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真魔-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娃娃,希望你能长记此句。你在窗外偷听了十余日,虽未拜过师,但也算是我的弟子了,外面寒冷,娃娃进来吧。”教书先生和善道。
教书先生姓甘,字如叶,乃是这临安城数十余大户请来教书的先生。早在十多天前,他便发现窗外有名童子一直在偷听,今日方才一探,一则探对方的恒心,二则探对方的慧根。
“学生不敢,”听到这教书先生说自已是他的学生,林君玄也没反驳,落落大方的按照古时礼节向这教书先生行了一礼,林君玄道:“能于窗户聆听先生教诲已是奢望,岂敢再登堂入室——学生在窗外听了十余日,心中有一丝疑惑,希望先生能代为解答。”
望着眼前这不过四五来岁的孩童,教书先生心中颇喜,同时好奇心大起,一般人家的子弟偷听被识破,要么拨腿就跑,要么吓得根本说不出话,少有像这孩童一般,丝毫不见惊乱,言语之间颇有大气,完全不似一个四五岁的稚童。
“娃娃,你问吧。”甘如叶手握掌尺,负于身后,微微颔首道。
“学生在窗外听先生训导,受圣贤教化,只希望知道那写下千字文的先贤名姓,以示尊敬。”林君玄躬身道。
这稚童问的居然是这个,甘如叶心中大为意外,同时也为这童子敬奉先贤的心意所感动。
“娃娃,记住了,这位写千字文的先贤乃是苍页。”甘如叶含笑道。
“谢过先生,”林君玄恭敬的行了一礼:“老师还要教书,学生不敢打扰,就此告退。”说完这句话,林君玄躬身后退数步,然后转身离开,也不给那位先生挽留的机会。
“看来果真如此,”林君玄心中想道,他来这里根本不是为了读书。刚刚提问也只是为了印证心中所想。
“不是周兴嗣!苍叶,历史上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看来并非穿越到了古时的任何一个朝代,只怕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了,”心中念头一转,林君玄对于自已所处的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判定:“只是,既然并不是穿越到了过去的任何一个朝代,那么这个世界之中,怎么也会有千字文呢?而且还似乎是另一个所创。”摇摇头,林君玄始终不得要领,索性不再去想他。
学馆外,甘如叶看着远处的稚童在临安街上越行越远,心中笼罩了一股浓浓的迷雾。这少年穿着破破烂烂,甘如叶刚刚转出学馆,初见之时还以为是一个偷听的乞儿,但仔细看去,这小孩衣衫虽破,而且过于宽大,但却洗得很干净,并没有一般乞儿身上那么脏,也没有那股难闻的气味。
刚刚他从千字文中抽出一段,出其不意的询问,本来就是测试他,但这小孩几乎是立刻就答出来了,显然滚瓜烂熟。十多天的偷听,就能背出千字文——甘如叶在这里教了半年多了,但这学馆里还没一个能背出千字文的。
“这孩子极为聪慧,又识大体,而他才不过四岁之龄啊!若是细心教导,将来必然能成一方名士,为国效力!”甘如叶心中喃喃道。
看看身后教馆内一个个眼中茫然一脸稚气的幼童,再想想刚才那幼童落落得体的举止,甘如叶骤然做下决心,若是那孩童再来教馆,必然收他做关门弟子,细心载培。就算不能成一国之栋梁,至少也是一方之名士。
(晚上还有一章,爬到第二了,谢谢大家支持,继续求推荐票!)
