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无良诸侯 >

第95章

汉末之无良诸侯-第95章

小说: 汉末之无良诸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瓒听从谋士关靖的建议向青州请求援兵,这几个月来,李休一直致力于青州的内政,受封东夷侯和青州牧之后的李休直接就将孔融架空了,不过李休没有做那种鸟尽弓藏之事,他在青州开设学院,并且请了名士郑玄作为第一任名誉校长,至于郑玄是如何联系到的,这就要问李休手下的孙乾了,孙乾曾经追随郑玄求学,从这点上李休以为天下万民谋福祉,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幌子,让郑玄开馆授业,做一个名誉校长,当然郑玄也是有条件的,郑玄要让李休给当地的读书人较高的待遇,对此李休是同意的。

    在知道了公孙瓒被袁绍击败的事情之后,李休也陷入了沉思,青州之地毕竟是四战之地,想要在这儿落户是极为困难的,对此李休需要一个大本营一个能够提供充足兵员还有其他一些物资的大本营,冀州显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李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袁绍现在得到了全冀州的世家支持,实力之强甚至比刚得到兖州豫州的曹操还要厉害,现在相助公孙瓒出兵似乎有点肉包子打狗的意味。

    李休找来了荀攸将这件事情诉说给了荀攸听,荀攸听完不由得大笑:“主公,我们现在手上兵力已经有了整整五万之众,实力强劲足以抗衡袁绍,若是加上公孙瓒,先不说袁绍现在还没有在冀州站稳阵脚,即使袁绍站稳了也够他喝上一壶了,公孙瓒常年镇守边疆,手中的兵力绝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这么一点。

    “公达可是想说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和袁绍公孙瓒二人平分冀州?”李休问道。

    闻言,荀攸再度笑了笑:“主公,袁绍手上有着雄厚的若是不趁他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一个教训那么等他将来站稳了阵脚之后便会前来攻打我们,青州虽然饱经摧残,但是曾经的齐鲁之地还是有很大的油水的。”

    李休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与公孙瓒一起出兵了,尔后李休猛然抬起头向着荀攸问道:“公达我若是借道冀州以出其不意的姿态攻伐辽东有几成胜算。

    李休的话让荀攸有些摸不着头脑,原先他以为李休会先取徐州作为一个大本营尔后在开始向西扩张,但是李休现在却将目光放到了一个不毛之地辽东的身上,在那里可是时常被乌丸铁骑袭扰的啊。

    “公达,根据我们的情报网络上说,辽东占地千里,有人口六七十万,可以与青州比肩,虽然苦寒,但是却是盛产战马,要是我们能够在辽东建立自己的势力,再在东莱建设船厂开往辽东,几年之后我们就能将辽东的经济完全带动起来,让它成为一个富庶之地。

    “经济?”荀攸有些摸不着头脑,最终李休向荀攸解释,才使得荀攸明白,对于李休那套先进的思想,荀攸虽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心中还是认同的。

    “主公,欲取辽东先破乌丸,那些乌丸人时常袭扰我大汉的边境,辽东地处极北,正是他们攻打的对象,而且青州在黄巾之乱之后也是地广人稀需要好好的发展一下,若是我们能够将乌丸击败,那么我们这些年被掳走的几十万大汉子民便可以回来,对于我们的将来是极有好处的。”

    李休闻言点了点头对于乌丸那些狗杂碎李休早就想要出兵好好的教训一番,可是就是兵力不够不足以和乌丸一战,李休是有野心的,乌丸除了那些被掳走的大汉子民之外还有着庞大的劳动力,对于这些劳动力李休可是眼馋的紧啊。”

    “公达,既然如此,辽东之事暂时先放在一边,你说这一次我们出多少兵马去冀州为好。”李休问道。

    荀攸回答道:“主公,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出兵两万已经是极限,而且粮草方面还是一个问题,若是主公日后真的想要威震塞外则需要一个粮草的屯基地作为我们的大后方。

    (本章完)

第222章 各方局势() 
粮草屯基地,其实冀州是可以的,冀州毗邻青州,钱帛广盛,人口众多是大汉最富庶的州郡之一,但是现在冀州已经被袁绍所占据,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再加上新收降的谋士田丰沮授,想要拿下冀州等于在老虎嘴里拔牙,除了冀州之外,幽州和并州都是苦寒之地,想要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大后方这显然有些不现实,那么能够为大军供给粮草的地盘便只剩下了徐州,徐州六郡人口众多,且极为富庶,虽然也是处在四战之地但是却和青州接壤,若是能够取下徐州便可以屯兵小沛威慑豫州和兖州。

    可是徐州牧陶谦对自己不错,再加上徐州本土豪强对陶谦的支持自己即使出兵也不一定能够取胜,一个弄不好可能就会被陶谦击败尔后被其他的诸侯分而食之。

    现在曹操占据兖州和豫州,名义上是占据了大汉十三州中的两个,但是豫州和兖州都曾经在黄巾之乱中损耗严重,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曹操能够动用的力量不多,而袁绍占据冀州实力强劲,可以这么说一个冀州就可以顶的上三个其他的州郡。

