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无上真魔 >

第24章

无上真魔-第24章

小说: 无上真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做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这个警告应该不是说让人不要学习奇门遁甲,否则的话根本没必要写这么本书。应该只是让人慎重,不要滥用,至少,当成谋生是不行的!”林君玄思考道,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如果领悟了前半部的先天易数,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在临安城内实验一番。

    把奇门遁甲藏好,林君玄又诵读了一会儿古诗,然后吹熄了灯火,房间里顿时黑暗下来。

    黑暗中躺在床上,林君玄突然想起了甘如叶:“以后应该找个机会去学馆通知一下老师我的近况,免得他担心。不过,现在巡天府的人应该还盯着我,目前还不宜让他们发现我和老师来往,免得到时给老师带来麻烦。”

    闭上眼,林君玄很快沉沉睡去

第31章 斗夫子(上)()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转眼间,离林君玄进入紫衣侯府已经过去了二个月。这二个月内,天气还是那样的寒冷,林君玄就像被人遗忘了一般,独自在厢房里。没有人的打扰,对林君玄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可能是天气太冷的缘故,紫衣侯的公子和小姐,他也没有照过面,估计他们的娘亲不让他们出来,免得受寒。

    每日林君玄都在锻炼与‘观想’中渡过。形成第一滴‘血精’并不需要多少时间,真正耗时的是巩固和培养血精的过程。在‘血精’还很稀薄的情况下,修练‘接气’的功法,很容易‘破功’!

    有了那几两银子和人参铺路,林君玄丝毫不用担心‘食补’的问题。每次消耗元气之后,都能从每日的摄食中,汲取足够的能量。

    紫衣侯府的夫人似乎也忘了林君玄,只是在大年夜的那天晚上,着人送来了一袋年钱,里面大约有三、四两银子。林君玄索性送给了膳房的厨食,让他们帮忙买些补气血的药材,炖成鸡汤。

    两银银子买药材绰绰有余了,有所谓的老管家在背后‘撑腰’,林君玄倒也不怕膳房的师傅动手脚。而且林君玄花这些银子,也就是让他们负责一两个月的膳食罢了,相比来说,他们还是有赚头的。

    “呵!——”紫衣侯府东侧的一处厢房窗户突然推开,一个清秀的小孩从窗户里探出头来,轻轻的呵了一口气。

    “又是一年啊!”林君玄趴在窗户口,出神的望着前方。紫衣侯府中,屋宇楼台鳞次栉比,上面覆盖着稀薄的积雪,这个冬天终于快要过去了。离窗户不远的地方,一枝寒梅伸展着虬枝,梅花依旧繁盛,但已现出一丝枯萎的迹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闻着淡淡的清香,林君玄不由脱口吟出一句诗来。寒冷的冬天,成就了梅花的清研,但冬去春来,万花似锦,这梅花却要凋零了。

    “好诗,真是好诗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不到林公子还做得一首好诗啊!”门口传来一阵清悦的少女声音,房门推开,少女小蝉应声而入。她睁着一双眼睛,正满是好奇与惊羡的看着趴在窗口的林君玄。

    此情此景,窗口的小孩要是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倚窗佳公子,应景生情吟出这么一句诗来,被情愫暗生的少女听得,必然又是一翻人间佳话。只是可惜了窗口的林君玄不过几岁童龄,对于门口的俏丽少女,也无多少想法。

    心中苦笑一声,林君玄倒并没料到小蝉在这个时侯会出现在厢房门口,也不欲和她在这诗词上纠缠,对于赢得一位十六七少女的芳心,他是毫无兴趣。

    “小蝉姐起得好早啊,这么早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情吗?”林君玄回过身道。

    “哼,没事就不能来找你呀?”少女嘴巴一嘟,走近林君玄突然转颜为笑,一双小手抓着林君玄的双肩,俯下身,笑嘻嘻道:“林公子,这诗好有意境啊!没想到”

    林君玄没等她说完,便打断了她的话:“是好有意境啊,不过不是我作的!”对于在一个陌生的世界盗取别人的版权,来取悦一个芳龄少女,林君玄并无多大兴趣。

    双肩一晃,林君玄轻易的摆脱了小蝉的双手,施施然走到红木圆桌旁,在圆凳上坐下,林君玄转过身来,仰起头:“姐姐还没告诉我,今天来找我,有何事呢?”

