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

第12章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第12章

小说: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后,安国心里从军的念头变得更加坚定了起来。

    对于此时的安国来说,从军,不止是为了抗日救亡,更是为了保家卫国!

    ——而在这保家卫国的壮志中,保家,更成了安国心底的重中之重!眼看着日本人在拿下平津以后就要准备拿山西开刀了,作为一名中华男儿,作为一名山西子弟,安国都必须要站出来拿起枪杆,去与想要毁去自己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做抗争。

    他必须去,避无可避!

    心中有了打算的安国,原本因着与父亲安学林之间的尴尬冷战而生起的几分退缩,只在一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他要去从军,就算这次依然没法说服自己的父亲,他也必须要去从军!

    “孙叔,我爹回来了吗?”

    “刚刚回来,你去书房里找找看,这两天正是对账的时候,老爷不出意外肯定还在书房里忙着。”

    从孙叔那里问过了父亲安学林的所在,安国稍稍整理过自己的心情,便径直往书房里寻了过去。

    却留下站在原地的老管家孙福平,不明白当自家少爷说话时从面上陡然绽出的那一缕神光,究竟代表了怎样的一种含义

第二十四章父子夜话() 
二十四

    “爹”

    进了书房的安国还没来得及说出什么,伏在案上整理账目的安学林就已抬起了头,看着推门走入的安国,轻声问道,“还是为了那件事?”

    “是。”

    安国一怔,预想中老爷子疾风暴雨般的数落话并没有出现,反倒叫他略微的有几分不适应。

    他自然明白安学林所问的那件事情指的是什么,而他今日下定决心来找安学林说话,也正是为了对这件父子两人心中都有了数的事情,做一次最后的摊牌。

    安学林瞧了眼安国稍显拘谨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坐吧。”

    看着安国坐稳身子后,安学林凝视着安国的模样半晌,终是忍不住摇头失笑起来。

    笑着伸手指向坐在一旁的安国,又笑着说道,“你这执拗的性子,简直和你娘当年一模一样。”

    安国听见安学林这样的说辞以后,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一刻的父子二人,就好像完全忘了才在短短几天以前发生在两人之间的纠葛,也忘了他们今日的这次会面为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他们就真的只像是坐在一起为了闲谈的父子两人,说着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安学林面上带着笑,高深莫测,一时间心思难辨。

    安国面上也带着笑,但却是迫于场中气氛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与父亲安学林面上的淡然相比,却是带了许多的不自在。

    毕竟就在走进这间书房的前一刻,在安国的心里还曾暗暗发下过誓言,若是今日还不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安学林,他就要偷偷的从家里出去,寻到那城里晋绥军的招兵处自行报名。

    而对于今日是否真的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安学林,安国心里抱着的希望可是还不足三成!

    心怀忐忑的安国坐在一旁,看着自己父亲面上显露的笑意,却不明白父亲为何在今日显露出这样不合情理的态度来。

    当再一次听见自己坚持要去投军的言语后,父亲不是应该表现出如那天一般的冲天怒火才对吗?

    安国不明白,但一旁的安学林却早已自顾的说了下去。

    他自嘲般的一笑,看着坐于眼前的安国摇头说道,“我这几天想过了,我自己就是个小商人,虽然被你爷爷丢在私塾里念过几天书,可和你们这些孩子比起来,那就是个没有文化的睁眼瞎,说不出你们那样响亮的口号来。”

    “爹”听到安学林这样的说辞,安国不禁忍不住唤了一声。

    “你听我说完。”安学林看了安国一眼,强硬的打断了安国想要说下去的话。

    或许他能猜得到此时的安国正想要说些什么出来,但安学林在将自己的所有心里话都向儿子吐露明白之前,安国无论想要说出什么,对今日两人之间将要做出的决定都可以说没有半分关系。

    安学林将一直捏在手上的毛笔放下,双手交叉置于胸前,眼神竟在一瞬间显得有了几分迷离在内。

    迷离着眼,安学林自问出声,“这两天待在铺子里的时候啊,我就在想,如果你真铁了心的要去当这个兵,我又该做些什么才能阻止你的念头呢?”

    “直到昨天在街上碰到了小雪,小雪你还记得吧?你小时候咱家隔壁萧胖子的丫头。”

    对着安学林投来的疑问目光,安国点了点头,答道,“记得。”

    萧家的丫头小雪,他当然记得。两个人可以说是自小的玩伴,而那时候的安国因着身子羸弱,总在游戏时受其他的小伙伴欺辱,反倒是小雪这个丫头常常捏了一对小粉拳挡在他的身前,护着他这个比她年长一岁的哥哥。

    想到记忆里那个丫头,安国的嘴角也不由轻轻翘了起来,显露出几分发自心底的笑容。

    可他转念一想,又记起萧忆雪那丫头似乎早就跟着他家里人搬去了别处,好些时候都没有回过临汾来,老爷子怎么会忽然在街上遇到了小雪的?

