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教我如何不为警 >

第70章

教我如何不为警-第70章

小说: 教我如何不为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不能说吗?”阿俭组长反问道。

    “能说,能说。来了两三批牛经纪,这些人,我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知道我家牛的。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我就是不卖!他们没有办法,就走了。”老刘回答着。

    “一个都不认识吗?”我又跟着问了一句。

    老刘点了点头。

    “牛被盗前,你发现有什么不正常的吗?”阿俭组长继续问着。

    “不正常?能有什么不正常啊,都正常的啊。这牛能吃能喝能做事的,没有什么不正常啊?”老刘回答着。

    “那你昨晚发现什么不同吗?比如听见什么响动,有没有狗叫声什么的吗?”我问道,这个老刘回答得有点乱,我只好直接问了。

    “这就是不正常啊?那有啊,昨晚后半夜,狗都叫了两次!”老刘有点不高兴了。

    “都是什么时间?”阿俭组长来了兴趣,迅速问道。

    “两点钟有一次,五点钟又有一次。”老刘想了想回答着。

    “你怎么知道是两点钟,又是五点钟呢?”很明显。阿俭组长不想放过这细节。

    “估计的啊。我又没有手表什么的。”老刘如实地回答着。

    “那你继续说两次狗叫的事。”阿俭组长换了话题。

    “狗叫就狗叫啊,还有什么狗叫的事啊。”老刘回答着。

    “阿俭组长,我们访问别人去,你和老刘继续问。”我想离开。

    “干吗啊。我们一起问嘛。”阿俭组长看着我。说着。

    我只好继续坐着。听阿俭组长继续问老刘。

    阿俭组长又问了很多问题,老刘还是回答得乱七八糟,我耐着性子听完了。才和阿俭组长离开老刘的家,走到他家的牛栏。

    在湾子东头,有一溜长房,房屋低矮,上面盖着瓦,老刘说,这就是他们湾子的牛栏,大部分牛都在这牛栏里。

    推开他家的牛栏门,里面也是臭气熏天,令人无法忍受,我和阿俭组长继续走了进去。

    里面光线也是较暗,充满了各种混合的味道。

    我仔细察看了地面,然后问道:

    “老刘,这牛被盗后,都有哪些人到牛栏里面来了?”

    “就我,和我儿子,其他的人都没有进来,都怕臭的。昨晚是我一个人将牛牵进牛栏房的。”老刘回答着。

    “你将你儿子也叫过来,将你们昨天晚上到今天穿的鞋带过来,我要看看。另外,你拿一盏手电。”我吩咐着。

    很快,老刘和他儿子就过来了,两人手里拿着鞋。我接过手电和鞋,又和阿俭组长进到牛栏里面去了。

    “阿俭队长,你看,老刘和他儿子的鞋印和留在牛屎上的鞋印不同。他们的块状和网格状的,而牛屎上的则是波浪纹的,从鞋印上来看,很可能就是作案人留下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农村里平时最常穿的解放鞋。”我说着。

    “这个你也懂啊?这不是技术队的事吗?”阿俭问道。

    我拿出相机,将鞋印拍了下来,并说道:“我们出去说。”

    出了牛栏房,我深呼吸了几口气,将阿俭组长拉到一边,解释着:

    “这个我在学校就学过一点的,知道点皮毛,上次又向技术队的小柯学习了,只能说我知道这么的做罢了,具体的还真的不知道。”

    “你说这个是什么目的呢?”阿俭组长问道。

    “我们发了这么多的案件,是不是一伙人做的,我心里没有底,要是在不同的现场都出现了这种鞋印,那就可以将这些案件并起来一起侦查。”我回答着。

    “这思路非常的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做!”阿俭组长赞扬着。

    我们又在整个湾子继续了调查,重点围绕着刘老汉说的二点、五点两次狗叫声音。

    “阿俭组长啊,好几年没有看见你来我们湾了。”刘龙涛说着。

    “老刘啊,最近在忙什么呢?村干部不做了?”阿俭组长打着招呼。

    “老了,都老了,还赖在那个位置干什么啊,退下来算了,现在啊,我倒是轻松了。”刘龙涛回答着。

    “老刘啊,我忘记和你介绍了,这位是我们派出所的小李。”阿俭组长介绍着我。

    “早就听说了,他破案很厉害的。”刘龙涛说着,又打着招呼:

    “小李,那好啊。”

    “刘会计,你也好。”我也回着招呼,说着阿俭组长介绍他当时的职位。

    “哈哈,不叫我会计了,叫我老刘就行了。”老刘又说着。

    “刘会计,昨晚你听见什么响动没有呢?”我问了情况。

    “两声狗叫。第一声是2点10,第二声是4点50分。”刘龙涛肯定地回答着。

    “怎么时间这么准呢?”我问道。

    “李干部,我看手表的。”刘龙涛回答着,将手表伸过来。

    “这手表很不错嘛,我看看?”我笑着说道。

    刘龙涛很大方地将手表给我,我拿起bp一对照,两个时间一致。

    我又将手表翻来覆去的看了几下,然后还给老刘,并说道:

    “真的非常不错,又漂亮。又准确!”