第17章 亚圣门徒()
当地平线上泛出一抹鱼肚白的时侯,林君玄在树上苏醒过来。利索的从树上滑下,走到河边,掬了一泓水洗脸。
“啊!”河水泼在脸上冰寒无比,冷得林君玄牙齿都发颤,很快星形坠链中便散发出一股热气,驱散了这股寒意。
简单的漱洗完,林君玄四下打量了一翻:“没人。”重新走入树丛,在树丛中转来转去,林君玄最后在一颗大树下停了下来。大树背侧有几块碎石,碎石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形状,这是一种标记。
“就是这里。”蹲下身,林君玄向西方走了五步,然后从地下挖出了一本书来——奇门遁甲。
林君玄从不把这本书带到临安城中,一个乞儿,每日手中拿着一本古卷研读,这种情形只要时间一久,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这是林君玄所不愿意见到的。况且奇门遁甲是以简体印刷排版的,而这个世界的书都是以隶书写就,两者虽然相差不大,都能辨认出来,但对于有心人来说,一眼就能认出这本书与这个世界的书籍的出入。
“还有六个小时。”看了看天边,林君玄心里估摸着。寻了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林君玄在树下坐下,然后翻开手中发黄的书页,借助着树叶间的光芒开始阅读。和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一样,林君玄依然保持着严格的生活自律。
午时之前,林君玄藏身林间,参阅这卷奇门遁甲,午时之后,便去那临安城中逛荡,透过自已的双眼来认知这个世界。
奇门遁甲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语言非常的艰涩难懂,里面蕴藏着很多典故,以及颇有出处但知者甚少的词语,但奇门遁甲里面却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或是说明,这一切只能靠林君玄一个人去揣摩,去研究,去领悟。这个过程显得非常的艰难。这本书他已经看了十多天了,但进展依然甚微。十多天的研读,依然没有能掌握到要领,林君玄心中多少生出了一些焦急的情绪。
“星坠与奇门遁甲都是外公留下的,既然星坠在夜间能发光,而且还能驱寒,那奇门遁甲必然也有奇异之处。”深吸了一口气,林君玄平息了心中些微躁动,再次静下心参悟起来。
书中无日月,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林君玄看了看天,叹了口气,放下书来,依旧如原来一般,把书用干净的落叶包裹住,然后重新埋入土壤中,并做上一个便于自已辨认的标志。
做完这些后,林君玄绕了一段路,由城外返回了临安城中。不动声身的融入众乞儿当中,林君玄又在古桥上坐了下来。古桥上几个慵懒的乞儿偶尔抬头瞥了一眼林君玄,便又阖上了眼帘——乞儿们现在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
在众乞儿的眼中,这个家伙从来不开口乞讨,也不同他们一起争抢残羹剩饭,即便是有些善良的大户洒下一些铜钱,落到了他的脚下,他也不会去捡!既然他的存在,并没有让众乞儿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他们也就接受他了。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多一个聚在一起,便会多一份热量!
临安城似乎一如往昔,贩夫走卒的吆喝叫卖声如常,而街道两旁的店铺也一如往昔的冷清。但林君玄却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临安城内来了一个算命老人。
老人头发篷乱,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青色长衣,双手拢在袖子里,靠在离河不远,一幢屋宇的墙角。在老人的身后立了一根竹杆,上面用布条写着四个字‘算无遗漏’!
老人垂着头,一动不动的蜷缩在墙角里。他既不吆喝,也不拦人算命,就这样蜷缩在无人注意的墙角里。
“奇怪,昨天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算命老人,他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昨天晚上由城外进来的?”临安城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尸体被官府发现,不是饿死的,便是冻死的。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死,但总会有人为了谋生而涌入城里。
老人的摊位冷冷清清的,没有人光顾。寒冬来临,临安城里多的是穷人,这些人尚缺过冬的钱,哪里还会花那种冤枉钱来算命。
林君玄在古桥上蹲了数个时辰,老人始终没有抬起头,也没有人来光顾他。站起身来,林君玄向城东行去。这一天,林君玄花了数个时辰在观察那老人身上,等到达学馆的时侯,幼童们已经告别了教书先生,估计大多已经返回各自家中了。
“娃娃,进来吧。”甘如叶坐在学馆内,拢着手,在他身前放了一个火盆,里面烧着炭。他似乎在这里等了很久。
林君玄愣了一下,然后走进了学馆里面。学馆里暖烘烘的,火盆里的炭火,把这里映的明晃晃的。
看到林君玄走进来,甘如叶抬起头,高兴的指了指身边一个小矮登道:“娃娃,来,坐到这里。”
“教书先生今天似乎有些奇怪,”林君玄四下打量了一眼,发现了学馆内多了一些木炭,还有一些米,另外角落里还放着几个瓦缸。心中想了一下,林君玄问道:“学馆放假了?”
甘如叶眼中掠过一抹讶色:“你怎么知道。”
林君玄指了指学馆里突然多出来的东西,没有说话。他曾经在一些野史秩事上读过,古代的学生可以在学期末用其他东西代替学费,而且临近假期来临的时侯,学生的家长也会送些东西给先生,以资过冬之用。
这学馆里多出些东西没什么,但同时多出这么多东西,也只可能是那些家长送给甘如叶过冬的。
“好,好!”甘如叶接连叫了两个好字,对于这孩子他是越来越喜爱了,这么小就有这等洞察力,实在是难得。
“娃娃,我来问你,你可有姓氏?”甘如叶一脸高兴道。
“回先生话,学生姓林,字君玄!”
甘如叶细细体悟了一下,含笑道:“好名字,好名字!娃娃,我再问你,你家中可有父母?”
