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荣归 >

第38章

荣归-第38章

小说: 荣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子琛早已是满满心意,不再遮遮掩掩,“前日赵府摆琼宴,我与荣娘在琼台槅门处有过一面之缘。”

    温荣面色一红,本以为那日在琼台槅门处,琛郎未注意到自己了,不想却记住了。

    二人相言融洽,同样欢喜的还有两家亲眷,甄氏思量,只待明年温荣及豆蔻,琛郎考中进士郎关宴后,两家便可以议亲了。

    回府的马车上,温荣只道阿娘会着急问自己关于琛郎的事,不想阿娘一开口就帮着陈老夫人说话。

    “荣娘,陈老夫人想去拜访了你伯祖母,我瞧着陈老夫人说得诚恳,遂答应了帮她问问,不知荣娘是何意思。”林氏小心地与温荣说道。

    林氏先才听陈老夫人情真意切地说了许多同遗风苑老夫人过去的事,一时心软就应了,虽说是问问,可林氏还是希望能满足陈老夫人的心愿。

    林氏知晓,如今府里唯一能在遗风苑老夫人面前说上话的,独荣娘了,便是夫郎,去了遗风苑也只有安静听老夫人说话的份,半分不敢多言的。

    温荣缓缓叹了口气,陈知府毕竟是陈老夫人的孩子,陈老夫人年纪虽已大了,但心却是明的。

    温荣是知晓伯祖母对此事的态度,可还是点头答应了帮忙问一问,且自己也好奇早年温家与陈家的关系。

    才回到府里,便有人送来了德阳公主邀请秋狩的帖子

    ps:

    麦子感冒了,这天超级冷的,亲们一定要裹多多的

    粉红加更麦子会在周末兑现哒

    推荐好友沐焱晶作品逍遥医女,逍遥是一种心态,医女是一种专业。不是小白文,不是狗血剧,有实用的美容养颜和健康保健知识,正精彩填坑中,欢迎亲们跳坑,作者有存稿,从未断更过,坑品有保障

第七十六章 人谁感至诚() 
秋狩不过是惯例,并无甚特别的,温荣看了看帖子,便命碧荷收下。

    外间伺候的文杏与主子传了话,二房温三娘子一早遣了婢子过来问娘子是否有收到帖子。

    温荣微微一笑,菡娘必定是收到帖子的,可她喜欢同自己比,纵是自己无心,她也一直留意,知晓自己得了帖子,怕是要失望了。

    用过晚膳,温荣同阿爷说起了今日陈府之行。

    温世珩听闻陈府宾客里有御史台官员的家眷,松了口气,这把火暂时烧不到盛京陈府里

    温荣与温景轩离开阿爷、阿娘厢房,走上抄手游廊时,温荣悄悄地向轩郎打听陈府南园里发生的事情,“前院不是有鼓乐么,你们为何好端端地去南园。”

    温景轩见温荣提起,又想起南园里的不愉快,心里颇不利爽,撇嘴说道,“前院的乐鼓听了没趣,我与林大郎听说南园里有几位郎君结了诗社,好歹诗社要比鼓乐安静些,就想着去看看。不想碰上了那晦气事,早知道还不如在前院听鼓乐呢。”

    温荣捂嘴轻笑。

    遇见小娘子遭难,分明是有艳福之事,如何到了轩郎嘴里,就变成晦气事了。

    陶家娘子必定是为了林大郎,一开始陶娘子赠婵娘与瑶娘荷包便可看出了,她是一心想同林家人套近乎的。另一位崴脚的董娘子阿爷,与崔娘子阿爷一般是御史台的谏官,不知董娘子又是为了何人。

    “董娘子可是有求你们去相帮。”温荣认真地问道。

    温景轩回头看了荣娘一眼。摇了摇头说道,“不曾注意,我们见着这情形,躲都来不及。”

    温荣瞪眼瞧着温景轩。真真是个榆木脑瓜。

    温景轩突然想到了什么,扑哧一笑,“荣娘是在意林大郎么。”

    今日温景轩同林大郎在一处时,一直担心林大郎会考自己功课,紧张的宴席都没吃好。可不曾想后来林大郎只问了些生活里的事,有关于杭州郡的,还有关于作画弈棋的,可不论何事,都和荣娘有关系。