    董卓退守关中之后,关中世家搞得小动作使得董卓叫苦不迭,但是现在董卓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凉州方面,马腾韩遂结盟,合兵一处,但是面对董卓的西凉铁骑他们还是抵挡不住,在这个时候马腾的儿子马超还有韩遂的女婿阎行在抗衡董卓的战争中大放异彩,面对华雄和张绣,他们怡然不惧,而就在此时刘备也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他联络羌人的渠帅,扩张自己的实力。

    袁术被击败之后豫州根基之地完全丢失,包括他汝南袁氏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此袁术退守淮南之地,逼迫九江太守让出了太守之位,以淮南富庶之地威慑江东诸郡。

    而刘表现在也稳定住了荆州的局势,荆州之地极为富庶,看得长沙太守孙坚极为的眼热,虽然他现在还是袁术的附庸,但是谁不想翻身做主人,而荆州便是孙坚翻身做主人的契机之一。

    孙坚领兵攻打刘表,刘表不敌,孙坚得到了荆南四郡和刘表划襄水而治,在这里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得到了荆南四郡之后的孙坚想要灭亡刘表得到荆州全部的地盘,但是此时的刘表已经向着荆州的世家妥协在世家的帮助下挡住了孙坚的进攻。孙坚看着河对面的江陵不由得望洋兴叹,至少短时间内他是无法击败刘表的了。

    江东方面各方形式十分复杂,有着本土豪强严白虎占据吴郡,汉室宗亲刘鲧占据建业,而会稽则是被王朗所占据,江东局势十分的混乱,袁术趁机占据庐江,威慑江东诸郡,要不是他新败,现在可能就可以跨江直取江东之地。

    并州方面,在得到了董卓军退守关中的消息之后,原黄巾军将领张燕带兵欲要占据并州,而在此时朝廷的任命诏书给张燕获得了许多便利,朝廷任命张燕为晋阳太守,偏将军,为了这个名头张燕暂时性的屈服了。

    张燕的兵马攻伐并州之地,董卓又岂能坐视不理,河东就在并州,是他的大本营,他命令自己的女婿牛辅领兵大战张燕,但是张燕乃是当年黄巾军最为优秀的将领之一,尤其是易于之辈,张燕大军大败牛辅,董卓无奈,现在能够带兵的将领都被他派去与马腾韩遂战斗,而就在此时刘备向着董卓请战,董卓沉思考虑是不是要用这个长败将军,最终董卓还是决定让刘备领兵一万驰援河东,虽然董卓对于刘备不是很信任,但是却也是不可不信,毕竟现在董卓的手上真的是无人可用,而且董卓想的是这一万人马都是自己的,即使刘备想要搞些小动作也要掂量掂量,再加上虽然河东战败但是还有着七八万人马,刘备即使想要叛变也会被直接灭杀。

    怀着这个思想董卓派出了刘备出战河东,但是董卓实在太小看了刘备笼络人心的能力,刘大耳别的不行笼络人心的本事却是一流,而且刘备也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长败将军,他属于怀才不遇型的,每一次对手的兵马粮草装备都是他的数倍,战斗力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所以才给他弄了一个长败将军的美名。

    刘备出战河东,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他击败了张燕所部,但是却把功劳全部放到了牛辅的身上,对此牛辅很是欣喜,将刘备引为心腹,并且要求董卓将刘备放在自己的身边,对此董卓答应了。

    青州方面李休也是时候的出兵,两万兵马没有攻打别处而是去了常山,李休知道有一个人武艺高强,是他前世最为崇拜的人之一。

    在并州的深山之中,一个满脸稚气的少年冲着眼前的老者下跪:“师父,现在常山郡危急,那是子龙的家,还请师父准许子龙前往常山郡。”

    少年的请求使得老者很无奈,这少年是他收的关门弟子,而他便是传说中的枪神童渊,少年名叫赵云,字子龙,天赋之高是他生平仅见,他在五年前发现了这个少年之后就开始秘密教导,而赵云也是不负众望,现在已经晋升为超一流武将的级别。

    “徒儿你知道领兵攻打常山郡的是谁吗。”童渊问道。

    赵云答道:“徒儿知道,正是前禁军统领,现在的青州牧李休李重光。”

    “你可知他的武艺如何。”童渊再问道。

    “赵云答道:“徒儿不知,但是徒儿苦修枪法数年,自认不会输给他。”

    对于自信的赵云童渊不由得摇了摇头,最终叹了一声:“痴儿。”

    就这样赵云脱离了童渊全力赶回常山郡之中,在这期间,李休对于常山郡围而不攻,断了常山郡的粮草,公孙瓒也在此时发信让李休攻下常山尔后与他形成掎角之势围杀袁绍,对此李休只是笑笑。