    安学林当然不会去替安国特意解释这个疑惑,即便昨日在街上遇到萧忆雪的时候,心中好奇的他也曾向萧忆雪问过这个问题,并在最后得到了萧忆雪笑着说出的回答。

    想到萧忆雪昨日里与自己的言谈,安学林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笑着摇了摇头,而后看着安国饶有兴致的问道,“我和小雪聊了聊,和她说起你寻死觅活的要去投军当丘八的事儿,你猜她怎么说的?”

    “怎么说的?”安国这时也来了兴致,似是已忘了自己今日过来原本的目的,而是跟上安学林的话题,出言问道。

    “她说你这个浑球既然这么的不尊重老人家,就该打断了腿丢进柴房里去饿上个十天半个月,看你还敢不敢违逆长辈的话!”

    安学林面上的笑意变得更加浓郁,连眼睛几乎都要眯在了一处。

    他挥舞着手臂得意的说道,将萧忆雪说这话时的神态语气学了个十足,却让一旁听了这话的安国苦笑连连。

    想起了过往经历的安国,伸手摸了把自己的鼻头,苦笑着说道,“这倒像那丫头一贯的风格。”

    原以为萧忆雪必然只跟着老爷子的喜好说了许多数落自己的话,才使得此刻的安学林面上带了满满的笑意。

    然而安学林在说出这句话后话锋迅速一转,虽然面上还带着与方才仿佛的笑容,但从安学林口中说出的话却是叫安国的心头一跳。

    “可她还说既然这是你的愿望,我就应该试着来理解你,她还说了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话,简直跟你那天一个德行!”

    一直盯着安国面部神情变化的安学林,一边对着并不在此处的萧忆雪笑骂一声,一边反手往自己面上一指,自问道,“这样的道理,难道我一个活了这么多年的老东西会不明白?”

    “你还不知道吧,小雪她呀,也穿了军装啦,而且她的那身军装是瞒着萧胖子悄悄穿在身上的。”

    “就这一点上,萧胖子就不如我老安!”

    说起这件事来的安学林,就像是占了萧忆雪的父亲多大便宜似的。

    可他哪里知道此时在听过他说出的这些话以后而心念不住转动的安国,思绪已经又从萧忆雪那里跳到了自己老爹的身上。

    安国心里暗笑一声,若不是今日还想着与你再做一番沟通,你的儿子我也要同萧叔叔的乖女儿一样,偷偷去寻摸一件军装穿在身上咯!

第二十五章安国者,安邦定国() 
二十五

    “这段日子的时局变化,你老爹我是看的清清楚楚。日本人出了关顺着长城打过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北平、天津这两座大城市。”

    “北平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紫禁城!要搁前清的时候,北平城一丢了,那就是亡国的大祸!”

    安学林一直在说,说过了萧忆雪的事情,又说起了眼下的时局变化。

    安国虽然不清楚自己父亲说起这些话的用意何在,但父亲此时在与自己说起这些话题时相比于前几日迥异的态度,却叫安国对今日是否能够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暗暗生出了几分的希望。

    此时的安学林无论从哪一方面瞧来,都只是个在与自己独子拉着家常的老人。谈论的话题,也颇带了几分不着边际的味道。

    不过到了此时此刻,对于父亲话题的跳跃性,安国已然能够做到平常以待。是以当安学林说过了一阵眼下的时局,因着北平沦陷的事儿又引出安国爷爷当年的事来,安国心里就分毫不觉得意外了。

    他只是静静坐在一旁听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的安国,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最合格的听众。

    “然后我就又想起了你爷爷。”

    安学林的面上现出几分追忆,“庚子年咱们也是丢了紫禁城,你爷爷他就带了咱们临汾的商帮,大家砸锅卖铁凑足了军费送去给了退守西安城朝廷。”

    “我当时就问你爷爷,朝廷输了仗丢了紫禁城一路逃到陕西去,为什么我们这些山西人要掏腰包帮朝廷拿这个军费?”