    一说到这个,小蝉立即忘了追问这诗的来历,嘻嘻笑着,走到林君玄身,伸指轻轻拨了一下林君玄的眉头:“你呀,人小鬼大,年纪很小,人倒挺精灵的。还真让你猜对了,不过不是夫人要找你,而是府中的小姐公子的西席先生要找你。”

    “哦?”林君玄有些不解。

    小蝉收了笑容,正色道:“夫人请来的西席先生今早过来了,他听说夫人给两位小姐和公子请了位伴读书僮,说要亲自考你一考,以决定你是否有资格陪伴小姐和公子读书。”

    “哦,”林君玄有些意外:“这事不是由夫人决定吗?”

    “虽然你的事是由夫人定下的,但是夫子教书颇为严厉,就算是小姐在他上课的时侯也不敢乱了规矩,夫人和侯爷对他都很是尊重,这事他也是说得上话的。我听说,夫子曾对夫人说,他不想他上课的时侯,有人一问三不知,影响他教书的进度,所以要考考你。”小蝉说到这些,莞尔一笑:“我本来还在替你担心,但刚进来的时侯,听你吟诗,应该读过不少书吧。姐姐我是白担心了!”

    林君玄微微皱了下眉头,他书是读过不少,在老师甘如叶那里,他就读过‘经、史、子、集’,但毕竟那是甘如叶的藏书,对于这位王侯西席先生教的东西,林君玄并不熟悉。

    微一思忖,林君玄心中已有了对策:“嗯,这个倒不担心。夫人既然让你来请我,必然正是在等待,我们早些过去吧,不能让夫人等久了。”

    “嗯,跟我来。”

    林君玄的跟着小蝉在后面,只是这一次并没有去大堂。半个时辰后,林君玄被小蝉领到了一间书房里。

    书房的门打开着,一道穿白色长褂,戴着青色儒冠的身影正背对着自已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从林君玄的方位看过去,可以看到那人一手握着古卷,一手伸在炭火盆上热手。房间里静悄悄的,看不到奴婢,也看不到侯府的夫人,似乎只有那人一人而已。

    “你就是林君玄?进来吧!”一个古板而严厉的声音从书房里传来,那人却依旧没有转身。

    林君玄跨过门槛,踏入书房内,躬身行了一礼:“林君玄见过夫子!”

    那人长袖一振,终于站起,转过身来,林君玄这才看清了这位侯府西席先生的面容。夫子留着三缕黑须,年岁大约在四十多至五十的样子,面容古板,如木雕石刻一般,双唇紧闭,嘴唇的弧线看起来冷竣而严厉,在这种人身上似乎不大可能有笑这个词。尽管没有作出发怒的样子,但这位夫子的神情看起来已经被发怒更可怕了。

    “怪不得连那么活泼的侯府小姐见了他都怕,他们毕竟还是四五岁的孩子,见到这样古板、冷竣、不苟言笑的西席先生害怕也是难免。”林君玄仰起头,正视着夫子凌厉的眼神,目中没有一丝畏惧的神情。林君玄身体虽然是个四岁小孩,但哪里会怕了一个严厉、刻板的西席先生。

    “这小娃娃,确实像夫人说的那样,有些不凡之处,”在林君玄打量他的时侯,这位夫子何尝不是在暗自观察着他,从林君玄出现在书房门口的那一刻,夫子便在暗自留意他。一般的小娃娃,见了这阵杖早被吓哭了,能这般毫不畏惧的与自已凌厉的眼神对视的,夫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是赞赏不已,对这位伴读书僮有了个不错的初步印象。

    “娃娃,你就是林君玄?”夫子居高临下,冷冷道。

    “请夫子叫我的姓名,林君玄!”林君玄不卑不亢道。

    “哼!”夫子负手而立,以一种不屑的眼神瞥了一眼林君玄:“娃娃,我问你,你何德何能,居然敢伴读公子和小姐,若是误了两位的学业你可担当得了!”

    听到这夫子这般不客气,林君玄也有些恼了,他的处事原则向来是人敬我,我敬人,这夫子这般盛气凌人,说不得也得斗上他一斗了。

    “哼,学生不知夫子又何德何能,敢教府中公子和小姐?也不怕误人子弟?”林君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也是双手负起,不屑的看着夫子。

    “你!”被一个几岁的童子瞧不起,说误人家子弟,夫子直气得吹鼻子瞪眼,颔下三缕黑须抖动不已,一甩袖,夫子冷声道:“本夫子姓车,名万育,字双亭,号鹤田,师从已故大儒鹤之斋!熟读三纲、经纶、君问、列子、四书、五经诗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娃娃,你居然说我误人子弟!”

    “哼,那又怎么样?我还也熟读‘经、史、子、集’,我连给人做伴读书僮都不够资格,你还想教人子弟,岂不是误了人家!”