    (本章完)

第223章 易水之战() 
李休这一次出兵的最大目的是想要见见那个被称之为一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第二的目的才是与袁绍对上一场,虽然在讨伐董卓之时李休和袁绍建立了一定的交情,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袁绍的发展实在是太过于迅速,这样的势头可谓是让人恐惧。

    袁绍听闻李休在常山郡围而不攻的消息之后也是皱起了眉头,常山郡乃是冀州的腹地之一,一旦拿下就能和公孙瓒合兵一处对他产生威胁。不过既然李休现在无意进犯他,袁绍自然也不会去激化矛盾。

    十万冀州兵对战公孙瓒,公孙瓒以三万白马义从在易水列阵,一战之下两方都是死伤惨重,公孙瓒向着刘虞请求援兵但是却被刘虞驳回了,公孙瓒大怒,派遣手下大将严纲回到幽州,居然暗杀了刘虞尔后夺得了幽州的大权,幽州的边防军本来就对公孙瓒十分的信服,故而公孙瓒以极快的速度稳定了幽州的局势,这里的公孙瓒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席卷青州兵临冀州,也没有那时候的那么狂妄,所以采用了暗杀的形式,虽然刘虞之死引发了地震海啸,但是凭借着公孙瓒的威望还是稳住了局势,尔后公孙瓒领精兵六万与袁绍对峙于易水,另外曾经的公孙瓒还击败过三十万幽州黄巾军,其中他收编了七万人被他放在了北平威慑幽州,以残酷的手段镇压刘虞的残存实力。

    在常山的李休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目瞪口呆,虽然早就听荀攸说过公孙瓒隐瞒自己的编制,但是李休却没有想到公孙瓒居然那么强,强大到几乎可以抗衡董卓,公孙瓒此次爆发出了自己所有的底牌,李休初步估计了一下公孙瓒的兵马至少有十五万之众,乃是除了董卓之外当世最强的诸侯。

    不过公孙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杀了刘虞,刘虞在幽州人的心中地位极高,杀了他就是与整个幽州百姓为敌,虽然公孙瓒是暗杀的,但是纸包不住火,很快袁绍就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的反击公孙瓒。

    公孙瓒的兵马大多都是骑兵,常年与乌丸的大军战斗,实力强劲,袁绍虽然号称也有着十万兵马但是实际上却比不上公孙瓒兵马的精锐,两人大战三次,袁绍输了两次,死伤了不少的人马。

    公孙瓒在大胜之后不由得意气风发:“你袁绍不是很强吗还不是被我打得丢盔弃甲,还有你李重光你在常山想要坐收渔翁之利,那么我也要让你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渔翁。

    李休再知道袁绍接连大败的消息之后也不由得目瞪口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李休的心中产生:“趁火打劫,夺下半个冀州作为自己的粮草根据地。”但是这个想法却被李休很快的抛弃掉了,袁绍虽然战败但是却有着本土豪强的支持,公孙瓒虽然战胜,但是毕竟远离幽州粮草运输不便,要是打持久战的话恐怕最后赢的人还是袁绍。

    李休收起了自己的心思,既然想要做渔翁,那么就要做得称职一点。

    可是李休这个想法并没有持续多久,袁绍的大军掘开了易水水淹公孙瓒,易水波涛汹涌甚至连常山郡都被波及。

    强势的公孙瓒在被水淹之后元气大伤,欲要领兵退往易京再和袁绍一决雌雄,但是袁绍却不给公孙瓒这么一个机会,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追杀公孙瓒,李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由得暗叹袁绍的狠辣,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

    李休传命出兵救援公孙瓒,此次李休亲自领兵手下的兵卒也是最为精锐的部队,李休要救下公孙瓒,要不然袁绍就能以大胜之威拿下幽州,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成为了袁绍下一块肉。

    因为易水忽然决堤造成的影响,赵云也被迫改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宿命的相遇,赵云在易水边见到了公孙瓒并且与袁绍军中的文丑大战,保护公孙瓒安稳撤离。

    原先赵云心中的主公是袁绍不是公孙瓒,但是听到袁绍掘开易水的消息之后便有了和袁绍为敌的心思。

    公孙瓒带着残兵在赵云的护卫下欲要退往易京,但是在一处峡谷的附近却被袁绍手下大将文丑追上,文丑的武艺赵云是领教过的,那是一个几乎领悟意境的猛将实力强劲,即使是赵云也只能和他打一个平手,甚至还要弱上一线。(赵云还不到二十岁实力没有达到巅峰。)

    “哈哈,公孙瓒,我家军师早就料到你会走这条路退往幽州特派我来擒杀与你。”文丑张狂大笑看的公孙瓒很不舒服,所谓泥人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是本来脾气就很暴躁的公孙瓒呢,公孙瓒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