    “那是当然!这是我儿子买给我的。”刘龙涛很自豪地说着。

    “你昨晚听见响动后。还有其他情况吗?”我继续问道。

    “第二声狗叫,我就起来了,沿着狗叫的声音找了找,没有发现什么。我又站在湾子路口看了看。又没有发现什么。就回家睡觉了?”刘龙涛回答着。

    “狗叫。你就起来了?你平时也这么做吗?”我又问道。

    “李干部啊,我听说最近偷牛的多,我就关注着呢。我人老了。晚上又睡不着,就起来看看是不是有偷牛的。谁知道还真的将牛偷走了,早知道,我就追远点,抓着这偷牛的人!”老刘满脸正气地说着。

    “谢谢你啊,老会计,你也要注意安全。”我赞扬着,提醒着。

    我们又在湾子里问了不少人,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只有刘龙涛反映的时间最准确。

    周村。

    “阿俭组长啊,你可一定要帮我们找回牛啊!”老周激动地握住阿俭组长的手。

    “老周啊,你别激动,我们肯定会尽力破案的。你先将情况说说嘛。”阿俭组长说着坐了下来。

    大家就围在老周堂屋里坐着,听他介绍情况。

    “昨天晚上七点钟,我将两头牛牵到牛栏房里去的,今天早上六点,我起床去牵牛做事,发现牛都不见了。你要说牛走脱了,也不可能这么的巧,两头牛同时走脱了,对不对?”老周问道。

    “你说说两头牛的具体特征?”阿俭组长说着。

    “一头四岁的黄牯牛,背上毛很多,黄色中有小许白色的,牛角短而直,头上一个键,这个键是双螺旋形的,木栓牛鼻子,红色的牛绳;另一头是快三岁的水牯牛,背上毛很少,毛有点灰白色,牛角是弯曲的,这头牛是用铁栓子栓在牛鼻子里面的,牛绳为麻绳。这两头牛都很壮的,黄牯牛至少也得有180斤重,水牯牛估计有两百多斤重。”老周回答着。

    “昨晚发现有什么不正常情况没有?”阿俭组长继续问着。

    “没有,我昨天做了一天的事,都累了,躺下去就睡着了。”老周的声音。

    “小李,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阿俭组长对我说道。

    “先看了牛栏再说。”我回答着。

    一行人到了牛栏,也是孤单单的一个茅草房子立于村子外围,也是没有门,只有门框,和老雷家不同的,这个牛栏相对来说要大点,里面空间相对要宽敞点。

    我接过老周手里的灯,认真地看着地面。

    “阿俭组长,你来看看。”我说着。

    “又看见什么了?”阿俭组长问道。

    我制止了准备跟进来的老周。

    “阿俭组长,你看,这种波浪纹的鞋印有印象吗?”我指着一块潮湿的泥土说着。

    “刘老汉牛栏里也是这种鞋印呢!”阿俭组长惊喜地说着。

    我笑着点了点头,忙拍完相片,两人离开牛栏房,找了个空位置说着。

    “这么说,刘老汉的牛和老周的牛是一个人偷的?”阿俭组长睁大眼睛看着我,问着我。

    我又点了点头。

    “这两个村相隔几十公里啊,这偷牛的人真不怕辛苦!”阿俭组长感叹着。

    “这种低水平的人犯罪人是不怕辛苦的,他们依靠自己体力来犯罪,体力就是他们的资本,辛苦对他们来说是小事。”我回答着。

    “会不会是这两个村之间的人呢?我总感觉对耕牛的情况有点熟悉。”阿俭组长问道。

    “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不是很大。”我回答着。

    “为什么这么的说呢?”阿俭组长继续问道。

    “你看,不管是老刘家的牛,还是老周家的牛,都是系在牛栏里,而牛栏又是远离村庄,这是个很明显的目标,作案人在作案时,往往都是深更半夜,又不容易被发现。只要他们白天在村里转一下,就能明白牛栏的位置在哪里。就是白天不来踩点,晚上围着湾子转一圈同样也能知道牛栏的位置。因此,和这两个村的人不一定有关系。如果,我们跟着这个分析方向前进,只会浪费我们大好的时间,我建议别这么做。”我认真地说的。

