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大才子 >

第62章

贞观大才子-第62章

小说: 贞观大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李硕顿时明白了,这个刘志立怕也是关陇集团中的一员吧,那怪李世民会想要打压关陇集团,这种势力已经眼中威胁到皇权了。

    李硕微微一笑,扬了扬手中的圣旨道:“可是下官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征粮啊,周大人可以不纳粮,但是下官却不能不征,您说是不?”

    “李大人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刘立志冷笑一声。

    明摆着的博弈,就要看看李硕能不能斗得过这刘立志了,许敬宗静静的站在他身后,李硕的手段他很清楚,能够一把将太子从深渊中拉出来的人,岂会是泛泛之辈。

    “什么酒不酒的,下官听不懂,下官只知道征粮。”李硕腼腆的笑笑,若是旁人看到,还真以为这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郎呢。

    “周元枢乃朝廷要犯,赎在下还不能让李大人进去。”刘志立冷哼一声下了逐客令,转身就要让人关门。

    李硕嘴角勾笑,眼神中闪过的那抹很辣之色,许敬宗看个满眼,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对李硕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恐惧之感。

    只见李硕将圣旨缓缓打开,就这么站在大理寺门前朗朗而读:“奉,天承运!命四品督造使李硕,自即日起,同领赈灾钦差衔,长安城内征粮,朝廷百官务尽力配合,愿上天垂怜!福泽万民!钦此!”

    已经离去的刘志立身子一顿,又转身走了出来,带着怒意道:“李大人这是何意,难不成在下不放行,便是抗旨不尊了么?李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对于刘志立的质问,李硕都懒得搭腔,直接回身喝道:“全军听令!”

    “末将在!”

    “给我围了大理寺,将周元枢给本官带到大理寺大堂,若有阻拦者,直接以叛国罪论处!”

    刘志立气的直发抖,狠狠地瞪着李硕,咆哮道:“叛国罪?李大人也不怕说话闪了舌头!我看谁敢在大理寺放肆,这是造反!都不想要脑袋了吗?”

    许敬宗看得心惊胆跳,想要出言阻止李硕,却正好对上李硕那双仿佛嗜灵了血的眼睛,赶忙闭嘴。这件事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五品官能担待得起的。

    李硕淡然一笑:“刘大人,下官还是劝你先看清楚了,这可是陛下的亲卫,金吾卫!你刚刚说造反,敢问刘大人,他们造的谁的反?”

    刘志立顿时哑口无言,不是他不会反驳,而是不敢啊!金吾卫造反陛下?只要这句话从他刘志立嘴中说出来,那他才真是活够了。

第130章:堂上会意(第二更~~)() 
要知道这些进金吾卫可不只是陛下的亲卫,其中的很多将领都是功勋之后,那势力可以说是盘综复杂。

    踟躇了半晌,刘立志咬牙切齿道:“你这是断章取义!就算你奉旨征粮,但大理寺乃是国之重地,也不能说带人就带人。”

    李硕笑呵呵的走到刘志立近前,萌笑道:“下官没说带人啊,只要见到周元枢征到粮,下官即刻就回,您也可以在旁监督不是?难道周元枢已经被用刑了?”

    话音刚落,刘志立脸色顿变,镇定道:“身为陛下臣子当然要为陛下解忧,那周元枢顽固不化,冥顽不灵,区区小小刑法,只不过是不得已罢了。”

    李硕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惊讶道:“啊?真的用刑了?难不成已经让你们打死了?这可不行啊,他死了我还怎么征粮?还是先找陛下禀报一下吧。”

    说完话,李硕转身欲走,脸上的焦急之色,就连许敬宗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来人,带周元枢上堂!”见李硕要走,刘志立赶忙开口。

    收回刚刚抬起的脚,李硕来了个华丽丽的转身,一脸笑意:“原来没死啊,刘大人您可真会开玩笑。”

    不多时,周元枢被两个小吏压了上来,看样子精神还可以,只是腿脚有些跛,看来没少被下黑手。

    这种刑事逼供有很多方式,并不是非要打出伤才可,只要你进了牢房,这些人有一百种方法,不让你流一滴血就可以生不如死。

    周元枢步履蹒跚的走到堂上,看到下首的李硕笑容满面望着自己后,先是一愣,随后神色中露出激动之色,李硕是什么人或许别人不知道,但他可是清楚的很,那是太子的近臣。

    “周大人……”李硕刚要开口,却被正首的刘志立直接抢答,忌惮的看了眼李硕后,开口道:“周大人,李大人是来征粮的,听说你家有水田三千亩,想来粮食也应不少,如今逢此大灾,周大人理应倾囊相授啊。”

    一句话气的周元枢差点背过气去,这话说的好似他明天就要死了似得。

    瞪着刘志立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周元枢道:“既然是陛下下旨征粮,那在下一定尽绵薄之力,助李大人赈灾。”

    刘志立一听赶忙道:“好了话问完了,把周元枢重新押回牢房。”

    这一幕让李硕哭笑不得,就连许敬宗都忍不住捂着嘴,肩膀剧烈的抖动着,看来这位刘大人真是怕了李硕了。

    忍着笑,李硕开口道:“刘大人莫慌嘛,好歹也让人家周大人说个数把?”