    再榆木的脑瓜,都看出来了

    “胡说。我是担心洛阳陈府娘子。和林大郎有甚关系了。”温荣柳眉一锁。一个比一个没得正经,脚不点地的匆匆回了厢房。

    次日一早,温荣起身准备了去遗风苑。

    谢氏已从家寺搬去了穆合堂。

    谢氏虽未亲自开口。可汀兰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希望温荣能在遗风苑里小住几日。

    穆合堂是抄手游廊环连六间上房,供温荣住的厢房早早整理了出来,就在谢氏厢房的旁边,冬日的暖阁,盛夏的青纱橱,还有雕亭荷水莲清雅纹样的胡床、矮塌、书案一应俱全。

    前几日,谢氏自库房里取出了珍视的墨宝,让温荣随意挑几幅喜欢的,挂在厢房墙上

    早先温荣虽也有到遗风苑小住、陪陪伯祖母的想头。可心里还是有顾虑。

    虽说温老夫人身旁奉孝的人多,但毕竟温老夫人才是自己的亲祖母,与伯祖母走得过近,难免生出闲话。

    这两日温荣终于下了决心。

    伯祖母奉佛,虽自家寺搬出,却坚持了过午不食的习惯。

    终归是年纪大了,偶尔尚可,长此以往不免拖累了身子,且此季正逢秋燥,听汀兰说,伯祖母晚上极难入眠,咳的很是厉害。

    温荣心下担忧,故今日去遗风苑,一来同伯祖母商量陈老夫人的事,二来告诉伯祖母自己想到遗风苑住上几日。至于过几日的秋狩温荣笑了笑,自己还是遂了菡娘的心意吧,反正自己着实不擅骑射,去了也不过是在林间散步,没得与他们凑热闹了。

    谢氏知晓荣娘过来,精神难得的好,早早命人到大门处等候。

    温荣捧了个食盒,原来林氏见温荣总从老夫人那带了好吃的回来,心下过意不去。今日寅时即起身,亲自去厨里做了三味玉露团,一部分就着清粥做了珩郎与几个孩子的早膳,另一些令温荣带了去遗风苑,玉露团特意做得淡口,想来会合老夫人的口味。

    “傻孩子,怎么还带了东西。”谢氏牵着温荣,笑着说道,孙女的心意,带来了也没有推的道理,命哑婆婆将食盒接下。

    温荣亲昵地虚靠在伯祖母怀里,娇声说道,“是阿娘亲手做的,我就是借花献佛。”

    谢氏被温荣逗笑了,“你这孩子,嘴巴甜,讨人喜欢。”

    “对了,”温荣从谢氏的怀里抬起了身子,“伯祖母,我想与阿爷和阿娘说一下,到这来住上几日。”

    温荣一边说一边起身走至窗户跟前,踮起脚将窗关上,入秋天渐凉,今还是阴天,先才知晓伯祖母睡觉时都不肯关窗户。

    这习惯不好,夜间吹了冷风,能不咳嗽么。

    汀兰笑道,“也就娘子说的老夫人会听了,若是我们,就得白白的挨训。”

    谢氏望着温荣,满眼暖意,转头嗔怪汀兰道,“你这丫头浑说,我何时训过了你们。”

    “如何没有,老夫人身子不好,那咳嗽声,就是一声声地在打我们的脸。”汀兰边说边求助地看向哑婆婆,哑婆婆忙不迭地点头应和。

    “罢罢,说得那般严重,往后顺着你们安排便是了。”谢氏捱不过也笑将起来,可胸口一闷,猛地咳嗽几声。

    温荣慌忙为伯祖母顺背,接过哑婆婆递来的痰盒,亲自侍奉伯祖母。

    伯祖母病不见转好迹象,温荣忧心地向汀兰打听伯祖母请医用药的情况。

    汀兰支支吾吾的不敢说,温荣再三问了才知道。早请了医官来看过,虽不严重,但也是多年的顽症,若是好生将养。可无大碍。

    偏偏伯祖母从不吃汤药,平日里一如既往的清淡素寡白粥小菜。

    温荣心一沉,自己是非得在这多住几日了。

    “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谢氏喘了口气说道。

    温荣在谢氏身后垫上了石青织金连珠纹引枕,又扶着伯祖母靠好,才向哑婆婆问道,“婆婆,今日的汤药可煎好了。”

    哑婆婆紧张地点头。汤药每日都煎熬,可每日又都倒了。

    “麻烦婆婆将汤药端上来,荣娘亲自服侍伯祖母用药。”温荣蹙眉说道。

    哑婆婆听闻面露喜色。连忙转身出了内堂。

    “傻孩子。你难得过来。莫要叫这些琐事搅了兴致。”谢氏声音闷闷的,心下叹了口气,身子确实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温荣板着脸。“伯祖母这般不爱惜自己身子才真真是搅了儿的兴致。”

    哑婆婆端了药进来,温荣小心接过,又备了蜜糕在一旁案几上。

    谢氏瞧见黑糊糊的汤药连连皱眉。

    说来人各有异,总没有十全十美的。谢氏虽心性宽远,内慧从容,可自小就见不得也吃不得汤药。

    “荣娘不必担心,伯祖母比前几日已好了许多。”谢氏不自觉地躲开。

    温荣故作生气颦眉道,“伯祖母如何能比茹娘还要孩子气了,茹娘还知道病了要吃药呢。”

    见伯祖母不为所动,温荣负气地将青瓷汤药碗放在了案几上。“若是伯祖母不肯吃药,儿便不用膳了。”

    “这”谢氏被孙女闹得没了主意,也知晓温荣是会说到做到,心里一暖,终松了口,“好好,伯祖母吃便是了,你这孩子,叫人心疼的紧。”