    阿俭组长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周边进行有访问,也没有问着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回到了派出所。未完待续。。

第11章 案发春笋如雨后,风声鹤唳农户惊() 
第133节第11节案发春笋如雨后,风声鹤唳农户惊

    随后,案件还是断断续续地发着。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四天,四、五天,五、六天不等,接二连三的发生耕牛被盗案件,有时是一头耕牛,有时是两头耕牛,最多一次是三头耕牛。

    接报警后,我们刑事组几个人跟着阿俭组长,骑着那辆边三轮摩托车,忙着赶到现场。今天是到这个村这个湾,过几天又是进那个村那个湾。

    傅家湾。

    “老傅啊,你这牛栏和你家房屋挨得这么近,你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吗?”阿俭组长问道。

    “没有啊,什么异常的响动都没有听到,我晚上睡觉很惊醒的,一有响动我都能听到的,但是怪了,昨天晚上一点响动都没有。”老傅回答着。

    “你都到哪里去找过牛呢?”阿俭组长继续问着。

    “湾子里每一个能藏得住牛的角落都找了,湾子外面的山林啊、地坑啊、水边啊,都找了,也没有看见什么迹象。”老傅继续回答着。

    “有没有其他的异常情况呢?”阿俭组长的声音。

    “我叔傅华全昨晚看见一个可疑的人。”老傅的声音。

    “这种情况你早点说嘛。”阿俭组长有点不高兴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搞不清楚,怕说错了。”老傅忙解释着。

    “其他的不说了,你快叫你叔傅华全过来。我要问情况!”阿俭组长不耐烦地说着。

    傅华全很快就过来了。

    “傅师傅,据说你昨晚看见一个可疑的人?”我问道,我叫阿俭组长休息下。

    “是有点可疑。”傅华全回答着。

    “怎么个可疑呢?你详细说说。”我继续问道。

    “早上四点钟,我就醒了,人老了睡不着,又是咳嗽的,怕老伴嫌我,我就不敢在家里咳嗽,穿好了衣服,到湾子里转动一下。走到我侄儿家附近时。看见一个人站在牛栏房旁边。我就喊了声。‘是哪一个啊?’,那人也没有回答,就直接走了,往湾子东侧走了。”傅华全回答着。

    “你就看见一个人?”我问道。

    “是的。这个我敢肯定。是一个人。是一个黑影子。没有看见其他的人。”傅华全肯定着。

    “那你看了你侄儿的牛没有?”我提出新的问题。

    “看了啊,我还特意到他牛栏房看了,牛还在里面吃草呢!我看没有什么异常。也就没有在意。今天,我侄儿找牛,我才想起这件事。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偷牛的呢?”傅华全回答着,问着。

    “很有可能是偷牛的人。”我回答着。

    “唉,要是知道他是偷牛的,我就是拼着老命,要也抓着他啊。”傅华全感叹着。

    “那这个人的身高、体态什么样的,你看清楚了吗?”我继续问道。

    “没有没有,我们之间距离有点远呢!估计也在百来米左右,虽然说我眼睛好,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又是晚上,我没有看见的,只看见一个人影罢了。”傅华全解释着。

    “傅师傅,你看你晚上也是睡不着的,要不?你晚上起来了,有什么可疑的情况,你也关注一下。但是,你上了年纪了,你别一个人去问,你先观察清楚,再叫上其他人去问,行吗?”我征询着意见。

    “你这小同志是怕我打不过他们!我告诉你,我身体好着呢,只是这个老咳嗽的病影响我罢了。实话告诉你,一个小年轻人,我还不放在眼里!”傅华全有点不高兴了。

    “我知道你身体好,但是,这种事得讲究方式方法,对不对?万一,你要因为这事而发生个什么意外,对谁都不好的。所以啊,这安全还是第一的。”我解释着。

    “你这么说,那还行,我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傅华全明白了我的想法,回答着。

    “小李,今天不看牛栏房了?”阿俭组长问道。

    “我早看了,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好看的。”我回答着。

    “哦。”阿俭组长回答着。

    我们又继续访问,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回到派出所,我们又开了会议,仍然是没有好的方法。

    案件发得多了,农民们渐渐就知道最近老有地方耕牛被盗,搞的风声鹤唳起来,都纷纷紧张起来,这牛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能不紧张吗?

    于是,养牛的各家,纷纷将以前关在湾子边牛栏的耕牛,放在自家门口的耕牛,系在树下的耕牛,牵回自己家里堂屋关着,并且还加固了门闩,有的甚至是将牛牵到自己睡房里,和人在一个房间睡觉。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