    刘志立老脸一红,哼了一声别过头去。

    周元枢立刻会意,故作思索道:“那不知李大人想让老夫捐多少?两百石可好?”

    李硕笑道:“两百石怕是有些少吧,如今朝堂上谁不知道您周大人家里可是有着三千亩水田啊。”

    “那五白石?”

    “有点少……在多点。”

    “一千石?”

    “还是有点少……不如这样把,既然您家中良田那么多,何不将那三千亩水田捐献出来,当作我大唐的赈灾田,每年所出都要如是报数,存于国库之中,待到遇见灾年,便可直接拿出来赈济灾民。”

    两人一言一语的聊着,听到最后,满堂的人都是一惊,赈灾田……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可以想象,若是将赈灾的粮食打上周家的记号后,那会是怎样的效果!

    这笼络民心的手段可谓是高深之极了……

    周元枢岂会听不出李硕的意思,面色一喜:“李大人此法甚好,那本官便将这三千亩水田尽数上缴,已做赈灾之用。”

    区区三千亩水田,在贫民眼里也许是天文数字,可在这些高举庙堂的大臣眼中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一旦这件事情成了,那周家在百姓中的声望可谓一步登天,就算是李世民想要治他的贪墨之罪,也会酌情定夺。

    站在下首的许敬宗手指微颤,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

    刘志立面色大变,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冷哼道:“既然二位大人已经谈完了,那就请回吧。”

    李硕笑着站起来,先向刘志立报了抱拳,又向周元枢施礼道:“周大人体恤万民的忠心,下官一定会尽数禀报陛下,冤有头债有主,愿周大人终有一天能够喊冤得雪。”

    周元枢眼睛微眯,李硕话中的深意让他不由得思绪如狂。

    从大理寺出来,李硕便让许敬宗带着粮食去了城外的难民区,将征粮分配下去。

    而他则是要了一匹马转身直奔朱雀大街而去,以前李硕来这里,不是去牛家送礼,就是去程家喝酒,不过这次他却是过门而不入,直奔另一家高门大户而去。

    侯家!

    在侯君集安稳度过上次的危机后,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相比于之前门庭若市的景象,如今的侯家门前倒是冷清了不少。

    这也是必然的,虽然侯家躲过一劫,但是李世民对他的信任明显没有之前的多了。没有君王旨意擅自行事,明眼人都知道,侯家之后怕是很难再得宠了。

    依旧恭敬的送上拜贴,家仆接过后,恭敬的鞠了一礼,随后进去禀报。从家仆的态度来看,明显是侯君集之前交代过了。

    不过片刻,侯府大开中门,其内丫鬟相互奔走在庭院中,泼水清院。

    侯君集带着长子侯杰亲自出门迎接,侯家的妇孺也纷纷跟在后面,见到李硕后,侯君集双手抱拳,对着李硕躬身一拜。

    李硕急忙回礼,姿势更加的恭敬,身子机会弯得快要着地,随后苦笑道:“侯将军您这是干什么?您这是在折小子的寿啊!”

    侯君集丝毫不扭结,上前拍了拍李硕的肩膀,拉着他进府:“这一礼贤侄受得起,无关辈分官职。侯家上下都感谢你的出手相助,若不是贤侄在危难关头仗义出手,那里还有今日的侯家。”

    对于侯家如今的境况,侯君集接受的很坦然。这个家能够稳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一声贤侄或许有点拉拢的意味,但是能对一个小辈,举家行此大礼。李硕很是敬佩,或许侯君集狂傲了点,但也不失为一个真性情。

    进入了侯家的前堂,李硕有些惊讶,并没有想象中的华丽或是书香气。简单的房舍摆设,朴素的令人不敢相信这里是一座国公府。

    不过李硕此刻没有心思再纠结这些了,入了前堂便直截了当道:“侯伯伯,小侄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还望您能够援手。”

第131章:侯家底蕴(第一更~~)() 
侯君集南征之前,曾统领陇右道多年,那个甘肃的节度使周杰,就是侯君集曾经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如今的形势已是昭然若揭,周杰说白了就是一个冤死鬼。

