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378章

暴君刘璋-第378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当时曹军的战略,是要夺取关中,与刚打下雍凉的川军决战,占据关中的曹军胜机很大,而且关中掌握在川军手上后果太严重。

    整个曹营,包括郭嘉荀彧在内,都是建议立刻出兵的。

    曹操看过这封信,也没觉得说得多有道理,以后的事谁说得准?自己有更多人口。有更广泛的民意支持?

    可是光看刘璋在屠杀了荆益全部世族,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并超过以前的经济状况,这该是多么可怕的内政能力?

    谁能保证几年之后人口多的曹营就一定战胜霸占三秦故土,荆州鱼米之乡,益州天府之国,拥有天下强军的川营?

    当时曹操觉得这封信的内容有些想当然,可是现在曹军大败,读起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信上料定曹军会大败,在曹操和郭嘉等人看来。真的没什么道理,可是曹军真的败了。

    信上给出几条曹军败后的策略,其中封孙权为吴王,共抗川军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特别注明。这一条要趁早施行,如果等川军完败曹军,那江东没那么容易偷袭得手了。

    曹操一直记得信的内容,所以在原野大战败后,刚回到长安就逼着刘协下了封王诏书,八百里加急送到江东,现在应该已经到孙权手上。甚至江东已经准备好出兵了吧。

    “司马懿。”曹操念出三个字,将信纸揉成一团。

    长叹一口气:“五十万大军,剩下四五万人,精锐丧尽。连虎豹骑和我的亲卫军都全部阵亡,真乃亘古未有之大败,比当年官渡袁绍还要不如。”

    “灵雎,你说我会成为下一个袁绍吗?”曹操突然问面前女子。

    “不会。”灵雎在琴弦上轻动。冷若寒霜,曹操已经习惯这种充满清澈琴音的环境。

    “为何?”

    “曹操没有袁绍那么容易垮。”

    曹操笑了一下。袁绍若是不气急攻心病死,曹军收复河北,恐怕要花费很大功夫。

    “如果不是每当发病,都有你在身边弹琴,我曹操就算不病死,这次大败也该和袁绍一样被气死了。”

    灵雎沉默。

    “灵雎,你父亲死在我手上,你恨我吗?”

    “当恨成为习惯,就不恨了。”

    “你爱我吗?”

    “不爱。”

    “年龄?”

    “丞相向来自傲而不自大,应该清楚。”

    曹操无话可说,虽然灵雎对自己的话有问必答,可是每次与灵雎说不了几句话,曹操就再也接不下去。

    “报。”一名骑兵疾驰而来,急声道:“主公不好,后方尘烟大作,川军骑兵追上来了。”

    “什么?”曹操掀开车帘看了一眼,马超率领西凉骑冲杀过来,已经与后队接战,曹军没有一个是一合之敌,如剪刀剪开破布一般,西凉骑直冲曹操车驾。

    “丞相上马。”曹仁高喊一声。

    “灵雎,快上马。”

    “杀曹操者赏万金,封万户侯,杀。”西凉骑已经追杀过来,势不可挡,就算上马也难逃脱,曹操大呼:“天亡我也。”

    就在这时,一队骑兵从前方冲过来,打曹字大旗。

    “父亲别慌,曹彰来也。”

    只见曹军骑兵当先一将,稚嫩脸蛋,十六七岁,却生的虎背熊腰,长出的浅浅胡须尽是黄色,正是曹操第三子,曹军年轻虎将曹彰。

    “黄须儿来了,吾无忧矣。”

    曹操大喜,跨上战马与灵雎一起投东而去,曹军骑兵迎向西凉骑,曹彰挥舞大砍刀杀向马超。

    ……………………

    曹军再次大败,虎卫军,虎豹骑全军覆没,许褚曹纯战死,曹操率军狼狈逃回函谷关,接着回师许昌,上将军曹仁于潼关布防。

    川军大军进入长安城,大汉两百年旧都落入川军之手,也标志着整个关中,除函谷关外,全部落入川军手中。

    川军大胜曹军的消息传到塞北,塞北此时烽烟正浓。

    折兰英率领三万氐人大军,裹挟大量草原游牧军队,直取西鲜卑王庭河套一带。

    折兰英为了给北宫止报仇,必须尽快解决粮食问题,立足草原,奇袭西鲜卑王庭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可是就算泄归泥的西鲜卑在北地遭受重创,河套王庭还是有大量兵力,且是西鲜卑老巢,难以攻破,折兰英抱着三分胜算,七分全军覆没的决心发起河套大战。

    可是不知为什么。本来很精明的泄归泥,突然奇蠢如猪,竟然舍弃王庭,将王庭让给氐人后再回师杀来。

    正面交战,西鲜卑人哪是折兰英对手,何况折兰英占据地利,将泄归泥打的大败,泄归泥带着残兵败将去投靠另一鲜卑头领素利了。

    正在折兰英摸不着大胜头脑时,一个人来投。解开了一切疑惑,正是被鲜卑人带去河套的诸葛亮。

    原来诸葛亮建议在鲜卑王庭埋置火炭,硫磺,等氐人杀入,点燃大火。氐人大乱,西鲜卑再趁势杀入,必可完败氐人,报北地之仇。

    精明的泄归泥没发现这个计策有什么破绽,还觉得诸葛亮果然奇才,如果硬拼鲜卑人不知会阵亡多少,那本来就遭受北地重创的西鲜卑实力。就进一步受损了,怎么面对将来的草原争霸?