    这是安学林第一次当着安国的面谈起这些陈年往事,安国不由得就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而是正襟危坐在一旁,仔细听着这些发生在腹背祖辈身上的故事。

    安学林看见安国认真仔细的模样,嘴角牵起一道微不可察的弧度。暗暗点了点头的他,又继续就这发生在庚子年间的故事讲了下去。

    “然后你爷爷就告诉我说,朝廷输了仗那是朝廷的事儿,可我们作为大清的子民,不能丢了自身属于中国人的气节!他还说,要不是要顾着咱们安家这一大摊子,他都想直接去参加义和团,亲自去趟京城把洋人赶出去!”

    “紫禁城是咱们中国的紫禁城,怎么能由得洋人去胡乱祸害?”安学林的语气陡然间上升几分,却又很快降了下来。

    他看着安国笑了一笑,摇着头叹道,“只不过那时的我,可不懂你爷爷话里藏着的大道理。”

    而后又往安国身上一指,解释道,“哦,那时候的我,比你现在还要小了几岁呢。”

    听到安学林说出的这些话,安国不由挠着头嘿嘿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又想起安学林故事里自己爷爷所说过的话,安国突然举得这些话竟是这样的对自己的胃口,让安国心里忍不住高呼一声,“能说出这么有气势的话,不愧是我安国的爷爷!”

    “虽然现在到了民国,可这道理却还是这么个道理,永远不会有什么改变。”安学林看了安国一眼,轻叹一声,道,“昨儿被雪丫头那么一说,我这才算是记起了这些陈年往事。”

    他的面上浮现出几分惆怅来,摇着头自失一笑,“我这老家伙活了这许多年,没想到到头来还没你们两个小辈看的清楚。”

    听得父亲话里似乎暗含了悔意,原本沉浸在过往故事中的安国猛然来了精神,他似已看到了父亲同意自己请求的样子,急不可耐的出言说道,语气激动。

    “所以我才想着要去参军,不为别的,只为了保家卫国!”

    可安学林用以回应安国的,却只是轻描淡写的短短三个字,“我知道。”

    我知道,安学林笑了一声,看着安国说道,“从你接触了那些洋人的学问以后,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出来。要是没有,那你就不算我老安家的儿子!”

    “那你先前还”

    安学林立即打断了安国的言语,语气刚开始还存有半分犹疑,但瞬间就已转为十足的坚定,“你要投军那就去投,这么些年来我一直都会支持你的决定,这一次也不例外。”

    “谢谢爹!”

    “但有件事情,我却先要和你说清楚了。”安学林竖起了一根手指,盯着安国的眼睛缓缓说道,“你投军可以,但等到把小日本打跑了的那一天,你还必须再给我挑起安家少掌柜的职责来!”

    “可是万一”

    “没有万一!”斩钉截铁的打断了安国口中的万一言语,“就算叫战争把咱们这三晋大地烧了个干干净净,咱老安家的产业也全都葬送在了这战火里面,等把小日本赶跑以后,凭你安国的本事,难道不能再拉起一个比老头子我手里更强盛的安家来?”

    只是在这斩钉截铁之余,安学林心里藏着的最大担忧,却并没有在这个时候被他从口中说出。

    万一。

    对安学林来说,在这个万一里,就是安家自此因着战争而破败也算不上多大的事情,但若是自己的独子因着战争而有了什么三长两短毕竟,刀枪无眼。

    只是对于这个最有可能的万一,安国没有来得及将它说出口。而安学林,却从来没想过要将这个被自己生生压在心底的万一说出,从来。

    深吸口气,安学林略微收摄几分心神,看着眼前的安国放缓了语调,“你老父我这些年也算养了些人脉关系,你既然铁了心要去晋绥军,我就是拉下这张老脸不要,也得帮你找人好好说道说道!”

    “我安学林的儿子去了,不能只当个给人提鞋修脚的大头兵!”

    多年商海沉浮所养出的气度,唯在此时此刻,才在这位已年过半百的老人身上展露无遗!

    “爹”

    “爹什么爹,还不快滚,没看我这里的账务还压着一大堆呢吗?算错了账,我看你小子以后喝西北风去!”

    安国心中感动,可感动的话尚未说出,人就已被安学林从书房里赶了出去。站在门外的他虽然遗憾今日的自己并未能说出多少用以打动自己父亲的豪言壮语来,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目的也总算是达成了的。

    站在书房门口的安国心中想到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活,乃至于往后战场杀敌的波澜壮阔,面上忽而带起了几分莫名的傻笑。

    也同样带着这份傻笑,迈起轻快的步子往自己后院的住处行去。

    却不知此时依然坐在书房中的安学林,口中正在喃喃低语着一些莫名言语,眼神里,也显出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