    李承乾早已不止一次的向李硕发出了信号,无论如何都要在周杰进长安之前将他截住,若是让他到了长安,那太子一方将会极为被动。

    谁都知道,周杰就是拉太子下水的一枚棋子,他的口供足以将太子之前营造的好形象付之东流。

    ……………………………………………………

    “所以你是想在陛下召见周杰之前,想办法让他改口?”侯君集眉头紧锁看着李硕。

    李硕点头:“是,东宫已经传来消息,那侯杰做多再有半月便可抵达长安,若是真他诬陷成功,那太子将会遭受不小的打击。”

    侯君集喃喃道:“可是你这个办法会不会有些太不讲道义了?”

    朝堂之上那里还有道义可讲,那就是个人吃人的地方。李硕的法子很简单,就是将周杰全家老小全部转移后控制起来,或许有些不光彩,但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

    “小侄并没有说真的要将周杰的家眷怎样,只要能让他改口,时候一定毫发无损的将人放回去。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硕说着,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苦涩起来:“如今小侄可是一点儿退路都没有了,若是太子倒了,那李家上下也就活到头了。”

    侯君集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只是这种有违道义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李硕一边分析局势,一边观察着侯君集的表情:“侯伯伯改为侯家早作打算了,如今魏王有关陇贵族的势力撑腰,风头大盛。一般人想要投靠,也得看长孙无忌的脸色行事,而太子不一样,如今太子正是如履薄冰之时,若是侯家此时做出选择,还怕侯家会就此落寞吗?”

    至于之前侯君集拜访李家时曾说过的那句‘同生死,共患难’的话,李硕直接过滤掉了,这种话不管是真是假,他都不能随便定论。

    侯君集思忖道:“可太子的脾性如此不堪,陛下真的会选择立他为储吗?”

    二人一言一语的聊着,李硕搓了搓手,道:“这便是博弈,就看侯伯伯您敢不敢下了这局棋了。”

    “棋不是下给别人看的,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对手逼到死角无路可退,旁人看不看得懂,并无关系……”侯君集语气很平淡,眼里却闪过一丝杀意。

    这抹杀意来的很奇怪,李硕看不懂是冲着谁去的。

    扳倒李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哪怕是前世的历史上,李泰也还是没有当上太子,只是如今自己的到来,好像无形中把这些轨迹给打乱了,他不敢拿前世的历史,赌自己如今的一生。

    反正也是结下了死仇。再无化解的可能,那么,索性就将这历史的进程给打乱算了,李硕受不了一个劲敌还活在世上,并且每天不知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冷冷盯着他,而他还要提心吊胆防一辈子,太累了,还是弄死了比较轻松。

    然而扳倒李泰的火候还不够,这个没关系。在自己还没有实力与李泰依旧生死时,那就先要避其锋芒,见招拆招,总有一天李泰会忍住撕开这层窗户纸的,等他真的这么做了,那太子的位置也就彻底与他拜拜了。

    “我可以帮你调查一下周杰的家眷在哪儿,但是……”

    李硕急忙会意:“小侄明白,侯伯伯放心,这一切都有东宫的人去做,我们只需要负责周杰就好。”

    侯君集迟疑道:“可周杰如今已被押解进京,你怎么才能将消息传递出去呢?若是周杰并不知道你扣押了他的家眷,那这件事情也就没有意义了。”

    李硕淡淡道:“这个不是问题,到时我会让裴行俭带上百十个之前的洛阳老兵埋伏在官道的必经治路,设法与周杰取得联系……”

    **************************************************************

    李硕赈灾的事情,如今成了令长安城沸腾的话题,各种传言都有。太子赈济难民,周元枢被构陷后,哪怕身在大理寺,也依然不忘捐出了三千亩水田救济灾民。

    而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是,城外的那些难民营的房子上,全都写有‘凌烟阁’的字样,这一下,全长安的百姓都知道了,原来那些难民营不是朝廷建造的,而是凌烟阁的东主私人出钱,而且听说这东主还是一个国色天香的仙女,不仅人美,心地更是善良。

    没过几天,城里的一些商铺的老板们也得知了这件事,聪明的人稍微想想就能看出这其中隐含的巨大利益。

    紧接着李硕便有的忙的,数不清的商人蜂拥而至,纷纷喊着想要求见李硕,直呼愿意私人出钱粮来赈济灾民。

    这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哪怕从那些官员的手里面征得了双倍的粮食,李硕也毫不在意。因为这些商人才是征粮中真正的大头。

    不管是征粮还是做生意,都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若是李硕一上来就强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