    可是上天好像故意耍泄归泥一样,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正是全面进攻的日子。河套地区大冬天竟然下起瓢泼大雨,火根本点不燃。

    于是悲剧的西鲜卑军完败于氐人军,大量骑兵族人被收编,折兰英占据了完整的河套。所有鲜卑牧民成了氐人军的牧民。

    泄归泥怒不可遏,就要找诸葛亮算账。可是这个诸葛妖人早不知跑哪儿去了。

    “什么?你说那场雨是你做法请来的?”折兰英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这个衣冠楚楚的人。

    “那是自然,本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人间一切,无所不晓,能借天地之势,能知将来祸福,若有我相助,首领必定雄霸草原,成为氐人史上最闪亮的女首领。”诸葛亮手摇鹅毛扇,侃侃而谈。

    “切,那你帮助刘备,怎么刘备就败了?”

    “那是刘备不听吾言,若退兵关中,引曹军入关的同时,倾兵南下荆州,在曹军与川军大战之时,与江东孙权一起取西蜀,刘璋焉有命在?

    刘备不听吾言,自取其祸,怪得谁来?”

    折兰英听了诸葛亮的话,还真觉得有道理,更何况自己刚才那句话不过故意刁难,诸葛亮虽然在凉州败了,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让刘备崛起于雍凉,也是很有能力的。

    折兰英心中对刘璋满腔仇恨,可是对刘璋麾下文武,黄月英,法正,张任,魏延,赵黄马等,还是颇有忌惮的,有诸葛亮相助,找刘璋报仇雪恨的把握无疑大了许多。

    诸葛亮给折兰英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让折兰英自封王位,折兰英处于对诸葛亮的信任采纳。只待封王结束,河套稳定,折兰英就率大军南下,与曹军一起夹击川军。

    封王仪式上,诸葛亮以军师身份出席,面带微笑,心道:“这北塞草原太安静了,光是素利,泄归泥,步度根,轲比能几个人打来打去多没趣味,还是把折兰英的氐人大军拉进来,热闹一些好。

    有了氐人加入北塞草原战争,作为鲜卑以外的民族参战,草原上的战争必定激烈加剧。”

    这就是诸葛亮料定雨天,出卖了泄归泥的原因,而为什么让折兰英封王?

    等折兰英封王之后就知道了,想南下汉区,没门了,不封王还好,又封王,又占据河套,还是氐族首领,能不引起轲比能,步度根,素利等鲜卑首领忌惮?

    到时候鲜卑几大势力,轲比能,步度根,素利必然联合来讨伐折兰英,能守住河套都要看天意,还想南下?幼稚。

    诸葛亮精确把握了折兰英政治“幼稚”这个特征。

    可是变化永远比计划来得快,曹军原野大败于川军的消息很快传到塞北,连诸葛亮都是一惊,川军竟然这么快就败了曹军,当真无敌了吗?

    心中默默为黄月英高兴,也猜测着今后中原大局的走势。

    折兰英比诸葛亮震惊一万倍,她一直还在想,尽快拿下鲜卑王庭,解决粮草危机,也暂时消除草原外患,然后倾兵南下攻击川军后方。

    没想到自己刚打败泄归泥,川军也打败了曹军。

    听到曹军剩下十万残兵败将逃回长安,曹操昏迷不醒,川军扩张到七十万人兵临长安城下,折兰英心里想的,不止是自己报仇的机会破灭,折兰英更担心父亲的安危。

    七十万对十万,有了刘表,刘备的教训,曾经对刘璋顽抗到底的诸侯都死了,折兰英生怕曹操重蹈覆辙,心急如焚。

    “诸葛军师,这里就全交给你了,折兰英要去中原一趟,如果,如果折兰有什么三长两短,诸葛军师自领氐人王,请军师务必记得我氐人宗旨,川军为我死敌,誓杀刘璋。”

    折兰英向诸葛亮交代后事,诸葛亮并不知道折兰英真正身份,愣了好半响也没反应过来,心里不明白这姑娘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去中原。

    万一自己起了贪心,把氐人大军据为己有怎么办?

    诸葛亮知道折兰英政治不成熟,可是没料到不成熟到这个地步。

    “恩,好,大王放心吧。”

    诸葛亮应承了,折兰英带着两个武艺高强的随从,直驱中原。

    诸葛亮当然不会趁机吞并氐人军,现在诸葛亮还想用氐人军搅乱草原,何况就算吞并,自己一个新来的汉人军师,怎么去吞并这些氐人?