    温荣听言才笑了起来,端着碗一口一口地喂伯祖母吃下,待吃下最后一口,温荣执起蜜糕放入伯祖母口中,为伯祖母压了苦味。

    谢氏口中苦涩,可胸口却舒畅了不少。

    汀兰笑着端起第一次被吃得空空的药碗出了穆合堂。

    谢氏待口中苦味散去后,阖了阖眼,慈祥地问道,“昨日去了陈府可还好。”

    温荣正要说话,就瞧见汀兰走了进来,朝伯祖母和自己递了个眼色,指了指窗外。

    有人偷听。

    温荣一人过来遗风苑时,会多带上两名婢子,除了信得过的绿佩和碧荷贴身进内堂伺候,其余的皆在外候着。

    温荣看了碧荷一眼,碧荷福身出了内堂,好歹先引开那人。

    谢氏看着温荣低声问道,“碧荷可靠得住。”

    绿佩是打小跟在温荣身边的,故能信得过,可碧荷也是到国公府后由方氏安排的,谢氏自然有顾虑。

    温荣点了点头。

    除了前世里碧荷帮着自己办了好几件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碧荷和贴身伺候阿娘的彩云一样,都非家生子,且早先是在庭院里做打扫,粗使婢子入不了大伯母她们的眼,主子都认为粗使婢子不机灵。彩云和碧荷的爷娘,皆不在国公府的庄子上做事情,也没有可被威胁的。

    如今碧荷与彩云已被重用,就算此时大伯母她们打上这二人主意,也要顾虑是否会被二人反咬一口,不慎暴露本藏在暗处的谋算。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大伯母她们是不会去做的。

    过了一会,碧荷进来向温荣点了点头。

    温荣这才与谢氏说道,“伯祖母,陈老夫人想来探望你。”

    谢氏听言皱眉沉思了一会,意味深长地望着温荣说道,“荣娘,你可知比起贪墨,更令圣人痛恨的是什么。”

    温荣一愣,猛然明白了伯祖母的意思。

    ps:

    感谢曾韵妹纸的粉红票票,山月语妹纸的平安符,摁着嘴个  推荐好基友郁清璃妹纸的好书仙道华章,凡女修仙,凡是有害修道的统统滚远!

第七十七章 真源了无取() 
比起贪墨,圣主更恨的是朝臣妄论甚至干涉立储。

    若说贪官污吏是千丈之堤中的蝼蚁,不加管束惩处,终有一天蚁穴溃堤,但终归不是急于一时的事。

    但是储君便不同了,立储乃国之根本,一招不慎,朝纲将乱。

    温荣低眼轻声同伯祖母说出了心里看法。

    谢氏满意地点头,心下十分轻松,自己只肖说三两分,荣娘便能明白的通透。

    比起虽有悟性,但性子耿直、遇事欠思量的珩郎,以及实心眼、不知设防的林氏,荣娘要机灵了许多,最难得的是荣娘心存良善,陈家有难,不但不避而远之,反而心系陈家娘子。

    若是男儿,温家就有希望了,自己也不至于眼睁睁地看着国公府没落下去。

    倘若三房没有回来,那国公府,就是自己焦瘁了心力,也无回天之力。

    温荣见伯祖母点头,心里登时亮堂了起来。

    先前自己已懂七八分,可却不知陈家最终将何去何从,虽说从长计议是看圣主心意,可单论心意,未免太过模糊了些。

    如今此事对于有前世记忆的温荣而言,简单了许多。

    谢氏摆了摆手,示意温荣既已懂,就莫要再提。

    温荣自知该持重,内宅妇人,议论朝纲,是严重失德。

    可不论朝政公事,依然有私底下的交情,令人不得不费心。

    谢氏关切地问道,“荣娘。你与洛阳陈府的二位娘子交好?”

    温荣知伯祖母说了好一会子话,担心伯祖母累了,捧起茶奉于伯祖母,才点头道。“陈府娘子是与儿投缘的,如今儿就是担心陈知府出事后,陈知府夫人和娘子没人照顾。”

    谢氏听言叹气道,“那老家伙真真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伯祖母是在说了陈老夫人?

    谢氏并不在孙女面前做遮掩。

    原来陈老夫人年轻时便是个精明的,早年伯祖母与陈老夫人确实交好,可渐渐的伯祖母腻烦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算计,与陈老夫人之间渐行渐远,各自嫁人后,往来更少了。

    谢氏冷笑了一声,“陈老夫人只知道担心陈知府夫人和二位娘子没有伴靠。却不知晓去整顿整顿内宅。”

    温荣悄然抬眼。眼角轻翘。双眸灵动。

    伯祖母说得不错,陈老夫人如今身子颇为爽利,只要肯用些心思整顿了内宅。不叫陈大夫人在内宅里一手遮天,那么为陈二夫人和两位娘子撑上几年是不成问题的,可如今却只做得一副无能为力的模样。

    所撑时日无需太久,只待到储君确立即可。

    因为圣人的心思,无非就是立谁做储君。

    若太子的储君之位无人能撼动,陈知府便会脱罪召回,陈家官路也将愈发的顺坦,可若是心狠手辣的二皇子继位,漫说陈知府家了,就是盛京的陈氏一族。都将没了出路。

    温荣低首微微一笑,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