杨素一样开始行起了大礼。

    杨广哭得更来劲了,一边哭一边狠狠地捶着自己的胸口,连气都快喘不上了,断断续续地说道:“父,父皇不在了,孤当这皇帝有,有啥用啊!你们别拦着我,孤要去见父皇,孤要去见父皇啊!父皇啊,你怎么就没让孩儿见您最后一面啊!”

    杨素看得心中冷笑不止,但表面上仍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脸上此时也是老泪纵横,颤声道:“臣以为现在陛下应该节哀,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先皇的丧事都不是现在最紧要的,陛下一定要分清楚此时的轻重缓急!”

    这话说到了杨广的心坎里,他抹了抹眼泪,站起了身,说道:“众卿平身,杨仆射,你说现在朕应该做些什么?”

    杨素没料到杨广前一刻还在地上号啕大哭,这一刻居然已经称起朕来了,还真是不加任何掩饰。

    但杨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