    “不过。”诸葛亮心里想到:“如果大王你真有什么三长两短,诸葛亮恐怕只能对不起你了,不能依从你的意思,与川军为敌。”

    “报。”一名氐人士兵来报:“报告诸葛军师,曹军在关中大败于川军,匈奴左贤王趁机起事,请求与我们合兵攻略平阳,请诸葛军师定夺。”

    “立即发兵匈奴驻地,趁着匈奴左贤王进攻平阳,袭击后方。”

    “啊?军师,这恐怕不合适吧?”阿科等人质疑。

    “我们必须尽快攒够实力,迎战东鲜卑的进攻,曹军强,匈奴弱,当然攻打弱的一方。”

    在诸葛亮心里,氐人也是异族人,他只是要借氐人大军,将草原搅的越来越混,可不想卷入中原纷争,如果要打,等中原统一了再说吧。

    “月英,我们还会战场相见的。”

    ……………………

    就在川军攻下长安,曹军退向中原,无数北方大族悄悄派家族子弟来到河内,甄家,司马家,庞家,诸葛家等东南西北庞大世家,纷纷聚齐。

    “如今曹军大败,川军鼎盛,司马仲达天下奇才,足可与川军军师黄月英一战,是时候出山了吧?”

第555章 司马懿的棋局() 
就在川军攻下长安,曹军退向中原,无数北方大族悄悄派家族子弟来到河内,甄家,司马家,庞家,诸葛家等东南西北庞大世家,纷纷聚齐。

    “如今曹军大败,川军鼎盛,司马仲达天下奇才,足可与川军军师黄月英一战,是时候出山了吧?”

    庞德公对着司马徽道,司马徽看了旁边老者一眼,司马徽是南方司马家首领,这名老者是中原司马家首领,老者微微点头。

    诸葛慈端坐一旁,一语不发,诸葛亮背叛家族,还借鲜卑人之手杀了同族子弟诸葛青,让他很没面子。

    “可是曹操败的如此之惨,精锐丧尽,现在关中川军已经达到七十万,此乃横扫天下之势啊,就算仲达出山,如何以一己之力,挽长城于既倒?”

    甄家老爷子脸色焦虑。他的话引起一些世族共鸣,纷纷忧心点头。

    “哈哈哈哈。”司马徽哈哈大笑:“谁说仲达只有一人之力?”

    司马徽环视众人一圈:“难道益州屠夫一统天下,危害的只有我们司马家吗?诸位今天聚集于此,难道只是来听我司马家有什么决断吗?

    要说什么力挽狂澜,就算十个司马仲达,也未必能行,但是有了诸位相助,即使没有司马仲达,一样能击败刘璋,仲达不过是诸位的代言人,站在前台的人,是不是,仲达。”

    司马徽看向坐在后面的司马懿,司马懿大约二十六七岁,安静坐在草席上,耷拉着脑袋,低垂着眼皮,倒有一副老态龙钟的气质。

    “仲达。仲达。”

    司马徽喊了几声,司马懿一点反应没有,旁边一个年轻人连忙用手肘推了司马懿一下,司马懿醒了过来,左右茫然地看看。

    “三弟,讨论完了吗?那回去吃饭吧。”司马懿说完就要起身。

    三弟司马孚一把将司马懿拉下来,急道:“吃什么饭,水镜先生叫你呢。”

    司马徽满脸不满,庞德公。甄老爷子等人都皱了皱眉,诸葛慈眼观鼻鼻观心,心道,哼哼,看起来你家这才子也不是很听话嘛。诸葛慈心里找到了一点平衡。

    “哎哟,对不起,对不起。”司马懿敲了敲额头,努力睁开惺忪的眼睛,向司马徽挪移过来:“昨晚为了构思讨刘大计,睡得晚了,只睡了不到半个时辰。这时竟然睡着了,真是罪过,水镜先生,司马懿给你磕头了。”

    司马懿就像懒成一堆腐肉的活物。没有骨头的肉虫,完全不顾形象地爬到司马徽前面,就要磕头,司马徽连忙抬手:“好了。好了,仲达既然是为了构思讨刘大计。那情有可原,你就说说你想到什么讨刘大计吧。”

    “和水镜先生想的一样。”

    司马徽点点头:“看来仲达也是赞成我的方案了,我的计划很简单,从今天起,从此刻起,所有世家联合起来,拼尽所有财力物力人力,使曹操壮大。

    你们刚才说曹操在长安大败,一蹶不振,刘璋大军达到七十万横扫天下,哼,如果刘璋不那么刚愎自用,残忍嗜杀,尊重我等功臣良将之后,那他的确横扫天下。

    可是刘璋数典忘宗,世家不但是大汉开创者传承,也是大汉维持下去的砥柱,竟然横加诛杀,就算我们不为自己,为了大汉,为了天下黎民免受川军屠戮,也要全力一搏。

    曹操是败了,军队是灭了,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