林君玄沉吟不语,片刻后还是据实以告:“学生,还有父母。”
“哦?”这个回答大出甘如叶的意料,他原本以为,这孩子穿得如此破烂,必然是父母早逝的:“你父母在哪里?”
“回先生话,学生的父母不在这里,”林君玄再次据实以告。
甘如叶愣了一下,但很快他似乎想通了什么,脸上露出一抹怜悯的神色,摸着林君玄的头,安慰道:“孩子,节哀顺便。”
甘如叶的神态与语气,让林君玄大惑不解,想了一下,心中不由苦笑。自已说不在这里,这教书先生,必然以为自已说的是‘地下’。在古代的时侯,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倒是不少。
心中苦笑一声,林君玄也不辨驳,由得教书先生去猜想。
“君玄,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便把这里当成自已的家吧。只要先生我还有一口饭吃,你便也有一口饭吃。——你天资聪颖,若是能得悉心培养,日后必成大器!”甘如叶郑重道。
甘如叶的这个提议大出林君玄的预料,愣了一下,林君玄抬头看着这位瘦弱的教书先生。论知识,林君玄并不缺知识,论文才,林君玄也有文才,论修养的功夫,林君玄也自认绝不会比这位教书先生差,他也并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从这位教书先生身上获取。
抬起头,林君玄看着一脸郑重的甘如叶,在这名瘦弱的教书先生眼中,他只看到一片正直的读书人身上方有的浩然正气。就凭这股书生浩然,他便有资格收任何人为学生。
心中转过这个念头,林君玄跪下,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头:“老师在上,请受君玄一拜!”
甘如叶抚着颔下三缕黑须,欣尉的大笑:“好,好!君玄起来,起来!”
“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甘如叶的入室弟子了。君玄,你记好了,我的师承乃是帝京大儒方鸿苑,我们乃是儒家‘孟学一派’!”
“孟学?”林君玄吃惊的看着甘如叶。
“嗯,”甘如叶俯视着身边的小孩,丝毫不知他的心思:“我们的‘孟学一派’的祖师,便是亚圣‘孟轲’!”
‘轰!——’林君玄犹如被雷劈中,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回荡:“孟轲不就是孟子吗?——千字文不是周兴嗣写的,亚圣却成了这个世界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战国时期鲁国人!孟子。公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答曰:“吾善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林君玄怔怔的望着甘如叶,一动不动,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已用以引导修养自身的亚圣居然会和这个未知世界中的一个教书先生扯上关系。
“君玄,你怎么了?”耳中传来甘如叶关切的声音,林君玄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没什么,弟子很意外!”
“呵呵,亚圣之名名传天下,你听过也是正常,只是可惜啊,”甘如叶叹惜道:“经历了三百年的动乱,我们‘孟学一派’渐渐衰落,已远比不得过去了!”
“老师放心,学生若有机会,必然振兴我‘孟学一派’!”林君玄正色道。
“你有此心已经够了,”甘如叶摸摸林君玄的头,并未在意他话中所说,看了看窗外,“天色已暗,为师这里还有学生今日敬献的饭菜,我们一起吃吧。”
“谢过老师,”林君玄并没有拒绝,一顿饭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这样一顿普通的饭是他们师生情谊的开始。
第18章 一顿饭的恩惠()
二人的晚饭有咸白菜,卤豆豉,一点辣椒酱,加上一些稀饭,这些饭菜都是甘如叶所教幼童的父母送来的,用以充抵学费。这些卤菜都装在一个个小小的瓦钵里。甘如叶把这些菜钵放在学馆中央,又在旁边生了盆炭火,两人大吃起来。
甘如叶显得很高兴,他取出珍藏的窑酒,就手掌大那么一坛小酒,拍了泥封,倒在自己的杯蛊里面喝起来。甘如叶的酒量不大,几杯下肚,已是满面红光。
一大一小两师徒就在凄冷的夜晚,就着火盆聊起来。林君玄听的多,说得少,大部分时间都是甘如叶独自一个人在说,林君玄偶尔插上一句。甘如叶喝的多了,已经忘了林君玄只不过四岁大,在他潜意识里,已经把林君玄当做了一个自已的得意门生,而不是一个稚童。
不知不觉已接近辰时了(大约晚上九点),这是林君玄在这个世界吃的第一顿‘饭’,虽然并不多可口,但吃的有滋有味,很是尽兴。火炭里的火早已暗下来,甘如叶醉倒在一旁,满脸红光,嘴角还带着笑容,已经睡着了。
林君玄站起身来,他抱不动甘如叶,便从他的卧室里取了一条毛毯,盖在他的身上。又把炭火稍微移远了一点,然后又加上了一些木炭,让火盆里的火重新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