    夫子愣了一下:“你熟读‘经、史、子、集’?”这个年龄段的稚童,大部分还在读着千字文、古训,就算是王府之家的子女,教的要多一点,但限于年龄,识字也是有限的。通读‘经、史、子、集’那是一般儒生才做的事,至于熟读,这么厚的书,仅仅能认识字还是远远不够的。

    “娃娃,你说的可当真?你可不要撒谎。”夫子此时胸中的怒气早没了,更多的是好奇与不信。一个四、五岁的娃娃说熟读那么厚的‘经、史、子、集’,真的很难让人相信。

    “成功了,”看到夫子的表情,林君玄知道一切都在自已的掌握之中。他对这里毕竟不熟,根本不知道这夫子教的什么东西,他要是挑些在这个世界来说是很基本,很简单,但偏偏自已压根没听过的东西,那时可就坏了。

    来到临安城后,林君玄接触的最多,也是读的最多的,也就是甘如叶书柜里的‘经、史、子、集’,他的记忆力本来就不错,穿越之后身体变小,记忆力反而增强了,加上每天都接触,所以反而很是熟悉。只要夫子问的是这里面的东西,他就有信心能回答的滴水不漏。

    “当然是真的。”林君玄淡然道。

    “此子若说的是真的,就凭他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气度,还有他的聪敏,日后必成大器,”夫子心中说着,脸上却依旧是一副古板、严厉的模样:“娃娃,你既然说是真的,我就要考你一考了,如果你能回答出来,我也不刁难你,马上就去告知夫人,准了你伴读书僮的身份。”

    “你问吧。”林君玄迎着夫子的眼睛,从容道。

第32章 斗夫子(下)() 
第五章斗夫子(下)

    “你说你熟读‘经、史、子、集’,那我先从‘经’部开始问你,夫子顿了顿,问道:“何为儒者立身之道?”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从,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夫子话音刚落,林君玄便立即回答了出来。

    这句话源自儒行,说的是儒者不贪财物,不耽于玩乐,不会见利忘义。儒者不惧威逼力吓,不会因为怕死而改变操守。遇到‘猛兽’,儒者会与之搏斗,不会畏惧它的力,遇到‘重鼎’大事,别人退让时,儒者会走出来一力肩扛,虽万死而不辞。儒者省视自身言行,绝不犯两次相同的错误。他们并不会刻意追究别人的过失,他们时常保持威严,不做机谋诡诈之事。这就是儒者的立身之道。

    “再考你‘子’部,管子‘牧民’中说国有四维,缺一不可,是哪‘四维‘?”夫子又道。

    林君玄从容应道:“所谓国之‘四维’,一礼,二义,三廉,四耻。灭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四维者,缺一不可。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管子‘立政’中说国君所慎者四,是哪四慎?”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者固,安危之本也。”林君玄不假思索道。

    夫子又问了‘史’部和‘集’部几个问题,一一都没有难住林君玄,

    “夫子既然问完,现在轮到我问夫子了,”炭火的红光中,两人的脸色有点微红,似乎较上劲了。

    “你问吧!”夫子镇定道。

    “夫子熟读经书,想必天经地纬无所不知,”林君玄先给夫子戴了一顶大帽:“请问夫子,古人说,君子以三事立身,哪三事呢?”

    夫子诧异的看了林君玄,然后答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以何修身?”林君玄又问道。

    “以仁、以礼、以义,以耻!”夫子答道。这段对话出自经部列子。

    “‘经’部里仁里说仁者是怎样的?”林君玄道。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夫子不瑕思索道。

    “正蒙。正中,如何尽仁?”林君玄又问。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夫子对答如流。

    夫子正等着林君玄问接着问,却发现房间里一片安静。心中诧异,向前看去,只见林君玄不言不语,正看着他,“夫子,我没有其它问题了。”

    夫子心中诧异,刚想发问他为什么不问了,继而恍然,再往后则是羞愧不已,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天下名儒均以‘君子’自居,‘君子’进则仕,于是治国、平天下,‘君子’退而修身,以仁,以礼,以义,以耻衡量自身。林君玄问正蒙。正中如何尽仁,其实就是暗讽自已不仁,不仁又如何修身,不修身又如何立身?又怎么称得上‘君子’,非‘君子’教人子弟,也就是‘误人子弟’!

    夫子一张脸青一阵白一阵,嘴唇欲张又止最后一个问题答完,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听到火炭在火盆里发出的‘噼啪’声,气氛非常尴尬。

    夫子说林君玄何德何能陪王侯子弟,林君玄就说夫子误人子弟。‘经、史、子、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